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2-26 23:01: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

  作鸳鸯。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

  逐香车。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

  百花时。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转,

  感君心。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

  对芳颜。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

  恨春宵。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

  为思君。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风蝶令》等。杨文生考此词曲调本。

  金鹦鹉:金色鹦鹉,此指女子绣件上的花样。

  偷眼:偷偷瞥视、窥望。

  形相:端详、观察。

  从嫁与:嫁给他。从:跟、随。

  作鸳(yuān)鸯(yāng):比喻结为夫妻;鸳鸯:鸟名,形似野鸭,雌雄双柄双止,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赏析:

  温庭筠有七首《南歌子》小令,《草堂诗余别集》在此调下有题“闺怨”。可见此词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2

  原文: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翻译

  待嫁的女子手中正绣着金鹦鹉,胸前绷子床上绣着凤凰。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风蝶令》等。杨文生考此词曲调本。

  金鹦鹉:金色鹦鹉,此指女子绣件上的花样。

  偷眼:偷偷瞥视、窥望。

  形相:端详、观察。

  从嫁与:嫁给他。

  从:跟、随。

  作鸳鸯:比喻结为夫妻;

  鸳鸯:鸟名,形似野鸭,雌雄双柄双止,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创作背景

  温庭筠有七首《南歌子》小令,《草堂诗余别集》在此调下有题“闺怨”。可见此词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赏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这是一个很有点气派的公子哥儿,手里擎的是名贵的鹦鹉,身上著的是绣着凤凰的锦服。“偷眼暗形相”,这是女主人公的活动。“形相”,端详、打量也。一“偷”一“暗”,一个思春心切又不无娇羞的少女出来了。“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一番“形相”之后,女主人公很快地做出了嫁他的抉择。在这里,作者为人们展示了一个鸟的意象系列:活的鹦鹉、绣的凤凰、抽象的富于像象征意味的鸳鸯。唐人多以鹦鹉、凤凰对举,如骆宾王诗云:“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又如杜甫诗云:“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词中的'鹦鹉、凤凰似乎只是为了招来鸳鸯。他端详了半天,看到的是他手里的鹦鹉、胸前的凤凰,于是自然而然地,她想到了鸳鸯,选择了鸳鸯。“不如从嫁与”一句颇觉突兀,而“作鸳鸯”又使“不如从嫁与”变得顺理成章,意象的转换揭示了少女的心理变化进程。

  温庭筠借助民间艺术中常用的比兴手法使这首流于浅近的词饶有趣味,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世俗的、平凡的而又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民间生活小景。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鹦鹉洲原文赏析12-19

咏鹦鹉原文赏析12-19

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咏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终南望余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原文赏析12-18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原文及赏析11-14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