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

时间:2023-12-18 20:51: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1

  [宋]晏几道

  陌上濛濛残絮飞,

  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

  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

  曼倩天涯犹未归。

  注释:

  【1】怨月愁烟:形容愁怨之情的深长。

  【2】曼倩:汉东方朔字曼倩。

  作品赏析:

  首句描写残絮飘飞的景象,并以之点出季节时令,还应看到,此句虽写景,同时也是抒情,因为思归的情绪正如飞絮一般,也是迷蒙纷乱的。次句甚巧,一名两物,“杜鹃花里杜鹃啼”,此句明写鸟啼,暗喻“不如归去”之心意。接下来,又是自怨自伤。年年思归而年年不归,拖延下来,在外的年头已然不少了,而自己又长期生活在“怨月愁烟”的心境之中,见到月亮,引起怨情,见到风景,引起哀愁,心里遭受如此折磨,这到底又是为了谁来?在这种自责自问之中,思归之情的抒写,又深入了一层。下篇,为家里的“细君”着想,体味她作为思妇的心绪,也是由景写其,梅雨、晓风,与上篇的濛濛飞絮相呼应,同样点也暮春时节。接下来的“倚楼人听欲沾衣”,则承接上片第二句,倚楼人,就是倚楼远望盼归人的`“细君”,她听到的也是那“不如归去”的杜鹃啼声。最后,由于思归而不得,发出了深切的感叹。故园的花已经三度凋谢了,那就是行人在外已满三年,而且是年年思归,年年未归,至今呢,仍然是“曼倩天涯犹未归”。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2

  [宋]晏几道

  手捻香笺忆小莲,

  欲将遗恨倩谁传。

  归来独卧逍遥夜,

  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

  只应花月似欢缘。

  秦筝算有心情在,

  试写离声入旧弦。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为怀念歌妓小莲而作的。首句直呼小莲之名,等于明确地标出题目,这与把她们的名字嵌入句中的那种隐蔽含蓄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直呼其名更为突出,更为强烈。“手捻香笺”,刻画词人凝神沉思之情状,因为“欲将遗恨倩谁传”,把思念之情写成诗句,题上香笺,却无人为之传递,小莲本人也是见不到的。暗中表示,不知小莲如今流落何方!故而思念之情也就被沉痛地称作了“遗恨”。接下来的对偶句中,“逍遥”和“酩酊”只是填充和配搭,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涵,两句所说的就是“归来独卧”,“梦里相逢”。想做个什么梦,只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且是十九不能实现的,所以最终还是连梦中相逢都是不可能的'。写到下片,词人认识到了,自己和小莲等人的“欢缘”,只能如花之易落、月之难圆。行笔至此,词人的伤感之情已是相当浓烈的了。人称小晏是古之“伤心人”,于此可见一斑。最后,又把遗恨的想法交付给了秦筝。“秦筝算有心情在”,这表明是经过选择,才想起了秦筝的,认为这种乐器还算能够寄托自己的哀伤。“在”字是语助词,有音无义,只起加重语气、强调所述事情的作用,用在这儿,是表示词人对秦筝可以寄情的信赖之意。能否真的起作用呢?全词的结句仍然把悬念留给了读者——“试写离声入旧弦”,只是试一试看,那结果呢?读者自己去猜测吧。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3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把:持,握。

  【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作品赏析:

  [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叔原“杨柳”、“桃花”等句,“不愧

  六朝宫掖体”。

  赵令畤《侯鲭录》引晁补之云:晏元献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如“舞

  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黄蓼园《蓼园词选》:“舞低”二句,此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

  觉浓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

  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

  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

  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

  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

  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情婉丽。

  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见《侯鲭录》)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锺”、“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几道作此词是在承平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情况不同,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在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在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4

  [元]元好问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注释:

  【1】情:人情,指好饮乃人之常情。

  【2】纷华:纷扰的尘世浮华。

  【3】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4】灵均:屈原的字。

  【5】读杀:读完。

  【6】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好问在金亡前后,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其《饮酒诗》说:“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尘。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满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憔悴”、“可怜”,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原却不去饮酒,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只有饮酒了(像阮步兵那样)。以“好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5

  [宋]史达祖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伫:久立,盼望。频:屡次,多次。

  【评解】

  这首闺情词,上片写凭栏伫望情景。搭柳栏干,杏帘蝴蝶,楼头伫望,泪洒东风。

  下片写对景怀人,不胜今昔之感。

  箫外月,梦中云,回想昔日秦楼楚殿,今日却“换尽风流”。

  结句“偏恨鸳鸯不念人”,愁绪缠绵,余韵不尽。全词和婉工巧,绮丽动目。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骨”二字颇新,惟《梅溪集》中两用之。“东

  风”句较《万年欢》调“愁沁花骨”尤为凄艳欲绝。吟此两句,如闻“落叶哀蝉”之歌。

  昔人咏鸳鸯者,或羡其双飞,或愿为同命,此独言其不复念人,但既言“换尽风流”,

  则绮习刬除,愿归枯衲,安用恨为!恨耶情耶?殆自问亦莫辨也。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6

  [宋]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注释】

  ①作期同上,调离豫章时作。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司马汉章:见上篇注②。词写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豫章友人的眷恋。起二句叙事简洁,概括力极强。“不偶然”,自有难言之隐。但醉风月,莫放离歌,似旷实郁,最是稼轩本色。下片眷恋东湖美景,想象别后思友殷切,情景交融,韵味深长。

  ②“聚散”两句:言聚散无常,两年内宦踪不定。聚散匆匆:欧阳修《浪淘沙》:“聚散匆匆,此恨无穷。”二年历遍楚山川:稼轩自淳熙三年秋至五年春(1176—1178),不足二年,调动频繁,而宦迹所至江西、湖北一带,古时均属楚地,故有此语。

  ③“但将”两句:但求对景痛饮,休唱离别悲歌。酬:报答。风月:指美好景色。莫放:莫唱,莫奏。管弦:泛指乐器。

  ④“萦绿带”三句:描绘豫章秀丽景色。萦(yíng迎)绿带:绿水环绕似带。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春水碧连天:碧水蓝天一色。韦庄《菩萨蛮》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⑤“明朝”两句:言明日东归临安,当于舟船对月思友。

【鹧鸪天全文及原著赏析】相关文章:

菩萨蛮全文及原著赏析12-18

《鹧鸪天》赏析12-17

《汉无名氏》注释及原著赏析12-18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元 元好问)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2-18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原文及赏析12-17

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原文及赏析12-18

原著琅琊榜景睿结局03-01

琅琊榜原著结局是什么03-02

《鹧鸪天·桂花》翻译及鉴赏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