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的作文

时间:2023-08-13 00:10: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茶的作文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茶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茶的作文通用[15篇]

品茶的作文1

  平时,常听大人们说茶叶很甜,于是我经常喝茶,每次都是囫囵吞枣,从没细细品尝过,就算有次老师让我们品,我也喝的快极了,所以我总也品不出茶的美味。今天我心血来潮,准备再是一次。

  我拿出茶叶,捏了一撮放进杯中,就去闻茶叶,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入鼻中,这味道很诱人。我又倒上开水,哈,那些茶叶打起转来,时起时落。慢慢平静下来后,只见茶变成了淡绿色,气味也变得十分清幽,让人想吃掉这香味。我准备喝茶,把茶倒进嘴里含了好一会儿,不但舌头苦,连两颊也酸了,便想:我品的这么细,这么辛苦,怎么还是苦的呀。突然,我又想起了爷爷喝茶时老是吸茶水,于是我也照样做起来了,可是吸的.时候还是甜的,入嘴就苦下来了。第三次,我学着爷爷还有电视剧里人物的喝法,吸了一口,哈了一声把茶水咽入肚中,闭上眼睛过了几分钟果然变甜了,而且还“绕梁三日”。原来茶应该这么品呀!

  通过这次意想不到的成功,我知道了什么叫苦尽甘来。

品茶的作文2

  张老师可真是千奇百怪的啊!就连简单的喝茶也都能玩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课间,张老师骄傲地抬起头很大声地喊道:“小俞,小俞,小俞!”

  “唉!”只听见小俞老师很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好一会也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会儿,张老师有点不耐烦了,不想再等下去,刚开口想叫的时候,小俞老师冲冲的就走了进来,“小”刚叫出一声,当时全场一片尴尬,许久没有声音,目光都看向了小俞老师。

  “你去干什么了?”张老师不耐烦地质问道;

  “我,我刚才去卫生间了。”

  “手洗了吗?”

  “还没有来得及呢!”小俞老师应了声就走了出去。

  此时,张老师拿过了茶叶和水壶,迅速的解开了茶叶袋上面的'绳结,拿出一撮茶叶,左手握住茶杯,右手拿着茶叶袋往茶杯里面倒,可能是茶叶袋袋口太小了点,茶叶没有倒出来。这时张老师就有点急了,两只手一起上,挤了一点茶叶出来,然后用夹子把茶叶袋口夹住。

  张老师提起水壶,慢慢的小心的往茶杯里倒水,一开始就有几点水倒在了外面,张老师赶紧调整了姿势,慢慢地抬起水壶,水流越来越细,总算加好了水。

  轻轻的把水壶放在桌子的边上,拿起茶杯,吸了口气后,往茶杯里吹了几口,只见茶叶向两边分开,这时张老师喝了一小口,皱了皱眉头,可能有点烫吧,过了一会又喝了一口,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茶真的有这么好喝吗?

品茶的作文3

  周末独自在家,觉得有些口干——有了,泡杯茶来喝吧!

  我从柜子里拿出水杯、茶叶罐、水壶,一一摆在茶几上。我打开茶叶罐,取出一小撮茶叶移到杯子上方,一松手,茶叶落进了杯子,发出“嚓嚓”的声音。

  我端起水壶,一手握住把手,一手托住壶底,轻轻按下按钮,水像山间清澈的瀑布,从壶嘴倾泻而出,坠入杯底。杯口瞬间升起一股白汽。

  随着水位的升高,茶叶上下翻滚:有些“性急”的茶叶一下子沉了下去;有些“慢性子”,慢悠悠地像降落伞一般落下去;还有一些“调皮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竖在杯底,一点儿也不安分;更多的茶叶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久久不肯下去。

  过了一会儿,茶叶都静静待在杯底,杯壁上的小水珠也渐渐退去。原来深绿色的、脆脆的、瘦瘦的茶叶已经变成淡绿色的、软软的、胖乎乎的了。茶水是黄绿色的,散发出缕缕清香。

  我端起这杯泡好的.茶,靠近嘴边,轻轻抿了一小口——苦中带甜,真不错!我一口气喝下了大半杯。“看来,我的泡茶技术还不赖!”我心想。

  我喜欢茶叶的芳香,更喜欢喝这清醇的茶!

品茶的作文4

  昨天,爸爸回来了。我连蹦带跳地冲进了地下车库,帮爸爸拿东西。回到家,我在翻爸爸带回来的好东西时,突然发现了一盒茶——普洱滇红,我脑子立刻浮出了一个计划。

  今天早上我醒来时,发现爸爸妈妈都走了,真是天助我也!我小心地抽出了几克茶叶,刚想拿出紫砂壶,又怕有人来时动静太大,只好从碗架上抽了一个小碗。倒水,放茶叶,然后我又觉得茶叶太少,可能会有点淡,于是又加了几克。第一遍,洗茶。过了约半分钟,我将水倒掉。然后,第二道程序,闻茶。我补上水,用鼻子闻了一下,顿时,一股淡淡的香气飘逸而出。我不禁脱口赞道:“真不愧是四大红茶、十大名茶之一呀!”

  这个时候,叶片已经展开,像几叶小舟,漂在水上,随波而动。我吹了一口气,淡黄的茶汤漾起了一圈圈的波纹,“茶叶小船”也随着水面的波纹上下颠簸,茶叶也从开始的`墨绿变成了深绿。我喝了一口,发现味道似乎不是太好,怎么回事儿呢?我皱皱眉头,眼睛突然锁定了那盆正在茁壮成长的小麦苗,心想:以前人都说什么麦茶,今天我就试试“小麦红茶”。我将小麦也按程序过了两遍,然后品了一下,发现味道很差,于是果断地倒掉了。

  我又小口喝了一口红茶,含在嘴里,感觉有一种莫名的香味散发出来,味道也很好,难道刚才是没到时间?我几口喝完了茶,又吃了一块饼干。惬意!我瞄了一眼表,九点了。老妈快回来了!我把茶房恢复原样,刚到书房准备看书时门就开了。好险呀!我偷偷地乐了。

  在上海喝的下午茶那么贵,也没几个可口的茶点。看我这早茶,免费!味道也不错。

品茶的作文5

  品茶一提到喝茶,我便想到了那一次品茶 。那天晚上,我与妈妈正准备再看一次《鬼娃娃叫花子》时,莎莎阿姨发短信过来,约我们去“竹旗”茶馆。一进茶馆,幽幽的茶香扑鼻而来,优雅、古典的音乐传入我的耳内。里面摆放着古色古香的茶具与盆景。我走楼梯,找到了莎莎阿姨与小小。我点了一杯薰衣草茶便与小小跑出去拿点心、水果,拿着食物进门,茶已全部冲好,我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那颜色淡淡的茶,忽然一种浓郁的苦味充满了我的嘴巴,但茶过 后却又留着一种淡淡的`香味,让人有着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我像失了魂似的拿起一棵杨梅。“哇!怎么没人告诉我这杨梅是新鲜的呢?”我那种飘飘然的感觉被杨梅那突如其来的酸给酸得清醒了。这时,茶已凉了,我慢慢地强忍着苦味把茶喝了个精光,也许是茶冷了喝起来便没有了那种让人似乎飘飘然的感觉,可待我再喝一口热的的时候感觉比第一次不同了,我有一点困意,可却像有什么东西支撑着让我睡不着。晚上一点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与妈妈回到家,我连衣服也没来得及脱,便倒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品茶的作文6

  茶,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我国进步的历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从唐朝开始,我国便拥有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空闲之余,品一杯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爷爷喜欢品茶。

  从小时起,我便喜欢坐在爷爷和他轻轻摇摆着的安乐椅旁,拿起古香古色的茶具,用茶漏轻轻夹起几片淡绿的龙井茶,放入棕黑色的茶壶中,冲上滚烫的泉水,盖上盖子。不久后,茶孔中便冒出丝丝灰白的`热气,夹杂着缕缕淡淡的清香。拿起茶壶,把淡绿的龙井茶倒进茶杯中,整个房中都充满着淡淡的清香。急忙喝了一口,咂咂嘴,先是一股苦涩,而后是沁人心脾的甘甜。

  小时总是不喜欢龙井茶的味道,虽然它入口后会有些甘甜,但在之前还要经历一番苦涩——直至慢慢长大,渐渐懂事,心智渐渐成熟时,便不是一味地喜欢甜甜的花茶,而是渐渐接受稍稍有些苦涩的龙井茶,似乎品出了人生。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花茶有些甜,绿茶有些涩,龙井茶入口苦,咽下去再细细品味,便能感觉到它的甘甜……有人喜欢花茶,因为它香、甜;有人喜欢绿茶,因为它能品尝到甘苦。但是,我却喜欢龙井茶,它既有绿茶的苦涩,又有花茶的甘甜。茶,不能太苦,也不能太甜,正所谓“苦尽甘来”。人生就是一杯淡淡的茶,有苦也有甜;不会只有黄连一般的苦涩,不能只有你过了头的甜。只有苦或甜的人生又有何意义?

  茶,便是人生。

  品茶,就是品人生。品出它的甘甜,甘甜中的苦涩,苦涩中的甘甜……

品茶的作文7

  那日午后受邀去茶坊,结识了一帮茶友,把茶言欢。

  《红楼梦》文中200多次写到茶事,最传神的当是第41回《栊翠庵品茶》。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先给贾母献茶,表明她们之间很熟,对对方的喜好了如指掌。

  茶中有玄机,茶中有人情。妙玉又请黛玉宝钗回房品茶。妙玉刻意用自己常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妙玉对宝玉的一往情深由此可见,宝玉却浑然不知。

  曾经听人说过,行家品茶首先是品茶具。无论是谈茶具还是论茶道,贾母和妙玉都是真正行家。妙玉房中茶具的`珍贵,更能显示出妙玉非同寻常的身份。茶具的选择,也透露了主人的性格特点,比如妙玉的高雅清洁,就在她的茶具上体现出来了。

  妙玉泡茶的水,是5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时,收的梅花上的雪,埋在地下,夏天打开,清醇甘冽。妙玉说,俗人是品不出这水的奥秘的,在这方面,她对黛玉的批评也不留丝毫余地,其孤傲与清高可见一斑。

  《栊翠庵品茶》的情节,涉及茶叶、茶水、茶具、茶镜、品茶人,人物一颦一笑生动形象,形、情、理融于一炉,丝丝入扣。这样的生活给人一种特别精致的感觉。

  现在,三朋四友聚在一起海喝穷吹是最常见的场景,但那感情不一定真挚可靠;但如果有人请你喝茶,那一定是最为亲密的朋友。《红楼梦》里如此,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也是如此。

  如今,我在闲暇时,已疏远了酒桌歌厅,学起妙玉贾母,走进茶室,慢悟茶道,交友交心,心旷神怡。

品茶的作文8

  爷爷最喜欢喝茶了,只要你走进我家,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虽然我家有许多茶叶,可我却从来也没喝过,所以我决定今天要来品一杯苦丁茶。

  首先,我拿出了一只杯子,从茶叶罐里拿出少量的苦丁茶茶叶,茶叶摸上去有点硬,用力一捏,就会被捏碎。我把茶叶放入了杯子中,仔细地观察着,只见这些茶叶黑黑的,卷卷的`,有的几片茶叶团抱在一起,像一个迷你版黑皮球,有的像一位位小精灵,做着美梦,还有的像一个个婴儿,熟睡在妈妈怀中。

  我又倒了杯热水进去,顿时,“小精灵”们都好像被惊醒了似的,四肢舒展了开来,慢慢往上升,它们在水中嬉戏着,打闹着,追逐着……等到浮上水面后,有些“小精灵”又缓缓地沉了下去,如同一位位舞蹈家以华丽的姿势,降落在舞台上。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杯子,低下头把鼻子凑了上去,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钻入鼻子中。我又把杯子凑到嘴边,抿了一小口,一股苦味填满了我的嘴巴。过了几秒,又感到十分清爽、滑润,一丝丝甜味在我的舌尖上绽放。喝着喝着,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茶田之中,远远望去,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古人说:“人生如茶”,果真一点儿也不错。童年上学时,努力刻苦,勤奋学习,是苦的;长大后,事业有成,是甜的。我想,爷爷就是在回味自己以前的时光,才那么爱喝茶的吧。以后我也要像爷爷那样,先苦后甜。

品茶的作文9

  每天看着老师拿着几壶红茶在我们面前,从早到晚不停地喝。空气非常悠闲,令人羡慕。老师看到了我们的小想法,允许我们明天带茶和杯子去泡茶。学生们高兴得闭不上嘴。

  我拿出准备好的茶叶和茶杯。茶叶的形状很奇怪。他们感觉像树叶一样干燥。他们穿着黄色和绿色的衣服。我捏了一把,闻了闻,哇!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觉得好像雨后走进了竹林。

  “哇”,老师往我的杯子里倒了半杯白开水。原来卷曲的叶子突然散开了。其中一些像飞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飞舞。有些像小鱼一样悠闲地出现。其他的像海藻一样下沉。漂浮的茶叶伸展,伸展,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慢慢下沉,就像秋天的落叶。透过水面,人们可以看到它们隐藏的血管。白开水慢慢变黄,再逐渐变黄变绿,最后扩散出来变成淡绿色。我的茶刚刚沏好,但我还没喝。我已经喝了。

  我抿了一口,随即吐了吐舌头。为什么这茶这么苦?老师耐心地说:“再试一次,不要吞下去。”我带着一丝恐惧又喝了一口,然后用舌头把它转过来。的确有一种清凉的.苦味,但在苦味过后,只剩下甜味了。我有点震惊,为什么?我又尝了一遍,发现茶的味道又变甜了。那是清爽的甜味。苦中带甜,甜中带苦。我立刻明白为什么成年人说“品茶就像品尝生活”

  事实上,生活就像茶,苦是甜。然而,苦难并不真的很苦,它也有点甜。甜并不全是甜的,它也有轻微的苦味。甜与苦并存,这就是生活!

品茶的作文10

  曾经有幸做客云南大理,品尝当地风行的三道茶(当地居民叫绍道兆),久久不能忘怀。

  “三道茶”又叫“百斗茶”、“响雷茶”,是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白族居民的待客的传统风俗。相传起源于南诏国时期(公元742年)。宋元时期,白族民间便风行此茶道。

  三道茶的`头道茶茶色如琥珀,焦香扑鼻,滋味苦涩。是上等绿茶煸炒后加入沸水而得。二道茶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俗称“甜茶”。这是主人在杯中加入核桃仁、烤乳扇(用牛奶炼制的地方特产)、红糖等配料的原因。第三道是在杯中放入蜂蜜、姜片、桂皮等,称为“回味茶”。该茶则集甜、麻、辣、涩、苦与茶香于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头道茶寓意人们要敢于吃苦,方可苦尽甘来,悠然品味二道甜茶。历史上此类典故不胜枚举,如汉元帝宰相匡衡的“凿壁偷光”勤奋读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帮助刘邦取得天下的韩信亦忍受过“胯下之辱”。我们亦可效仿古人,苦心明智,努力不辍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味茶则揭示人生中会有酸甜苦辣,也会经历无数风雨坎坷,但我相信只要努力,终会见到风雨后灿烂的彩虹飞舞。希望我们回首前尘往事的时候,不会留下遗憾。

  一苦二甜三回味富有哲理的茶道,足以激励我们奋发进取,从而走向成功。

品茶的作文11

  今天,爸爸从市场里回来一盒中国名茶。一进家,我就连忙打开盒盖,这些茶叶静静地躺在盒底下,好像在说悄悄话,生怕被人听见似的。我凑近鼻子闻了闻,嗯,好香啊!

  我有些忍不住了,拿出一个杯子,在里面放了些绿茶叶,紧接着,我将热水倒进杯里,躺在杯底下的茶叶顿时翻腾起来,像一群受惊的小鱼上下乱窜。冲进杯里的'开水也由白色慢慢变成了淡绿色,最后变成了黄中带点绿的颜色,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我伸出舌头慢慢地舔了一下,有点苦,还不如大口大口地喝呢!说不定喝地快,苦味就没有了。于是,我像老虎似的猛喝一口,顿时,感到嘴里像打了麻药。可当我咽下去的时候,却感到嘴里清香爽口。

  我想,爸爸妈妈天天要辛勤地工作,要是能尝一口我亲手泡的茶,一定会很高兴的!

品茶的作文12

  每当我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茶香,总能想到多少年前的那个场景。

  吃完午饭,我跑到院子里,坐在那把木摇椅上,“嘎吱嘎吱”地摇着。不一会,外婆也乐呵呵地走了过来,我赶紧站起来,给外婆让座。

  “外婆,您要喝茶吗?”我乖巧地说。“好,好,真是我的乖丫头啊!”我跑回屋里,熟练地接水,放茶,倒水,不一会儿,一阵茶香便在屋子里弥漫起来。我小心翼翼地端着茶壶走到外面,给外婆的茶杯倒上茶。

  我也给自己的杯子里倒了茶,一口一口地品着,先闻一闻,香气淡雅却绵长,小品一口,微苦而令人回味无穷。果然是上好的龙井,佐以薄荷、紫苏,让人沉浸在这茶香中,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外婆说,其实茶是不分好坏的,重要的'是你的心境,无论是大气的铁观音,还是绵长的大红袍,又或者是汲西湖水之精华的西湖龙井,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坏之分。

  听外婆说,这茶呀,是茶叶的精华所在,不仅可净心,更可养心,乃圣水也。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茶的,可能是因为外婆,也可能是自己前世与茶结缘,总之,当同龄的人在喝着汽水时,只有我在和外婆品茶。

  外婆总说,我的性格像茶,可我从小就像个男生一样,哪来的那茶的清茗呢?外婆却说,你只是看到了茶的一面,其实它骨子里是浓烈的,你看那茶花,开得那么的灿烂,可茶叶那么安静,是因为它浓烈过,看过世间百事,才有能力优雅地看待一切。

  外婆说的话,总是那么的有诗意,其实外婆并没有上过什么学,她说这些其实都是茶教给她的,我似懂非懂。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如果我功成名就之后,可以再来和外婆聊聊天,品品茶。

品茶的作文13

  平日,妈妈最大的爱好莫过于品茶,每次我写作业她都要给我端杯茶来,我也是饮牛般一饮而尽,虽我并不排斥,但觉得茶总是不如可乐等饮料那么好喝解渴。

  五一小长假,妈妈的茶友请她到自己的茶室去品茶,我也有幸跟着去了。

  到了那儿,阿姨首先拿出她自己的'茶具,什么天目杯,南瓜壶x。我也没太记清。阿姨又开始泡茶,她动作娴熟,首先将茶具,茶杯,茶叶等一字排列开来,把开水从大杯子倒入中杯子,又倒入小杯子,最终金黄的茶水呈在了我的面前。我正准备一饮而尽,这时妈妈拦住了我,才告诉我,品茶很讲究规矩,先是拿着杯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杯子两旁,中指托在杯底,这种拿法也叫“三龙护鼎”;其次是品,茶不能一口喝完,要分三次,一喝、二饮、三品。我按照妈妈说的又试了一次,果然,这次品出了茶的特有香味,喝完觉得神清气爽,五体通畅,精神振奋。

  喝了太多种茶,都记不清什么茶,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碧螺春”了,碧螺春是根据茶叶的特点命的名,碧,是因为茶叶碧绿鲜嫩;螺,是因为它炒后卷曲似螺;春,因为它采摘于早春。你仔细观察茶叶上面,会发现茶叶嫩头儿上沾满了细细的银毛。泡碧螺春很有讲究,先是把开水控制到六七十度,再放入茶叶,不盖盖子,冲泡不多时,茶叶就在水中徐徐舒展,绿芽上下翻飞,茶水更为银澄碧绿。用鼻深吸一口气,奇香扑鼻,沁人心脾,再喝到嘴里细细品味,茶味儿微苦带涩,咽下后嘴里泛甜,满此留香,生津止渴。

  原来这才是品茶呀。虽需等待,但等待之后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从中享受到了“苦尽甜来”的乐趣。

品茶的作文14

  人生如茶——题记

  早就听闻人生如茶,却一直不解是什么意思,那一次在我半贪玩半尝试中,我终于理解了人生如茶是什么意思。

  小时候的我特别爱喝可乐,当对茶十分讨厌,宁可喝白开水也不喝茶。一次家中没可乐了,带着对人生如茶的不理解,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从爷爷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把紫砂壶,想要放些茶品一品。于是我拿出了爷爷的罐子里面的毛尖,烧上一壶开水。放了些毛尖,放入开水。腾腾的热气带着茶叶独有的清香,消失在空中。

  我初品第一口茶,感觉苦极了,实在没有勇气再喝第二口茶。这苦苦的茶,与可乐的刺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者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当我放下紫砂壶的那一瞬,一股香甜从我的.苦涩舌尖散开。我下意识的呷了一口嘴,那个味道很奇妙,但就持续在那一瞬间立马就消失了。我再次鼓起勇气喝了一口茶。咦,似乎没有那么苦了,但依旧还有那一股甘甜。再后来俨然一壶放了一小勺糖白开水,当然这是后话了。

  我放下茶壶,静静的思考着。儿时的我们犹如那皱巴巴的茶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还不亦乐乎。我们的成长就犹如那白开水,那白开水使我们充满了苦涩。但苦涩被冲散之后将迎来那一丝丝甘甜。

  人生如茶,虽会苦,但不会苦一辈子——后记

品茶的作文15

  茶,乃中华饮品之魂,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赞赏它。

  饮茶时,我看见了十几片上下翻飞的绿茶叶,我心中不禁写出了一个问号,除了绿茶还有什么茶呢?我搜索了一下,哦,原来还有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碧螺春、毛尖等。

  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一袋开封过的安吉白茶。我好奇心发作,拿起一小撮放进嘴里,这味道有些涩,有些甜,还有些苦,我找来爸爸的大茶杯,放了一些准备泡着喝。

  爸爸来了,得知我要泡茶后说:“白茶不是用什么水都能泡的,要用玻璃杯,取3到5克茶叶,用约90℃的开水冲泡,可不洗茶,冲泡后闷一分钟。”我听后,用开水冲泡了一杯。我抿了一小口,入嘴,略带些清香,以后又苦中带一丝涩味,涩中又带一点儿甜味。我又抿上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茶水入腹,带来了一丝温热,口中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和苦涩,这种感受十分微妙,好似飘飘欲仙。

  我想到了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