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作文

时间:2023-08-31 10:07:44 好文 我要投稿

百善孝为先作文(优选)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善孝为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善孝为先作文(优选)

百善孝为先作文1

  一个字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个字包容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孝

  孝,感恩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父母养育我们成长,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但“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永存我们心中的一份爱,一种来自内心的感恩。父母为了儿女的安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父母呢?《诗经·小雅》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们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爱、温暖、物质,所以感恩父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之事。

  孝,博大精深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孝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是感恩父母,同样蕴含了尊敬长辈,孝敬师长,吴汝纶在《谕儿女》中说:“凡为人先从孝做起,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总而言之,不仅仅是父母,但凡是长辈,我们都要尽一份孝心,无非是对孝的延伸,对博爱的欣赏。举手投足间,孝,升华着我们的心灵,一朝一夕中,焕发着中华美德“孝”的光彩。

  孝,责任担当

  领略了“孝文化”的博大精深,青少年怀着雄心壮志承担起对孝的责任,敢于担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文化”,“孝”字隐含在生活的点滴中,而在这个时代的潮流冲刷下,“孝文化”却被视而不见,在生活中也越来越难发现孝文化的身影,我们应该积极的呼唤孝文化,担当起继承发扬孝文化的重大责任。开启新时代的美德孝行。牢记“百善孝为先”。

  孝,从我做起

  要想承担起“孝文化”的责任,就要从我做起,用实践来体现“孝”,古有黄香温席,怀橘遗亲,百里负米,一件件孝行世代传颂,我们平时也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孝敬亲友,时刻想着亲人,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爱。在生活中给父母洗脚、按摩,为让父母舒心、开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洗碗、做饭都是孝行。从我做起,让“孝”洒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百善孝为先,古之成大事者,极其注重“孝”。孝者,必能成大事的说法同样在现代适用。我同样相信,在这个新时代更应该注重“孝文化”,感恩父母承担起对博大精深孝文化的责任,孝,从我做起!用实践感知孝道,让孝文化走进生活,感动社会吧!

百善孝为先作文2

  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带给我一些礼物。

  前不久从徽州回来,也不例外给我带来许多小礼物。其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那一枚枚精致的书签,上面不是图画而是充满书香气息的文字。有一枚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行书“孝”字。这个孝字可不寻常啊,因为它是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运笔浑厚,气势恢宏。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敬老孝顺的后生形象,而此人后脑却像猴头,其寓意是为孝者为人,不孝者为猴。

  看着这枚书签,我想到了爸爸平时常常跟我说的孝道。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古人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经》开篇就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古人都将孝放在第一位。

  孝不仅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意识上,更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相传春秋时期的郯子,他父母年老,眼睛又不好,需要饮鹿乳治疗。于是他就披这鹿皮,深入鹿群中挤取鹿乳,以供奉双亲。一次挤鹿乳是发现一个猎人正要射杀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将挤鹿乳奉双老的'事情告诉了猎人。猎人被他的孝顺感动了,就赠给他一些鹿乳,并护送他下山。这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孝感动天、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芦衣顺母、打虎救父、弃官奉亲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都是诗人对父母炽烈情意的热情讴歌。只要是正常人,我相信都会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天哪有地,没有父母怎会由我们?父母之恩深似海,寸草尚知报答春晖,作为子女怎么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我虽然还是少年,但道理我是明白的。想象自己,我感到一阵莫名的羞愧。我平时的一些表现屡屡让父母感到有些伤心和难过,比如常常表现出来的不听话,不认真学习,不尊重和体谅父母,不懂得感恩等等。

  现在上学时我把这枚书签放在书包里,回家做作业时摆在桌案上。看着这枚书签我就不会忘记父母的爱和教诲,努力改变自己,做一个德智全面发展身心都健康的人。

百善孝为先作文3

  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还没好好看看他,眼睛就花了,半辈子过去了,只留下满头白发。——题记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生育之恩,等同昊天。孝道是一个立足点,它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如果你孝敬父母,你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你孝敬父母,你会拥有一颗爱心;如果你孝敬父母,那么你会受到社会的尊重。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无需回报的,而我们给他们的爱则只能用孝的方式来表达,因为没有孝哪里来的爱。

  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百善孝为先!记得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年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外奔波,回来时十分劳累。黄香为了让父亲舒服一些,热天里总是用扇子先把父亲睡觉的床枕扇凉。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钻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将其暖热了再让父亲去睡,从不间断。古人况且如此,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时代,更应如此才是。就对我们学生来说吧,我认为对于我们现在而言对长辈最大的孝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尽量让父母少操心,平时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吃完饭,帮母亲洗洗碗筷,扫扫地,然后就给父母亲递一杯茶,捶捶背。经过岁月的磨练,我发现父母亲坚实的后背有一些弯了,头发也有了零星稀疏的白色。如果你认为他们爱你是应该的,无需回报的,那么请你听着:你心疼他们,孝敬他们更是无需回报的!也许父母现在还有时间,他们还年轻,可以尽自己的'能力爱我们,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老去,离开世界的那天?

  我想过,到了那时你就没有时间去说你是那么爱他们,也许他们也听不到了,也没有用了。正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要。所以,不要等到将来,现在就你心疼一下自己的父母,孝敬一下他们,哪怕是拉着他们的手散散步啊,时间不等人,孝敬不分时间,也不分年龄!父母总会有老的一天,但是他们却时刻都需要我们的孝,我们的爱!我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我生命,我要孝敬我的父母,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他们用他的博大包容了我的一切!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世界!

百善孝为先作文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爷爷在棉纺厂上班,单位离家远,骑电动车还得一个小时;每天站着工作八个小时,尤其是上夜班,更是熬人。奶奶、爸爸、妈妈体谅爷爷年纪大、上班辛苦,家里的大事小情从来不让爷爷费心,每次爷爷上中班、夜班,他们都教育我小声说话,不要影响爷爷休息。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爷爷奶奶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听爸爸讲,爷爷的妈妈瘫痪在床长达八年,爷爷和奶奶那时上着“三班倒”,他们一边忙着上班,一边抚养年幼的爸爸,还尽心尽力地照顾瘫痪的奶奶。爷爷一共兄弟四个,轮流照顾老人。轮到爷爷奶奶照顾老人,他们无论饮食起居、增减衣物,还是陪老人说话,都无微不至;轮到别的兄弟照顾老人,爷爷奶奶也常去老人那里看看吃饭了没,饭菜可不可口,有没有别的需要。

  爷爷奶奶的孝行教育、影响了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又用自己的孝行教育、影响了我。看爷爷下班回来累了,我主动帮他按摩;每周末的晚上,我都陪奶奶下楼遛弯,锻炼身体;爸爸妈妈生病了,我帮他们端水、拿药,并送上贴心的`问候……

  从古至今,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孝行天下,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作为现代的少年更应该懂得孝敬长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效祖国,振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百善孝为先作文5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我们都知道很多名人的家风故事,比如: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曾国藩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等。不过,对于这些名人的家风家训,我没有太深刻的`体会。要是说我们的家风,那一定是妈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姥姥、姥爷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爸爸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但每次回来,都会买好多姥姥、姥爷爱吃的东西。一有时间,就会开车带我们全家出去玩。妈妈工作很忙,又要照顾姥姥、姥爷和我,但她毫无怨言。姥姥、姥爷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姥姥、姥爷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妈妈说:孝顺孝顺,要“孝”就要让他们顺心。

  姥爷身体不太好,弯不下腰,行动不方便。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每个月都要定期给姥爷剪指甲。妈妈总是先端来一盆热水,把姥爷的脚放在水盆里,然后问问”烫不烫?“,要是烫,就加点儿凉水;要是凉,就加点热水。洗完了,再用擦脚布把姥爷的脚擦干,然后妈妈抱着姥爷的脚,用剪指甲刀给姥爷仔细地剪脚趾甲。

  妈妈的行为影响着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妈妈说她肩膀疼。我就给妈妈捶了捶背,妈妈说太舒服了。我又让妈妈趴在床上,给她按摩。按着按着,我的胳膊酸了,可是看到妈妈那么痛苦,我什么也没说,继续坚持给妈妈又按又捶。后来妈妈说刮痧应该会很舒服,我就赶紧找来刮痧油和刮痧板,开始给妈妈刮痧。我先在妈妈的背上抹上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在抹油的地方使劲儿刮。有可能是我太累了,刮得没劲儿,所以刮了半天才刮出一点痧。妈妈说:好了,宝贝,太舒服了,你快歇会吧。我把东西收好,累得一下子躺在了床上。虽然我很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帮妈妈解除了疼痛。

  爸爸妈妈孝顺姥姥姥爷,我孝顺爸爸妈妈,“孝道”不知不觉在我的家庭中流传下来。“百善孝为先”,我要牢记这句话,并把它传承下去。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百善孝为先作文6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百善孝为先作文7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我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但是,不能总拿别人的东西,于是子路就想到了打工。从此以后,子路便四处帮被人打工,赚了钱,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里买米回家煮给父母吃,直到他们去世!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甚至连一个电话都不打去问候父母,有的只顾着自我吃喝玩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亲……这些都让我们触目惊心。

  子路的行为是可贵的,他的行为是无人能比的,他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他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他是我们的榜样!虽然我是学生,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决心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亲。

  就像我爸爸,他每个月都会回老家一次,每次都会住上几天,每次都会拿写生活用品,每次都会帮爷爷奶奶砍柴煮饭,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值得学习的,这样爸爸既能让爷爷奶奶放心又能尽一份孝心。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这些事虽小,但却能更好的体现出每个人的孝心,这些事都是都是十分简单的

  感恩是有好处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以前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我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我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完美,使生活更加充实。

百善孝为先作文8

  孝、爱、礼,乃是立人之本。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9月1日,正是开学的日期,而电视上也播出了一档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一档令人受益匪浅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用生动的言语向我们解释了“孝”、“爱”、“礼”要怎样用实际行动做到。节目里的故事很感人,当我看到平民工人何红涛为了让老父亲在晚年不留下遗憾,而特地改造了一辆摩托车,载着父亲出去旅游时,我不禁被深深震撼了,这不就是“孝”吗?为了父母能够快乐,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哪怕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帮父母沏一杯茶,叠叠衣服,洗洗脚,父母就会非常满足,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能知道分担家务了。父母养育着我们,我们就应该报答他们。

  其实,要想孩子学会“孝”,家长要做出模范。“童话大王”郑渊洁大家应该都清楚吧,在他第一次写《xxx外传》时,一直担心在钢笔没墨水时会被打断思路,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写了三天,钢笔里的墨水还是满满的,结果一天晚上,郑渊洁无意间发现自己的父亲正悄悄给自己的墨笔打墨水呢。身教胜于言教,郑渊洁在教育儿子时都是用自己作为榜样。《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作者王铮亮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父母陪着我们几十年,不容易,他们辛苦养育我们,自己最宝贵的黄金时间却悄悄流失。”“爱”,爱是从心底而发的,所以它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爱,要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这样才能收获快乐。看了秦勇和他的儿子大珍珠的事后,我对“爱”字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大珍珠从小就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如果是一般人,他应该会将这个孩子抛弃掉,但秦勇没有,他辞掉工作,带着儿子相依为命,既当爸又当老师,大珍珠在他的引导下,逐渐康复。爱就是陪伴呵护和成长,爱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要表达及时,不能等待。

  “礼”,就是文明礼仪,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生活中的小常识要劳记,著名歌手容祖儿的家风很严厉,她妈妈从小就教育她,要懂礼仪,说话不能太大声,吃饭时要让老人先上座……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要讲礼貌,哪怕是身边一点微不足道小事。

  《开学第一课》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也是对我影响最重要的一堂课。

百善孝为先作文9

  所谓“乌鸦反哺”。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飞不动了,不能自己觅食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如此遭人厌恶,给人以恶心的形象的乌鸦都懂得"孝”,何况我们这些所谓高智商的人类呢,这一点上确实不如那只乌黑的小鸟。

  那么首先什么是孝呢?在我的理解里孝就是现在乖乖听父母的话,未来上了工作岗位不忘记还有这么两个曾经费尽心思,把我拉扯大,而现在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父母,能够常回家看看。

  我总是与我那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妈妈犟嘴,还记得那次,我正与我的.小伙伴们,开心的打着篮球,“快快快”,“抢篮板”,“空位,投球”这些词语,总能贯穿球场,充满了激情。可是一个如同滔天大浪的声音呼唤着我,这个声音从栏杆外直传到球场,声能似乎毫无减弱,那刺耳的尖叫,远一看像一个泼辣的女人,近一看竟是我那唠唠叨叨的母亲,我走上跟前来。

  “去剃头吧!别打篮球了!”

  这使我很不满意,顶嘴就说:“不行,我正打着篮球呢,打得正尽兴呢,大家还在等着我呢。”

  “歇一天不打,你会掉一块肉还是怎样?”

  “我就是不回,你走吧。”于是他骑着电动车就走了,打完球之后,我畏畏缩缩的回到了家,当然谩骂会劈头盖脸的扑来,吓得我都不知道怎么顶嘴了。

  可是我的爸爸却轻声和蔼地对我说,你的妈妈也是为你好,你怎么可以顶嘴呢,你要知道,在我那个年代,顶嘴的话,会被毒打一顿的,告诉你,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是首当其冲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对待自己的长辈,特别是父母更要尊敬孝顺,这些你还不懂,等到长大之后你会渐渐明白的。

  我觉得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每每惹得父母不开心时,总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感到他们是不容易的,我觉得我成长了,我初步的认识了孝这个博大精深的汉字。

  可现在人们只知道看电视,玩手机,对父母只有冷淡和无视,放下你的昂贵的电视,手机,看看那一副副为了你操心劳累而导致的脸颊,皱纹横生。醒醒吧,父母老了,需要被呵护了,需要被爱护了,需要被保护了。

  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百善孝为先作文10

  古人曾经说过:“百善孝为先。”我们家就世代流传这句古话。父母在我还是儿童时就告诉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在生活中妈妈很尊敬奶奶,在我三周岁时,奶奶大病一场,久久卧床不起,妈妈每天衣不解带的照顾奶奶,日渐消瘦,邻居都说奶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得着这么个好儿媳妇。尽管妈妈尽心尽力的照顾奶奶,可病魔不会有同情心,更不可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奶奶输液,半夜里奶奶扎满针眼的手上的针掉了,殷红色的鲜血往外流,妈妈急得头上直冒冷汗,因为在偏远的山村没有一个医生,而村中唯一会扎针的王奶奶也搬走了,后来妈妈想出了一个法,自己给奶奶扎针,可奶奶硬是不让,生怕扎针扎坏了,妈妈平日里观察医生扎针,耳濡目染,倒也会了些,好不容易扎上了针,可奶奶又说妈妈扎的.和医生扎的不一样,于是唠叨了妈妈不知有多久,有时语言尖酸刻薄,爸爸后来都生气了,可妈妈却总不反驳,依然悉心的照顾这奶奶。

  奶奶年纪大了,从老家搬出来到我家住,平日里奶奶不是晒太阳就是看书,不知有多无聊,爸爸看到了,就决定和妈妈一起去老家把电视搬过来,让奶奶在无聊时看看,不至于整日懒洋洋,病怏怏的。这一次去老家路途遥远花了不少钱加油,再说了,回一次家也要给乡亲邻居们买些东西,而且到老家时天色已晚,只能暂住在老家一夜,老家因很久没有人住所以潮湿,阴暗,还有几只小耗子,妈妈怕耗子,所以一夜没睡,到天亮才睡了一小会。不但如此,老家还在山下,下雨时节土路湿漉漉的,车子很难通过,回去时妈妈又淋了雨发了高烧,但父母毫无怨言。

  父母的行动,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长大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百善孝为先”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我们成人就有义务和责任照顾、赡养他们,我们即使衣不遮体,食不充饥,但对父母的孝心一分也不能少。我们即使筋疲力尽、穷困涂倒,但对父母的尊重也不能少。父母训斥我们,那是母爱与父爱的另类表示。羊羔尚且跪乳,乌鸦还能反补,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传扬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作文11

  泪,打湿了我的衣襟,画面里那句撕心裂肺的“妈妈”,那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母子相拥”场景,轻轻地撩动了我的心弦。脑海中随之奔出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的确,“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已被歌颂千百万遍。孔子曾曰:“君子务本,本立而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古者曰:“百善孝为先!”马克思也曾说过:“父母是最仁慈的法官,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至今对“孝”的定义,我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过“孝”的宏愿。也许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腰缠万贯,衣锦还乡;也许他们想以自己的实力让父母过上衣食无忧的逍遥日子;也许他们想带领父母在其有生之年周游世界……可是这样的孩子常常在自己生存的苦累中忘记了岁月的不饶人,忘记了生命本体的不堪一击,忘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最终留下的是满腹的遗憾与忏悔。其实,仔细思索不难发现,父母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东西,更多的是想得到精神上的富足,也许是一家人简单地吃个饭;也许是茶余饭后与子女会心地聊聊天,并不奢望日子过得多富裕,有时候看着子女在外奔波劳累,父母心中更多的.是心疼与不舍,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读懂他们的真实内心……

  父母是不易的,他们将我们牵到了这个世界,从此我们便成为了他们一辈子操劳的对象,成为了他们永远爱护与疼惜的孩子,成为了那个直至离去也放心不下的宝贝。然而许多子女将这视为天经地义。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会对他人甚至陌生人的小小帮组而感激不已,而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母却不提片字的感谢。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忘却了,亦或许是感受不到了,但是父母的爱一直萦绕在我们周围,不曾离去……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从来无法解释青春岁月里父母带给我那些深刻而温暖的感动。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哭泣的时候,触到妈妈温暖的手便会破涕而笑,就像一场破空而来的大雨过后,顿时阳光明媚。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伤心的时候,听到爸爸一句简单的话会顿时灼热我的内心,也许这就是爱吧!

  “百善孝为先”我想我懂了,耳边不觉响起了电影中一段话:“母亲已经一天天老去,而我是母亲最终的依靠。”我想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给妈妈还有爸爸幸福,我会把我最珍贵的留给我最爱的父母,那么你呢?

百善孝为先作文1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便教育我要孝顺,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可以成绩不好,但如果他连孝都做不到,那他就不能称之为人。以前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对孝这么看重,这么执着。平常把教育工作甩给老妈的爸爸,却经常为了孝来教育我,当时我的非常不理解。生活中的老爸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一有好东西先分出两份给奶奶和姥姥,剩下的才我们自己吃,奶奶和姥姥家东西坏了什么的,他也总是第一时间去修理。在今年的暑假期间,我真正理解了爸爸的用意。

  那是在一个周四的早上奶奶打来电话说爷爷不太好。爸爸妈妈在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急急忙忙赶回了老家,我当时跟舅舅一家在济南,就没有去。周六一回来,我便坐车去了医院,我并不清楚爷爷的病情有多重,一开始以为只是小病痛,根本没有死亡的概念。当进到病房看到原本健康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床边上架着只有在电视剧里才看过的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鼻子里插着食管。爸爸让我给爷爷拍打后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生成褥疮,给爷爷按摩四肢,防止四肢血栓的生成,我摸着爷爷松弛枯老的皮肤,感受着时间停留在爷爷身上的痕迹,感受着爷爷一片衰老死寂的身体,心里有些发堵。我每天尽心尽力的给爷爷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奶奶直夸我懂事长大了,虽然爷爷最后还是去世了,我很伤心,但没有愧疚。我终于懂得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让我在爷爷生病时好好照顾爷爷,给爷爷按摩是让我尽一份孙女的孝心,不想让我留有愧疚和遗憾,不想让我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通过爷爷住院的种种事情,让我也慢慢理解了孝的意义:孝并不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孝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嘘寒问暖,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孝顺父母,不要以为我们还小,没有孝顺父母的担当。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给父母买房子,买汽车,买衣服,但听爸爸妈妈的话是我们的孝,好好学习是我们的孝,给爸爸妈妈倒杯水是我们的孝,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是我们的孝…。总而言之,孝无处不在,现在做一个好孩子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一代一代的不断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百善孝为先作文13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的父母就要为我们操劳了,他们日夜不停,无时无刻地守护着我们。如今,他们的双鬓已经斑白,我们更应该从现在开始用心去关心、爱护,孝顺我们的父母。

  时至今日,我们以为文明的观念,使得‘孝’这个文明传统已经倍加深入人心。可是我却要说“不”。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孝之人。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他们的父亲老了,吃饭时,不是把菜弄掉就是把碗打碎,他们很嫌弃他,就拿一个木碗给他,到吃饭时把他赶到小黑屋里,这个父亲每天只能在小黑屋里默默的流着眼泪。

  后来,这对夫妻有了孩子。一天,吃完饭后,孩子对妈妈要了钱,说是要到集市上买小木碗,妈妈问他要买木碗干什么?儿子义正言辞地说:“等你们老了以后,给你们到黑屋子里吃饭呀!”这对夫妻听了,马上把父亲从黑屋子里接出来,好好的'侍奉他。是啊,这对夫妻开始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就把父亲赶出去,这是多么不孝啊!直到这个孩子的一席话语,他们才意识到错误,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不孝父母,必有孩子不孝你。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恩人,我们有责任义不容辞地照顾他们。如果不尽人情地去孝顺父母,那么这跟禽畜有什么区别呢?

  古时的孔融从小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弟弟妹妹和哥哥姐姐,自己却吃最小的。要知道,从小就孝顺是一种美德。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碗温热的汤面,学习时那一句温馨的提示……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却从不会抱怨苦和累。父母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长大,这份重于泰山的养育之恩我们究竟该如何报答呢?是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还是要做个举世闻名的伟人?不,这些都不需要,我们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可以让父母为我们的孝顺之心而感动,会让父母心中涌起很大的波澜。如:帮父母捶捶背,在父母劳累之余的一杯温开水,帮父母洗洗脚,认真学习……这些事足以让父母感受到爱,这就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孝不能等待,不要等到父母都白发苍苍了再报答。孝,就如同冬日里暖心的热茶,如同沙漠里的一滴水。那么平凡却又是那么的必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承我国几千年来的孝道文化,让孝道之花在我心中永远绽放!

百善孝为先作文14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老人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我的爷爷奶奶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可能是人老了吧,他们嘴里总会发出一种难闻的怪味,十分呛鼻。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所以爷爷就成了我的家庭教师。一次,我因为一道不懂的练习题,就去找爷爷讲解,爷爷一听说要给我讲题,兴奋的两眼发光,他波不及待地带上老花镜,清了清嗓子,吐了一口气正要说话时,我急忙捏紧鼻子、皱起了眉头。爷爷楞了一下,疑惑地看着我,接着他马上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原因,闪闪发光的`双眼顿时黯淡了下来。爷爷不好意思地退了一步,然后小心翼翼的给讲起了题,生怕怪味又钻进我的鼻子。

  我看着白发苍苍的爷爷,他脸上十分之一的皱纹好像都是因我而起,头上的一缕白发也好似是为我而生,我不仅惭愧万分,对自己刚才的动作后悔不已。爷爷多么爱我啊,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他?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蒙上了一层薄冰,挥之不去。

  我的思绪又飞到了那年冬天,那还是一个风雪交加的黎明,我要去郑州参加演出,必须在六点钟前赶到前往郑州的大巴车上。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送我的任务就交给爷爷了。爷爷骑着三轮车,奶奶用小棉被裹着我,听着三轮车发出的“吱吱”的声音,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洋洋的幸福感。直到大巴车走远了,我还看到他们在夜色中朝我挥手。

  我渐渐地读懂了爷爷的心。……

  我开始改变自己。爷爷扫地的时候,我接过他手里的帚,帮他扫地;爷爷洗碗的时候,我会站在他身边帮他摆碗筷;爷爷洗脚的时候,我会帮他拿拖鞋……。刚开始,爷爷话很少,渐渐地,我们聊得火热起来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养生秘诀等。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心中的那层冰,也被我们的热火融化了。

  孝敬是太阳,能给人温暖;孝敬是大山,能给你依靠;孝敬是土地,藏着丰富的矿产…

  不要忘记时间的流逝,不要忘记生命的不堪一击,更不要忘记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作文15

  孝,这个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百善孝为先”,无论你做的事有多小,“孝”字永远排在第一位。

  妈妈下班了,她疲惫不堪地坐在椅子上。我来到妈妈身旁,细细地盯着她看——因为我今天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个人的外貌。我想到了妈妈,之前我还没有仔细观察过妈妈,今天,我要仔细地观察妈妈,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看着看着,我陷入了沉思:原来我的妈妈已经不再年轻,她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出现了几缕白发,皱纹已经爬满她的脸庞,还有一些斑点。这时,妈妈伸过手要抚摸我的头,我才发现她那原本光滑的手已经长出了老茧,甚至还有几道伤伤痕……看着看着,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变得模糊,我忍不住想哭!但我怕被妈妈发现我哭,所以赶紧冲进我的卧室。我躺在床上想: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妈妈不需要我为她做什么,她只希望我健健康康,还能取得好成绩!可是,我决定一定要为妈妈做点事,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得到!

  第二天,妈妈一如既往在夕阳落下的时候下班回家了。我赶紧打了一盆热水,还特意用手试了试水温。妈妈刚坐下,我就把热水端到她的面前说:“妈妈,我来为你洗脚!”妈妈一愣,笑着说:“呵呵,不用不用,妈妈自己来洗,你赶紧回屋做作业去吧。”我拿来毛巾和拖鞋,坚持帮妈妈脱下袜子,把妈妈那双裂开了许多小口子的双脚放入热水盆里。我用双手轻轻在她脚上摩挲,我发现妈妈的脚和我的脚那么不同:她的脚很粗糙,有一些干裂的小口甚至渗出血来,我知道她以前买过一些药膏,可都无济于事。唉,妈妈这是太辛苦了,着脚上的'一道道小裂口就像在我心里裂开似的,好疼!“妈妈,你疼吗?”我抬起头问。妈妈看着我只是笑,但我分明看见她眼睛有些湿润……

  从那以后,我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拖地、洗碗……我只是想为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即使我做的都是些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事。我还要悄悄告诉你,我偷偷地学会了两首歌——《妈妈的吻》和《烛光里的妈妈》,下一次我一定唱给妈妈听!

【百善孝为先作文】相关文章:

百善孝为先作文03-13

百善孝为先作文03-13

百善孝为先作文(经典)07-24

百善孝为先作文【精选】08-28

(荐)百善孝为先作文07-09

[精华]百善孝为先作文07-10

百善孝为先作文【精】07-07

百善孝为先作文(精华)07-08

百善孝为先作文[精华]07-10

百善孝为先作文【必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