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的故事

时间:2024-02-06 11:20: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包的故事

红包的故事1

  嗨!大家好!我是一个红包。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还有别的名字,比如:“人民币”,“百元大钞”“压岁钱”……小朋友还喜欢叫我“红色毛爷爷”。看样子,我还挺受欢迎的嘛,嘿嘿。我还是人民币中的老大,样子最鲜艳,是红色的。而且我的数目最大,是“100”元整。红包里少不了我的身影,当然,有时候我的“小弟”也会成为红包。

红包的故事

  我的'原主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过年当天,我在一个老爷爷手中,他把我和另外几个“100”都放在一个红包纸袋里。

  晚上,我只听见老爷爷叫了几声“发压岁钱喽!”之后,一群小朋友便蜂拥而上,我在吵闹中,与几个兄弟被分到了一个叫“宜颖”的小女孩手中。我看见了小女孩兴奋,喜悦的眼神,心理突然有种得意的感觉。她把我们几个放进她的口袋里。

  口袋中,兄弟们展开了激烈的谈话——

  “哈哈,大家都想被消费到哪儿啊!我想被消费到游乐园去!哪里可是个好地方!小主人也一定喜欢!”“我想被消费到餐厅,餐馆里有好多美食!小主人也肯定想去。”“我想去……”他们光荣的说着,最后,转向我,问:“你呢?”“我啊……我是不久前印刷出来的,没去过什么地方,不过,我想小主人把我用在有意义的地方!”他们听了,都说:“不错嘛,但愿你能吧。”突然,小主人把手伸进来,把我们都拿走了。她看了看我们,把我留下了,把兄弟们都交给了她的父母。我心想:看来,像小主人这样的小孩子一般的压岁钱都是要交给爸妈的啊!

  我又回到了口袋。

  第二天,小主人窜着我,来到一家书店,我看到,小主人买了一本课外书。当她把我放在店主手里的一刹那,我激动极了!完成了这笔“交易”,望着小主人远去的身影,我在心里想着:小主人,一定要好好读书啊!

红包的故事2

  老板店里有两个打工仔——张三和李四。转眼到了年关,老板给张三、李四每人一个红包。他们看到自己的红包里装着1000元,不知道对方红包里装了多少钱。这时,老板说:“红包里的钱,要么是1000元,要么是3000元,你们如果愿意跟对方换红包,可以由我来公证,但是你们每个人要给我100元公证费。”

  张三想:假定我跟李四交换红包,若他是1000元,我就相当于亏了100元公证费,这种可能性是50%;若他是3000元,扣除公证费100元,我净赚1900元,这种可能性也是50%。这样,我和李四交换是划算的。李四的想法和张三是一样的,也觉得换红包是划算的'。于是,张三、李四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换。”老板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真的愿意?”

  “愿意。”张三、李四毫不犹豫。结果,张三、李四各亏了100元,并未得到任何好处。老板用一个小的伎俩,骗了200元钱。

  张三和李四的推理,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其实,他们先前的推理都没错,提出愿意交换也没错,但是当老板再次询问是否愿意交换时,他们仍然同意,这是缺乏策略思维。

  如果张三和李四懂得策略思维,当老板再次询问时,他们就会拒绝交换。原因在于,老板第一次问大家,是否愿意交换,既然张三同意交换,李四应该想:“现在张三同意交换,说明他也是1000元,因此,我不应跟他交换。”同样,张三看到李四同意交换,也应该进行同样的推理,得出“不换”的结论。

  缺乏策略的思维,难免会犯错误。

红包的故事3

  褚彦回是南北朝时期南宋的吏部尚书,长得非常俊美,且富有才华及君子风采,颇受当时中、外之瞩目,宋明帝更是对其赞赏。当时富盛名的山阴公主,于是借机亲近他,并予挑逗,谁知褚彦回一点都不领情,使得山阴公主破口大骂:…你一点胆子都没有,还算是大丈夫吗…。褚彦回答称:我虽不聪敏,但还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后来褚彦回当吏部尚书时,有人于夜间拿了一块大金饼,要送给他,并称不会有人知道的…。孰知褚彦回厉言道:你如果已经具有升迁的'资格条件,根本就无须送礼;但你今天却执意要送,我将上报朝廷治你之罪…。连当时权臣萧道成〈后窜位改国号为齐〉,拟从王俭之议,设置专属的黄钺〈仪仗队,仅皇帝才有〉之时,即曾说到,这件事似乎应该问问褚彦回的意思…。可见即使是tg权臣,也要礼其三分。

  不攀附权贵美色,以及接受利诱者,无论古今中外,皆属难能可贵。褚彦回的确为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典范。

红包的故事4

  01

  毕业十年后,我建议你去参加一次同学聚会。

  因为一次偶然的聚会,不久前,我获悉了部分高中同学的现状。一个同学,得过白血病,然后又好了。一个同学,成为了售楼顾问,每天在群里发着二手房的信息。有个男同学,回到老家小镇开了一家小超市,艰难抚养着两个孩子。

  当然,更多同学的人生是向上的。有同学去了华为,做到了21级专家;有几位同学进了高校,成为了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有同学做了投行的管理层,年薪数百万。最传奇的,是同届的一位女同学,她自主创业,不过十来年,现在资产已达数千万。

  人生最大的落差,大概就是,才十几年时间,同学突然成为遥不可及的那种人吧。我们还在为抢到两块钱的微信红包欣喜,他们竟然已经年薪百万,成为了富豪。

  02

  你可能永远都想不到,十年后,同学会变成什么样。

  读大学的时候,市场营销学老师反复讲过一个案例。

  1990年,李盛考取了中南工业大学,和同宿舍的刘立荣成为好友。

  毕业后,两位好友停薪留职,一起被广州小霸王公司聘为技术员。李盛的专业能力强,但恃才傲物;刘立荣天赋稍逊,却工作细心,经常主动加班,受领导器重,很快被提拔。

  此后,因为一次工作的严重失误,李盛选择离开小霸王公司,刘立荣却不断升职。

  20xx年,李盛与刘立荣在虎门相遇。刘立荣邀请李盛入伙创办新公司,但被拒绝。不久,刘立荣创建了金立通讯有限公司。

  十年过去,李盛仍只是一个技术员,抽着7元钱一包的红双喜香烟。刘立荣却贵为金立集团总裁,开着奔驰600轿车,成为亿万富翁。

  毕业十年,你和同学间的差距为什么拉开得这么明显?

  03

  为什么毕业才几年,同学间的差距已经明显拉开?

  为什么,一些在学校毫不起眼的人,他们几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令多数同学望尘莫及?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很有意思。

  它说,所谓同学间的差距,并非毕业后才出现,其实从进大学开始,就已经存在。

  一种差距,是个人的家庭背景、外在形象;另一种差距,是个人的价值观、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情商高低,冒险精神。

  很多人有个错觉,以为一个班上的同学,就是能力相当、层次相当的人,其实大有谬误。你们在一个班级,只能说明高考分数相近,又偶然填报了同一所大学。

  同学间的差距,在学校里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毕业后,差距就会可怕的出现。

  所以,有些人能够领跑,有些人被抛下。

  04

  另一个最大的因素,就是性格与格局。

  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否容忍自己过一种稳定却平庸的生活。

  毕业后,有的同学习惯于随波逐流、缺乏奋斗的激情,他们追求的.是混日子。有的同学有毅力、愿吃苦、情商高,他们愿意继续学习,愿意追赶趋势,积极积累人脉和机会,短短几年间,他们就能实现自我的大爆发。

  就像我那位在投行工作年薪百万的同学,他一直读到了博士,奋力进入了这些年炙手可热的金融行业,踏踏实实,迅速被提拔。

  为什么同学拥有了你望尘莫及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实现了“指数型成长”。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普通化的生活模式,实现了加速奔跑,所以才能遥遥领先。而“指数型成长”,最青睐性格和格局都非同寻常的人。

  性格决定了差距,格局决定了结局。

  05

  这世上没有凭白无故的横空出世。

  当天资平庸的你,又选择了最舒服的那条路,你和同学间的差距,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多数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人与间之间的“差距”,也从来都不是一天形成的。

  为什么别人总能比你成功?迅速成为了你只能仰望的那种人?

  你有没有去对比过,他是不是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比你更具备成功的激情和基因?

  所以,你应该感激每个毕业后比你成功的同学,因为他告诉了这样的常识:你被抛下,并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愿意。

  所谓“同学突然暴富了”,从来都只是一种错觉。只有知晓成功要领,紧跟趋势,用10000个小时的努力,你才能过上同学那种燃的人生。

  同学已经年薪百万,你还在抢两块钱的微信红包,这样的人生不值得过。愿你迅速逆袭,赢在下一个十年。

红包的故事5

  高三那年,父亲被查出晚期直肠癌,住进医院。接到病危通知书后,我不知道父亲还有没有机会回家。

  在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伸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手,将一把钥匙放到我手心说:“儿呀,有样东西我本想亲手交给你,可现在只能让你自己回家拿了。”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一贫如洗,父亲还能给我什么?

  后来,父亲已无法进食,也说不出话,手上的血管再也打不进液体。那天,他“嗯呀”地从喉咙里挤出一丝声音,我凑近细听,听出是“钥匙”两个字。父亲的脸憋得通红,我这才想起他给我的那把小钥匙。父亲睁大空洞的双眼盯着我,张了张嘴,嘴角抽了抽,头一歪,便没了气。

  白床单覆盖了父亲的脸,我双腿发软,跪倒在他面前,心脏像被剐成了一片片。父亲走了,我仿佛成了一截无根之木,轻飘飘的,全身虚空。办完丧事,我用那把钥匙打开了父亲的抽屉。抽屉里有个发黄的小木盒,里面放着18个红包。

  最旧的那个红包已变成猪肝色,封皮上有两行模糊的蝇头小字,我认出是父亲的笔迹:儿子,从现在开始,爸爸每年会将从单位领到的新年红包,连同吉祥如意留给你!落款是“1990年正月初八”。那是我出生后的第三天。抚摸着发黄的字迹,我仿佛看到年轻的父亲嘴角含笑,正虔诚地为新生的.我写下期许和祝福。

  父亲是个温和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是做饭。每次他炒的菜被我一扫而光时,他便会摸着我的头“嘿嘿”憨笑。虽然父母都是普通职工,收入不高,但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20世纪90年代末,父亲的单位开始走下坡路。拖了两年,后来连工资也开不了,父亲只好去拉保险。他穿着极不合身的旧西装,提着又大又沉的业务包,脸上堆满刻板的笑。他结结巴巴跟客户解释保险,紧张得打颤,不停地用手抹脑门上的汗珠。

  我抚摸着两个薄薄的、封皮印着保险广告的红包,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再不会躲在角落里嘲笑父亲蹩脚的推销。我要大方地走过去,为他拎拎包捶捶背。

  父亲早出晚归,还是拉不到多少业务。春节后,父亲耷拉着脑袋到处找工作。小小县城里活难找,父亲只好去学开车,后来总算在公交公司当了司机。

  最后一个红包,是20xx年的,装着125元钱。那时,父亲刚动完手术,生命朝不保夕,时时需要救命钱。他不仅没动用这些红包,还从医药费中抠出了珍贵的125元!

  平静的日子,父亲将祝福装成红包;贫穷落魄的岁月,父亲将温暖装进红包;生命最后的时光,父亲将希望装进红包。我数了数,18个红包装着5252元钱,读起来正是“吾爱吾儿”!

红包的故事6

  白发两口子开了一家餐厅,对员工特别抠门。年底不但没有奖金红包,还不让员工回家过年。这不,春节一过,员工们反过来把他俩给炒了。

  白发急了,大年初六这天四处招人,并且承诺:只要干满一年,年底发红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到了正月十五这天,餐厅总算开门营业了。

  老婆不高兴了:“我话说在前面,账上的钱一分也休想动!”白发嘿嘿一笑:“你就放心吧,到时我会搞定的!”老婆不相信:“你怎么搞定?”他却卖起了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员工们辛苦了一年,都眼巴巴地盼着发红包。早上一开门,白发就发话下:“等今晚客人吃完年夜饭就发红包!”

  下午,老婆有些不放心:“你准备给每人发多少啊?”白发伸出两根手指头。老婆变了脸色:“两百啊?你要是敢发这么多,我和你没完!”

  不料,白发摇摇头,拿出一个红包给她看。老婆用手一捏,转怒为喜:“二十块,这还差不多!”白发摇头:“你再猜!”老婆愣住了:“我说你也太抠了吧,就发两块钱啊?要是传出去,明年餐厅还想不想开了?”自发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跟老婆耳语一阵。老婆满意地点点头:“这主意还真不赖,既体面,还能拿出手!”

  到了晚上,白发终于把十二个红包发到了员工手中。大家接过后,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见此情景,白发双手一拱:“大过年的,都高高兴兴的。等到初八那天,我保证你们个个发大财!”

  回家后,老婆有些担心:“过完年,这些人要是都不干了,可怎么办?”白发安慰说:“不干拉倒,大不了明年我月月发红包,还怕招不到人?”

  初八早上,白发睡得正香,老婆闯进屋来,一把掀掉被子,拧着他的耳朵:“姓白的',你这回算是傻到家了!还不赶紧起床,去给老娘把红包要回来!”白发迷迷瞪瞪地问:“怎么了啊?”

  “你发点什么不好,非要发彩票,还都是一个号码。这下好了,十二张彩票全中了,他们都兑大奖回家去了!”

  白发一下子傻眼了。

  老婆还不依不饶:“我也是你的员工,你为什么就不想着给我也发一个红包啊?要不咱也能中奖……”

  白发哭丧着脸:“我那不是想多省两块钱嘛……”

红包的故事7

  手机在给人带来通信方便的同时,也会给生活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就拿最近一件“抢红包”的小事来说,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我和妈妈在医院看完病准备回家。“妈,咱们打车回家吧?”那是我第一次问她,可是她没有听见,于是我大声地朝她说:“妈,我说回家!”可是她却泼了我一头冷水。“等一会儿,我群里正发红包呢。”我只好在一旁等着,五分钟后我等不下去了,耐着性子问她:“好了没有,走吧?”她却说:“一会儿再走,群里出了点事,我处理一下。”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恼火,我再也忍不住了:“你在这呆着,我自己走!”说罢,我朝医院门口走去。

  “你这孩子,不是向那里走,快停下!”妈妈看我离开,急忙跟过来,当我回头准备停下时,却看到她还在低头看着手机,便气不过扭头继续走了,我听见她在后面大声喊叫我停下,可是我还是愤愤地走着。就在这时,一辆车向我这里疾驰过来,我吓得连忙闭上了眼睛,本来以为躲不过去了,忽然有一只手猛地拽过我去,我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是妈妈那张惊慌失措的脸。

  就这样躲过了一个小风波,我也安静了,妈妈也不再看手机了,我们对彼此都很愧疚,却又不知道该对彼此说什么。然而经历了这件事,我对“抢红包”更加没有什么好感了。

  其实,红包本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包含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祝福、关爱与鼓励,可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很多人低垂着头颅,疯狂地按动手指去争抢的`东西,有人沉迷于“抢红包”无法自拔,更有甚者因抢红包而大打出手。凡事有利必有弊呀!

红包的故事8

  这天,我在医院值班,忽然来了个白发苍苍的乡下老太太,捂着肚子不停地叫唤。看见老太太疼痛难忍,我急忙为她作了全面检查,经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开刀做手术。

  当我忙着做术前的准备工作时,办公室的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了,探出来一个大眼睛、短发、满脸稚气的乡下小丫头,也就10岁左右,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大书包。我一边忙一边问:"小姑娘,你找谁?我要马上为一个病人做手术!"小丫头回答:"俺叫小花,您是不是主刀大夫?急诊室的病人是俺奶奶!"噢,原来小丫头是老太太的孙女啊。我告诉她:"小花,你奶奶疼成那样,为什么不早点送来?急性阑尾炎,必须开刀切除!"

  我出门时,小花一把拽住了我,将一样东西,慌乱地塞到我的兜里。

  我掏出来一看,天哪,原来是个厚厚的大红包!顿时,我惊呆了。

  只见小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摇着我的胳膊,苦苦哀求说:"大夫,求求您了,您一定要救活俺奶奶啊!俺只有她一个亲人了。爹、娘离婚了,他们走了,谁也不要俺,只有奶奶和俺相依为命,俺不能没有奶奶呀......"小丫头的眼泪滚滚而下。

  就在我准备将红包塞给小花的时候,她不容分说地跑了,我急忙把红包推进带锁的抽屉里。

  老太太的手术很成功,只是年龄偏大了些,病痛的折磨让她虚脱了。打着点滴,输着氧,这会倒很安静的睡了。果然,儿子没有来医院看望老太太,几次碰上的,都是老太太的'孙女小花。不知怎么回事,小花一见到我,眼神忽闪不定,要么回避,要么像只受惊的鸟儿一样,惊慌失措。这时,我忽然想起躺在抽屉里的那个红包,是该还给小丫头的时候了。

  当我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摸出那个红包,一看,禁不住吃了一惊,想不到厚厚的红包,里面塞的是两张得了满分的考试卷!

  回到病房,我拍拍小花的头,温柔地说:"你的红包我收下了,谢谢你。不过,收礼是要还礼的,请你收下阿姨的礼物!"说完,我递给小花一捆铅笔以及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小花笑了,她笑得像一朵盛开的小花。

红包的故事9

  大年初一,妈妈准备带我去外婆家拜年。一听到拜年,我的眼睛都发亮啦!就像老鼠爱大米,其中的道理你们都懂的。对,就是又可以收红包喽!可是,妈妈走过来悄悄地对我说:“乖儿子,今年外婆年纪大了,你也应该体谅和孝顺外婆,所以今年你不要收红包了!红包的钱留给外婆自己用吧!”

  我一听,先是心中一惊,随后整个人像坠入谷底,但在妈妈的“强迫”之下,我只好点点头表示同意。可是,我心里却有这另一个想法———见机行事。

  到了外婆家,外婆向往常一样。马上高兴地跑来,递给我各种零食,有可乐、薯片、水果……还帮我开好电视,让我看喜欢的动画片,把我像小皇帝似的“侍奉”着。我自然的拿着零食,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正时外婆走过来,和蔼的说:“孙子,今天是大年初一,外婆要给你大红包了,祝你长大一岁,学习就要越来越好,这红包给你!”看着外婆递过来的鼓鼓的金红色大红包,我刚想收,可一看到旁边妈妈的`眼神,立刻装出一副不要红包的样子,大声说:“哎,外婆,您年纪大了,今年我不要红包!”话音刚落,我却把自己衣服的口袋撑的老大老大,外婆见了马上心神领会。“唰”地一声,红包塞到我的口袋中。

  “妈妈,我去下卫生间!”我不顾妈妈的回答,直接跑进卫生间,一双眼睛紧盯房门口,预防妈妈的突然闯进,但一只手却不知不觉地伸进红包袋里,一张、二张……九张、十张。哇,整整有一千元的大红包……

  吃过饭,我们回家了。上车后,我决定自己私藏500元,再将剩余的500元给妈妈。可是当我拿出钱一看。怎么是绿的,难道是车内光线不对。我赶紧跑下车,咦!大红包原来的是10张50元的。

  外婆,你真是让我空欢喜一场啊!

红包的故事10

  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张三和李四。年关时,地主给了两人各一个红包,都是1000元,但二人均不知对方包里有多少钱。这时地主发话了:“你们拿的红包里,可能是以下两个数字之一:1000元和3000元。你们如果愿意跟对方换红包,可以由我来公证,但你们每人要支付100元公证费给我。”

  张三心想:假定我跟李四交换红包,若他是1000元,我就相当于亏损100元公证费,这种可能性是50%;若他是3000元,则扣除公证费100元,我还净赚1900元,这种可能性也是50%,所以,我的预期净赚价值是900元。这样看来,我跟李四交换是很划算的。

  李四的想法跟张三一样。于是二人异口同声地对地主说:“我们愿意换。”地主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真愿意换?”“愿意!”张三、李四毫不犹豫。结果,张三、李四各亏损了100元收入。只有地主用他小小的伎俩骗到了200元钱。

  那么,张三李四的推理究竟在哪个环节发生了错误呢?其实他们先前的推理都没错,而且他们都提出愿意跟对方交换也没错。错就错在当地主再次询问是否愿意交换时,他们仍然同意交换——这就是缺乏策略思维的后果。原因在于:地主第一次问大家是否愿意交换,既然张三表示愿意,那么李四就应该想到:“如果张三是3000元,他肯定不会同意跟我换,现在他同意跟我换,说明他也是1000元,因此我不应跟他换。”同样,既然张三看到李四同意交换,也应该做相同的推理,得出“不换”的结论。

  缺乏策略的思维,难免会犯错误。

红包的故事11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过春节喽,人们的脸上都笑盈盈的。

  过年了,小朋友们最开心的.就是收红包。大年初七,表姐来我家玩,只见她穿着红棉袄,容光焕发地向我走来,姑姑紧跟其后。我赶紧跑过去,抱拳,笑眯眯地说:“姑姑、姐姐,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姑姑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啊,瑶瑶又长高了,真乖。”说着,她就从口袋里摸出两个大红包塞给我,说:“快高长大,学业进步!”我眨了眨眼睛,连声说:“谢谢姑姑!”我的话音刚落,其他人都纷纷往我手里塞红包,我都来不及说谢谢呢,赶紧把红包放进塞满红包的小背包里。

  我叫来姐姐,把背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霎时,就像下起了红包雨。红包们哗啦啦地唱着歌。哇,一桌子都是红包,我都快要成为小财主啦!于是。我和姐姐就开始拆红包,我随便抽出一个红包,拆开封口。哈哈,这红包口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巴,好像在跟我说悄悄话:“小朋友,快来看看,我的肚子里藏着多少钱?”我迫不及待地伸出食指和中指,轻轻地把钱夹出来。“哇!五十元!”姐姐叫了起来。我笑了,赶紧又拆第二个红包……我们把所有的红包都拆完了,就到了数钱的环节。姐姐负责数十元和五十元的,我负责数一百元和五元的。没过多久,我们姐妹俩就把红包一一数完了,一共有20xx元呢。我对姐姐说:“我要把红包存起来,留着读大学用。”姐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今年收的红包真多,这些红包都包含着亲人对我的期望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红包的故事12

  庄项平医生家在农村,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不过现在好了,凭着刻苦钻研,他成了有名的脑外科医生。求他做手术的病人,都要给他送红包,没有红包的,你就要等上十天半个月或者更久,才能等到庄大夫做手术,多花住院费不说,还要多经受病痛的折磨。

  病房里住进一位姓高的农村老头,患的是脑部肿瘤,虽说是良性的,但一发作起来,脑子疼得厉害,需要尽快做手术。老人的儿子是个中学老师,只知道求医生尽快给自己的父亲做手术,却不知道送红包。

  眼看父亲入院已经一个星期了,可具体手术日期还没确定下来。高老师急了,找到庄项平,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动手术。庄项平看了他一眼,不冷不热地说:“什么时候做手术会通知你的,你等着就是。”

  庄项平一直对当老师的没有好印象,为什么?儿子上小学的时候,那些老师整天叫儿子回家来跟他说,让庄项平给他们开药,现在儿子上了初中,班主任不光叫开药,还叫儿子和班里的几个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到她家里补课,开始补课的钱是二十五元,初三后竟涨到了五十元。他虽然心里不快,但还要给人家赔笑脸,毕竟儿子是人家的学生。所以他打心眼里对当老师的没有好印象,甚至有些鄙视。今天对高老师算是出了一口气,心里道:现在到了我这一亩三分地,你们该求我了,没有点表示就想尽快做手术,没门!

  下班以后,有病人家属请吃饭,庄项平很晚才回到家里,父亲拿出一个红包对他道:“刚才有个高老师送来的,求你尽快给他父亲做手术。”父亲是昨天才从农村来的,家里修房子,想问儿子要些钱。庄项平这才想起今天忘记给父亲取修房子的钱了,他打开红包,里面有三千块钱,便顺手把钱递给父亲,问父亲够不够,不够明天再去取。父亲道:“家里还有点钱,我再问你姐姐要些,够用了。”之后又千叮咛万嘱咐,“你可记着不能白收人家的礼,尽快把手术给人家做了。”

  庄项平很快给高老师的父亲做了手术,手术做得很成功,而且术后恢复得很好,老人家很快就康复了。出院的时候,一家人对庄项平千恩万谢,高老师还拉着他的手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弄得庄项平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个月后,庄项平的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当他带着儿子去高中报到的时候,他愣住了,儿子的班主任竟是那位给他送过三千块钱的高老师。大概是接待学生忙不过来,高老师也没有跟他多说几句话,他心里可翻腾开了,后悔当初收了人家的钱,这下好了,落到人家手里了,他真恨不得把钱立刻还给人家,可如何还呢?找机会吧。

  教师节来了,庄项平把家里的一件玉雕摆件包好,叫儿子给高老师送去,那玉雕也是病号送的,大约值四五千块钱。儿子听话地送去了,但高老师坚决不要。后来他又邀请高老师吃饭,也被拒绝了。三千块钱就成了庄项平的一块心病。他总是想法子叫儿子给老师送礼,儿子不愿意了,问母亲:“爸爸干吗总是叫我给老师送礼,高老师挺好的,从来不收学生的东西。”妈妈忍不住告诉他:“你爸爸心中有愧。”她把那三千块钱的事给儿子讲了,这一来不要紧,儿子也有了心病,上高老师的数学课时脑子总溜号,一看到黑板上的数字,总是联想到父亲收老师的三千块钱,成绩很快下来了。庄项平又气又急,跟妻子吵了一架,怨她不该把这事告诉儿子。妻子也后悔,埋怨丈夫不干好事。庄项平这才记起了父亲嘱咐的话:千万别再收病人的礼了,会有报应的。

  庄项平是学医的,不信神不信鬼,更不相信报应,不过现在他倒真有些信了。

  儿子上高二了,这一年要是成绩仍没起色,高三就很难再赶上来了。庄项平心急如焚,准备给儿子找个老师补补数学,没想到儿子回来说,高老师叫他和另外两个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每周日去他家里补课。庄项平想这回补过的机会来了,他打算每节课给高老师一百元,这样算下来,到儿子毕业,就可以把那三千块钱都还给高老师了,心病也可以消除了。这回他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有些高兴。

  经过补课,儿子的学习成绩很快上来了。毕竟老师最知道自己学生的弱点,针对性强,而且就两三个学生补课,儿子也不容易走神了。听儿子说,高老师对他特别耐心,庄项平万分感激,半个学期后便叫儿子给高老师送补课的'钱去。谁知儿子又把钱拿了回来,说:“高老师说他不收补课的钱。”庄项平不相信:“那怎么可以,现在哪有老师给学生补课不收钱的?”他亲自把钱送到高老师家里,没想到高老师涨红了脸说:“给自己的学生补课,这是我分内的事,他们的学习成绩掉下来,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成绩。”坚决不收钱。庄项平没想到现在还会有这样的老师,他不相信现在社会上还会有白白付出的人。他对高老师说,儿子以前的老师补课都是收费的,又说起他们医院的医生哪有不收红包的。说这话也有点为自己开脱的意思。还说现在当头头的谁不收礼,最后他说:“现在社会上哪里还有你这样白白付出的,这些钱是你应该拿的,你要是不收补课的钱我们就不跟你补课了。”高老师说:“那这样吧,等孩子毕业后再说吧。”

  高三毕业,儿子高考成绩优异,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全家欣喜万分。庄项平把准备好的钱用红纸包了一个好大的红包,同妻子一块来到高老师家,他把红包放在桌子上,诚心诚意地对高老师说:“高老师,这不是给你补课的钱,这是我们对你的报答。”没想高老师却说:“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你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为班级和学校争光,我还要感谢你们呢。”仍是无论如何也不收红包。庄项平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这才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真有高老师这样无私的人,他感到很惭愧。最后,他打开红包,从中取出三千块钱放在高老师面前,内疚地道:“这三千块钱是你当初送给我的,今天还给你,这个你一定要收下,实在对不起了,我向你道歉。”

  高老师一愣:“我什么时候送过你钱?”

  “你不会是忘了吧?你父亲做手术的时候,你来我家送红包,当时是我父亲收的,他叫我尽快给你父亲做手术。”

  高老师更吃惊了:“哪里有这回事!”他当然记得父亲做手术的事,为这他还时刻惦记着庄项平对父亲的照顾,没想到他儿子竟成了自己的学生,对他儿子尽心尽力,既是为了工作,也是作为回报。当然高老师不愿把这一点讲出来。

  庄项平开始还以为是高老师碍于面子不愿承认,后来,看他态度坚决,也有些疑惑了。难道是别人送的,父亲给弄错了,但父亲又怎么会知道高老师呢?回去问问再说吧。

  庄项平回来后给老家去了电话,问父亲还记不记得三年前收过一个红包的事,父亲说没有这回事。庄项平急了:“怎么没有,是一个老师,姓高,你还要我别白收人家的礼,要尽快给人家做手术。”父亲终于想起来了,问咋回事,庄项平说他就是儿子的老师。父亲哈哈大笑说:“小子,遭报应了吧。”然后说了那天的事。

  原来那三千块钱是庄项平的姐姐送来的,父亲觉得钱够用了,就去医院找他,想告诉他不必再取钱了。来到病房的走廊上,遇见一群病号围着高老师,劝他给医生送红包,谁知那个高老师脾气很倔,就是不愿送礼,道:“我就不送,也没钱送,我就看他到底做不做这个手术。”老人家感觉像是在说自己的儿子,一问旁边的病人,果然如此。他心中一恼,本想去大骂儿子一通,但想想又觉不妥,儿子现在有能耐了,根本不会把老人的话放心上。于是他便转身回家,找红纸包了那三千块钱,晚上骗儿子说是高老师送来的。

  庄项平什么都明白了,他打心眼儿里感激父亲,他觉得父亲给了他一个好大好大的红包。

红包的故事13

  王伟与慕芳新婚燕尔,可“蜜月”还没度完,王伟的心头便憋着一肚子气,如鲠在喉,既吐不出,又咽不下。但他还是忍在心头没发作,妻子慕芳自然也就不曾留意,新婚夫妇依然卿卿我我,看不出半点裂痕。但丈夫王伟暗中发誓,一定要解开妻子留给他的那个谜——一个神秘的红包。

  原来,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块儿整理亲朋好友在婚礼上送的红包。按照礼尚往来的老规矩,这些红包必须统一登记造册,以后对方办喜事的时候必须如数复礼,以免遗漏。这会儿小两口一个拆包,一个登册,足足忙了半个时辰。望着桌上一沓沓红红绿绿的钞票,新郎笑豁了嘴巴,而新娘却皱起了眉头,不住地喃喃自语:“太庸俗了……太庸俗了……”新郎便不高兴地瞪了新娘一眼:“这可是乡约成俗,何必刻板!”新娘便不吭声了,继续拆她的红包。突然,当她拆开一个叫杜丽娟的红包时,不由轻轻地惊呼一声:“啊!”新郎便急忙抬起头奇怪地问道:“发现什么新大陆了?”新娘迅速地将这拆开了的红包飞快地藏到自己身后,神秘兮兮地做了个鬼脸:“这红包不同寻常,得由我保管!”王伟于是便瞪大了双眼:“为什么?难道这红包特别贵重?”慕芳点了点头,露出了诡黠的笑容。王伟知道杜丽娟是慕芳平日最要好的朋友,当即点破道:“一定是份厚礼!”慕芳还是狡猾地一笑:“随你猜吧,暂不奉告!”

  妻子越是这般神秘兮兮,王伟越是深感诧异,非要解谜不可。隔了一段日子,他便又借故探问这个红包的秘密,可妻子还是笑着摇头,拒绝解谜。王伟便有点生气了:“慕芳,难道夫妻之间还有什么秘密吗?”妻子抿嘴浅笑:“来日方长,自有解密的日子!”

  王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一个小小的红包,为何这般神秘?”

  可不,这神秘的.红包从此就经常浮现在王伟的脑海中,像一个百思难解的谜团困扰着他。直至一年以后,当杜丽娟把准备做新娘的大红请柬递到王伟夫妇的手上时,慕芳才笑嘻嘻地朝丈夫扮了个鬼脸:“礼尚往来,现在该我们还人家的红包了。”说着,便从身边掏出那个珍藏了一年时间的神秘红包,揭开了真相。

  原来这红包内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凭本条可免费参加本人婚礼。”

  “啊!”王伟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许久,才恍惚如醍醐灌顶,逐渐清醒过来,终于意识到以这种祝福形式当红包,还真颠覆了人情世故和传统习俗,让礼尚往来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可不,金钱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友情。这种做法无疑是换了一种心态,而双方都少了压力,多了一份回忆。人常道,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而这免费的婚礼红包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此间,王伟打心底深深地呼出了一声:“这套新鲜的做法,还真需要一定的勇气啊!”

  慕芳咯咯地笑了:“这可是我和杜丽娟早就商量策划好了的!”

红包的故事14

  大年初一,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毛毛细雨,但并没有冲淡喜庆祥和的年味。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红得发亮。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拜年。我一进门就抱拳作揖,说:“外公外婆,恭喜发财,祝你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二老听了,眉开眼笑。外婆赶紧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我满心欢喜地接过来。悄悄一摸,厚厚的,估摸着至少也得有一千吧,心里美得盛开了一朵花。

  趁大人们聊天,我跑去外婆的房间,把红包拿出来数了数,哇,一千二,果真不少,外婆对我这孙女可真不赖。我把红包塞进口袋,心里盘算着买些啥。我最喜欢学画画了,买一套《秘密花园》涂色本是首选。巴克球玩具现在非常流行,我不能落伍,得买一个。哎呀,我怎么光顾着玩,亏待自己的嘴巴呢?得邀上好友,去KFC大吃一顿。

  正当我沉浸在美好的设想中,妈妈突然来到我身边,轻言巧语地问:“拿到多少红包啊,我来帮你保管。”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温柔的背后不怀好意,肯定又来没收我的红包了。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一千个不答应,但一想到平时自己的'生活开销都是妈妈支付的,觉得不给又没有理由。犹豫了一会儿,我决定留一点儿在身边,其余上缴。

  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对妈妈说:“”红包大头给你,我自己留一点在我身边用,好吗?”妈妈爽快地说:“留二百在身边。你也长大了。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不能乱花,要学会合理开销。”“太好了,谢谢妈妈。”我兴奋地大叫。

  有这样理解孩子的开明妈妈,我很幸福。

红包的故事1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轰……”回想起春节的开心事,当然是红包抢在前头了。每当我打开抽屉,看见那红彤彤的红包,就会想起姐姐那甜美的微笑。

  那是在春节,我回到老家安溪过年。老家的气氛和厦门就是不一样,到处是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新衣服,到处串门、拜年。门前贴春联,门上贴“福”字,窗上贴窗花,后院挂灯笼,到处红艳艳的,洋溢着喜庆。我来到婶婶家。“妹妹,我们出去玩吧”。妹妹应声而来,“好呀,走”。弟弟听见了,也出来说:“我也要去”。“嗯,走吧”。说完,我就跑出来了,妹妹和弟弟也跟着来了。我们在操场上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甚至连水都没喝,玩了一下午,以至于天黑了也不知道。六点了,我们这才感到肚子也有些饿了。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

  我们又飞奔回家,可能因为太兴奋了,回家拿水时,我居然打碎了一个花瓶。要知道,那可是婶婶最喜欢的花瓶呀。听到声音后,妈妈马上跑出来,她看见满地的'水和花瓶碎片,怒气冲冲地问:“是谁干的?”在家里看电视的姐姐看见这个情况,连忙袒护我说道:“大伯母,是我不小心摔的,对不起。”“哼,这么大的年纪了,整天除了玩还知道什么!把碎片扫一扫,这次就算了。”“哦!”姐姐边说边用眼睛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说:“没事了,别怕!”我急忙低下头,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使我喘不过气来。

  晚上,姐姐来到我房间,说:妹妹,打碎花瓶没关系,下不为例就行了。来,祝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说完便把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谢谢!”我说道。姐姐露出了一个甜美的微笑。

  姐姐走后,我打开红包一看,实际也只有五块钱。姐姐也不会挣钱,这一定是从姐姐仅有的二十块零花钱里拿出来的。但这红包却包含着姐姐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和对我的期望。

  每当想到这,看着那五块钱,姐姐那甜美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