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处处是书香录作文

时间:2023-07-21 12:57: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间处处是书香录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处处是书香录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间处处是书香录作文

  所谓“书香”,指教养,指才华,也指气质。唐宋八大家的苏轼也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加深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涵养,同时,也使我们的气质更加显著。

  我读过雨果的《悲惨世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自小失去双亲的冉阿让,为了生存,在20岁那年不得已抢了商店里的面包,因此事被人举报入狱。出狱后,所有人都待他不友好,因为他是盗贼,他是小偷,人们认为他无恶不赦,认为他应该像过街老鼠被大家乱棍打死。冉阿让心中向善的念头被人们如潮水般汹涌的恶意一点点磨灭,于是他继续偷盗,甚至去教堂,偷了一个贵重银具,警官来缉捕他,教堂中的主教大人却出现了,他告诉人们:“这个银具是我送给他的。”然后又接连提出了很多证据,人们这才作罢。最终,主教向冉阿让提出了忠告:“不要忘记,你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冉阿让被主教心怀慈悲而不求回报的品质所震撼,因此他彻底地改变了。

  我被深深启发,冉阿让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决定从善?是因为偷了教堂的器具而愧疚吗?也许吧,但更多的,应该是对于这个世界,他又重燃了希望,从小失去双亲,一直沦落在街头,穷苦而艰难地活着,所有人都看不起他,而此时,主教向他施展了善意,那就说明,这世界上,并非所有人的心肠都是冷漠的,是主教大人,拯救了他的世界观。

  人们应该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道理,若所有人对于世界上每个人温柔以待,而不是对于他们的幸与不幸冷眼旁观、视若无睹,那么世界和平这个本是遥不可及的愿望,是否就会成真呢?

  书籍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学问与哲理,还有涵养。当遭人诋毁,你不会反应过激,而是保持微笑,依旧从容有礼,冷静地分析处境,不会立刻与人撕扯谩骂,而是以想对温和的话语与对方辩论,鲁迅先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来不开粗口,却能以最正确最直率最清晰的思想,抨击他人的辱骂,这便是书籍的力量,使我们不会“出口成脏”,妄想以“势”服人。

  有人还是会问:为什么人们对读书这件事如此痴迷?如果上面的话无法为您解惑,那么古人“所云”,兴许能为您解答。宋朝有赵恒亲笔《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将读书的好处一一列举;唐朝有杜甫亲题《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荀鹤在《闲居书事》中也写到:“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古人皆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学业,这才有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与“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的出现。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春光乍好时,在繁花似锦中感叹“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可以在夏景正盛时,赞美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可以在秋高气爽时,惊叹一声“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可以在冬日飒飒时,感慨“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人间四季,又怎能用“真美”一概而谈呢?

  书籍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式,待人的修养,它便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望有朝一日,人间处处有书香。

【人间处处是书香录作文】相关文章:

人间处处真情在作文03-21

人间处处有真爱作文12-14

人间处处有温情作文03-15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07-06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03-03

人间处处有真情03-08

(精华)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07-08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优秀)07-11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精品]07-07

作文范文:人间处处有真情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