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远方作文

时间:2023-07-29 08:13:43 好文 我要投稿

走向远方作文(精选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向远方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走向远方作文(精选4篇)

走向远方作文1

  清晨,准确地说是拿到成绩通知单的第三天早晨。清脆又带一丝沙哑的闹钟声叫醒了昏沉沉的我。窗外,仍在飘着鹅毛大雪,把整个世界裹成白皑皑的一片,这银装素裹的冬天在平常倒多了几分景致。只是今天看,却显出几分压抑之感、寂寥之情;单色调的白让天空变成沉默的忧郁的诗人,雪地上断断续续,时隐时现的脚印凝刻着,凝固了世界的悲喜欢愉。只是余光一瞥,便走进卫生间。

  “啊!”未等回过神,一个鲜红的印子已呈现在手上,屋漏偏逢连夜雨,气愤无奈的我将烫红的手放入冷水中,刺骨的寒意让我毛骨悚然,索性拿毛巾包着手去医院找医生。

  偌大的街道,只有寥寥行人,赤裸裸的讽刺啊!挂了号,对面是位年过半百的女医生,她拿过我的手端详着,半晌说:“烫得挺严重的,再晚点恐怕就得住院了,现在还疼吗?”我不知所措地缩回手,双目四处张望,仓皇应声,“哦,不痛了”“我现在就给你拿药,幸亏是冬天,不然伤口很容易感染的。咦?你爸爸妈妈没陪着你啊?”“嗯,他们有事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她再一次拿过我的手说:“现在我给你敷药,你记着,下次换药时应该怎样做,快过年了,把手烫了多不方便啊!”我慢慢抬头,在灯光下她的双目炯炯有神,两鬓白发也在灯光渲染下笼上了一层迷蒙的银色光晕。她长得较丰满,想必是发福的`缘故,整个人透着一种祥和、宁静。她的话仍然回荡在我的耳边,我不觉红了脸颊,心里如春风轻抚般舒适温暖。这样和蔼的医生,这样温暖的话语,让我眼前的这幅画面添了许多美感,令人久久回味。离开时,风雪更加猛烈了,望向窗外,不由皱起了眉头。女医生便立刻注意到了,拿过自己的伞与桌上的一个苹果,一并递给了我“快点回去吧,现在是越来越冷了,伞就不用还了,大冬天的免得跑一趟。”在那双大手的余温依存的伞的遮挡下,我走过寒风凛冽的街道,走回家中。

  其实一切的苦恼均来自那张不堪入目的成绩单。何苦拘泥于成绩呢?想想也是不必要的,一切的苦楚便会和冬天一般,肆虐过,却终究要离开,春天又会再次来临,在那时,冰雪消融,随着雪水的流走,却也带走了叶片上的尘垢,绿意再一次放出光华。

  这件事是极普通的,却也是不平凡的。人世间的美,温暖便也是由极简单的音符构成,以至于几年后它还能鲜活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它的美,对我而言,是《向日葵》达不到,是《蒙娜丽莎》无法企及的,尽管它如此平庸、真实,而人们在失败时却往往需要这样平庸、真实的感动。或一杯热奶茶,或一件温暖外套,来安慰人们那贫瘠、脆弱的心灵,我便是如此。

  诗人曾说过:“人的一生是由无数琉璃珠串成的。人们将琉璃珠戴在身上,一颗就用来记住一件美丽的事。在淌过泥水时它黯淡了;在淬火中它破碎了;在悬崖上,它断裂了。但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它是光彩夺目的”。这就是我对这件事的感情,它的美如琉璃的光彩在我心中从不曾褪色,它就这样陪着我一直走着、走着,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作文2

  从小到大,人们一直都是在走向远方中成长,当人们慢慢长大时,视野变得开阔,便会想去远方,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在人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家,便是人们的全部,也许那时人们还不知道“父母”“家”是什么概念,但他们的生命已经开始了。生命,便是从无知中开始的。人们只知道吃,喝,睡,不满意了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只知道发泄。例如,在不满意时在父母的怀里大声哭泣,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只知道这样子能获得自己所要的所有东西,当时的人们要的东西也十分简单,比如吃点奶,睡得舒服一点,要大人抱一下。

  当人们的年龄开始有了一点增长,不再是那个连话都不会说,连路都不会走,只会吃喝,不会表达自己意见的婴儿了,人们已经开始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可是在大人看来,他们还是依然的无理,他们的世界,从家里走的远了一些,慢慢的,他们会离开家,走向小区,幼儿园,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慢慢长大,走向远方。

  当人们上了小学之后,心里想的变复杂了起来,吃的,开始知道要好的了,喝的,也开始知道要好的了,也许父母已经开始带你们出去旅游了,你走得越来越远,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求知欲也越来越大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自己便会自己走的越来越远随着人们年龄的越来越大,人们想要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人们想要发展的脚步也就越来越快。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谁能否认人们的历史,不是在慢慢地向远方走而开阔的呢?就像我国古代人民,他们曾幻想整个中国,就是“天下”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探险家到来,人们才知道了“天下”不只是这么一点地方,而有更大的地方,整个“天下”的统治者不只有皇帝,还有别的国家的君主。欧洲人以前认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尽头,可是麦哲伦不相信,他虽然在路途中死了,但是,他的队伍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也证明了大西洋不是地球的尽头,探险家们越来越多,人们现在已经将广阔的宇宙作为自己的目标,慢慢的.从地球走向更远的星球,慢慢的离地球远去,人们的科技,文明也在慢慢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在走向远方时,为了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的产物,这些科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还满足了人们对外界的求知欲,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人们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获取新知识之间产生的。

  人类走向远方的脚步不能停止,远方,是所有人,人类,共同期待的地方,所有人类都希望自己能获取更多知识,所有人都想变得更好,去更多的地方,懂得更多知识,人类走向远方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走向远方作文3

  可曾见悬崖上一跃而起的雏鹰,凭借着风力在勇敢地飞翔,虽然它的技巧显得有些拙笨,但它还是勇敢地飞翔着,因为它的旁边有母亲的鼓舞、父亲的支持。

  可曾见过春天里的雨后春笋,昨天见到它时,还是手不盈握,经过一个清爽的早晨,它就拔高一尺,因为它的地下有经年的老根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料。

  可曾想过年少轻狂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样样精通,面对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却莫名地感到烦躁,满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并没想到父爱母爱会如此阐释。

  由此我想到了材料中的漫画,老师或家长给予两个孩子“巴掌与亲吻的待遇”是不妥的,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也恰恰说明两个学生还没有长大。

  是的,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是应该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出来,但扪心自问,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吗?当你在生病的时候,你是否尝试着自己去看病,同时又不需要父母的陪伴呢?当你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你是选择坚持独干,还是向老师寻求帮助呢?

  如果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难以从容面对,我们何以敢说自己已经长大呢?

  要学会长大,我们就应该平静下来,虚心地向父母、老师及其他经验丰富的人请教。也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听进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教诲、别人语重心长的告诫。父母不是教导我们说“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是要求我们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老师不是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告诉我们,不经过一番风雨,是不会见到彩虹的。我们一旦立了志向,就要矢志不渝,坚持到底,千万不要因为经受不了诱惑而动摇了自己的信念。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只有丢下幻想,付诸行动,让理想的风帆鼓风飞扬,我们才有可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其实,抛开“巴掌”与“亲吻”不说,方式可能粗暴了些,但是我们自身也应该找些原因,让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只有学会成长,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才会化“巴掌”与“亲吻”为行动的动力,才会自信地迎接挑战,走向远方。只有学会成长,在奋进的道路上,我们才会化“巴掌”与“亲吻”为奋斗的力量,才会独立地解决问题,走向成功。

  只有付诸行动,学会成长,在腾飞的道路上,我们才会经受住暴风雨的洗礼,看见彩虹。

  点评

  这篇文章构思极为精巧,当其他考生对“巴掌”与“亲吻”一味谴责的时候,作者另辟蹊径,没有对这二者过多纠缠,而是寻求突破口,联系自身,从自己身上来找原因。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付诸行动,只有学会成长,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才会化“巴掌”与“亲吻”为自己行动的动力,才会自信地迎接挑战,走向远方。作者高屋建瓴,娓娓道来,所谈观点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实在是一篇不落窠臼的文章。

走向远方作文4

  楼下,有一处树草绿地。草地边,一片巍峨的翠山。

  放学之后我喜欢在四楼观察它们。置身在那些和善与静默的植物之间,心里的紧张烦恼可以完全得以释放。

  楼下那铺在地表的草地,带给了整个校园一场诗的馈赠。夜静了,草地边那几盏古雅的灯泛着黄晕的光,也晕染了围在一旁的绿松。这样铜黄与松绿交相辉映,好似造成了一种视觉的交响乐。一株株的翠草紧贴在地面,但又不像是扎根在土地中的。草地有一处是绿色,有一处是岩黄,像黄藓一般。此处的灌木丛与草地相结合,宛如一章美妙的乐谱。在草地旁,学校安置了两把公园式长椅。课间或放学时,就会有三两个同学,勾手搭背朝长椅走去,坐在那里,或嬉戏,或耍闹,或谈笑。这样的动静结合,自有一种校园的独特风光。

  草地的上面,便是一片巍峨的翠山。

  山底,是土黄色的,净是沙土,无一丝生命之绿。可越往上看,越看得有趣。几乎山腰以上布满了翠绿,布满了生机。从未去过山上的我,对这一方天地充满了期望,也觉得很是神秘。山脚的几户人家,有一种城中城的感觉,他们“占山为王”,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山是绿的`,墙是红的,屋顶的瓦是白的,粉红的门帘旁贴着那灿烂的春联,宛如童话中的地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开心时还可以吼几声。树林中,有一处更让我不可思议的地方——寺庙。碧瓦飞甍的大殿在树林中只露出了它的顶端,它的后面似乎还跟着类似于清真寺的白墙红瓦的庙宇。也许,在我偶然发现这座寺庙时,寺中的和尚与方丈正在打坐念经,就那样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山顶上的一座小亭子,又为这座山添了一笔诗意。我羡慕着那居住于袅袅青烟中,被万林环绕着的隐客。每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诵起时,我便联想到了他们。沉沉的暮色中,明月升起时,晚风吹林际,我便猜着隐客们必是静静坐着,看远方绿松翠柳,也定是“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般美好。

  就这样,站在属于自己的四楼楼道,我一遍遍遥想距我近在咫尺的北坡。脑海里不由得冒出“诗与远方”这样的词语。在我的认识里,“远方”是一种美好的存在,是梦境的期盼,是一位在水一方的“伊人”,是一切美好的事物。

  那么,这方天地是我的“诗与远方”吗?它与我不足五百米的距离,但却仿佛是真与梦的临界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近在咫尺的远方,我却从未曾亲临感受过。不知道当我在那山中树林里听着木鱼与懵懂的念经语,耳边回响着鸟儿婉转的鸣声,是否会有一种美妙感受?现实的我面对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能做的就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描绘它,想念它,思量它,然后,做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我多么想走向那诗意的远方……

【走向远方作文】相关文章:

走向远方作文03-20

走向远方作文03-10

走向远方作文10篇03-12

走向远方作文(10篇)03-13

走向远方作文集合10篇03-16

走向陌生作文03-14

走向深处作文07-07

走向深处作文【精】07-16

走向大世界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