圣诞老人的故乡

时间:2024-03-06 19:25: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圣诞老人的故乡

圣诞老人的故乡1

  和我们小时熟悉小豆子、三毛、小虎子一样,70后出生的孩子们熟悉那个有着雪山般的白胡子、戴着红帽子、穿着红衣服、脸上洋溢着慈祥微笑的精灵――圣诞老人。如今,他已获得了全球小朋友的喜爱。每年12月,他会驾着由12只驯鹿拉着的雪橇车走遍世界各地,在平安的夜晚,给孩子们的袜子里装上新年礼物。不光是孩子们喜欢他,孩子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也都喜欢上了他。这个圣诞老人从那里来?他住的地方离我们远吗?为什么他总是穿着红棉袄呢?一连串的问号伴着我们进入梦乡,在梦里,我们和圣诞老人在一起,坐上了雪橇车……

圣诞老人的故乡

  在波的尼亚湾旁,有一个美丽的千湖之国――芬兰,它把波罗的海深情的吻凝结在了北极圈内,大片大片的云杉和松树把翡翠般的湖泊拥抱,这里是鹿的天堂,天鹅的家园,高兴时,太阳不分昼夜地扬着笑脸,生气时,黑暗也不管白天黑夜聋搭着脑袋。青青的草地上,随处可采摘到野浆果,密密的森林里,到处是野蘑菇。采朵花儿在手上,淌下的汁水都流成了蜜。圣诞老人就住在拉普兰地区的罗瓦涅米,那儿有个圣诞老人村(北极圈内)。虽然,在第40届圣诞老人大会上,丹麦属地格陵兰被确定为圣诞老人真正的故乡,但我更喜欢这儿,它跟我想象中的一样,成片的针叶林,一个静静的湖泊,一群可爱的驯鹿,还有那些与人为友,有着艳丽色彩的小鸟。

  我来这儿是11月底,黑夜越来越长,夜色里,月亮明镜般地静谧,远处的湖面上闪烁着月华的光芒,月光下的针叶林,不时传来硕鼠逃跑的脚步声,可爱的松鼠探头探脑地顶着树上的雪塔,一阵纷纷扬扬,惊起树下几只野兔落荒而去……宛如世外桃源,宁静安详。空气非常地清冷新鲜,用圆木建成的房屋,大大的屋顶向一面倾钭,一直插入地面,屋主人的两只长着长长的毛,有着黑白花斑的北欧猎狗,壮硕美丽,貌似温柔,凶悍无比,对着我总是呲牙裂嘴,没有一点友好表示,倒是那野鹿,时不时地听从我的召唤,从我手中舔食下面包。沿着林间小路向湖边走去,结了冰的湖面上,成群的绿头野鸭不要命似的飞速滑来,冲到跟前刹不住车时,肥硕的屁股一顶,两脚朝天,那滑稽可爱的样子,令人捧腹不止。在这片金黄落叶环绕的树林里,你可以发呆,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和森林的精灵们一块大喊大叫,或是与它们一起喃喃细语。鸟儿落在你的头上,不时地啄开你的头发,看看有什么宝贝可供它享用。这真是生命里难得的美妙时刻,自然而又舒坦。

  我去圣诞老人家时,他正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给一位小朋友回电话,壁炉里烧着熊熊的火,屋里满是春意,桌上堆着全球各地小朋友的来信,旁边是他未写完的回信,他可真够忙的',这每一封来信他都得回,回信的邮戳就是圣诞老人!他的助手们也忙得不可开交,用着先进的信息工具――电脑,帮访客挑选各种礼物。我没有看到那架童话中的雪橇车,我想,它大概和驯鹿们在一起吧。走出小屋,不远处的地上就可看到一条标志着北极圈的纬度线,这条线的尽头,是一溜的路标,指着不同的方向,直至未知的远方……

  圣诞老人离我们不远,从北京坐飞机出发,至多9小时,圣延老人离我们也不近,因为只有每年的12月,我们才能见到他和谒可亲、笑容可掬的模样。愿这个童话中的美丽永远流传,给富庶的孩子送去善良,给贫穷的孩子送去希望,让这个世界充满同情,充满爱,充满诚实,充满喜悦……

圣诞老人的故乡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五个生字“驯、橇、俄、玛、竖”;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铃儿响叮当》,配多媒体画面。

  过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会唱的小朋友随着这轻快的旋律唱起来吧!

  2、交流:谁能介绍一下画面上的人物?

  3、简介圣诞节。

  板书:圣诞老人

  4、出示§1,自由读。

  5、交流:谁能用文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圣诞老人?

  6、学习生字:驯鹿、雪橇

  (1)正音:驯

  (2)字形:撬

  (3)出示画面了解词意。

  7、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小组学习,要求:

  (1)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

  (2)讨论: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

  (3)口头完成填空: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_________,它能听到______________;芬兰还有__________;如今,圣诞老人用电脑_______________ 。

  2、反馈。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填空。

  三、品读课文。

  1、自由读,理解:心声。

  过渡: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会对圣诞老人说些什么呢?他们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过渡:小朋友我来啦!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赶快说给我听听吧!

  3、画画、写写、说说。

  4、小结:圣诞老人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他一定会想办法满足大家美好的愿望。

  5、指导朗读3。

  过渡: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

  6、出示课外补充资料,小组内自由阅读。

  7、想像,说话训练: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________ 。

  四、课外拓展。

  1、交流:收集的有关节日的资料。

  2、根据网址,课后查阅了解。

  五、布置作业:给圣诞老人写一封信。

圣诞老人的故乡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五个生字“驯、橇、俄、玛、竖”;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资料、补充的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铃儿响叮当》配多媒体画面)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小朋友随着这轻快的旋律唱起来吧!

  2、师:谁能介绍一下画面上的人物?(学生交流,结合简介圣诞节)

  板书:圣诞老人

  (说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孩子们带入了圣诞老人的世界。看见屏幕上出现的身穿红衣红裤,背着大袋子的白胡子老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来介绍介绍他们所知的圣诞老人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3、出示:第一节 自由读

  师:谁能用文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圣诞老人?

  结合学习:“驯鹿”“雪橇”(通过媒体画面了解)

  重点注意 驯:字音 撬:字形

  4、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新词

  1、小组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

  (2)边读边思: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口头填空:

  2、自学情况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驯鹿 雪橇 打扮 迎接 电脑 俄罗斯 竖着 玛尔库

  指名读、正音;开火车领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填空交流:

  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 ,它能听到 ;芬兰还有 ;如今,圣诞老人用电脑。(交流后示答案齐读)

  三、品读课文

  1、再读第三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声

  2、说话训练:

  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会对圣诞老人说些什么呢?他们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小组交流、班中交流)

  3、创设情境(媒体):小朋友我来啦!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赶快说给我听听吧!

  (学生画画写写后交流)

  师:圣诞老人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他一定会想办法满足大家美好的愿望。

  (说明:通过媒体创设了情景——圣诞老人的到来,让他们动手画画、写写,写下自己美好的心愿,并进行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要注意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说出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人云亦云。)

  4、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

  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

  5、出示课外补充资料,小组内自由阅读

  6、阅读后进行想像说话训练:

  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 。

  (说明:这个童话中的天堂,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乐土到底是什么样儿?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迫切到想了解。然而文中却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学生未免有些失望。此时让学生阅读课外补充资料,欣赏其中优美的语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像,填补文本空白。)

  7、师总结,师生合作读第五节

  四、课外拓展

  1、请学生来说说你收集的有关节日的资料,

  2、向学生出示几个网站,课后自己去查阅了解

  (说明:此环节是本着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各国的节日及传统的教学目的来设计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练习

  一、貌似神离(组词)

  训( )圣( )饿( )揽( )诞( )

  30、圣诞老人的故乡

  一、辨析组词。

  驯( ) 撬( ) 俄( ) 玛( ) 竖( )

  训( ) 橇( ) 饿( ) 码( ) 坚( )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乘)车子 (传统的)节日

  ( )礼物 ( )招呼 ( )老人 ( )雪橇

  ( )雪球 ( )围墙 ( )驯鹿 ( )来信

  三、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圣诞老人就住在耳朵山上,因为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熟读课文填空。

  圣诞老人就住在____________,因为山有_______,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_________。每年的圣诞节,他乘着__________拉的________,带着_________,悄悄地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句子。

  如果小朋友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那一定是你的家人在游览时,向圣诞老人打过招呼呢!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打开书,这篇课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内容涉及的是学生喜爱的圣诞老人,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间又恰巧临近圣诞节,于是我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圣诞老人和各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课前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时,我本着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各国的节日及传统的教学目的来开展教学,渗透了圣诞歌曲,课前请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课后在班级内又开展了布置教室环境的活动,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张贴于教室的板报上,吸引学生眼球,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这篇课文虽然情节简单,语言平淡,但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的空白点,例如:文中的第四小节对圣诞老人的故乡没有具体介绍,此时我说:“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于是我再让学生阅读课外补充资料,阅读理解后,出示训练要求: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 。此时学生就会运用刚才在课外读物中积累的语句对文本进行补充,参与面广,发言热烈。通过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促进、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更激发了学生对圣诞老人的喜爱之情和探索西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圣诞老人的故乡4

  教学目标:

  1、本课生字,运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关键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讲一个自己的愿望,并做到语言通顺。

  重点难点:

  1、以学生自学为主,将课文内容读正确,读通顺。

  2、能讲一个自己的.愿望,并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提问。

  (1)每年的几月几号是圣诞节?

  (2)圣诞老人在每年的圣诞节都要为我们送礼物,那么你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吗?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

  3、学会课文中的二个生字,指导书写:“撬”。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听老师范读课文,回答问题2、你听到了些什么?

  3、小组读课文,说说苏珊的心愿是什么?

  4、学习了课文之后,你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学生发言)

  5、当你来到圣诞老人村,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课外延伸,说话练习。

  1、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学生交流)

  2、你喜欢什么节日?(说说你是怎么过的?)

  3、借此机会,请你向圣诞老人讲一个愿望。(小组交流)

  4、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交流。(注意:语句通顺,中心明确。)

圣诞老人的故乡5

  圣诞老人的故乡

  哪里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故乡,多年来在西方国家一直是个悬案。直到1995年圣诞节前夕,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节日贺卡寄往芬兰北部拉毕省的省会罗瓦涅米,这才使争论停止。因为加利的贺卡起到了一种盖棺定论的作用,联合国承认圣诞老人的故乡是芬兰的罗瓦涅米。

  芬兰可供游人徜徉的地方其实很多。有蓝天蓝湖、白云白雪,还有为世人称道的芬兰浴。在北京首都机场登机时,看到芬兰航空公司客机上那白底蓝十字的国旗时,我的心就先飞到了那一望无际的雪原及白雪皑皑之中点缀着的“千湖”之畔。

  然而,这一次我是冲圣诞老人的故乡去的。芬兰冬日的美景与宁静固然对我具有巨大的诱惑,但在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后,我还是把心中过多的'欲望扼杀掉了,没有做过久的停留就直奔罗瓦米涅。

  1995年圣诞节前夕,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节日贺卡寄到了这里。这份贺卡使得多年来一直在西方国家对圣诞老人故乡的争论终于停止。从此,人们公认的圣诞老人的故乡既不在丹麦、荷兰和德国,也不是美国,而是芬兰的罗瓦涅米。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毕省的省会,是全世界惟一处于北极圈上的城市。这个不足20万人口的小城,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荒凉,虽然没有赫尔辛基那样多的博物馆和教堂,也没有发行类似“赫尔辛基卡”那种方便游客的消费卡,但它仍不失为文化色彩和现代气息浓厚的文化重镇,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各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精致的建筑、粉红的色调与北极特殊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同时,这里也是进入北极神秘地带拉普兰的入口,前往北极的人们大多是选择从这里进入。

  拓展阅读:没有村民的圣诞老人村

  从罗瓦涅米城北花8欧元租一辆电动雪撬,往东北方向经过一片洁白的雪原,再穿越一片低矮的白桦树灌木丛,眼前出现几栋色彩斑斓的小木屋,屋内红色的灯光透过窗口映衬在窗外披着银装的北极杉树上。向导说,那就是圣诞老人村。

  村里安静极了。广袤无垠的冰蚀苔原,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低矮的松树林,悠闲散步的驯鹿,小巧别致的小木屋,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拉普兰南部风光。据说这里原先居住着萨米族(Sami)人,他们是芬兰少数民族中最英勇豪放的民族。圣诞老人现今的服饰就是由萨米族的民族服装克隆过来的。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带着一身寒气,涌进村口。怪了,这么漂亮的地方怎么不见人影,村民呢?向导诡秘一笑,说,这里的村民就是圣诞老人,没有别人。原来,自建成圣诞老人村之后,原先居住在这里的萨米族人都被安置到市区了,这里不再有固定的居民,只有上班的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的故乡6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7个生字“圣、诞、驯、橇、附、竖、仍”;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2、师:谁能介绍一下画面上的人物?(学生交流,结合简介圣诞节)

  板书:圣诞老人

  3、出示:第一节自由读

  师:谁能用文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圣诞老人?

  结合学习:“驯鹿”“雪橇”(通过媒体画面了解)

  重点注意驯:字音撬:字形

  4、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进行小组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自学生字。

  (2)边读边思: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

  口头填空:

  芬兰的.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它能听到;芬兰还有;如今,圣诞老人用。

  2、自学情况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驯鹿雪橇打扮迎接电脑俄罗斯竖着玛尔库指名读、正音;开火车领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填空交流:

  芬兰的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它能听到;芬兰还有;如今,圣诞老人用电脑。(交流后示答案齐读)

  三、品读课文

  1、再读第三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声

  2、说话训练:

  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会对圣诞老人说些什么呢?他们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小组交流、班中交流)

  3、创设情境(媒体):小朋友我来啦!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赶快说给我听听吧!

  (学生写写后交流)

  师:圣诞老人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他一定会想满足大家美好的愿望。

  4、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

  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

  5、出示课外补充资料,小组内自由阅读

  6、阅读后进行想像说话训练:

  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

  7、师总结,师生合作读第五节。

  四、课外

  1、请学生来说说你的有关节日的资料。

  2、向学生出示几个网站,课后自己去查阅了解。

圣诞老人的故乡7

  今天教《圣诞老人的故乡》一课,两个练习的教学引起了我的思考。

  第一个练习是:读课文,说一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学生很快读完了,很快有很多手举起来了,一些学生要抢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提醒学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着急,再仔细读读课文,等一会儿我要根据你的回答当场打分。学生有点不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难?所以又很快举起了很多手。我请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有一座山叫耳朵山。”(课文原句: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有一座山叫耳朵山……)果然表达不通顺又遗漏了第四节写到的圣诞老人的另一个故乡——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我没有马上打分,先叫同学帮他改通顺。一个同学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对全班学生说:“看来照读课文句子是不行的,必须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来回答。不过尽管通顺了,也明白了,但是这个答案我只能打50分。”一下子大部分学生搞懵了,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举手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还有一个了……”我打断了他的回答,说:“你别急着说答案。你们看,为什么有些同学能发现问题,而你们没有发现呢?因为你们没能像她那样细心地读课文,现在知道了圣诞老人还有一个故乡,大家再读课文,用‘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还有一个在……’或者用‘圣诞老人有两个故乡,一个在……,另一个在……’这样的句子写下来,不过别忘了刚才我提醒大家的先读懂课文句子的意思,不能照搬。”很快同学开始写了,在指出了几个表达上的问题(如语句不够通顺: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叫圣诞老人村。意思不够明白:另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后,我选了两位同学的答案在投影机上展示(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圣诞老人有两个故乡,一个在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耳朵山上,还有一个在北极圈附近的圣诞老人村。),然后说:“他们能得100分,比较一下自己的答案,给自己也打个分。然后马上修改好。”接着我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很快同学说了阅读课文要仔细,要读懂意思,把答案讲清楚将完整等注意点。

  第二个练习是:认真读第三节,简要说说为什么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课文原句:芬兰儿童故事大王马尔库在故事里说:圣诞老人就住在耳朵山上,因为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们的心声。)这次又是很快很多手举起来了,都抢着要回答。我请了一个平时学习较好的来说:“因为耳朵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们的心声,所以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回答看上去清楚又完整,语言流畅。我问同学“你们和他一样吗?”“一样” 回答整齐响亮。我说“这个答案只能得50分,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这样说有什么问题?”学生都懵掉了,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山是没有耳朵的。”我马上表扬了这个学生:“对啊,只有人和动物才有耳朵,那么怎样说才正确?”在纠正了一个学生纯粹个人想象(因为耳朵山像耳朵)后,终于有同学发现:“是因为芬兰儿童故事大王在故事里说的……”我同样打断了他的回答:“对啊,你终于发现了,不是耳朵山有耳朵,而是名人说的,大家就认可了。现在,大家把正确答案写出来,不要出现刚才语言不通顺,照搬课文句子的情况,争取100分。”学生开始写答案,可以看出大家很认真,唯恐有什么闪失。在纠正了几个学生在表达上的问题后,我把一个中等生的答案在投影机上展示(因为芬兰儿童故事大王在故事里说耳朵山有耳朵,圣诞老人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心声,所以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然后说:“他的答案能得100分,也给自己打个分,有什么问题马上修改。”最后,我从文本阅读,思维习惯,语言表达进行了总结。

  以上的教学情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1、阅读不仔细。多数同学并没有形成围绕问题从文本整体阅读出发,容易出现大的遗漏。

  2、照读文本语言回答问题。多数同学缺乏根据问题重组文本语言的意识。

  3、思维简单化、感性化,缺乏理性思考。中年级学生思维处于直觉感知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合理性、逻辑性的理解和判断,不容易发现其中深层问题。

  4、语言表达不清晰,语义含糊甚至混乱。一部分同学由于语言基础的薄弱,不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往往出现一些语言组织上的差错。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呢?我想以上的教学有可取之处:

  首先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是教学的资源,是有效教学的价值所在,不能有责怪学生的心态。

  其次,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促进学生积极阅读和思维的课堂活动。在这个教学中,我围绕着“说说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和“为什么耳朵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这两个问题,以当场打分为策略点燃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之所以用当场打分这个策略就是预计到了学生会出现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问题再展开教学。

  再次,以针对性的训练策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他的答案只能得50分” “你不要急着说答案,你们也来仔细地读读课文,该怎么正确地说?”“从刚才的学习中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在边读边思考的时候,不要忘了刚才我们说的注意点。”“现在我们用这样的句子写下来。”显然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错误的反思中体验和认识到正确阅读与思考的方法,在再次的实践中学习、运用和巩固这种方法,当学生感悟到了以后,用书面语言写下来的方法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阅读、思维与表达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舍弃为答案而教的做法,紧紧围绕着这个根本任务,立足教材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现状,以针对性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授正确合理的思维方法,训练清晰有序、正确完整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圣诞老人的故乡】相关文章:

给圣诞老人的信07-28

给圣诞老人写信03-04

给圣诞老人写的信12-07

寄给圣诞老人的信03-03

一封给圣诞老人的信12-18

给圣诞老人的信15篇(推荐)02-28

故乡08-29

寄给圣诞老人的信5篇【精品】03-03

我的故乡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