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的作文

时间:2023-09-26 13:01:44 好文 我要投稿

(精品)品茶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茶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品茶的作文

品茶的作文1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香有色,既悟道理,又长见识,这就是品茶的乐趣。

  ——题记

  我爱茶,所以也爱品茶。每当看到大人们品茶时那副很有品味的样子,我心中便对茶充满了向往之情。于是,我决定亲手泡一壶茶来品一品到底是种什么滋味。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烧水,当气泡在水中翻滚的时候,我关了开关,把水壶提起来,让水注入到茶壶里。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左手一滑,烫着了右手,右手又一松,水也洒了一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茶壶没摔坏,要知道,茶壶可是爸爸的心爱之物啊!我这才发现由于匆忙,我连茶都还没拿。

  我一脸无奈地洗手重泡,爸爸看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为我做了示范。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拿出一包茶叶倒在茶壶里,又烧了一壶水,把水注入茶壶,茶叶时而浮起,时而沉下,不一会儿便升起了一缕缕白烟,我把第一遍的茶水倒掉,因为爸爸告诉我第一遍是“洗茶”。茶香还没有全散发出来。

  我又倒了一壶,茶叶上窜下跳,仿佛在跳一支华丽的舞蹈:她们披着绿纱,轻轻舒展着手脚,柔柔扭动着腰肢,舞姿轻盈、优雅。没有音乐的伴奏,每一片茶叶都似乎在忘情地舞动。一阵阵浓郁的茶香飘入了我的鼻翼,我闭上双眼,眼前仿佛出现了无边无际的茶园,茶树在阳光下贪婪地吮吸露水。

  我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苦涩的味道掠过我的舌尖,我不禁皱了皱眉。

  随即,苦味消失得无影无踪。取代而之的甘甜在我的'口腔中弥漫开来,我把这口茶吞了下去。沁人心脾的茶香顺着我的喉咙流了下去,令我回味无穷。

  品完茶,我急躁的心静了下来。我不禁百感交集:品茶不正和我成长中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成长的路上总会有苦有甜……

  爸爸走了过来,打断了我的思绪,他意味深长地说:“茶,要经过沸水的浸泡,才会绽放出浓郁的清香,人,也要经过生活的磨练,才会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美。

  品茶,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香有色,既悟道理,又长见识。

品茶的作文2

  吃完早饭,忽然闻到一缕淡淡的幽香掺着些许醇厚的糯米香扑鼻而来。过了一会儿,只见妈妈端着茶具缓缓走来,然后将一注清香缭绕、热气腾腾的普洱茶注入杯中。顿时,一股清香喷薄而出,沁人心脾。茶面上,缕缕青烟旋转,翻滚,飘若云烟;茶水色泽醇厚,让人能够一睹它别致的风采。静时,茶面宛如一块玛瑙,映出隐约的美丽景色;每当清风撩过茶面之时,茶面却犹如起伏不止的湖面漾起层层微波,将烟逐出茶面,逼向上空。

  普洱茶的香味十分别致,更别提这糯米香普洱了。它的'香气淡雅扑鼻,与色泽清澈透亮的龙井相比,虽然香气并不是那么淡雅,色泽也没有那么透亮,还泛着些许褐红色,可它那缕缕清香,却能勾起那些美好记忆。糯米香普洱那阵阵幽香更令人心平气和,忘掉一切烦恼,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已不再重要,杂念已全然被置之于脑后,全身心浸满了那种淡淡的幽香。

  说道“品”,“品”这个字是由三个“口”构成,“品茶”当然是要品三口茶喽!第一口,先用舌尖轻轻舔上一下,顿时茶细滑甜润的滋味从舌尖直沁肺腑,仿佛洗净了一切不适,心情都变得畅快了许多;第二口为“喝”,凑近茶杯,轻轻地抿上一小口,糯米味儿一下子钻了进来,在我身体中不断扩散,全身都散发这那种滋味,真是舒服极了;最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口,第三口就是“品”。抿上一口,咽下后再抿抿嘴唇,勾勾舌尖,一丝苦味漫入心扉,敲开了心中紧锁的大门,顿时,灿烂的阳光散满心中,心里瞬间变得亮堂堂的。眯上眼,躺一小会儿,放松一下心情,让阳光撒进你的心房,打开你心灵的窗户,感受你身边的一切,这感觉可真好。

  都说品茶“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和品茶一样,不管是什么事物,都要用你的身心细细的,反复地去品味、感受、贴合,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它,终能令它成为一个难忘的回忆,烙在你的心上,印在你的脑海中,萦绕在你的身边。

品茶的作文3

  我的爸爸是个茶迷。他说品茶能陶冶人的心灵。周末,爸爸沏了一壶茶,让我陪他一起品茶,感悟人生的真谛。我很奇怪,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爸爸倒了两杯茶,端了一杯给我,然后就讲起了茶的故事。

  “茶在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们中国的符号。茶的原产地是在云南。云南的普洱茶能强身健骨,延年益寿。红茶、绿茶、花茶等等,都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你现在喝的茶是铁观音,盛产于福建的安溪,其味清新甜美,也是茶中之王”。

  “可是,这茶那么苦,怎能说是甜美呢?”

  “这你就不懂了,茶的'一绝,就是它先苦后甜,令人回味无穷”。

  是啊,品茶不就象是品味我们的人生吗?

  茶的先苦后甜,就好象我们生活中坎坷后的美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真理。从煮饮到泡饮,浊饮到清饮,风云变幻,换代改朝,茶仍然在民间盛行。这一传统文化流传到今,永不衰败,也许就是因为它的寓意使人们豁然开朗。多少个文人墨客对它爱不释手。写文章时用它来开拓思路,一有雅兴,就邀请好一起品茗、联诗,其乐无穷。

  茗茶的历史,早就融入了我们的灵魂,品茶,就像是在享受一场精神的盛宴。我们的脸,不正写着一个“茶”字吗?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有脸颊上的凹线,组成了一个绝妙的“茶”字。

  听着爸爸的讲述,品着苦、淡的茶,我对茶的认识愈加深刻了。

  在我国这个精神文明古国的滋养下,茶文化也名扬海外。茶是有精神的,它的精神就是不畏风雨,创造美好的未来。

  生活如同品茶。茶苦茶淡,都是生活的映照。从茶中我体会到了人生的哲理,做人的根本。

  “书能醉人何须酒,茶能香我不必花”。茶的香气绕在我的指尖,印在了我的心底。苦涩过后,我终于感受到了甘甜。茶使我领悟了生命所在。

  品茶的感觉,真好。

品茶的作文4

  那大自然的清香,由茶入水。回味茶的味道,那是种淡雅的韵味。“tea”这三个字母,充分表达了外国人对中国悠久的茶文化的敬仰。

  第一次见到茶,是在某夏日的午后。祖父喜欢喝茶,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他也要抿上一口。祖父既爱抽烟又爱喝茶,这两样看似水火不容却和平地融入了祖父的爱好之中。只见祖父将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均匀的摇晃了几下,醇香四溢的茶便升起缕缕白烟。悠然地抿上一口,祖父身上的烟味似乎完全被茶的芬芳冲淡了。我仔细观察起祖父喝剩下的茶,那一片茶叶连成一个船队,浩浩荡荡地在水杯里游了一圈,才沉入水底,而在他们掉下的同时,又有一批茶叶浮上水面飘荡。那冲进的水,还是那么清澈,没有一丝杂质,却融入了一股清香,令人浮想联翩。看着祖父喝完茶后神清气爽的样子,我不禁纳闷:这茶真的那么神奇?我按耐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抿了一口茶,芬芳的味道顿时弥漫在舌尖。茶虽已咽下,但那淡雅与清新却还弥留在口中,令人回味无穷。放下茶杯,我静静看着那杯中清澈见底、散发清香的茶,不禁想到了外婆。

  我的外婆,她从不浓妆艳抹。朴素的一身黑衣,使人感到清新、靓丽。从小,外婆就不注重外表,肯吃苦的她就像一汪清澈的潭水,保持着乡村少女朴实厚道的品质。但她也是一个读书的知识分子,身上退去了乡村少女的俗气,她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像茶一般淡雅、清新,需要人慢慢品尝,才能感受到她的美。

  茶,虽没有橙汁那般甘甜,没有牛奶咖啡那般醇浓,但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却使所有人回味无穷,而且苦中蕴含着淡雅。正如宴席中,吃惯了带腥味的菜,有时,清粥小菜反而更合人胃口。我回过神来,眼前还是那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和朴素的`茶杯,只是茶,已凉。

  其实,美不是要怎样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才能体现出的。即使你拥有美丽的外表,却又不能让人记住你,这种美又有什么用呢?反之,茶的那一股清香并没有从外表反映出来,却又容易让人回味无穷。那么,朴素,也是一种美。

  清新、朴素、淡雅。这便是我对第一次品茶的印象。品茶,不但要品其味,还要品其韵。它使我想起我的外婆,以及有第一次品茶而带来的人生启迪……

品茶的作文5

  茶,是中国人最出名,最养生的饮品。茶树并不像就那样高调,拥有隆大的置酒场,而是低调的在林子里,等待人们的发现。

  今天,要品的是黑茶。黑茶是六大茶之一,外形粗糙,以貌取茶的话,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样的东西是六大茶之一呢。黑茶中间参杂着一些黄色的小籽,细看,原来是金花籽,对人体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来是要为我们演示泡茶,先来介绍一下茶具,垫底的是茶盘,主要是用来装剩余的茶水,外表美观,非常精致泡茶的茶壶,茶壶用于泡茶,颜色多样,瓷器,可以吸收热量。茶宠,一种可爱的摆设茶具,茶水烫过的还会根据温度变色,甚至还会吐泡泡,可爱极了!

  开始泡茶了,先用刚烧好的开水小心的倒入茶壶中,后盖住壶盖,静等一分钟然后将壶内的热水倒入大茶壶内,充分清洗,这时壶都热了,就完成了暖壶。

  随后马上从茶罐中取出茶叶,放入壶中。茶叶并不美,连样子都不好看,怎么能泡出好茶来呢?这可是一个可笑的问题。老师轻轻的将热水壶抬起,水从壶口慢慢地向外流,壶越来越高,水流的更快,如泉水般的落入茶壶中,与空气亲密的接触,跟有自然风味。静等一分钟,这是第一道茶,是不能喝的,因为这是醒茶,将沉睡已久的茶唤醒,将茶身上的有害气体和杂物去除。这倒茶是给茶宠“喝”的,将茶水倒在茶宠上,茶宠“兴奋”的“吐”起了泡泡,非常可爱,给品茶的我们带了一丝兴趣。

  完成了醒茶,就开始泡茶了,老师还是细细的将茶壶举高到处与空气亲密接触的'“泉水”倒入壶中,静等一分钟……茶水从壶中流入的大茶杯中,茶水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像美丽的琥珀,在光线的照耀下显的格外美丽,用手拿起杯子端到鼻边,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尝一口,有点苦,但苦中带有甘甜。

  不愧是黑茶啊!

品茶的作文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著名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仿佛看见他在中秋月圆之夜洒脱的喝酒,而我们家就是一起品茶。

  爸爸在南方工作,今年中秋,他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还带了几包南方的茶叶。

  到了晚上,吃过团圆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看爸爸泡茶。窗外有皎洁的月光相伴,这时再沏上一壶茶,真是惬意至极啊!爸爸今天泡的是功夫茶,所谓功夫茶,并非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此功夫,是指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开始泡茶了,爸爸先把水烧开,然后打开茶叶罐,我正想用手去拿,爸爸却用手挡住了我,一本正经地说道:“泡茶有个讲究,是不可以用手去拿茶叶的,不仅如此,就连茶叶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且味带苦涩,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说完,他便用夹子夹起了一点茶叶,放入烧壶中。诶,泡茶的学问可真多啊!我心想。这时,爸爸提起茶壶,我以为已经好了,没想到他竟然把茶倒在杯子上,冲洗杯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道。“因为功夫茶的第一沸是不喝的。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只有第二沸是刚刚好的。”爸爸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当水第二次烧开后,便可开始饮茶了。

  爸爸把茶杯递给我,我一看,这么小的.茶杯,喝一口,还不够我塞牙缝呢!爸爸却说:“好茶是需要小口小口地品的。”听了爸爸的话,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喝起茶来,我抿了一小口茶,好苦啊!但渐渐的,竟然也品出了一丝甘甜。

  在中秋之夜,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赏月品茶,是多么的幸福啊!一边品茶,一边望着那白玉盘似的月亮。忽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也像品茶一样,先苦后甜,只有经历了各种磨难后,才会有成功的喜悦。“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抬起头来,仰望苍穹和那苍穹中的明月。思绪便如脱缰的野马飞驰在无际的原野--——这纯洁的月光啊!今夜我终于体会到了你博大的自然气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品茶的作文7

  红砖色的紫纱杯里,煮沸的茶倒映出一方宁静。端起怀子,呷一口,苦涩中略带香甜。细细回味,是一种难以描述的舒心。

  学习正如品茶,从茶入口的那一刻,便享受到那特别的茶味,难以忘却。品茶的过程是宁静的,仿佛身在幽静的竹林。独自一个享受“静”的美。学习也如此,往往在心无喧嚣之时,才能淡淡享受那思考的过程。

  记得初三那年,临近中考。紧张的氛围与忙碌的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随之而来的烦躁,让我越加恐慌。心情像波动的糊面,久久难以平静。当时,我的文言文学得很差,虽然做了成套的文言文试题,却难了解它的本身。我焦急,然后失眠。

  时常责备,责备自己的愚笨,责备古文的繁琐。有一个深夜,我从睡梦中醒来,便难以再入睡。彼时,离中考越来越近。我泡了一杯茶,慢慢缓和心情。然后拿出语文书,重新拾读那篇文言文。深深地记的那篇文章的题目《湖心亭记》。我反复地诵读,静默的夜里回荡着我的声音。摆脱参考书的解释,我细细品味文章中的一字一句。一遍又一遍,慢慢地,我似科看到了作者当时的情境。接天连地的月,作者在白雪皑皑的冬日泛舟湖上,那是心境开阔,享受美景,偶遇知音的一种情感。我顿时豁然开朗,重新诵读,那些文字渐渐理解。

  那一晚,我真切地享受到学习。像品尝了一杯茶。刚开始,苦涩刺激着味蕾。然后,一股清香从唇间流出。最后,留下的是淡淡的甘甜。我终于明白孔子可以因为学习而三月不知肉味;明白阿基米德因为想通一道题而冒然地跳出浴桶。

  学习是享受。享受的不是知识的本身,享受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想不通的文章。但在日益反复地研习之下,必一点点地收获。到最后,豁然明白了一切,那种喜悦是无法溢于言表的。而这一过程中,我们享受到学习中从困惑、迷茫到思考,专研,再到最后恍然大悟的美妙。

  学习是享受,它开阔了我们的心境;学习是享受,它拓宽了我们的思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也锻炼了心志。逐渐在这磨炼中变得沉着、坚强。享受学习带来的苦涩,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你切身地感到如同品茶一般的心境,经历苦涩、清香、甘甜,想必你已经享受到学习。去品味一杯茶吧,它可以让你明白学习是一种享受。

品茶的作文8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喝过茶,我也不例外。可你又是否知道该如何品茶呢?今天就让我来教大家品茶吧。

  有一次,我和父母去拜访表姑妈,她是一个茶道中人。去拜访人家,当然少不了礼物啦,我们知道她的喜好,送来了茶叶。表姑妈开始招待我们,她端来了茶和茶具。爸爸一把就夺过茶,一饮而尽。表姑妈说:"茶可不是你这么喝的哦。我来教你们品茶吧。品茶先得审茶,也就是审看茶叶。"她拿出了我们送的茶叶,泡了起来。我们发现茶杯中只有七分满,十分疑惑。她似乎看出来我们的不解,告诉我们,在与客人共同品茶的时候,客人的茶杯只能斟七分满,留下的是三分情谊。表姑妈端起了我们送的茶,先是看了看,再是闻了闻,最后尝了尝,自信地说:"这是青茶铁观音。”没错,她真的`好厉害呀。这时候她又开口啦:“一是观茶,也就是观察茶的形与色,铁观音的干茶颜色翠绿,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变深。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极为赏心悦目。"我没想到喝茶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居然有这么多的讲究,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嘛!接着表姑妈有告诉我们闻香,品茶先要闻香,也就是闻茶的香味。冲泡之后的铁观音散发出浓郁的兰花香,而且香味馥郁持久,姑妈说它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最后,就该品茶了。听姑妈说了这么多,我早就按耐不住,迫不及待地端起桌上的茶就豪爽地一饮而尽。喝到嘴里觉得这茶香味倒是很浓,可是茶味就比较淡了。姑妈笑我是牛饮,说喝茶要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杯子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味。这样茶的滋味才会充满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悠长。我觉得喝茶真是一种全方位的享受,是视觉、嗅觉和味觉的饕餮盛宴。

  我觉得我爱上了喝茶,不仅因为它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更因为喝茶是一件文雅享受的美事!怎么样?你学会品茶了吗?

品茶的作文9

  我眯着眼凝视着它,眼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

  作业之多,嬉戏之少,老师之严,欢笑之少,压力之重——造就了成长的烦恼。

  静谧之夜,而我在“醉里挑灯看书”。那段岁月,也只有月亮听我诉说,也只有夜风抚慰我那炽热的心。学习之余,我有时也会靠在窗边,眺望远处伫立的那几棵树,只是一点鲜绿,而看那天空,却有昏暗地一望无际。

  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回到绿树的时候,心情则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一转身,又进入了那静谧之中。

  茶香正四处散逸,我的心情已沸腾起来。

  成长的步伐加快了,烦恼日益增多,而我更加忧郁。

  在最后的征途中,我拭去了额头的汗水,我努力拼搏,终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春的光彩。

  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山重水复”之时,谁放松下来,后则是“沼泽千里”,反之要谁是有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了。难道我真要让烦恼化为一缕清烟,缠绕我的'灵魂,让我迷茫吗?回答是否定的。

  若“成长”是一篇文章,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其上的一点暇疵。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指面的学习,现在被暴风骤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深处了,但辛苦的奋斗后期盼的结果让我无怨无悔。

  生命如一条河流,成长便是那奔腾不息的河水,不知何时而生,不知何时而死,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在操控着,有些人一辈子被控制,有些人则靠着拼搏和毅力,冲出了控制。河水源远流长,并不会因为阻碍而打破这一规律。

  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火,去品尝成长的味道。凝神窗外,秋风仍在吹着,我感受着大自然的微妙变化,时间也消悄离去。

  再一次去品尝那杯茶,那“苦涩”似乎已经随着温度,随着心灵感受的时间而荡然无存了…

品茶的作文10

  茶的正色是清中带微黄,过浓的红茶有其苦味,我喜喝茶浓酽。

  用刚沸之水,沏一杯浓茶。雾气袅袅,香味绕鼻,嗅香欲醉。茶色颇浓,入口苦涩,眉心微蹙,大概在饮茶半分钟后,当其化学成分和津液发生作用时,那股浓香直透脏腑,在嘴中舌尖上延续。

  深感只有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的意境中,才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

  《茶录》中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茶味娇嫩,十分清洁。连苏东坡也曾以美女喻茶。

  喝完这杯略带苦味、回味浓香的茶水,把壶续水,茶色变得微黄,口感清淡。想起品茗的鉴赏家的认为:一杯淡茶才是好的东西。此时方觉,而我总是忽略淡茶的美妙气味。

  恍惚间悟觉,这由酽而淡的风雅隐士的珍品,恰似人生的轨迹。茶,引我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然而人非草木,有七情六欲之感叹。

  人在追逐生命中的快乐、幸福、欢笑中,在展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的一面同时,也在接纳着痛苦、惆怅、悲伤中的黑暗、龌龊、卑鄙、虚伪的一面。两极之间交错延伸。

  犖那春天把头昂,也曾骄呤而不可一世;为那夏日情怀,醉卧甜蜜浪漫中呢喃;为那秋日彷徨,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之沮丧;为那冬日不幸,肝肠寸断心破碎。喜剧与悲剧同在,苦难与幸福共存。犹如品味浓酽,有苦味也具浓香。

  几度人生曲折,几经风吹浪打,物欲、情欲、贪欲不再似蝼蚁一般在人生路上横虐,一时一事的得失,也不再围绕着生命的烦恼之泉。随着阅历、经历的增加,日渐释然看淡。

  透彻心明: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正如成熟就象一把伞,只要选好位置,才不会淋得尽至透湿一样。更象这一杯冲淡的茶,淡淡中透着股幽香。

  体会越淡,对人生就容易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也就有置烦恼、痛苦于度外的超脱,生命也变得单纯明净,在淡泊的人生中,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实实在在地把握生活,懂得珍惜快乐美的人生。

  看着杯中透着缕缕清香的淡茶,思衬这由浓到淡的过程,正是人们细细品味人生的全过程,细品过程的.人是智慧的,品味细节的人是幸福的,没有耐心流连过程,没有能力品味细节的人,活的也是匆忙而粗糙,不能感觉到人生淡泊的宁静。

  只有那些心向平淡平凡的人,才会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人的虚伪,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圣洁美丽的感觉。

品茶的作文11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流传着茶道,古时君子们喜欢品茶论诗,切磋技艺,品茶之中流露出他们的高雅情趣,所以在我心目中一直把品茶看成是一件神圣而又有品位的雅事。

  周末在家,做完作业,爸爸便兴致勃勃地邀我和他一起品茶。爸爸为了营造喝茶的氛围,兴师动众地买一系列的茶具,大壶小壶一大堆,还配有一系列的茶道工具。看后,心想:喝口茶还需要这么繁琐的程序。看着爸爸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我也很期待。

  坐在阳台上,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旁的吊兰垂下的新枝又长长了些许。爸爸打开茶叶盒的盖子,用茶匙取出一撮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龙井撞击着壶底,发出清脆的声响。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倒进茶壶,茶叶随着水的流向上下打着圈儿,宛如一位身着绿裙的少女在水中旋转、舞动。一会儿水开始变色了,变成透明淡黄色。爸爸迅速地将壶中的.水倒掉,我感到很纳闷,爸爸微笑这说:“第一遍茶是不喝的,这是洗茶,用来洗茶、温茶具的。”这样一解释,我的兴趣更加浓郁起来。

  爸爸很快泡第二遍茶,看着水里的气泡一点点从壶底涌起,细长的茶叶变成片片娇嫩的绿叶,再过一会儿,有的茶叶沉在杯底,有的茶叶像调皮的孩子将头浮出了水面,爸爸将杯盖盖上,不过多久,一根根茶叶都如悬针一样浮在水面。

  从壶中倒出茶水,细流般的“叮咚”声交织起来,形成了一首属于茶的赞歌。

  轻轻呷上一口,茶叶的清香立刻在口腔,鼻腔之间弥漫开来,细腻柔滑,有滋有味,仿佛来到了一片茶林遍地的山坡上,空气中夹杂着茶叶的清香,泥土中翻转着茶叶的清香,登上至高点远眺一座座上坡上的茶园,清新之感迎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沉醉在想象之中,一缕阳光直射进小小的杯中,有着一圈一圈的光晕,绿黄色茶水倒映着的我,有几多可爱,又有几分美丽,映衬着的爸爸更加慈祥,似乎眼前一切的美丽都在这水里了,心中的天空不含丝毫杂质,顿时变得无限宽广……

  我小心翼翼地再次拿起茶杯,贪婪地享受着爸爸和茶带给我的温暖。

品茶的作文12

  泉州,是一首意味深远的诗,是一幅轻描淡写的画,是一部读而不倦的书,更是一杯回味无穷的茶,永远充满青春活力和无穷魅力。

  置身泉州,轻轻吸一口气,便能闻到香飘万里的铁观音的味道。随着飘来的香味慢慢探去,便可看到几位礼仪小姐们把嫩绿的茶叶放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用水轻轻一冲,就可看到茶叶一片片散开,茶水汤明色绿、浓艳清澈,又香味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淡淡的品一小口后,虽然感到略有苦涩,却又醇厚甘鲜。慢慢咽下,喉咙中感到十分清爽甘甜,韵味无穷。

  在春季采茶中,我随着外婆早早的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茶山。茶山上一片翠绿,犹如走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随处都可见到呈青蒂绿福蜻蜓头状,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之美誉的铁观音。一阵轻轻的风拂过,一缕缕淡淡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一颗颗茶树盘山而上,从远处望去,宛如一条巨大的翡翠龙横卧在山上。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中,铁观音树早已探出一个个绿色的小脑袋,在暖风中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好奇地打量这周围。外婆神采奕奕,头戴草帽,腰挎背篓,用灵巧的动作敏捷地从茶树上采下一片片嫩芽。绿树衬托着外婆辛勤劳动的背影,构成了一幅朴实的`油画。

  看着外婆采得如此来劲,我也不甘示弱,便也学着外婆的样子采起茶来。我笨拙地从茶树上用力一扯,却把嫩叶给弄破了。外婆看了,在一旁乐呵呵地笑着说:“阿清,采茶,不能这么用力,只要轻轻的在叶子的跟上一压,再顺势一提,才能保持茶叶的完整。”我听后,若有所悟,连忙用外婆的方法试一试,果然采摘的叶子没有被损坏。接下来,我的兴致越来越高了,尽管采摘的速度和外婆差距甚远,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

  回到家后,外婆将茶叶平铺在太阳底下晒,铁观音茶叶在太阳的照射下,娇嫩的身躯一下变得僵硬了。接下来外婆就把茶叶放到摇青筒中,茶叶们在筒中蹦跳着、飞舞着,一片片兴高采烈。成品的茶叶还需要炒青、整体包揉等步骤才算完成。制茶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错过其中一个环节,就不能制成一泡好茶。

  铁观音一上市,它的香味就引来了许多客人,不一会儿,就被一抢而空了。铁观音有着与人相同的厚重,才使茶成了泉州人、茶香人不可欠缺的一部分。而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也使人在品尝中体会美的享受。

  甘甜醇香的茶叶,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泉州的山山水水,让泉州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光彩。

品茶的作文13

  记得那是在一堂作文课上.补习班的寥老师带来了许多茶,让我门品尝。寥老师告诉我们,茶是中国的国饮。

  寥老师带来的茶有碧螺春、西湖龙井、日照绿茶、还有一种茶名字听起来很有诗意,叫“碧潭飘雪”。接着寥老师开始分茶。我从座位上一跃而起,提出了要龙井茶的要求,因为我喜欢西湖,所以觉得西湖的茶自然好喝,寥老师就把龙井茶分给了我们组。

  茶叶发下来后,我把包茶叶的纸打开,发现龙井茶的叶子细长细长的,像把又弯又长的镰刀,还上墨绿色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又摸了下还没泡的茶叶,很干燥,像石头的表面一样粗糙,不过,纸包里的茶叶很少,只有一小撮。我想,茶叶就这么一点点,要上少了怎么办呢?

  寥老师分给各组一个杯子,我们组的是一个大个儿的杯子,开始冲茶了,我麻利地把茶叶放入杯子,寥老师来倒开水,水一进杯子,茶叶就似火箭般从杯底向上冲击,茶叶在杯子里翻滚着、跳跃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平静,然后就看见茶叶舒展开来,叶子由小变大,杯中的茶叶现在显得很多,看来我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杯子里茶水的颜色变的碧绿清澈,非常诱人。

  我迫不及待的将才茶到进纸杯里喝了一口,结果,茶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清香甘甜,而是非常的苦!!除了苦还是苦!我想可能是泡的太浓了,这时,我的舌头都苦涩涩的了,原来这么有名的茶竟然是这么苦的啊!!我大失所望,不想在喝龙井茶了,寥老师却说龙井很好喝,我一脸的迷惑,寥老师说:“喝茶,需要细细的品,像你这么喝是喝不出什么的...”

  于是我又喝了几口,渐渐地,我仿佛走进了绿油油的竹林中,微风怫面,自己则端着茶杯品尝著名茶龙井,这时茶水开始不苦了,嗓子眼里还有一点点的甜,茶水闻起来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此时此刻,我才体会到了“品”茶的境界。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茶有百味”。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龙井茶也要先尝它的苦、它的涩,才能品味到它的甘美。要想尝到生活中的甘甜,不也是这样的么?

品茶的作文14

  窗外细雨纷纷,幽幽氲裹着茶香。

  一杯茶色似含人间百味,牵起千分回忆、万分思念。

  秋日清晨,微风微凉,点点秋阳落入房。

  外公端坐于矮桌前,摆弄着他视如珍宝的茶具,全神贯注。外公喜茶懂茶,却从不为好茶花高价。虽然子女们也常孝敬他老人家名贵的茶,但若非团聚,他绝不独品。

  我跑去他身旁,他咧嘴一笑,拍拍我的头让我把柜子里的黑茶取出。

  我取茶时问:舅舅上次送你的普洱您怎么不喝?是味不及黑茶吗?外公笑着摇摇头,眼角堆起皱纹,接过茶叶用茶夹娴熟地夹入茶壶中。

  品茶呀,不在品种,而在心境。外公笑道,用手指刮了刮我的鼻尖:你们小孩都喜欢喝甜饮料,要我说,那可不比茶味。他冲我表情夸张地蹙眉撇嘴,引我大笑,随手把泡好的茶倒入绛色陶杯递于我。

  茶中自有道,你一品便知。

  我有些懵地望向满脸笑容的外公,幼时的我只是觉得他说话文绉绉的,也没多想。先吹吹,小心烫啊。外公也端茶杯,嗅着茶香,笑容安详。

  清茶浓香,有的阳光,轻柔地落了满屋流光飞舞的碎片。

  我有模有样的学外公每次只小酌一口,渐渐苦味漫开,正欲皱眉,芳香回转,一口饮罢清香盈满心。我似乎感受到了苦尽甘来,对外公眨眨眼。

  外公点点头,白色的水雾袅袅,外公眼里映着晨亮,展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原来如此,茶中自有道。

  思绪开转,更风清,雨骤停,细细茶香暗中来。眼前的`视线有些朦胧,心中那样平静,如茶香般缓且悠长。

  手中的茶杯像是还温存着他在儿时给我浸泡的生命,那透彻的爱还在为我倾述他那段年久的沧桑。我多想告诉他,我已经懂得酒阑更喜团茶苦。为他泡上一杯清茶,品尽世间繁华。

  茶若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还是外公一笑,便晓借茶静心度春秋,受一份安然,淡墨红尘,寂静欢喜。

  萧萧黄叶闭疏窗,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品茶的作文15

  我家里有好多的茶,爸爸妈妈都喜欢品茶,我从小也喜欢喝茶。我期待着,盼望着有一个机会能学习茶的知识,品尝一下各种好茶。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牛通社的活动中报名了品茶的活动,我和妈妈都激动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参加这个活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我和妈妈早早地从家里出发。这次的活动是怎么样的呢?是单单让我们品茶吗?还是让我们学习泡茶?又或者是学习茶的礼仪呢?要不就是让我们了解了解茶的历史吧!

  到了孤山博物馆的文澜阁里,也就是活动的地方,我们这些小记者们都穿上汉代的衣服,都变身成了汉代宫里的英俊的小臣子和漂亮的小宫女。

  活动开始了,首先老师教我们怎样行礼,我们男的比较简单,只要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鞠躬90度就完成了。鞠躬90度是为了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敬。接着我们就开始了品茶活动。先进门洗手,把手擦干,再与主人行礼,然后入座。这时小茶艺师已经端端正正站在桌子边上等着客人入座了。等所有的人入座完毕后,小茶艺师就开始为我们泡茶。只见她首先用双手轻轻地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像碗形的茶具中,接着提起水壶从高高的地方把水倒在勺子上,水慢慢地流到茶具中。然后再拿出勺子,双手摇动茶具,使得茶具被水湿润透,这就是温碗。最后就开始泡茶了:先把茶叶放入茶具,再加热水。随着咕噜咕噜咕噜的声响,一壶好茶就泡好了。小茶艺师泡茶的一连串动作认真、细致、熟练令我非常敬佩。一阵热气飘出,茶叶的清香直钻我的.鼻孔。我端起小茶杯,闻一闻茶香,抿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淡淡的清香,真好喝啊!接着我又喝了好几杯。

  这次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让我学到了汉代茶的礼仪和泡茶的方法,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茶艺师认真的态度。期待下次更有趣、更好玩的活动。

【品茶的作文】相关文章:

品茶的作文03-08

品茶的作文08-06

品茶08-26

品茶随想作文02-16

关于品茶的作文03-21

品茶优秀作文03-30

关于品茶作文08-06

有关品茶的作文09-02

关于品茶的作文08-30

品茶大会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