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时间:2023-10-14 19:16:44 好文 我要投稿

(热)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回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1

  刚从学校回来,坐在车窗边,脑海里还思索着数学题的解法。突然馋了,倍念小巷前的那家鲎粿摊。于是方向盘一转,抵达了香味氤氲的记忆……

  在布满烟尘的岁月里,鲎粿摊的人手却仍然崭新。三张小黄桌上摆着白瓷罐的辣椒酱。还有那笼罩洁净的餐具。大大的炸锅前总是站着一个矮胖的系着花蝴蝶围裙的妇人和一个穿着黑色短衫的男人。

  坐在小板凳上,望着融入空气的水雾,听着滋啦啦的油炸声。不知不觉中,妇人端上了两盘鲎粿,香味弥漫鼻息!在环着蓝色花边的瓷盘里,鲎粿似乎正襟危坐着。黑灰色的糯米表面,那几分焦色似是淋上去的;酥皮也未从热油中缓过,骄傲地昂起气泡。我激动地搓搓饥饿难忍的手,抽出餐盒里的红色竹筷,又激动地夹起一小块糯米皮,送进口中。丝滑糯米相伴着香菇、板栗、肉丝、鸟蛋,一口口融化在舌尖。牙齿与糯米的碰撞是鲎粿对人们最好的馈赠。父亲摘下眼镜,投入地指使着筷子。他一边咀嚼着,一边断断续续地忆起往事。

  小的时候,每到周三,学校总会提前放学,而忙碌的母亲来不及在四点一刻做晚饭。所以一到那天,父亲总会一手帮我提包,一手牵着我的手,走到巷尾的`小摊。我乖乖地坐在位子上,望着来回穿梭的人群和消散了一次又一次的烟。父亲告诉我,在他的童年里,鲎粿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西。那个时候的潮汕人,早已继承了勤劳纯朴的美德。以前的鲎粿并不是用糯米制成的而是用隔夜的粥冰制成。根据粥米的粘型做成香包似的球,再往里面塞进各种菜料。原本扁扁的香包似乎充了气似的在迅速涨大。再把它放进热度刚好的油锅里,滋啦啦的声音就像食客脸上挂着的笑容。父亲笑着,用拿着筷子的手骄傲地比划着:“以前奶奶给我做过这么大的鲎粿呢!”

  我也笑了。父亲又滔滔地讲了不少关于鲎粿的故事。想不到,这么个外酥内嫩的小家伏竟然如此深得父亲喜爱。父亲往盘里又蘸了一勺辣椒酱。突然惊讶地指着褪色的桌面:“你还记得吗,以前你在这里问我‘鲎粿’怎么写,我教了你好久。没想到第二天,你就在这里写下这两个字。”我歪着脖子,看着桌面上泛黄褪色的歪斜字迹,“鲎粿”依然是错别字,但那不违心的“好吃”两字却端正地印在桌面。

  我又笑了,父亲还笑。将剩下的一点鲎粿送进舌尖,酥皮与牙齿擦出的声响像极了我与父亲此刻的笑声、我儿时吃鲎粿的笑声以及父亲儿时吃鲎粿的笑声。舌尖上的回忆,原来一直知此快乐……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2

  一份鹅肝蒸蛋,一份生命的传承。

  ——题记

  我的外婆,是一位退休的会计,更是一位“家庭营养师”。年近六旬,头上却没有一丝银发,十多年来,她天天在为我“做饭”幼时,稀白粥,长大了,竹笋汤。现在,又成了鹅肝蒸蛋。她的手简直会变魔术!特别是那碗“鹅肝蒸蛋”,不知渗入了什么魔法,那味儿,终生难忘。

  外婆打好蛋,放入蒸蛋器,这不重要,主打菜是鸭肝。她轻轻地把肝放入电瓷锅,慢慢展平,启动!鸭肝的脸慢慢从粉红变成了可爱的深红。油脂像调皮的弟弟,在一旁不时地喷一点香油。就在现在!外婆把葱和蒜泥一点一点地洒下去,酱汁如可爱的雨滴,欢快地淋下去。赶紧翻个面,关火。顷刻间,香气溢满屋子,一碗鸭肝蒸蛋完成了。

  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肝,配上一点蛋,细细品味。哇!丝滑的鹅肝、润润的鸡蛋,配上咸咸油渍的酱汁,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咸而不辣,咸中带一点海边的气息。忽然,我想到了什么,呆住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外婆家是一个“天堂”每次我去的时候,她总是摆满了整桌的美味,等待我的到来。可是,今年(20xx)夏天,爸爸突然把菜烧焦了,无奈之际,只能“投奔”外婆家,但,等待我们的`,却只是一碗白粥——这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次是没有跟外婆“预告”要来,也就是说,外婆平日的伙食就只有白粥……

  “还不吃,菜都凉了!”

  抬头一看,只见外婆那“万年不白”的头发,仿佛已白了几分。

  冬去春来,春去冬来,四季轮回,生命轮回。我把一“长大做个好爷爷”的梦想,深深地铭在了舌尖上。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3

  每当我去上阅读课时,都会想起那粒我已疲倦时,他送给我的牛肉粒。那香味儿,真是香气逼人,那味儿,在我的舌尖里无法离去。

  拿着牛肉粒一闻,一股香甜可口的气味直奔鼻子。有些牛肉味儿,但有一点点的辣,辣的还带一点点的香和甜。气味犹如一个个淘气的孩子,直往鼻子里冲。

  剥开一点纸皮,仔细一看,牛肉粒的颜色很丰富,但大部分的颜色和牛肉一样。再录开一点儿,我发现在一些位置有着淡淡的土黄色,它们犹如一个个害羞的女孩,躲在里面,但又不赶探出来,显得有一点淡。我把纸皮全剥开时,一个正方体呈现在眼前。它是那么的香,真想用舌尖舔一下。

  开始品尝了。我舔了一下,我觉得有两股味道弥漫在舌尖上,它们好像两个孩子,在舌尖上蹦跳着,玩耍着,一个孩子是辣味儿,一个孩子是甜味儿,它们缠绕在一起,它们是那么柔和,一点也不排斥对方,肯定玩了很久,很久。剥一小片吃,一股香味儿冲了出来,一看,就是它们的老大——因为,他一过来,正在玩的`辣、甜味都淡了。一咬,辣味又变浓起来,甜味又降下去,不仔细尝是尝不出来的。这时,我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是送我牛肉粒的老师。

  我疲倦的时候,一个老师走了进来,那个老师拿着牛肉粒,看见我疲倦,就问道:“你怎么了?看样子很疲倦。”我回答道:“我累了。”那个老师想了想,把牛肉粒慢慢地放进我手里,又慢慢地缩回手,说了一句:“这个给你。”说完就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感激万分。

  是她给我了那粒香味逼人的牛肉粒,那牛肉粒将永远的印在我的舌尖,永远……永远……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4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5

  我,推开过无数扇门,望过无数的风景,终,还是会被美食吸引。而那美食,便是我回忆的宝箱……

  宴席上的菜陆续上来,无意间,我注意到了那盘清蒸饺子,便坠入了回忆的长河……

  每逢大年三十,老家的年夜饭中,必然不少一盘祖传手艺的清蒸饺子,那可不是一般的、老套的饺子,它的馅儿可是独一无二的。

  在隆重的年夜饭开始之前,厨房里的曾祖母早已前前后后地张罗起来,犹如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忙前顾后。调皮的我也来凑热闹。

  其它的传统菜都一一上桌,那么接下来,便是本场的`“闪耀主角”登场了——五花清蒸饺!

  老家的习谷很独特,在饺子中除了放一些调料,还要放上一根溜溜的“圆面”,寓意在百事中,也要不失“面子”。这种“面”可不是面条,是一种印着吉祥图案的年糕制成的,要求要亲自切,不然花落别家了。

  曾祖母年纪已过古稀,但手艺还是那么熟练而不失精湛。菜刀在她手里成了乐器,“当当”声不绝。飞舞间,一条条细丝在刀尖下诞生,大小几乎相同,不愧是号称“江湖菜刀女侠”的曾祖母!

  接着,切大葱。一条长长的大葱被她一分为二,然后她调皮地闭上了眼,但刀声还是那么规律有序,葱花在刀尖下舞蹈,不一会儿,一碗细薄细薄的葱花映入眼帘。

  肉沫、玉米粒等料,随之都完工,曾祖母把除了圆面的所有调料都放进一个大缸里,用一根木棍用力搅拌,香味顿时在那老房屋里漫游。那香味清幽而不失浓郁,令我垂涎三尺。

  曾祖母把饺子包成了金元宝样子,中间鼓鼓的,旁边是两个往上扬的小角,用微波炉蒸一时,一盘美味,形象的五花清蒸饺便出炉了。

  如今,曾祖母被上天召回,那是家的味道,我再无机会尝到那回忆的味道,只能把过去回忆的碎片,再一张、一张地拼起来……

  舌尖上的回忆,乃是故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我会有机会尝到那回忆的味道么?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6

  外婆的锅,就像一个食品百宝箱,每次打开,都会有一道热气腾腾的菜,出现在眼前,有麻辣鸡块、有酸辣土豆丝,然而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那酱汁花菜。

  外婆首先打开水,将花菜洗干净,再打开火浇上油,油像一滴滴欢乐的雨滴撒在了锅上,锅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过了一会儿等油烧开了,外婆又将花菜倒了下去,“滋滋”只见花菜上沾满了金黄的油,如同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套,漂亮极了,外婆又拿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独家酱汁”往上一淋,每个花菜都淋上了美味的酱汁,最后,外婆拿起锅铲开始翻炒。

  终于,一道美味的“酱汁花菜”被摆上了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一个花菜往嘴里塞,根本没顾什么烫不烫,忽然,我被烫得直掉下眼泪,外婆见了忙说:“别着急,没有人会跟你抢。”我这才放心地又夹了一个花菜,吹了吹,花菜上浓郁的酱汁,眼看就要流下来了,却又被我塞入了口中,一咬那滋味甜中带鲜,简直是天上美食,人间美味,吃得我满嘴流汁,外婆用了什么酱汁,竟如此美味,外婆看了也笑了起来。

  这时我回忆起:有一次我刚学好习,自己走回家,到了外婆家,我看见外婆正用手揉着另一只手上的水泡,我的心中突然想起,以前外婆做酱汁花菜时经常会有滚烫的油落在了手上,引起了一个个水泡的诞生,但是外婆也只是揉了几下,又继续开始做菜……

  “怎么又不吃菜了?”我的耳边响起了外婆熟悉的`声音,我看见了眼前一道道美味的菜就又继续开始吃饭。

  如今,不管在外面吃到多好吃的菜,但是那酱汁花菜的味道却永远在我舌尖回荡。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7

  花开几度,岁月更迭,蓦然回首,多少人多少事,一些缘分。在流年的光影里都如一朵隔世的花绽放在我的记忆里,虽调谢,但记忆犹新,那盆甜甜的“弯豆角”……

  在漫天的白雪飞舞的季节,我倦在温暖的灶台旁,等待着太姥爷口中一直念叨的一道美食——“弯豆角”。外面灯火通明,四周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息,忽然,窗外飘入一股油炸香味,哦,是邻家炸的小油条出锅了,隔着窗,看着那金灿灿泛着油光的小油条,不免立刻垂延三尺起来。嘟起小嘴巴的我,看着太姥爷不急不慢的样子,我无奈的摇了摇头。“不急,不急,火候要刚刚好”!说罢,只见太姥爷把早已用熟透的小红薯切成碎末,加以适量的'白糖和少许蜂蜜均匀搅拌的糖浆,慢慢倒入锅中,并用筷子迫使糖浆流入一条半熟的月牙状面粉皮里,使糖浆鼓起外皮的大肚子。因为制做糖浆的工序之繁琐,使糖浆流入外皮内这一做法需要耐心和细心,所以这一片只有太姥爷一人会做。

  片刻,待所有外皮的肚子都饱满圆实后,用筷子使它上下翻滚,铁锅里的“弯豆角”渐由米白色变成金黄色。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油炸香味。香味中还夹杂着香甜的糖浆味,捞起,置入盆中候冷,便撒少许糖粉末,再次倒入盘中即可食用。

  看到刚刚出炉的“弯豆角”,我不禁赞叹太老爷技艺高超,似月牙的“弯豆角”,金黄色的脆皮上撒的少许糖粉末进行点缀,一箸入口,丝滑的糖浆便会顺势流入口中,瞬间,甜意就会涌上心头,外脆内酥,好一道传统甜点!每当太姥爷将“弯豆角”端在门外,都会被团团围住,不一会儿便被抢光了……

  事隔已久,也不知自己有多久未回老家过年,只知太姥爷的背一年比一年弯。儿时的回忆一直刻在心中,太姥爷亲手做的美食一直无法忘怀。可惜,走遍所有美食街都无法找到那一模一样的味道。无奈转身离开,一次次的失望,或许以后再也尝不到了!尝不到“弯豆角”中包含的那浓浓的爱的味道了。

  再回老家,却得知太姥爷已去世的消息,泪流满面,也许那段回忆,那份爱,那“弯豆角”的味道,只能永远封存在心头了……愿天堂没有痛苦!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8

  什么东西最好吃呢?当然你爸做的麻辣小龙虾!

  爸爸做的小龙虾可以外面买得好吃的多。虾肉鲜滑,吸一口就可以到你舌尖上跳舞,在虾头里吸一只汤汁,你就会被这味所迷倒。吃爸爸做地小龙虾,连虾头都不放过,而且连虾壳都可以直接吃到嘴里。

  麻辣小龙虾,爸爸做得麻麻地,不怎么辣,把虾壳里的汁全部吸光再咬碎,小龙虾,把虾肉拿出来放在汤汗里,直接用手来抓出来,虾肉到嘴里,直上下摇动,摇完了,再咬,一口一口,静静地咬,慢慢地咬,最后再掉进我们的肚子里,在我们的肠胃中活蹦乱跳,感觉全身都舒服。

  刚上菜,我和姐姐一大把地就吃了起来,看得妈直笑,还说:“再买个两斤吧。”我和姐姐爽快地答应了,爸爸做地第一盘小龙虾就被我们姐弟俩吃个精光,吃完了还觉得不够,我立马用嘴来清理手了,还好,妈妈不在,如果在地话,又会说我了。

  小龙虾又买来了,我和姐姐立刻帮忙把虾线拿出,把虾脑子给弄下来,再拿给妈妈洗,这样四盆小龙虾出锅了,我的`口水直流成三千尺,又立马一口一只地咬起来,这四盆吃到九点二十才吃完,这是第一次吃小龙虾,吃地最爽地一次。

  这一次浪费了爸爸妈妈好多钱,可他们总说,钱不重要,开心才重要。我好像明白了父母这句话的意思,以前我想吃什么他们给我买,我干什么他们都支持我,爸爸妈妈做地什么我都爱吃。

  哎,爸爸做的麻辣小龙虾,的确,非常好吃,希望还有一次啊!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9

  举着,伸入,夹起,入口,一股暖流融化在口中……

  ——题记

  “江山代有奇人出,吃界大师就是吾。两大寿司塞一口,囫囵吞枣是弟弟。”作为天下第一诗人兼第二吃货,自然吟一首《吃货歌》称颂自己的“吃雄吃迹”。不过对于吃了无数美食的我,依然喜爱父亲的“红炸带鱼”。

  在家里,父亲的厨艺天下第一,他若要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红炸带鱼”更是我最爱的一道菜了。“红炸带鱼”,顾名思义,即红烧油炸带鱼。首先,父亲将带鱼在油里过一下,微炸,接下来的工序极其复杂,要放各种调料增加它的口感。由于时间过长,常常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以致于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整套程序,工程量令人望而生畏。

  午餐铃响了,厨房门开了,里面的香气立刻涌了出来,早就饿得虚脱的`我就立马精神起来,口水登时流了一餐桌。那是一种怎样的香味?那是一种浓郁的带鱼独有的香,经过父亲那高超的厨艺,你就是闻着也能感到万分美味,你就是闻着也会嘴馋。可若你仍痴迷于香气,那逞鱼可就没你的份儿了。我一把抓起筷子,像饿狼一样扑了上去。那鱼肉晶莹剔透,像一块打磨过的白玉一样闪着金光,用筷子一触,还微微Q软,连忙夹起一块,丢入口中,用舌尖轻轻按下,一股香流到心里,美味极了,真不愧是一代厨神的杰作!

  夹起最后一块,无意将目光落到了父亲身上,他浑身是汗,我陷入了滚滚回忆……

  每次做我爱吃的菜,你总是满头大汗,无论春夏与秋冬;每次为我讲解题目,你总是满头大汗;每次为我奔波,你也满头大汗……为我,你不惜一切……

  不知不觉,鱼肉凉了,而我依然在回忆之中……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10

  十年前,仲夏傍晚,巷道集市。

  阳光多了一丝倦意,懒洋洋地铺在地面上,余晖收起金黄,留下点滴红晕,行人踱步慢慢走,清风拂面徐徐流,我的小手攥住妈妈的右手,大包小包在妈妈的左手,收获满满。

  转过一个路口,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妪靠着她的“机器”,上面插着五彩斑斓的棉花糖。“小朋友,想吃一个吗,特别甜!”她的皱纹折成一个笑容。“吃吗?拿一个?”妈妈凑到耳边问道。象征性点点下颚,眼珠直勾勾盯着那个最大的“粉红云彩”。“好,我们就要这个了!”妈妈摘下我的“宝贝”,递到手中,藏在怀里,生怕被风给刮散了。

  “你看,他是不是极像天上飘着的.红云朵!”妈妈的话语闪烁笑意。带起头,心想,天上的云朵何及它的美味?一口撕下了大片“云彩”,一番咀嚼后,麦芽糖在口腔中施展她的魔力,结成糖丝如锦幛,舌的搅拌拉出一缕一缕丝绸般顺滑,在舌尖绽放盘旋点点香甜,舌尖微微溢化,唇齿间弥漫开来,化成粘稠的糖水布满了食道。这种美味少不了与妈妈分享,甜蜜绽开了你我浅浅的微笑。

  糖汁化尽后,路途还长。可惜甜蜜只能满足嘴巴,无法满足肚囊。脑袋开始模糊,手脚有些无助。散漫的斜阳,惹人的光,洒在我的脸庞,仿佛飘入仙界,昏沉沉的进入梦乡。

  再次睁开眼,阳光没了暑气,灰头土脸地想要躲到山脚。而我,正在攀着妈妈的肩膀。感受她的脊梁。“刚才晕倒真是吓死妈妈了,可能中暑了,也可能低血糖。今天是辛苦你了!走了那么远,是不是累了啊!作为奖赏,喏!大白兔奶糖。”妈妈把糖递倒了我嘴边。打量它白净的身子,我一口吞入口中,含在嘴里任丝丝奶香深入口齿,沁入心脾。糖水一圈一圈在舌尖上旋开,丝滑柔顺地流入脑中,融化了疲惫与倦意,就让丝绸的醇香在舌尖滑过,但不想让点滴时光在身边溜走……

  “一周三块大白兔,只要不馋不长蛀!”妈妈总在耳边唠叨,不厌其烦的控制糖量,我只得收集好一张张糖纸,用鼻子感受它微弱的香来聊以慰藉,可香味也仿佛在舌尖飘荡。如今,卖棉花糖的老妪早已不见了身影,“红云朵”寻不见踪迹。大白兔奶糖也不是什么馋嘴的宝贝了,可现在放在嘴里也说不出它的滋味了。不是那些糖在舌尖留下了甜,而是那段时光酿成了蜜,令我魂牵梦绕,脑海中时时萦绕,把它包裹成一块精致的方糖,永远不打开包装,只因为那是味蕾中的甜蜜,舌尖上的回忆。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11

  饭桌上,各类美食无一不有。那么,自然就少不了一碗海带炖小排。就是它,牵动了我的味蕾,引发了我的无限回忆……

  爸爸最拿手的海带炖小排了,做起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在急促的“噔噔噔噔”声中,手起刀落,一条小排被切成了数十块。接着,在高压锅中加入几瓢水,加入小排、海带,再撒入鸡精和盐,量都刚刚好。盖上锅盖,点火,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时间一到,爸爸就用冷水给高压锅降温。“砰!”声音未落,一股排骨的浓香就“先香夺人”。小排和海带被长达三小时的小火慢炖,味道都进到了肉的深处。瘦肉是深褐色的,还带有少许乳白的肥肉。海带还是原有的深绿,汤上的黄浮油蠢蠢欲动。

  “嗯,真香!”在一旁的我早已“口水流下三千尺”,迅速举起筷子夹一块肉塞在嘴里。顿时,香油味、肉味和鲜味直冲味蕾。迫不及待地咽下一块,又马不停蹄地去夹下一块……

  真不愧为“色、香、味”俱全!

  将肉一扫而光的`我,又把矛头对准了海带。海带不一会儿也像秋风扫落叶似地一举击溃,我又狼吞虎咽地喝起了汤。

  倏地,我放下碗,刚才还属于“鼎盛时期”的食欲一下子跌至低谷。我若有所思,突然想起了什么。

  噢,就是那秋日里浓浓的温情、舌尖上温馨的回忆啊!

  秋日。我不知怎地,身体体质不好,常生病,家里人急得团团转,只有爸爸的海带炖排骨能让我回心转意。于是,爸爸每天都煮海带炖排骨给我吃。无论是物价涨了,还是有风雨了,他总是风雨无阻,直至我的病痊愈。

  想着,桌前的汤,凉了。舌尖上的回忆,不会凉,也不会消失……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07-28

[精选]舌尖上的回忆作文10-02

(精)舌尖上的回忆作文10-12

【精选】舌尖上的回忆作文3篇08-29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常用(5篇)10-10

舌尖上的家作文03-31

舌尖上的乡味作文05-03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3-25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经典】09-03

舌尖上的泰顺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