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原文

时间:2024-02-28 11:48:39 好文 我要投稿

【实用】莺啼序原文

莺啼序原文1

  莺啼序

  清代 杜文澜

  春蚕乍惊梦醒,羂冰丝未断。绣屏事、私刻琅玕,兔毫重诉幽怨。

  暗尘锁、秦筝怕倚,哀弦一一啼霜雁。碎虚空,秋去无痕,絮云轻散。

  记唱铜鞮,柳阴舣棹,趁樊川涨暖。破苔径、紫曲楼深,隔帘曾似识面。

  问芳年、晴梢豆蔻。颊潮晕、余霞红溅。小廊腰,蟾影窥盟,一轮刚半。

  蝉梳发腻,麝篆心萦,尚相逢恨晚。莺嘴啄、落花无力,酒醒人去,玦系红巾,骤分钗燕。

  瑶窗夜静,青禽韵歇,骄骢犹认当时路。奈枇杷、门闭蓬山远。

  连环易缺,单衣枉渍幽香,唾碧点滴珠串。

  梅阴孕绿,老叶沉沟,怅杜郎遇浅。古今恨、难填卫海。

  独立斜阳,数遍栖禽,鬓花愁换。黄衫纵在,玉箫何处,垂杨空袅千万缕,怕烟条、羞续他生愿。

  凄凉灯外檀槽,醉拍偷停,翠尊泪满。

莺啼序原文2

  莺啼序·重过金陵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伤心千古,泪痕如洗。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

  翻译

  金陵故都的形势是最雄伟、最美好的,有朱红的高楼耸立。可叹浪迹天涯的倦客,再来此地登高远眺,栏杆外已看不到多少佳美的景致。更何况梨花落尽,杨花飞尽,春天也变得十分憔悴。问青山,可还记得三国的英雄、六朝的雄伟?

  郊外荒丘,蔓草遍野,猪鹿衔着枯芥菜在荒台败垒中出没。寂寞的夕阳残照下,潮水拍打孤城。听楼头鼓角哀怨,未曾举杯,愁心己如酒醉。夜色渐深,秦淮河洒满月光,烟霭笼罩着寒冷的河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亮处是渡江口的夜市。可叹歌女不知江山兴废之恨,隔着江水还在唱那《后庭》遗曲,余音袅袅刺人心扉。伤心千古兴废,泪流如水。乌衣巷口道路荒芜,只依稀看出是旧时权贵王、谢毗邻而居的残颓。临春阁、结绮阁两座名殿早巳荒废,当年美丽的后妃也化为了尘灰,墓地里白杨萧瑟、寒风哀泣。

  回想遥远的过去,千寻铁锁横江,最终空沉江底。手挥羽扇遮挡西来的尘土,正好头带角巾回私第。清妙的玄淡到底能成何事?在新亭上回首眺望,家国风景如此。如今身为囚徒,悔恨何时已。可叹人间,古往今来,兴亡如同儿戏。东风年年还来,吹入钟山,重重绿树苍翠。

  注释

  莺啼序: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共四片,二百三十六字。第一、第二片各九句,四仄韵,第三片十三句五仄韵,第四片十四句七仄韵。

  迢递:高峻的样子。

  槛外:栏干外面。

  槛:窗户或长廊旁的栏干。

  佳致:美好的景致。

  麦甸:长满荠麦的野地。

  甸:古时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葵丘:长着葵菜的山丘。

  鹿豕:麋鹿和野猪。

  衔枯荠:叨着枯萎的荠菜。正潮打孤城,

  寂寞斜阳影里:化用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句。意思是晚潮拍打着石头城,斜阳照着我寂寞的身影。月满秦淮,

  烟笼寒水:化用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诗句,描绘秦淮河夜景,寄离重过金陵时的怀古情思。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意思是那些不知节义的人,仍然沉溺在歌楼妓里,饮酒高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亹亹:形容余音袅袅不绝。

  临春结绮:指阳临春阁、结绮阁,分别为陈后主和张丽华所居的楼阁。

  红粉:指女子、佳人。

  铁索千寻,谩沉江底:化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句,指东吴用铁索千丈沉江,也白白浪费了铁索。

  挥羽扇:据《世说新语》,王导与外戚庾亮共掌大权,其势相抵,一日大风扬尘,王导以扇拂之,

  并且说:“元规(庾亮字)尘污人。”词中比喻南宋士大夫不能同心合力,共御外侮。

  便好角巾私第:据《世说新语》,庾亮要带兵到王导的治所来,别人建议他,要严加成备。

  王导说:“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词中比喻南宋士大夫不能以大事为重。

  角巾:便服。

  清谈:亦称“清言”或“玄言”,指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楚囚对泣何时已:指词人被俘后的悲痛心情。据《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曾被囚禁于晋国,因称楚囚。

  钟山:一名蒋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市东北。

  创作背景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大破临安,南宋恭帝和后妃属员三千多人被俘北上,词人也未能幸免。词人对南宋朝廷的忠心,使他不幸仕于元,只好做了道士。词人因此而被释放,回到江南。这首词便是词人在得以南归后重游金陵所作。

  赏析

  《莺啼序·重过金陵》凭高所见实景入手,从而引出对三国、六朝的疑问,咏史怀古。全词四片,借用“赋”的笔法依次铺叙开来。

  第一片是总写,点题之后,写出词人心情、时令。起首“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两句化用了南朝诗人谢朓的《隋王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词人借它作为点题之用,截取了“迢递朱楼”四个字,令读者勾起对谢朓那首诗的联想。金陵古都,金陵故事,全都浮现于词句之中。点题之后,透露出词人的心境。“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这两句,含义深婉。词人自称“倦客”,他经历了亡国、被掳、出家、放归等等一系列巨变,饱尝丧国之后带来的屈辱和悲痛,对人生产生了一种心灰意懒的厌倦情绪的缘故。“倦客”二字,透露了词人对现实不满但无奈的悲苦心境。在这种心境之下,重游故地,眼前仍然是“迢递朱楼”,在他眼里,已失去“佳致”。接着“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词人连“成憔悴”和“少佳致”在一起,叙心境和写时令的两层意思就密合起来了。“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词人用疑问句点出主题:怀古之幽情。”少佳致“”成憔悴“的景况和”金陵故都最好“的观念在词人看来已不能相称,使人疑窦顿生:难道这就是那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和奇人伟士迭现的.六朝时代的故都吗?疑问的实质是感叹,是一种对历史逝去,豪杰已成古人的咏叹。唯有青山不变,不谙人世沧桑,仍可作历史之见证。这首词的首片的作用只引领下文,故而写得比较概括。

  第二片转入具体的写景和抒情的描写。“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三句着眼于虚拟的景物。值得注意的是,词人通过景物描写,暗喻世事之更替,另外用典表意。如“麦甸葵丘”、“荒台败垒”皆有典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是“麦甸葵丘”之典出。宫殿崔嵬、歌舞升平已不在,如今却只任凭麋鹿野猪去奔走践踏。《史记·淮南王安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伍子胥苦谏吴王而不见纳,愤然自慨。词人把这两个曲故合起来看,用意甚明,慨南宋之不奋,抒己之伤悲。“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化用了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和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词人隐括唐人诗句采取的手法是把唐人的句子拆开,但仍保持着前后的呼应,同时又把自己的句子融合进去,根据词调的要求,重新组合。词人在隐括、化用前人诗词,重新进行拆改组合的过程中,是煞费苦心的。把前人的句子放得十分妥贴,对于那些完全出于自己手笔的句子,如“未把酒、愁心先醉”,作了周到的安排,熔借来的句子和已句于一炉,且使其错落有致,密合无间。这几个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怀旧情丝,强烈表达词人的主观感情,故而在全词当中位置重要。起到统率全段的作用,从而显示了词人的主导作用和作品的创造性质。抒发故情旧绪,转入了对历史的评述。

  第三片开始两句“凄凄惨惨,冷冷清清。”连用叠字,加重了悲凉凄惨之感,“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接第二片最后杜牧《泊秦淮》诗句,流露出亡国之痛。面对故都两座楼阁“临春”“结绮”,感叹国家衰亡,昔人已去,无不饱含对亡国之君的强烈谴责。白居易《和关盼盼感事诗》里道:“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词人在词中写成了“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两句,并暗用曹植《杂诗》“高台多悲风”的句意和刘禹锡诗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抒发了他面对历史陈迹而萌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第四片叙述东吴、东晋的史事。用意非常明显,喻指南宋王朝覆灭的历史悲剧。“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词人有针对性地评述了这几个发生在金陵的历史故事,很有现实意义。当时南宋王朝刚刚覆灭,他所抒发的兴亡感慨也是有针对性的,有现实性的。“叹人间今古真儿戏”,以儿戏喻兴亡,含义很复杂而用语却似乎很轻松,这里面既有词人的感慨,也有对历代亡国君臣的遣责,为的是把“人间今古”一笔带过。词人实际上是假借轻松的心境,引出一个沉重的话题。全词的结尾,又回到金陵景物,并照应篇首的“倦客又此凭高”登高远眺“春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自然界不因人世之变迁而按照它固有的规律,照常轮换。钟山依旧,只是人事不再。因这种怀旧情结作为全篇的一个总结,意味极为深长。

  这首词着眼于金陵的历史、人物、街巷、江河、城郭,描写古今兴亡的大主题,是借古伤今抒写亡国之痛的作品。全词多处化用古人典故及诗词,却稳妥贴切,语意自然恰当。

  评价

  全词的结尾,又回到金陵景物,并照应篇首的“倦客又此凭高”登高远眺“春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自然界不因人世之变迁而按照它固有的规律,照常轮换。钟山依旧,只是人事不再。因这种怀旧情结作为全篇的一个总结,应该说是意味极为深长。

  典故

  “因思畴昔”引领第四片,叙述东吴、东晋的史事。用意非常明显,喻指南宋王朝覆灭的历史悲剧。“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曾以铁索横江,作为防御工事,意为抵挡东晋南下。哪知被晋将王烧断,致使天堑无凭,国土沦丧。羽扇障尘、角巾还第、新亭对泣,出自于东晋士族代表人物王导,见于《世说新语》和《晋书。王导传》。“羽扇障尘”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戮力同心。王导与外戚庚亮共掌东晋大权,势力仲伯之间,一日大风扬尘,王导以扇拂之,说道:“元规(庚亮字)尘污人。”“角巾还第”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以大事为重,传言庚亮将要带兵到他的治所来,有人便建议他暗中戒备,王导却说:“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世说新语。雅量》)角巾是便服,金陵的乌衣巷是王导私人第宅:“角巾私第”意即辞官归家之意。“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里当是喻指南宋士大夫对时局危难而束手无策。汪元量有针对性地评述了这几个发生在金陵的历史故事,很有现实意义。当时南宋王朝刚刚覆灭,他所抒发的兴亡感慨也是有针对性的,有现实性的。“叹人间今古真儿戏”以儿戏喻兴亡,含义很复杂而用语却似乎很轻松,这里面既有作者自己的感慨,也有对历代亡国君臣的遣责,为的是把“人间今古”一笔带过。作者实际上是假借轻松的心境,引出一个沉重的话题。

莺啼序原文3

  莺啼序癸酉除夕,烛光如梦,往事萦心,文儿殁已十稔矣

  近现代 丁宁

  疏更暗催滟蜡,飐轻虹万转。绛心苦,微语浮烟,似说身世如茧。

  峭寒重、繁声渐息,前尘冉冉春云乱。趁低迷摇荡,沈宵倦怀重唤。

  绮户春深,麝幌夜永,正茶消醉浅。绣荷罨。莹雪窗閒,闹蛾初试金线。

  记牵衣、霜柑笑索,映柔靥、宫梅红展。镜帷寒、一觉华胥,赚人恩怨。

  轻因迅羽,碎景澄波,絮萍叹过眼。遥夜起、惊飔不定,暗雨飘蕊,片霎吹愁。

  摘葹长偃,圆菱罥雾,幽弦咽恨,凄禽啼黯青林月。

  怅归来,无力优昙绾。哀吟漫触,还寻剩墨零笺,断肠翠奁尘满。

  心摧逝玦,分薄惊沤,看岁华又晚。对此际、依依清影,寤寐时萦,不信真常、聚离都幻。

  音尘倦数,残宵难系,莲枝零落红泪冷,颤晨风、如解华年换。

  飙光回首全非,慢掷冰绡,蜕煤更剪。

莺啼序原文4

  莺啼序赠李耕客

  清代龚翔麟

  春风得渔几度,向青油幕里。听朱十、细数词人,鸳鸯湖上三李。

  见半箧、耒边乐府,周情柳思心先醉。遇东华香土,停鞭一笑秋市。

  衮衮匆匆,文宴乍聚,恨分襟容易。更片霎、催艇河湾,俶装还指越水。

  短长亭、垂杨暗雨。化离席、芳尊清泪。算相思,江北江南,定盈红纸。

  从兹改岁,我渡秦淮,邈旧山云际。趁五两、金焦转舵,潜数烟驿,棹过杉青,访君梅里。

  竹垞小住,绳床醧舫,潇潇疏筱秋声碎,闻故人、消息添憔悴。

  游踪细说,流连罨画溪边,归期未卜冬底。

  凌晨解缆,几日西泠,把木兰且舣。初不分、鸥乡重对。

  酬酢正浓,忽唱吴趋,又将离矣。临岐后约,频萦梦寐,收灯过了鱼浪暖,盼蒲帆、卸处江天霁。

  吟窗相望松间,除却填词,便寻孔翠。

莺啼序原文5

  莺啼序

  近现代 顾敏燕

  谁听雨声点滴,又情深如许。寒崖畔、料得幽芳,总是寂寞无主。

  念明月,何时对影,持杯再把前缘叙。想夜来,唯有潇潇,满城烟雨。

  旧事重提,风流人物,尽沉埋黄土。今只问、剔透玲珑,冰心人在何处?

  一帘春、悄然入画,杏花闹、顿迷归路。看往来,过客匆匆,韶光轻负。

  我携尔手,卿会吾心,行遍夕阳暮。每忆及、尚湖春嫩,波上烟翠,粉面桃花,惹起清绪。

  袭人淑气,侵眸草色,一年花事重来过,只浓情、已作《莺啼序》。

  徒生叹息,碧树昨夜西风,难为天涯孤旅。

  绵绵不绝,欲效痴蚕,细嚼相思苦。了无益、帘垂门户,守尽黄昏,或有书香,可成新趣。

  波花镜月,依稀清梦,望穿秋水空凝绿,向长空、借取鸿飞羽。

  九霄莫道寒凉,几夜沉思,少人倾诉。

莺啼序原文6

  莺啼序 题王定甫师媭砧课诵图

  清代 况周颐

  音尘画中未远,莽沧桑换几。剩依黯、昔日春明,秭归啼处离思。

  记分占、桐阴片石,书灯惨澹砧霜碎。便兰骚能貌,婵媛未抵情至。

  垂老侯芭,载酒记省,怅华年逝水。为读画、枨触乡愁,梗萍行念身世。

  数承平、鸾笺象笔,擅荃艳、谁争臣里。向天涯、昨梦重寻,旧家诗事。

  惊秋断杵,映雪寒窗,坐我更悽悱。差胜是、廿年亲舍,戏綵膝绕,蒜发荷衣,那禁清泪。

  故山雁断,新亭麦秀,唯应月姊知人怨,破书堆、万一薶幽地。

  披图涕雪,松楸望极南云,涨天可奈尘起。

  趋庭丱角,雅学初程,授诵亦谢姊。重怆念、吟边雪絮,梦里昙花,此恨生离,未应得似。

  羁孤易感,情亲难再,人生能几年少日,况山河、风景而今异。

  填胸事往休论,四十年前,绛纱弟子。

莺啼序原文7

  莺啼序挽碎玉词人

  近现代 丁宁

  斜阳似欺倦眼,散乡愁万缕。暮云卷、不定烟尘,寂寥春去何许。

  听花外、青禽悄唤,湖山别后多风雨。付狂澜,一瞥惊沤,故人早露。

  十载凄吟,泪染蠹纸,愧都无是处。赏音感、云树苍茫,锦囊时惠新句。

  绝纷华,孤踪自警,谢觞韵,豪情常阻。早知他,薄分旋休,隽游谁负。

  风萍小聚,陈迹残僧,此身本寄旅。别绪绕、仓皇征棹,照眼烽举。

  一曲离歌,顿成今古。清江波阔,沧州雾重,伤心明月当头夜。

  破羁愁、尚拟称觞谱。而今漫省,那堪已隔人天,断吟九泉见否。

  沧桑换劫,生死微尘,看几人醉舞。但沈恨、烟埋玉轴,露冷琴丝,绝响难招,是谁轻误。

  凄凉怕展,题痕犹湿,惊心归鹤临别语。鹤归来不道君黄土。

  何时梦叩青林,唤起悲魂,凯音说与。

莺啼序原文8

  莺啼序

  清代俞樾

  金张旧推贵姓,更遭逢盛世。有琼树、秀茁兰芽,玉麟天上飞至。

  彩毫写、高轩丽句,传抄骤贵三都纸。早云英来降,人间赤绳双系。

  车马长安,烧尾宴罢,问年华正绮。控金勒、内廊飞龙,杏花红满十里。

  更连翩、轺车四出,收多少、春风桃李。拜车前、门下门生,鬓丝犹翠。

  高牙大纛,叱诧风云,受百城重寄。绝徼外、绳行沙度,墨毼青马,匍匐军门,哪容平视。

  元戎小队,平原大猎,三千珠履从游宴,乐生平、谱入铙歌里。

  飞来玉诏,金瓯名字亲题,鼎铉更待调剂。

  黄扉郑重,赤马从容,历中书廿四。看滕下、森森兰玉,骥子龙孙,凤阁鸾台,先后相继。

  朱颜未改,黑头归去,平泉花木春正好,忆蓬山、旧馆多年闲。

  青鸾一夕双飞,万丈瀛洲,春秋万岁。

莺啼序原文9

  莺啼序春晚,追和赵仪可韵

  清代周岸登

  痴心盼春到了,甚匆匆又去。算轻负、柳约花期,赚人偏是风雨。

  问谁见、清明霰雪,秾桃艳李摧芳树。镇莺儿愁坐,交飞燕子无语。

  十载章门,最苦厌旅,共流光暗度。忏惜似、萧瑟江关,庾郎身世无住。

  赋江南、骚心自结,望乡国、鹃魂难据。任飘飏,琼圃春驹,谢桥香絮。

  凌云健笔,绘日英流,且茗柯暂驻。愁更遣、密围熏坐,俊语倾倒,醉白飞青,翠歌红舞。

  蛮梭壮锦,鸳机賨布,文园归老扶邛杖,揽奚囊、瑞浥三危露。

  虞衡罢续,相期卖卜成都。

  暇日记裁风土。莺花换劫,鬓发催人,指旧盟岁暮。

  漫省念、帆墙鹿渚。杖履青原,野渡浮岚,翠微当户。

  琴歌旧款,巢痕新扫,丹砂勾漏仙梦冷,梦回时、花底修箫谱。

  钧天待理霓裳,顾曲周郎,尚堪正误。

莺啼序原文10

  莺啼序 西湖怀古

  清代 黄德贞

  苏堤柳下维画舸,凭阑远眺。叹西陵、卖断繁华,两峰螺黛如扫。

  忆往日、香车油壁,六桥三竺青葱好。更桂香荷艳,玻璃冷浸霞晓。

  洪谷兴酣,北苑得意,叫绝游仙棹。但满眼、刍牧樵苏,极悬崖控绝岛。

  遍亭皋、桃林歇马,采莲歌、换关山调。抚流波,荇藻涟漪,濲纹留照。

  游鱼吹浪,飞燕翔空,惯听笙歌闹。乘好景、晴和淑媚,吟赏湖光,灏楼开妆镜,舟移芰浦,南屏爽气排林表。

  羡逋仙,笑指梅花老。孤山鹤梦冰雪绕。渐暖日嘶风,骅骝啮尽芳草。

  湘帘澄碧,绿水柔蓝,裁笔强墨妙。约略烟岚疏树,瞻顾从容,拟拾幽蘋,白云胶扰。

  银飘鬓丝,蟾辉映雪,幸西家尚容惫耄,趁稀龄少寄临风傲。

  斜阳一曲瑶琴,放艇湖心,水香月皎。

莺啼序原文11

  莺啼序

  近现代 詹安泰

  遥情趁春乱飐,荡烟鬟雾水。酒醒后、鶗鴂声声,似约悲往伤逝。

  戍笳动、高楼惨结,边空滚滚腾秋气。怅风流,一暝随尘,顿惊何世。

  莫问当年,醉盏露顶,放珠桥艳埭。夜阑听、邻曲凄凉,断云飞绕潮尾。

  买娇嗔、临流散发,更商略、天涯滋味。浣冰绡,千面啼妆,去程慵记。

  昏灯岭表,瘦铎吴皋,旧狂尚共理。十载恨、石栏深诉,翠罨红粲,短竹溪湾,暮禽催起。

  关河指点,蛟鼍掀搅,湛明肝胆长如濯,肯因循、老雪颠危涕。

  神京梦入,鞭梢快拂征尘,掩抑怨调谁倚。

  湘云四极,鼓角南平,葬旅魂甚地。可再向、黄垆回首,断己无肠,障眼丛祠,带萝山鬼。

  霜华未荐,笼纱愁认,荆高骄响销黯尽,化斑斑、鹃血臣精死。

  年年泉路苍茫,花药阑干,寸心万里。

莺啼序原文12

  莺啼序 和夔生赠梅郎兰芳之作

  清代 周岸登

  东京梦华乍醒,感金尊浪语。溯箫管、烟月前朝,为谁虚费延伫。

  记曾向、欢筵顾曲,鬘天易老春难驻。问贞元、供奉心惊,怨遥年暮。

  吹笛梅边,大琐二琐,话斜街旧雨。故巢背、梅竹樱桃,问梅招共幽素。

  醉乡宽、觥船送日,酒兵接、丝阑寻谱。似桃源、鸡犬皆仙,柳裙迎路。

  青鹓去国,倦鹤无家,市朝尚是否。愁见了、鞠台妆谢,戏鼓歌板,楚玉燕兰,倡予邀汝。

  真妃梦误,嫦娥药在,当年奔月今犹悔,被芳襟、写入霓裳序。

  空花自落,从渠葬却东风,泪滴已无乾土。

  兰魂露浥,锁骨梅清,伴海沤暂住。倩点染、江南风景,杜老相逢,想像开天,念奴声度。

  承平事往,恒沙劫换,红桑生缬花眯眼,怕归来、京阙霾青雾。

  依然翠煖珠香,定子当场,曼词赠与。

莺啼序原文13

  莺啼序重建思庄楼,用梦窗丰乐楼韵

  清代周岸登

  飞梁驾鳌瞰斗,俯川原绣绮。左云石、右揖莲花,锦标高建霞际。

  敞八牖、璇穹镜海,春城画本开新霁。幻参旗天外,军封凤翎遥坠。

  孤塔干霄,万瓦卧雨,更名山四倚。易堂近、泉壑金精,翠微霏润岚翠。

  访双鱼、仙洲信息,正三月、梅江春水。傍云风,台畔弦歌,暂忘身世。

  泉烹麝月,酒酌蠃尊,具主宾四美。同记省、文山墨泪,晦叟诗板,雪竹荒坪,古今人事。

  阳都旧治,庄翁遗爱,为台为沼徵民乐,剩千秋、小劫华严地。

  中阶旦复,翚飞秀发江山,露沈象移星纬。

  凌云概日,佩玉鸣鸾,尚赋才共迟。待染翰、离家王粲,倦旅兰成,吐凤千言,卧虹十二。

  危阑自凭,乌纱重岸,春朝秋夕同望远,御泠然、风引仙衣袂。

  回头蜀道青天,满目关河,梦归万里。

莺啼序原文14

  莺啼序

  清代殷秉玑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莺啼序原文15

  莺啼序 壬申元夜感旧伤逝,步吴梦窗韵

  清代 周贻繁

  华灯庆逢令序,喜银蟾映户。忆当日、良宴飞觞,那知钟漏朝暮。

  任嬉戏、生香解肖,红芳自剪连枝树。醉相邀彤管,争春漫吟风絮。

  几度随肩,斗草印雪,看双鬟似雾。奈驹隙、南浦扁舟,别怀长隔情素。

  费清辞、燕鸿缥缈,诉离绪、吴蚕丝缕。愿它年,偕隐林泉,约盟鸥鹭。

  双凫一去,独鹤悲鸣,叹远羁客旅。怅此后、凤箫声咽,惨惨凄凄,锁恨含忧,半庭花雨。

  行旌漫引,孤蓬低荫,江波平涌归期滞,望乡园、未许崇朝渡。

  垂阳两岸,空怜在昔风流,竟成败叶零土。

  仙源聚首,冷月秋圆,惹泪凝袖苧。鼓晚欋、匆匆分袂,便溯潇湘,故里重回,彩衣随舞。

  轻尘易散,萱摧兰悴,常华今又伤重折,恁哀思、休使萦弦柱。

  凭教深付金樽,少乐多愁,素娥会否。

【莺啼序原文】相关文章:

《莺啼序》原文12-19

莺啼序原文12-19

《莺啼序》原文15篇(必备)12-19

莺啼序原文(优秀15篇)02-28

莺啼序·春晚感怀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精】莺啼序·春晚感怀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货殖列传序原文赏析02-26

《伶官传序》原文与翻译12-18

陶庵梦忆序 原文及翻译07-28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