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硕士导师的十条真理

时间:2022-04-29 15:53:30 好文 我要投稿

美国硕士导师的十条真理

  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科学网上总有一些导师写如何教育学生,也总有一些学生会写自己对导师的看法。前两天看到篇有意思也没意思的文章,应该是有意思大于没意思。一篇名为《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文章,题为“10 truths a PhD supervisor will never tell you ”。这篇文章好玩的地方在于,从一个导师的角度告诉学生该如何甄别不好的导师,以及如何做好自己。也看看国外导师怎么看这些问题。

  Tara Brabazon认为最糟糕的导师都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他们不读你写的东西;2)他们不参加研究生指导会议;3)他们是自私的工作狂。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她想告诉研究生们的十条真理是:

  1.判断一个导师的指导能力,看TA有没有良好的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的记录。好的导师应该有能力、有眼界、尊重学生并坚持不懈,要能跟学生一起面对困难时期。

  2.你选择导师,不要让学校或学院替你做决定。当你决定把自己贡献给一个单位三或四年的时候,你有权利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导师,而不是让行政部门给你安排一个导师。直接去跟导师们谈,找到心仪的。

  3.学术明星很有吸引力,但都很遥远。选择一个能经常见得到的.知名导师。学生们需要找一个有声望的指导老师,但不是那些周游世界、经常不在学校、缺席研究生指导会议而去宣传他们自己事业的教授们。

  4.对官僚主义的免疫力至关重要,选择能让你尽量不受“制度”干扰的导师。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过多的表格、汇报、考试,以及繁琐的签字过程。一个好的导师一定尽量帮助学生脱离繁缛的行政管理。

  5.随便署名盛行,选导师之前,研究下TA的发表记录。学生和导师是伙伴关系,论文署名需要商量,导师不能总占有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知道,导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研究者,而不是当成免费的研究助理。

  6.当心联合导师。有的学校采用联合导师更多的是从管理角度考虑,假若一个导师离开本单位,联合导师会保证学生还有人指导。虽然有时联合导师很有帮助,但联合导师不应该由行政决定,而应该从研究需要出发。没有任何经验的联合导师很多时候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时候(导师数量)就是少胜于多了。

  7.活跃在你博士论文研究领域的导师才能真正对你有所帮助。有时候学生会选择一个“名字”而不是“在某领域的名字”。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契合很关键,在本领域依旧读文献、思考、写论文的导师,肯定对你帮助更大。

  8.参与教学的研究生更容易找到工作,选择能给你这样机会的导师。在学期间有(帮助导师)教学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教学经历,会被不少学校认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一份全职教学工作。好的导师要帮助学生准备课程、考核本科生、以及实现课堂上的创新性学习。虽然这些能力并不是博士学位需要的,但你还是应该选择能够给你这些机会的导师。

  9.每周研究生会议是最好的模式。很多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聚会和网络胜过阅读、思考和写作,对于这样的学生,每周一次汇报工作和跟导师碰面的压力会让他们的研究进展更好。

  10.把你的信任投资到一个正派可靠能回报信任的导师身上。相互信任的重要好像不用多解释了。

  关键的原则是:Do not select a supervisor who needs you more than you need him or her。

【美国硕士导师的十条真理】相关文章:

14个美国的习俗04-28

关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致谢词范文04-28

美国顶尖名校分布在哪个州04-28

美国大学是如何挑选研究生04-27

眼睛的控诉的作文04-28

深秋的滋味的作文04-28

美好的心的作文04-28

神奇的水的力量作文04-28

关于触电的急救的知识04-28

会做梦的房子的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