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都江堰作文

时间:2023-12-13 23:48:46 好文 我要投稿

游都江堰作文6篇(合集)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都江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都江堰作文6篇(合集)

游都江堰作文1

  一提到都汇堰,便让人想到那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土,铸就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这个假期,我走近都江堰,一睹她的芳蓉,心,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都江堰,我们准备顺江而下去游览这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工程。

  一进景区大门,直扑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猛浪若奔;水甚是碧绿,两岸树木高山皆映于水中;山巍峨高大,虽已进入冬日,山上的树木却依然高大挺拔,负势竞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这水利工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丛林之间依稀露出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索桥。一上桥,那摇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此时心惊胆战,桥下那呼啸而去的江水不禁让人生起一丝寒意——桥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连忙走过索桥,跑到了鱼嘴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涌向围栏,我们也凑了过去。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美丽。后来一位导游阿姨介绍说;“这里是分水堤,在岷江之中,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灌溉用水。”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渐渐地着了迷。一眨眼,我们来到了飞沙堰。在堰上,那清澈的江水拍着水坝,似抚摸一般,丝毫看不出水急浪涌。但导游阿姨说:“这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时,利用水的回旋原理,内江超量的水流以及泥沙从这排到外江,从而保证灌区安全。使灌区水渠不会阻塞。”我听着听着似乎身临其境,看到了涨水季节时,急流甚箭的.江水从这经过,在这再次分流的情景是那样壮观。我不由得叹服古人的智慧,李冰有何等的毅力,当时的科技工程有何等卓越,它的雄姿展现出华夏古代文明。过了飞沙堰,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瓶口的狭窄缺口,原来这里有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啊!这样雄伟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造福于后人,心中对古人有着空前的敬意!

  如今,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地震没有动摇她。下山后,走出大门,城市依然是那么繁华,新建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短短两年,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丝毫没有地震的创伤,人们幸福快乐。这个工程犹如一座丰碑,她与城市雄辩地向世人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类奇迹的智慧与力量。

游都江堰作文2

  你可能听说过雄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这些大型水利工程,它们是我们利用水资源的法宝。但你们听说过秦朝时修建的水利工程吗?它就是在秦昭王末年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我也曾经去过这里,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美丽的都江堰吧。

  我们来到都江堰的大门,走进大门,就听到了急促的水流声,于是我环顾四周,想找一找都江堰的江到底在哪里。可是,找了半天,连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吗,却发现了一座很高的山。我顺着山往上爬,只听见水花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江水就在我身边一样。我继续往上爬,来到了一个寺庙旁,突然一滴水飘到了我身上,我猛地一回头,只见巨大的浪花在江水里撞来撞去。有时浪花非常高,有时激起一阵旋涡,还有时挤着向前冲,好像在比赛似的'。我忙问了一下妈妈这是哪里,妈妈笑着说,这里是宝瓶口,可以从这里看到外江的水流入都江堰的内江。

  走着走着,我看见前面突然人流密集了起来,原来我们到了安澜索桥。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之间水花似乎就在我身上,我的衣服都感觉有点湿了。我在桥上仔细看了看,发现江里面有非常多的石头,每一个都排列整齐,经过石头的浪花,瞬间击打出一个又一个的旋涡。我突然看到,江的前面有一个分叉口,分叉口的另一边居然是干干的,完全没有水!

  过了安澜索桥,我瞬间感到无比的凉爽,抬头一看,旁边绿树成荫,让人感到宁静;但耳边却依然回荡着壮观的水声,让人心潮滂湃。前面又出现了一座山,我再一次爬上了山,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这时我忘掉了烦恼,忘掉了忧愁,忘掉了压力,眼前只有美丽清静的大自然。再往上走,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左边美丽幽静,右边热闹非凡,我走了右边。沿着右边往上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个红色的古城墙边,城墙的颜色已经有一点旧了,墙面有一些斑驳,但墙缝里却伸出了一些花儿草儿,让人又感到了生机。站在古城墙上,能够看到整个都江堰的全貌,内外江就像银线一样,在阳光下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同时,那澎湃的水声又再一次地响了起来。

  如此美丽的都江堰,到今天依然很坚固,也依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在没想到竟然是在古代就建好了的,真是太神奇了!

游都江堰作文3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到四川旅游,参观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看着这么壮观巨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全靠人们的双手建造,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游都江堰作文4

  我通过电视看到了仙气腾绕的一条大江,从字幕介绍中我知道了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岷江。我觉得很稀奇,于是便让爸爸妈妈带我去都江堰游玩。就这样,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人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都江堰之行。

  一到都江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一条波特汹涌的大江犹如万马奔腾,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了起来。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清朝诗人黄俞写的诗句:“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这时,我戴着的景区自动讲解器开始了它的工作。通过它的介绍,我知道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大家修建起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洪灌溉。通过对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消除了水患。直到现在,它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听到这里,我不禁对李冰父子肃然起敬。没有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就没有我们现在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

  接着,我们游览了壮丽的飞沙堰,走过了长长的金刚堤,看到了天下奇观--鱼嘴大坝,还登上了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夫妻桥。在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老百姓为纪念何氏夫妇,又将安澜桥称之为夫妻桥。240多公尺的桥身悬挂在滔滔不绝的岷江之上,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望。只用几根铁索连接的桥,看似那么的摇摇欲坠,却能一次容纳500人同时于桥上通过。站在安澜桥上,看着岷江在两侧的山谷中咆哮穿行,被灌溉的'渠道纵横交错,让我情不自禁吟诵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刻,我仿佛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人们修建都江堰的场景——大家齐心协力,运用智慧和神力,建成了这个千古奇观!

  时间在流逝,但历史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泯灭。人们不会遗忘历史,并且会永远歌颂它!就像李冰父子的历史功勋,他们的名字就像所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样,在广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辉,永留人间!

游都江堰作文5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游览了著名的都江堰景区。

  一走进景区的正大门,离堆公园的美景就映入我的眼帘。这里绿树成荫,看了让人神清气爽,使夏日的炎热消失的无影无踪。顺着小路往前走,就看见道路两边各有一排石头雕刻的龙头,龙的头微微向上,嘴巴张开,喷出细细的水流。在龙头后面整整齐齐地放了很多盆景,这种盆景比一般的盆景大得多,有两三米那么高,据说这叫“四川盆景”,要形成这样奇特的.造型需要百年才行。

  听导游介绍,成都人民从古至今一直用的是岷江水,岷江水主要是由雪山上的雪融化形成。成都地形像个铁锅,周围高,中间低,在几千年前没有都江堰的时候,夏天天气热,岷江水特别大,成都会遭水灾;到了冬天,岷江水小,成都常常发生旱灾,这里的人们生活苦不堪言。秦朝时,李冰来到蜀地后,利用成都的地形特点和岷江水的季节特点,用时数十年建造了都江堰,才改变了成都平原的情况,使成都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我们跟着导游走过索桥,就看见了宝瓶口。宝瓶口是李冰建造都江堰时一个关键的地方,它只有二十米宽,旁边有一个测水的“水则”。因为宝瓶口的宽度刚刚好,所以夏天水大时,水位会涨高,这样多的水就会通过洄游离开,而在冬天水少时,因为宝瓶口的地势低,水又往这里流。正是这样,解决了成都平原冬天干旱夏天水涝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坐着电车来到了飞沙堰和鱼嘴。飞沙堰由笼篼卵石砌成,现在是用混凝土筑成,它像半个括号,使江水流过这里时,通过离心力把大量泥沙石头“甩”出去,从而确保河底不会上涨。鱼嘴尖尖的,像一条分界线,把滚滚而来的岷江四六分开,使多余的江水往另一个方向奔腾而去。

  最后,我们来到了都江堰北门附近观看放水大典。通过演员们的表演,我们了解了川西文化,知道了这里的婚嫁习俗、饮食文化、酒文化。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呀!岷江水、都江堰,让川西大地的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过上了休闲、富足的生活,!

  走在返程的路上,我想:在两千多年前,科学技术还不发达,全凭劳动人民的双手造就这壮观伟大的工程,不依赖科技、不使用电力,造福至今,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中华民族可真伟大!

游都江堰作文6

  啊,我今天终于可以见到都江堰了!

  在我的心里,都江堰可以用两个词代替——雄伟、壮观。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知道,作家余秋雨将它称为“慈祥的母亲”。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景区大门。咦?怎么感觉像是走进了我们的泰兴公园——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园,里面就是花花草草、树木、河流……也没有什么特别呀!顿时,一丝失望涌上心头。

  “同学们,鱼嘴到啦!”我往前一看,鱼嘴真的像大鱼的嘴巴,插入江心,把岷江一分为二。岷江就像一个大怪兽,咆哮着奔涌而来,但到了这儿,就服服帖帖地分成两股,一股流入内江,一股流入外江。

  鱼嘴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四六分洪”——经过精确的测量,在汛期,会有60%的水流入外江,而剩下40%的江水则恰到好处地灌溉着成都平原;而在旱期,则会有60%的江水充分滋润着成都平原,只有40%的江水会流入外江。

  解决了洪水和干旱,江水里却混入了大量沙石。这下,该轮到飞沙堰大显身手了!

  在这里,“堰”就是“坝”的意思。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坝,虽其貌不扬,却能够让大量沙石“飞”出去。它的神奇之处,源于离心力,它呈倒“S”形,顽皮的水流撞上一侧低坝,顿时头昏眼花;跑到另一边,却又撞上了另一侧低坝。如此一“转”,石块被甩了出去,泥沙沉入江底。

  站在岸边,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他们巧妙的设计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再想想李冰父子治水,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时,没有精密的高科技测绘仪器,靠双脚走遍千山万水,靠双手绘制地图,有的是勤劳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信念啊。

  想当初,水源被玉垒山挡住了,只有10%能流入成都平原。李冰让几十万名工人日夜开凿,可凿了一年时间,玉垒山依然纹丝不动。工人们泄气了,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开凿完啊?于是他们纷纷罢工。李冰为此发了愁,他动员大家一起想办法。后来一个有经验的农民提议,在岩石上开凿出一些沟槽,再放上柴草日夜不停地烧,直烧到石头发红,再把冰冷的江水浇上去,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变得脆弱,之后再用工具就能轻易地将岩石凿开。终于,李冰开辟出了一道水道,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称“宝瓶口”。

  慢慢地,我明白了都江堰的雄伟所在。它的雄伟不在外表,而在它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更体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游都江堰作文】相关文章:

游都江堰作文03-22

游都江堰作文07-08

游都江堰的作文08-08

游都江堰作文(荐)12-05

游都江堰作文【优秀7篇】12-10

都江堰作文11-08

都江堰之行作文11-25

游三游洞作文09-11

游三游洞作文6篇(精选)10-09

游塔尔寺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