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作文

时间:2024-02-19 11:21: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颐和园作文15篇【合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颐和园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颐和园作文15篇【合集】

颐和园作文1

  我的乡在的首都。北京有很多的,其中我最的是著名的颐和园。的颐和园是太后在度假的地方,也是北京重建次数最多的皇家园林。

  从北宫门进入颐和园,爬上万寿山,站在山顶一眼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昆明湖。昆明湖占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湖水清澈,在的照射下更加波光粼粼了,犹如仙女轻轻在湖面上洒下一层亮闪闪的金粉,真是美极了!湖面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游船和各种鸟类,整个湖面显得非凡!

  湖边种满了翠绿的垂柳和五颜六色的花,微风轻轻一吹,柳姑娘便对着大镜子梳起了长长的秀发,一大群蝴蝶围着各色鲜花翩翩起舞,好一片美不胜收的景象啊!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宋代朱熹的`《春日》一诗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顺着湖边走,远远就看到一樽铜牛。它全身是古铜色的,顶着两个尖尖的角,面朝湖中心的位置站立,两只铜铃般大小的,专注地注视着湖水,就像看守着湖中水怪的守护神一样威武!

  继续向前走,就能看到湖上架着一座又长又宽的大桥,名叫十七孔桥。顾名思义,这座桥有十七个孔洞。因为有了这些孔洞的存在,所以水都从孔洞穿过,使得桥不会被流水冲垮,非常稳固。整座桥的造型流畅,看起来跟昆明湖非常和谐。走在桥上,还能发现桥的栏杆上有很多形状不一的小石狮子,数都数不清。当夕阳开始落下的时候,阳光会穿过桥洞,漂亮无比,就像很多火把在孔洞里插着,这就是著名的金光穿洞。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2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北京的颐和园旅游。

  刚进到颐和园里,映入眼帘的就是知春亭,知春亭四面临水,像屹立在湖水中的小山。抬头望去,高大的佛像阁矗立在翠绿的万寿山上。朵朵白云飘在塔顶上,一会儿像凶猛的狮子,一会儿像可爱的小白兔,一会儿像高大的长颈鹿……装点着佛香阁,犹如童话里的仙境。

  往前走,昆明湖的水碧波荡漾,就像一块绿宝石,闪闪发光。湖的一侧有一大片美丽的荷花,翠绿的荷叶把湖面点缀得更加艳丽。从远处看,青山绿水和雕梁画栋浑然一体,我们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离开知春亭往前走,就看见了几棵海棠树,繁茂的海棠花像衣服一样,挤满了海棠树的身体;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棵会喷花的`飞泉。

  继续向前,我们又来到了长廊,长廊山有许多迷人的彩画,引人入胜。长廊的梁坊上,分别有大小彩画1400余幅,有人物孙悟空、武松等,有故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山水、风景更是数不胜数。

  啊!颐和园,你让我们欣赏了人间少有的美景,又让我们见识到了许多经典的故事。颐和园,你的美让我喜爱,你的美让我留恋。

颐和园作文3

  我去过很多地方,包括被烧毁的颐和园,几乎被摧毁的万春园,精神优雅的五台山,以及精神雄伟、蜿蜒万里的长城.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地方是颐和园。

  进入南如意门,可以看到入口高耸的山峰。透过厚厚的树叶,太阳像利剑一样照耀着大地。透过树叶的缝隙,他看到了一片金色的光,跑进了昆明湖。“百里长锯银盘”看不到湖的`侧面。这座17孔大桥横跨昆明湖的一个角落,就像一条巨龙盘绕在自己的领土上。

  沿着昆明湖走,你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走廊。长廊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不断在我们眼前展开。在长长的走廊上,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画轴让人感到快乐,无法移动脚步。

  继续走,你可以看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我试着爬上去,但是佛阁实在太高太陡了,我每隔几米就气喘吁吁。我叹口气,“唉,唉,唉,危险很高!这是一条通往天空的艰难之路!”过了很久,我终于爬上了佛香阁。这时,我已经累得大汗淋漓了。我向外望着刚刚走过的围栏的陡峭台阶,很快收回了头。我的腿还在发抖。我透过电线杆俯视昆明湖。昆明湖就像一面大镜子,反射着颐和园的每个角落。湖中央的船只像小鱼一样自由地游动,正如甘龙皇帝所说:“燕山在哪里最自由,月亮在哪里?”

  颐和园还有许多古老的庭院,曾经是皇帝的避暑别墅。还有美丽的苏州街,长江以南的风景优美。"一片清澈的水,冷热了15年,终于变成了一座壮丽的花园。"颐和园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清香。颐和园真的很美!

颐和园作文4

  我去过美丽的北京,参观过颐和园、故宫、天安门广场和午门……但是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去颐和园。

  当你走进颐和园,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叫做万寿山的巍峨山峰。为什么它被称为万寿山?因为,山上有一座供奉佛像的佛香阁。底盘由石头制成,有五层。北面是千手观音,南面是胜利斗佛,西面是天门护法,东面是甘龙皇帝写的“寿”字。佛香阁金碧辉煌,面向山南。俯瞰整个颐和园,你还会看到一条长长的线,叫做龙廊,还有一个像镜子一样明亮的湖,叫做昆明湖。

  离开佛香阁,向前走,来到走廊。走廊长728米,上面画着14000多幅美丽的'图画和彩色的画。沿着长长的走廊走,看了一会儿彩画和附近美丽的昆明湖,真的是最美最美丽的画面。长廊上有四个亭子,分别是刘佳亭、吉兰亭、秋水亭和青瑶亭,都是为观赏昆明湖而建。在走廊的尽头,你会到达昆明湖的后湖。

  走进昆明湖,在一幅连续的风景画中放置佛像。坐在龙舟上,在巨大的翡翠上游行是多么美丽啊!如果你再看海岸,柳树垂着长长的辫子。如果你仔细听,它们会随风起舞,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最后,我游到了南湖,看到了南湖岛,就像盘子里的一颗明亮的珍珠,像一朵从昆明湖升起的巨大的莲花,通过一座17孔的桥与陆地相连。

  颐和园也有许多景点,如十七孔桥、四大洲、颐和园等。但我最喜欢的景点是万寿山、龙走廊和昆明湖,这些我一直铭记在心。

颐和园作文5

  颐和园是一座驰名中外的美丽的大花园。

  进了颐和园的北宫,走过土山,眼前的情景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抬头仰望,正前面是万寿山。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便到了万寿山的脚下,顺着蜿蜒的山路上去,就到了万寿山的最高峰。山顶上有一位民间艺人正在用人的名字作画。我上前去只看了一眼,就立刻被吸引住了。真没想到,那些画整体上看去,就是人的名字,但是每一个笔画都有花鸟鱼虫的图案,真的是栩栩如生啊!我正在目不转睛看人家作画的时候,妈妈提议请那位画家给我也画一幅,我一下子高兴地蹦了起来!然后,我欣喜地看到我的名字在那位画家的笔下,变成了鸟、变成了花、变成了鱼和龙等各种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到现在,每每看到那幅画,我都还很欢喜呢!

  接着我们漫步到山脚下,来到了长廊的旁边。长廊的横栏上有很多五彩缤纷的画,有的画的`是山水,还有很多画的内容都是有典故的。

  长廊的另一侧,就是著名的昆明湖。湖面上,一阵阵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万寿山、长廊、昆明湖,这些风景融在一起,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还参观了很多奇石,其中一个就是慈禧曾经花费巨资运过来的,叫青芝岫,也叫败家石。我们还参观了苏州街。苏州街其实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河的两岸,是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和小吃店,我还品尝了很多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味道非常不错!

  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只是在课本中领略颐和园的美,今天真正走进颐和园,真是要醉倒在它的怀里了。

颐和园作文6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我们去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就像个大公园,绕过大殿就是有名的长廊,这里有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这座长廊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有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有横槛,上面画着五彩画,大家看这上面画的有三水、花草、人物、风景……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看,两边的花草可以给人带来清香的空气,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所以不论您什么时候来也都可以闻到花香,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大家会感到神清气爽。

  看,这就是万寿山,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面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那就是佛香阁,而下面的一排排宫殿就是排云殿。

  大家跟我来,我们上山玩吧!大家向下看,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还有朱红的宫墙,在向前看,昆明湖像一面镜子,船和画舫在上面滑过,来,我们去湖岛吧!

  想上湖心岛,必须要经过十七孔桥,上面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好了,大家到湖心岛一个小时,玩完后到这里集合。我们大家都要记住,不要乱扔垃圾哦!

颐和园作文7

  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游颐和园。那一天虽然天气特别炎热,但是游玩的人却是人山人海,颐和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呀!

  买了票之后我们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进入了颐和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假山,东侧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我们径直向前走,来到了被称为“世界第一走廊”的长廊,它的横梁上有很多很多的油画,走在古风古色的长廊里,微风吹来,感觉凉爽又惬意。妈妈还特意为我拍了一张长廊的.照片留念,真的好喜欢呀!

  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水碧绿优美,许多游客在湖边拍照留念,我觉得根本不需要美图,随意拍下一张照片就是一幅泼墨山水画,美丽极了。为了乘船游玩一圈我们排了好久的队,登上了大船在湖上观赏果然更不一样,我们乘船穿过了十七孔桥,拍下了优美的照片,仿佛自己置身于诗人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意境中了。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我们要回去了,而我还觉得意犹未尽,还有好多景色没有走完,没有游够,明年我一定还要来,颐和园,再见!

颐和园作文8

  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颐和园.

  一进门,我就看到了仁寿殿前的“寿星石”, “寿星石”原是嗜石成癖的明朝官吏米万钟勺园中的珍物,光绪年间移至此地,成为仁寿殿院内的一块天然屏障.

  铜制麒麟铸造于乾隆年间,形状奇异,龙头,狮身,牛蹄,鹿角,遍体鳞甲,是传说中的瑞兽,具有镇恶辟邪的作用.此麒麟原为圆明园之物,后迁至此.原为一对,其一被毁,此只麒麟前腿亦带伤痕.

  首先,我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闪闪发光.上面还不时漂着几艘小船,显得宁静优美.昆明湖的湖面上有一座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桥头和望柱上有着神态各异的`狮子,十七孔桥从中间一孔向两边数去,每边都是九孔,既对称,又表示是至高上的皇家之桥.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廊如亭是中国古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亭式建筑,达130余平方米.清漪园时,东堤无围墙,北亭可四面观景,视界开阔,故名廊如.因形制为八角重檐,又俗称“八方亭”.亭内悬挂之匾的内容为乾隆御制诗和古典名著的摘抄.

  可惜天公不作美,我正看得入迷,就下起雨来了,我只好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颐和园作文9

  在北京市海淀区里,有一座雄伟的园林。在那里,有数不胜数的建筑,还有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峰,这就是美丽的颐和园。它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和许多的建筑。

  这里的山高高的、宽宽的,好像一个灰色的城墙。长长的,犹如母亲张开双臂,把颐和园抱在怀里。夏季时,这里百花盛开,好像花的海洋;冬季时,这里又白雪茫茫,一片雪白色。

  颐和园的水静静的、长长的、清清的、还很多。在颐和园里,随处可见水井和救火用的大水缸,在颐和园前后还有长长的河。在水边散步,可以清晰的见到水里生长的水草。偶尔刮来一样风,水也只泛起层层的波纹,水草随着波纹扭动着身子。小河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说起水的清,那可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充足,水下游着的鱼和那许许多多的小石头,都历历可见。你看,这条小鱼橙橙的,胖胖的`,好像正在睡觉呢,真是可爱。所以当你也去参观时,一定要多欣赏水的风景呀!

  再看看这里的树,这里的树高高的,它们大都是白桦和杨树,高得真是一眼望不到尽头。这里的树不仅高也很粗壮,它们可是2个人合抱都抱不过来。这些树在山里,组成了森林。走在森林里,两旁的树笔直地站在那,就像护卫一样,保护着你。

  颐和园的建筑也各种各样。你看这个,屋顶上布满了花纹。你再看这个,屋顶上有龙的纹样。

  颐和园就是这样,把它优美的身躯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去参观。

颐和园作文10

  癸巳鼠年之夏,天下太平。吾等进京游玩,闻有一景,乃皇家园林颐和园是也。吾等即刻动身,前往此园。此园依山傍水,集阴阳二气,风景甚好。复前行,欲穷其园。怎见此景之美?

  有诗为证: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

  前行数十步,便见一阁,阁上牌匾,仿佛有金光,名曰佛香阁。登上此阁,湖光上色尽收眼底。俯首下望,端的是一处好景。只见:“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阁下有一湖,为昆明湖。乾隆帝有诗一首,道出这昆明湖的好:“一片玻璃万倾如,轻舟耐可泛澄虚。湖芳岸秀供时赏,水色山光自太初。”

  湖边有一长廊,绿柱红栏。梁上有画,乃山水景色、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精致生动,实乃佳作是也!

  临近水源,架有一桥。桥有十七孔,有五百石狮镇守。细看那桥,但见: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此行收获颇丰,幸甚至哉,故写此文。

颐和园作文11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我想,那该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一个景点:苏州街。它是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到园内,苏州街环形而建,街的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地是用花岗岩石建成的,另一边是水道,中间有小拱桥,好像回到古时。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颐和园作文12

  颐和园,是以前古代皇帝们乘凉的地方。这里绿树环绕,景色十分优美。

  颐和园里有一个湖,名叫昆明湖。湖水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映出了蓝天白云;湖边的柳树低垂着又绿又长的头发,头发随风舞动,给人带来丝丝凉意;湖面上有一座长长的桥,这就是著名的“十八孔桥”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古代皇帝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乘凉?难道,御花园还不够乘凉吗?好像是—-对啦!御花园里没有湖,而颐和园里有,没错,就是这样!我太有才了!我在心中得意地想。

  我在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一座人造假山的侧面。我们沿着它往上爬,爬到筋疲力尽,还是没有爬到尽头。我未免有些灰心丧气: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呀!?长得好像没有尽头!我开始放弃了:“妈妈,怎么还没有到尽头呀?!我们别爬了,走吧!”“再忍一下,马上就到了!”妈妈微笑着神秘地说。

  “到尽头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我兴奋地抬起头,看见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石块,中间有一条隧道直通山顶。我失望地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地继续走。

  终于到山顶了!我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大喊:“我成功了!我到山顶了!我胜利了!”

  在山顶上,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尽显眼前:宽阔的昆明湖上,一阵微风掠过湖面,湖面上泛起层层微波,就像仙女的衣裙。

  下了山,我的心思还在那美丽的山顶上。下一站——八达岭长城!

颐和园作文13

  20xx年春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走进颐和园,美丽而壮观的景象扑面而来,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美丽的长廊,它全长七百多米,壁画上画着五彩缤纷的画,有画着花鸟鱼虫的,有人物的,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穿过长廊,我们来到了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一座“坚固、美观、雄伟”的桥。桥上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大小小共有544只。这座桥非常美丽,桥面和桥基是青白石,青石和花岗岩,护栏用的是汉白玉。站在桥上,远远望去像是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

  午饭时,我们悠闲坐在昆明湖边,蓝色的湖水与蓝蓝的天融为一体,使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了。此时清风吹过,微微凉,让人无比惬意,湖边的垂柳也翩翩起舞,摇动漂亮的舞姿。昆明湖旁还有高大的万寿山,山上长满了深绿色的树木,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巨人,守护在昆明湖旁。

  游览了颐和园,我感觉心旷神怡,也无比留恋,同学们都说还没游览够呢,真不想走啊!还有排云殿、德辉殿等等许多美好的景象,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呢,真想有时间再来游览,你有时间也一起来观赏吧!

颐和园作文14

  我今年暑假去了北京,颐和园是我第四天才去的,那里很漂亮,风景如画,我先介绍一下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全长728米,被称为十里长廊。

  长廊上面很多画,总共大约有10000幅画。我们走很久都没看到尾,真长!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叫《颐和园》的课文,课文讲了昆明湖、万寿山和长廊的美景,我那时很向往,很想去长廊看看,现在终于可以了!上面画有一些中国名著的故事,还有山水、鸟虫的画。我都来不及抬头看,很多画我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故事。

  去颐和园时,我们是坐船去的,沿途看到著名的最长的桥——十七孔桥。它全长150米,很长。我们一去到桥前,就看到很多石狮子,差不多有200只。你知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吗?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比卢沟桥上的还要多。我发现了大石狮子下面还有小石狮子,哇!那大约400只了吧。我们在船上还看到狗、人在游泳,我奇怪得想:为什么不会淹死?上岸以后,我看到那里有写水深:最浅1。2米,最深4米。哦!原来如此!昆明湖很大,几乎占了颐和园面积的3/4。昆明湖是以前皇帝的`手下挖出来的一个蓄水库。

  昆明湖以前叫瓮山泊,始名昆明湖。这一命名,是乾隆帝采用的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

颐和园作文15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游玩。

  我们先坐地铁到颐和园站。进入颐和园,我们先买了一票通,又租了三台导游机,就进入颐和园了。

  我们先穿过苏州街,就到了四大部洲。这四大部洲分四个大块,有一个在颐和园,其他则分布在其他公园。四大部洲在颐和园的这一个很雄伟,有三个建筑,一大二小。往西走,有很多小山洞,可以钻来钻去,我速度最快,第一个到楼梯顶端,这时,我的导游机响了起来。导游机说这里是众香界。导游机介绍说这里有一千尊小佛像,全都栩栩如生。地图上佛香阁和众香界很近,我判断两个之间一定有相通的近路,可没找着,只好走远路我们先走到画中游,观赏了眺望的'昆明湖。我们接着往下走,就到了长廊。

  从长廊往右边看,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很多小艇,各式各样。我们继续往前走。因为三年级下册学到了颐和园,所以我注意了长廊两侧的画。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排云门,也就是佛香阁入口,上面还有三个大字:排云门。往里走,就是排云殿。排云殿里收藏了很多珍藏品。最后就是佛香阁了。佛香阁有四层第一层最高大,因为里面有一尊千手观音像。导游机说这里是慈禧朝拜的地方。

  我们参观完后,顺着小路下去,就到了文昌阁。这里有很多书,可只能在外面看,不能碰。最后,我们租了一艘小船,划到了十七孔桥……

  颐和园真美,真是个养人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