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思性说课

时间:2024-03-03 20:18: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思性说课

  一开学就通知要上一节教研课,当时我就想选一节实验好操作,现象较明显,结论易得出的课,于是我就选择了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两个现象比较明显的探究活动:一是混合沙和豆,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物质;二是加热白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知道白糖加热产生了新的物质。通过比较这两个实验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总结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从而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可是试教过后才发现,这节课远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思性说课

  一、实验教学合理替换

  教材中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沙和豆子的混合,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物质的特征,然后在留有样本的情况下将两者进行混合,接着进行搅拌让混合更充分,最后用筛网进行分离物质,得出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从而构建物理变化的概念。可是试教过后发现,我们把原本简单的内容复杂化。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就已经知道沙和豆子混合前后不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在此似乎是多此一举。那物理变化的实验要不要?回答是肯定的。那换成什么实验让学生更有探究的价值呢?于是我想到了油和水的混合,因为我们知道油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油比水要轻,一段时间后油会浮在水面,并且在油和水进行充分混合的时候学生很清楚的看到油和水混合在了一起,水在这时变成了黄色,但是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发现水又恢复了原来无色透明的状态,油还是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从而得出油和水的混合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探究实验不仅更符合结论的得出,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发现。

  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式,因为在我们不确定物质安全的前提下这样操作是有很大危险性的。但是在今天的这节课中,在加热白糖的这个实验过程中我觉得尝非常有必要。白糖加热前是无色、颗粒状、无气味、甜的,加热后它原先的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味道由原先的甜味变苦了,这一发现对于学生得出勺子中最后留下的物质不是白糖提供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尝在这个环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原先糖是甜的,在加热过程中糖融化成液体时还是甜的。学生通过尝的方式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固体的糖变成液体的糖这一环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物质还是甜的,只是它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探究研讨环节时间充分

  小学科学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导入要简洁,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探究和研讨环节,这样才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上我很好的把握了这一原则,揭示课题不足1分钟,两个探究实验共花了大约27分钟(第一个实验花了大约10分钟,第二个实验花了大约17分钟),研讨花了大约11分钟(第一个实验用时大约3分钟,第二个实验用时大约8分钟),最后小结花了大约1分钟。把大部份的时间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主动的去探究,去发现。

  四、课堂板书有效展现

  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过多的借助多媒体等辅助的工具,忽视了课堂板书在我们课堂中的有效作用。在这节课中,我充分的发挥了板书的作用:

  水:无色、透明、液体……水

  +

  油:黄色、半透明、液体……油

  加热前加热后

  状态:固体(颗粒状)—液体---糊状---固体(块状)

  颜色:无色---------黄色-----褐色—黑色

  气味:无气味--------糖的香味------焦味

  味道:甜味-----甜味---------------苦味

  通过把两个实验的现象变化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很清楚的发现,水和油的混合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白糖加热过后产生的这种物质和加热前的物质在状态、颜色、气味和味道方面都不一样,由此学生理解得出加热白糖后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原来的新物质。

  这节课中我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白糖加热的变化图设计的不够科学

  其实在试教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这个环节,这次上课之所以有是因为临上课前我一直在考虑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白糖在产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怎么办?如果我把过程用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否会好一些,于是就有了今天课的情况。由于是临时变动,所以图我也是网上找的,有老师就发现勺子怎么不一样?结果学生还是没有发现,这个环节我考虑欠妥当。

  2、勺中的物质还是不是白糖?是否需要讨论?

  来教授听课后,他指出我们现阶段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经常会为了得出教材的结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通过讨论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她讲到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学生回归实验。这里要不要讨论?其实我一直在反思来老师的话,回归实验有她一定的道理,因为小学生是通过现象来得出结论的,但是从我试教多次后发现,哪怕我再回归实验,学生还是会一直认定勺子中留下的黑色物质就是白糖,因为他们觉得白糖在加热的时候勺子中并没有添加其它物质,虽然最后变黑了、变焦了、变苦了,这种物质只是变了味的白糖,因此我认为是否回归意义并不大。怎么操作?我觉得可能实验的本身就存在问题,把这个实验放在此处对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是否合适,是否还有更恰当的实验在等待我们去发现呢?

  课是无止境的,希望我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思性说课】相关文章:

那达慕之歌反思性说课03-02

细胞的增殖二课时反思性说课03-02

说课的反思12-17

小小的船说课反思03-02

今天发生了什么作文10-09

《大人们这样说》语文课反思02-29

大班美术优秀说课及反思《背太阳》03-01

梦见自己怀孕快生了是什么意思11-04

说课形式初探04-26

故乡的榕树说课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