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作文

时间:2024-02-11 00:48:41 好文 我要投稿

家规家训作文3篇【经典】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规家训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规家训作文3篇【经典】

家规家训作文1

  我的家庭是一座种植园,我是一颗正在生长的小树苗,正如我所生活的环境一样,家人教导我要做一颗顽强的大树,学会等待,学会扎根,不忘初心,积极进取。

  我的太太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从小,我就喜欢坐在他的膝上,听他给我讲他从前当兵服役的故事。他教导我:“做人要学会坚持,现在年轻勤快的没几个,有好的条件却没有足够的恒心,怎么能成大器呢?”印象中,太太是个很坚强的人,年近80却还不服年轻人,什么都想尝试,无论他走到哪,他的身上总有一股自信的气息,他膝下的子子孙孙都这样。他说只有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出类拔卒。我想,他也许就是余秋雨笔下的那颗一千年不倒的胡杨树,永远顽强的挺立在恶劣的环境之中。

  我的奶奶从小书读的少,但是,她的身上却总有一股属于土地的质朴芳香。从小,我蹲在奶奶面前看他绣鞋子,针线到了奶奶的手上就宛若游龙般在布料间游走,不一会的功夫就绣好了一个小老虎。听村子里的人说,奶奶性子善,事事不愿与别人争吵,总是谦让别人,安静少言,只做个默默的聆听着。奶奶并不常和我说大道理,但她总是将这些道理完美的诠释在行动上。奶奶告诉我:“做人唯有朴实,才能走得更远,不要羡慕高高在上的云朵,它们随时都有坠落悬崖的危险,他永远都不会有绿草扎根在土里扎实。”奶奶就像一棵很普通的樟树,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打小就注重我各方面习惯的养成。她教会了我我很多人情世故,教会了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要懂得爱干净,不要整天脏兮兮的,自己要懂得收纳自己的东西,这也导致我在八年级下册地生复习的时候将以前做过的所有资料、试卷全部找到。除此之外,妈妈还教会了我一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自我克制。妈妈告诉我:“成长的秘诀在于自我克制,如果你学会了驾奴自己,你就有了最好的老师,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则处处都是晴天。”直到现在,上了初中,我的心中也仍然记着这句话:“不去讨好任何一份冷漠,不去亏待任何一份热情,做一个成熟的大人。”感谢妈妈,教会了我不忘初心。妈妈就像一棵柳树,即使长得再高,也会向下寻找自己的根,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本心和出发点。

  爸爸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妈妈生下了我,则是爸爸成就了现在的我,我们之间不像父女,而更像是朋友,爸爸是个明事理的人,他总是向我阐述他的世界观,他说:“成熟是把尖锐化作温柔,去拥抱和理解这个世界,把寂寞化作热情,去体贴和认清这个独一无二的你。在每个黑夜,相信黎明,在每个黎明,相信还有黑夜。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从容过好每一天、每一秒。”他说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去否认别人,要学会倾听。爸爸从小就要我严格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他也教会了我做人要乐观,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总是蜷缩在一处。我听了他的.话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那么可怕。爸爸是一棵桂花树,绿叶永远绽开,虽然并不引得别人的注意,但它永远是花开的最灿烂的一个,永远是最能掏心心扉的那一个。他也在我的心中有了不可代替的位置。

  胡杨的坚强,樟树的朴实,柳树的不忘初心,桂树的乐观。这就是我的家庭,它并不是长篇大论,而是贯彻在一个又一个的行动中。我会带着他们,走过一个个十字路口,见识一个个青山绿水的季节!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家规家训作文2

  家庭是园,孩子是苗,家庭如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题记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家风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名片”。家风不是自然形成的,好的家风都是由家族的人或者说家庭的人努力营造而形成的,其中可能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现在我。

  家风,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要真正培育好家训、家教、家风文化,首先要搞好社会政治、社会教育与社会风气,因为他们对家庭教育和风气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如果社会政治、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不好,家庭教育和风气就很难遂人愿,古今同理,现代尤甚。

家规家训作文3

  家风是什么?是家庭中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是摸不着的风尚习性,是家人们举手投足间的真实流露。它经过长时期的汰选、沉积,是一辈又一辈人的思想结晶。

  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倡“节俭”,坚决否定“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三国时期著名人物诸葛亮就曾在《诫子书》中教导自己八岁的儿子诸葛瞻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这一中华美德,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它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勤俭的人。我小时候,奶奶就用行动为我贯彻着“节俭”的家风。以前,奶奶和爷爷在长岛租了个房子,就在部队大院旁边。小时候,妈妈很少给我买玩具,正巧奶奶就住在部队家属楼旁住,许多人家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玩具还好好的,就扔了。奶奶就把玩具捡给我玩,我不想奶奶被人叫做“捡垃圾的”,一开始我死活不要,奶奶却跟我说:“做人,不能浪费,要节俭。这些玩具好好的,不是也能玩吗?我们可以把省下的钱用在刀刃上。”奶奶说得很对,我也照听。爷爷可谓最能说了,没事就找我谈心,给我讲大道理,而爷爷讲得最多的,就是“节俭”二字,这些话我至今都深深铭记在心。

  接过了爷爷奶奶“节俭”的棒子,妈妈秉承了全部精髓。妈妈从穿衣到吃住,都没有什么好的,贵的,反而把钱都省在有用的地方,如果有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我的学习用品,妈妈绝对是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妈妈还生了一张巧嘴,可谓“铁齿铜牙”。一买什么东西,这“伶牙俐齿”就派上用场,货比三家后,妈妈来了口水战,为那么一点钱,争得“你死我活”“礼尚往来”。妈妈从来不让步,说得卖家都得后退一步,我看不惯了,妈妈却头头是道地说,“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将会变成巨大的财富。”这话说得我无言以对,只能认同。节约的思想,一点点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节俭”也如阳光温暖着我了,一切,就像预定好了一样,我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节俭”这颗小小的种子,经过爷爷奶奶播种,妈妈的培养,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话说,从小到大,我从没多花一分冤枉钱,不管多少钱,都不揣着,生怕掉了。在攀比风气极重的现在,我也是做好自己。简朴、节约的`品质,已占据了我的整个心头,我也一定会去遵守,去继承,更要发扬起来。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不讲排场,吃饭时实行“光盘行动”,不只注重服饰……不管在哪,我都会把“节俭”铭记于心,并会让我的子孙后代继承并发扬光大。让“节俭”的心态,激发我们的本性;让被利益蒙蔽的双眼,回归最初的本真;让“节俭”永生不息,万世不竭。

  千千万万的小家,成就祖国大家;千千万万的家风,成就中华美德。树立家风,继承发扬,让家规、家风,成就一片乐土。

  教师点评:

  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里,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华夏优良的民族之风。杨立健同学拥有优良的家风,让他行为规范,让他自律自强,家风是一盏灯,照亮他前方的路。家风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近几年,我们一校已把家训、家规、家风纳入了校本课程中,校风、家风共融,家校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