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怀贯之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7-29 13:52: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沧浪亭怀贯之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翻译】:

  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继而登上高台四处远望。秋色入林,霜叶自红,颜色暗淡,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你来了一刻又原路返回,喝醉了苦吟谁来和我这个蓑翁相伴。

  【注释】: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早年以父荫补官。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举荐他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后来被弹劾除名,寓居苏州沧浪亭。后复为湖州长史。工诗文。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甚为欧阳修所重。有《苏学士文集》。

  【赏析】:

  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正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中带有人事象征,因而自然地过渡到末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

  诗题为“怀贯之”,篇中并没有出现“怀”的字样,但从诗人长吟远慕的情绪和行动中,却表现出对友人的强烈、深沉的怀念。诗中友人虽未出面,而处处让人感到他的存在,时时牵绕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那危台,那林木,那翠竹,都曾经是作者和友人登览、吟咏的对象,其间都如同留有友人的一点什么,却又无可寻觅,反而触景兴慨。这样从诗人怅惘的状态和表现中,便把萦绕在心头难以排遣的怀念之情表现得非常深入切至。

  怀念人的诗,格调上一般以低回婉转容易取得成功,但此诗气格却颇显高远。开头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就有一种超迈迥拔之气。所写的红叶、秋桐等秋景,也是以清幽萧疏的基调,反映着人的情绪。诗中说友人是“暂来径往”,从字面上来看,他离别的当儿也没有那种依依之情。诗人的怀念属于更深沉、更内在的一种类型。而这,在艺术上更难于表现一些。

【沧浪亭怀贯之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玄鸟》原文及翻译03-30

论语原文及翻译05-06

于园原文及翻译07-28

列子 原文及翻译07-29

《长相思》原文及翻译07-16

《祈父》原文及翻译05-11

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07-28

日喻原文及翻译07-28

艳歌行原文及翻译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