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

时间:2024-03-02 19:41: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1

  字:腿、披、游、蹦、跟

  词:池塘、脑袋、快活、鲤鱼、衣裳

  重点句子: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布置作业: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节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这与我们问路一样。追上去:小蝌蚪和乌龟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心情。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游过去: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问: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

  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2

  第二句什么意思?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呀!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在生字表中标出字的偏旁部首

  二、出示生字

  1.易写错的字:群(第二笔要出头)宽(注意不要加点)甩(第五笔是)裳(下部是衣,不要少写亠)鼓(右边是支,不是攵)龟(下边不出头)

  2.正音:捕(bu)裳(shang)

  3.组词

  脑(大脑)甩(甩开)捕(捕鱼)龟(乌龟)

  恼(恼怒)用(使用)扑(扑来)鱼(金鱼)

  4.笔画笔顺提示:脑:第八笔是。迎:第二笔是

  三、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甩:挥动,课文中是摆动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

  捕食:捉取食物。

  鼓: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写词

  3.课后练习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2

  我会写

  两liǎng(两人、两条、两半)

  哪nǎ(哪里、哪个、哪边)

  宽kuān(宽阔、宽敞、宽广)

  顶dǐng(顶住、头顶、山顶)

  眼yǎn(眼睛、眼珠、针眼)

  睛jīng(目不转睛、画龙点睛)

  肚dù(肚量、肚皮、肚子)

  皮pí(牛皮、皮肤、书皮)

  孩hái(孩童、小孩、男孩)

  跳tiào(跳高、心跳、跳远)

  我会认

  塘táng(池塘、水塘、鱼塘)

  脑nǎo(电脑、头脑、脑袋)

  袋dài(口袋、布袋、袋子)

  灰huī(灰色、灰尘、大灰狼)

  哇wā(好哇、走哇、哇哇大哭)

  教jiào(教室、教训、教具)

  捕bǔ(捕捞、捕捉、捕鱼)

  迎yíng(欢迎、迎接、迎头赶上)

  阿ā(阿姨、阿妹、阿爸)

  姨yí(姨妈、大姨、小姨)

  龟guī(乌龟、海龟、龟甲)

  披pī(披风、披着、披上)

  鼓gǔ(打鼓、击鼓、敲鼓)

  多音字

  大dà(大人)dài(大夫)

  长zhǎng(长大)cháng(长度)

  教jiào(教育)jiāo(教书)

  理解词语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大,也不太深。

  快活:高兴,快乐。

  摆动:来回摇动;摇摆。

  连忙:赶紧;急忙。

  碧绿:形容浓绿色。

  害虫: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词语积累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

  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近义词

  快活——快乐连忙——急忙

  摆动——摇动天天——每天

  反义词

  长——短宽——窄快活——烦恼

  低头——抬头雪白——乌黑

  句子解析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2.“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问题归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课后习题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

  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3.下雨了,爸爸帮我把雨衣披好。

  妹妹鼓着脸颊,很是生气的样子。

  妹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淘气的弟弟甩了我一脸水。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新编02-29

语文月考知识点02-27

找妈妈看图写话03-01

语文阅读题知识点02-28

小蛆找妈妈少儿故事05-16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知识点12-18

语文课文预习知识点12-18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二知识点12-18

语文学考知识点整理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