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作文

时间:2023-10-28 18:49:44 好文 我要投稿

李清照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作文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包含着一种雄壮之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有一种无比的哀愁。我们最近在背宋词,之前在背唐诗,什么李白、杜甫、李煜、潘阆、高适、苏轼……但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清照。

  她拥有着传奇色彩,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奇迹,还是一个传奇,历史的风沙并没有让她消逝,而是使“她”变的更为清晰。

  她一生的作品只有70——80首,不像那些唐诗宋词的大家写了几千首的作品,然而,就只有这仅不到100首的'作品却和那些名门大家媲美,这就足以向世人表明:她有这个能力。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三品大员赵挺之的儿子,也是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李清照和他一样爱好这些,她们自然走到了一起。所以对于赵明诚来说这也算是荣誉了。

  李清照的一生是凄惨的,也是坎坷的的。这自然能让人产生出怜悯之情,但人们如果看到了她刚强的性格,他们就不会再对李清照怜悯了,而是敬佩,因为这多年来的灾难没有一个打倒了她。

  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迹,更是一个传奇,简直是人才中的人才中的女人才。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传奇色彩吧。

李清照作文2

  不知不觉中恋上了你,坐在窗边手捧你的诗词静静的读你,品味你的忧伤,品味你的多愁善感,品味你的坚强。

  你的`一生,是无数据诗词垒积起来的一生。你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

  静静地捧读你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读出你的离愁别绪,读出你的依依不舍。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比,举世无双。

  你不只是柔弱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你的英雄气概。

  你也曾有过美好的少女时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你也曾天真无邪。短短的一句诗却让我感受到了你的羞涩与好奇。

  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让你写一篇篇下不朽的诗章。

  没有人知道在岁月的迷雾之中,沉淀了多少往事的芬芳。诗篇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的愁字却有说不尽的意味,有这无尽的美好。

  一年复一年你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

  在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你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但谁又知道这后面所隐藏的哀愁。

  夜已静,我却仍手捧一本诗词,静静的读你,领略你的忧伤。

李清照作文3

  阳春五月,春光旖旎。

  午后的阳光慵懒而热烈,她吸收着日之精华,调皮地笼罩在身边,很久很久。

  我捧着一本书,坐在树影下,眼眸微眯,春花馥馥的香气混合着五月特有的暖风在我的周围荡漾,真是惬意无比!

  翻开书,一阵书墨之气顿时向我袭来,我贪婪的闻着这味儿,看着这书,原本平静的心中这时却不再平静。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易安啊易安,这,就是你的愁么?一个深闺女子,一身素衣微寒,敛着蛾眉,一脸愁怅。我多么想过去为你把眉头拭平,但终不能得愿。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国破家亡,你深有体会。也许也就是这些,才让你有了这么多难以言明的苦思与惆怅吧。我多么想帮你分担一些,哪怕一点点也好,但我们终是陌路人。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读你的《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春梅嗅”一句,我努力想像着你娇羞的模样:倚着门儿,柳眉桃腮,回头螓首望去,手里却掂着一枝青梅,“装模作样”的嗅一下,脸中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让你从一个青涩的少女成为一个愁苦的妇人。你苦苦寻求着自己的.幸福,总是不得愿。你的凄惨是战乱造成的,它同样也铸就了你——文学上的奇女子!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怜惜?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欣赏?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喜爱?

  这样的你,这样唯一的你——李清照!

李清照作文4

  风卷起远方的沙尘,在城的上方扑腾.远望高处,一抹鲜阳悬在半空.旗下的士兵望着红旗上方的天空,大雁聚而散,散而聚,像一支黑色的箭缓缓划过碧蓝的天空.

  沙地上士兵们身披厚重的盔甲,叮叮当当得在操练.魁梧的身材在背后巍然屹立山峰映衬下,显得矮小而敦实.那小小的身躯却发出一声声暴雷一般的口号,让山川为之抖动,让沙石为之疾奔.战马的嘶鸣声由远及近,千百匹战马疾奔,带起了半城烟沙,纷纷扬扬地落定在军营上,恰似那江南的雪花,又好似我鬓上的霜华.

  登上城楼远眺,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沙漠蔓延到天的尽头.夕阳红似火,映着半边碧蓝的天,灼热了我的双眼,烧红了我的脸.想那后汉的窦宪击败了匈奴,在燕然山勒石,刻下他的功勋,而我如今还未能报效国家,打败敌寇,回去的日子还遥遥无期啊!万里之外的家乡,掩在千嶂山峦之后,望不尽的乡愁,望不尽的青山悠悠.

  夜晚,寂静的夜里冷冷清清,寂寥的孤城里万里无声,将士们早已入睡.一阵幽怨的笛声传来激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坐起身,套上大衣,在昏黄的烛光中独自饮酒,浑浊的泪混着浊酒,模糊了家乡秋天的样子,黄叶纷飞的天空中,大街也许还是熙熙攘攘,白霜满地的后院也许小孩们正在追逐玩耍

李清照作文5

  翻开尘封的手卷,一道光芒刺向我双眼,朦胧中,我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宋朝,俯身一看,我,竟是李清照!

  假如我是李清照,我定会十分珍惜我的快乐时光。趁我正值青春年少,一睹世界之芳华。我会很喜欢溪亭日暮,我会有少女的“小心机”,我会很开朗,很活泼,会热爱生活。记得那日夜晚,我兴尽晚归舟,却不慎落入藕花深处,我拼命争渡,争渡,嘿,那欧鹭都惊飞了!这诗一写,谁会以为我是“误”入,而不是玩疯忘归家呢?

  假如我是李清照,我一定会擦亮眼,不再为生存而误嫁渣人。我会带上我的诗书画圈,到江南水乡,到山居秋林,到没有纷争,没有喧嚣的地方。宁愿清贫一生,不愿让自己的心受苦受累。活在南北宋交接时代,我很累,会很无助,但我不能就此睡去,这对不起我自己!那只能“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

  假如我是李清照,也许我不会太悲观,我会向一个探险家,发掘身边的无限乐趣。我不想写很凄凉的诗,可事实如此,谁来替我感受?谁来与我共承担?漂泊乱世,人心叵测,像我这样的弱女子,若不坚强起来,就更难以生存!乐观是好事,我的生活,可一定不能“绿肥红瘦”啊。雨过天晴,我必会见彩虹。

  假如我是李清照,我或许,可以不写诗。弹琴,作画,博弈,哪样不好?诗可以表达人的感情,可古往今来,只有诗人体会到,读诗人怎么能真正理解!那哀愁,就似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一点点,一点点灼烧我的`内心。当我老了,坐在床榻上,我一定要仰头望日月,只有它们,见过人间疾苦,不伤心,不下岗,忍痛坚持普照众生。这,也许就是我生活的支柱吧。

  假如我是李清照,我不敢说我的人生有多绚烂,但我一定,不后悔。

李清照作文6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年华。——题记

  有这样一个人,我与她素未谋面,却熟识。初闻她婉约的名字,初读她美得惊心动魄的诗词,便对她一见如故。

  风姿绰约,人淡如菊,才惊叹“原是李清照啊!”

  李清照这般的女子,活出了诗一般的日子。年轻时,自由的生活,无尽的才华,有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年少情怀,更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纯美爱情。与赵明诚结为夫妇后,煮酒论诗,醉心于金石,即便面对后来的变故,她也坦然面对,无挂于心。孰不知,这份淡然的背后,承载着多少无奈与哀伤。

  她是才女,是不论世俗,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女子;是义愤填膺,为国家呐喊的女子。

  突然西风萧瑟,短暂的美好背后,苦难才正式拉开帷幕。江山风雨飘摇,朝政无能,李清照用她满腹的才思,用她的笔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我敬佩李清照,敬佩她的'才情,敬佩她的温婉,敬佩她的坚守,敬佩她的凛然……

  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傲然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她从未离开,离开的,是起承转合的往事,是物是人非的情愁。

李清照作文7

  月光如水,悄然浸满窗楣。捧起一本诗词,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人影渐渐踏来。

  繁华落尽,一个落寞无情,浅伤数心,花的无奈,她的落寞,以及那漫漫长夜等来的却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凄凉悲景。

  伊人盈盈于香凋露冷山径,漫步在菊花凋零散落的心境中。想起因国破从北方流寓江南,而丈夫又已亡故,她便生怀旧悼亡之情,又怎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心愿与有旧时相识之感。

  如果说时间是盏灯,那我可以用那悲愁来形容时日的难熬,她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的想法还是无法沉淀于人海之间。她忍着独自孤苦冷清,而却换回来的是生活之空寂无聊与那愁外愁的牵挂。

  望那“一杯净土掩风流“”的惆怅,又怎能掩饰住她“”梧桐更兼细雨“”的悲思与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情愁。重游旧地,依然是那片树林,而如今的她却再也没有了“”却把青梅齅“”的娇羞,有的却只是那无限的忧愁,只仅仅是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楚……

  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作文8

  李清照是我比较喜欢的女词人,前些时候看《中国教育报》上有篇文章,说她风尘什么的,观点倒是很新很大胆,但猎奇的成份太大,而且如此玷污我喜欢的作者,我真的想去“揍”他一顿,可惜的是我不是文科出身,论没功底,辩没边际,只有恨恨而已。

  这次到济南趵突泉公园游览,里面建有李清照展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馆联,对易安居士称赞有加。在那里买了一本《李清照全集评注》,睡前闲读,姑算是我对攻击易安居士之流的些微反击。

  昨读她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体会到她的热情奔放,敢想也敢写,这在宋朝那个时候真是难觅。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上阙倒也罢了,那下阙,多好的黄昏,多深的埋怨,多急的呼唤,多执着的要求:我就要和你一起过这个春天!词如果缺了感情,再好的手法也没有用。这里的李清照,有对眼前美景的描绘,但更大胆地借此反衬她对夫君的埋怨:“二年三度负东君”,她需要的是一个亲她爱她不离开她的丈夫,没有丈夫,这“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又有何意?于是她就向赵明诚发出了最后通牒:“归来也”,而且不能再推,她说了:“著意过今春”。

  这就是李清照,一个敢想敢说也敢做的李清照,一个热烈的李清照,一个充满情感的李清照,要是离开了这些,李清照对我们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李清照作文9

  只是,还因记得,那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玉似凝脂,朱唇微启,耳边却再也听不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与闲适,人生于她而言,不过是浮生一梦,梦醒时分,却是满目疮痍。

  惟有含冤忍恨。在天,无法比翼双飞,在地,亦无法连理共枝,如此,不过是孤枕冷衾,望断天涯路,如此,亦不过是玉檀香残,相思与谁言,昨夜下楼听雨。丁香暗结,雨打芭蕉,是声声入耳之痛,亦是寸寸肝肠之裂,只怨不是男儿只身,要忍耐着离情杳杳,只怪不是将相之材,要目睹着山河破碎。

  回廊一寸愁满地,花开花谢,日升月沉,于她,换来的却是寂寞梧桐锁清秋的怅然与无奈,跟随风雨飘摇的大宋一路颠簸,是一位文人的清高,亦是对丈夫的申诉。

  在世人的眼里,她是一位清高的诗人,而在我的眼中,她却是终其一生追求真爱的.女子。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只是无不随愿,造化弄人,在让她浅尝爱情甜蜜之后,却给了她最致命的打击,让她潦倒余生,郁郁而终,让她在顿失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家园,终于成了一无所有的罪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伤痛巨大,亦非凡夫肉体所能承受,然而那只载不动许多愁的舴艋舟,却偏偏伴她穿行往来于回忆之间,泪是湿罗衫愁满襟,已是东风暗换年华,漠然寻他千,却不见灯火阑珊之处。

李清照作文10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小时候,父母对清照要求极其严格,他们规定,每天黎明即起,早晨朗读背诵,中午讲解诗书,下午作文答对,晚间写大字,间或作画、下棋和游戏等。

  一次太阳偏西了,清照才有机会坐上小船,在柳絮泉边的'池塘或小溪中散心。她奋力地划着双桨,就象要展翅飞翔一般。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溪边的凉亭,城中的楼阁,都被落日的余辉轻轻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幕纱。清照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她坐在小船上一动不动,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芬香。高兴时,她就信口唱几曲新词或旧歌。夜幕就要降临时,她游兴已尽,才急忙掉转船头回家。不料,她竟把小船划到了藕花丛里。于是只好再次掉转船头,使出平生力气,奋力划桨。只听船桨打得水“啪啪”作响,船舷两旁激起了层层浪花,把躲在水边的各种水鸟,惊吓的“扑楞楞”一齐飞上青空。

  后来,李清照回忆起这段幸福的往事,挥笔填词,作了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从小生长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里,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同时,也为她今后的艺术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清照作文11

  我喜欢画画!不论是在洁白的纸上还是在格式很乱的纸上,都有画笔留下的影子。

  那天,班上有个女同学拿着她画的李清照给我看,仔细一看:那个李清照像仙女一样,有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手里拿着一把小巧地扇子。我一时兴起,便借了她的画开始临摹起来。

  我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轻轻地画出一个圆——那是她的脑袋。又在圆的中央画了“十”字,将她分成四份,上面的`两个个格子里要画个画一只眼睛;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错,眼睛是最难画的。分别画上外框、眼珠、再加上睫毛,眼睛就完成了。接着,按上鼻子,“面部整形”便大公告成了。

  画完面部,就要画刘海了,刘海不可以随便。我全神贯注的地瞪大眼睛去画,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最后,画上中国古人的衣服,用小花点装饰,画上花边,再画上随风飘扬的长发,李清照便出现在纸上。

  不粗不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咦?为什么把一个古代美人画成了一个“怪物”,有点像大头儿子?

  哎,真难看,我实在不好意思将它拿出来了。

李清照作文12

  没错!我的偶像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当秋高气爽时,本应是享受绿肥红瘦的愉悦时,她的身边却无人陪伴,失去了最爱的人,万物都化为灰烬。

  李清照年少时有花容月貌,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这花好月圆,好不惬意的生活中,她的笔下也处处潇洒,流露出世间的美好。正当这风轻云淡之时,大宋之国灭,南渡之家亡,孤奔而无助全向她无情的袭来。

  霎时,万物沉寂。相思的.痛苦谁明白?逃亡的艰辛谁体会?只因大宋的灭亡!

  从那时,人们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李清照了。在这沉重的打击下,你也写不出《如梦令》一般明朗清楚的诗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凄苦的诗词。

  也正因如此,你在词坛中的地位更加显赫了。也许没有那段痛苦的回忆,也就没有这样的成就了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人们赞颂你的才华时,而你却在想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故土。虽然你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的东西,但对我来说却是使我受益终身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讲你的故事时,我便被你的悲愤的爱国之情所感动了。一个女子,竟可以写出如此让世人啧啧称赞的词,借酒消愁愁更愁,悲愤背后却是无尽的孤寂与落魄。岁月沧桑,江山如画的景色早已不在。一轮寒夜月,一盏思乡酒。

  中原此时已是硝烟弥漫,江山早已瓜分。而你,也不复当年的李清照。还记得当年竹外桃花开的地方,也有香溪清澈。柳燕黛色之中,曾经是你的故乡。

  你的词和你的人一样美,你的词会一直留芳百世,你也一直会被后人记住,而我,会一直把你当偶像。

李清照作文13

  不知道李清照是不是个美人,不过至少,她自信自己的容颜。你读她的词,什么“人比黄花瘦”,“新来瘦”,人清瘦苗条,符合除唐朝以外一般人的审美观。

  《点绛唇》里那名活泼娇美的荡秋千少女,谁也不必怀疑说的就是她自己。女子总无可避免有些自恋情结。然,若非确有几分姿色,也是断不敢写下这等绝句佳词供世人把玩流传。再看她后部分作品,总有“起来慵自梳头”,“日晚倦梳头”,“任宝奁尘满”一类表达消极心情的句子。一名懒得梳妆打扮的女子,若丑,就更显得邋遢,不讨人喜欢;若丑,她也不敢在那么多文章中公然描述自己不梳头的情景。然而,她是个美丽的女子,即便不梳洗,也自有那慵懒迷人的风情,非但不丑,反惹人生怜惜之情。

  在我的.眼里,毋庸置疑,李清照也应是美丽万般的。看她的诗、词、文,无不被那绝佳的文采所折服。所谓“秀外慧中”,当是作女子的最高境界。她的文思才情,套用一句时髦的话:为她更添一份“知性的美丽”。

  除美丽之外,应又是豪爽的。豪爽的女子可爱,豪爽的美丽女子更可爱。李清照对酒的感觉、及对酒的感情,至真至纯,令人感动。与友赏梅,便劝“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还有喝到“浓睡不消残酒”,“沈醉不知归路”,几分率性,几分率真,比一般故作娇态的庸俗女子不知道强多少倍,甚合我意。

  所以,我是喜欢李清照的。虽然我们之间隔着深远不可逾越的时空鸿沟,我觉得她仍象是我身边一个投气的朋友。

李清照作文14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记

  我,是极偏爱李清照的,绚烂的词坛上那么多风起云涌的人物,偏生地就爱上了她——那个在宋代那样理学昌盛,礼教严明的年代里才华横溢的女子。无疑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词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她,就如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水,却又似最炽热的火,一抹微小的牵动却也惹得我心内涟漪满天。

  总想,她定是位清丽婉约的女子吧。婀娜削瘦,吐气如兰,淡定里透着她的高傲与庄重。

  想象她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就信手掂来,只将小女子面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纸上。

  想象她一袭白衣胜雪,执素纤腰上一抹流苏明晃晃地垂下,莲步轻移,顾盼生辉,又生得“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栏而立,几缕青丝略显散乱地披在肩上,脸上只挂一抹慵懒的寂寞,却又自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妙语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词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叹息,心中的滋味欲说还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将它放下。

李清照作文15

  曾经,溪水清,荷花红;少女的欢笑,水鸟的惊起。一幅鲜艳, 汲璇璇 富有生机,蓬勃的画面,你陶醉在新的自然美景的发现中。

  曾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金人的入侵毁了你本该幸福美满的生活。国破,家毁,夫亡“玉壶颁金”之巫,你只身奔亡,颠沛流离,最终,你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难归的失望,离开了这人世。

  曾经,你有着“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宏伟志向,在那个男女有别的年代里,身为一个女子能有如此豪迈气概,我由衷的佩服你。

  曾经,你过着高洁平静的生活,与丈夫“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把省下来的钱购买书画名器,然而你苦心经营的文物却一股脑的云烟散尽;惟独你病时偶尔把玩的数箧书画“岿然独存”。

  曾经,“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寄托着你对祖国河山深厚的感情,气贯长虹的`民族豪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有力地鞭挞了南宋的苟且偷生主义。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满腹悲苦无人诉的情感。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那激越昂扬的爱国主义调子。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作为一个妇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聆听李清照,听到了她对侵略者的无限控诉。

  因为战争,你失去了很多,但你得到的更多。留下来的作品像

  鲜花一样芳香,我知道那是你生命的沿续。流芳百世,不就是生命价值的所在吗?

【李清照作文】相关文章:

李清照作文04-08

写李清照的作文09-24

走进李清照作文09-26

读李清照作文07-13

走近李清照作文04-02

走近李清照作文09-02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07-24

走近李清照作文【精】09-26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