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介绍

时间:2023-02-14 12:44:13 羡仪 好文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介绍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互助的学习氛围,为了给学生创设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班集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的理念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好的教育有大量的师生互动。

  一节好课的标准很多,而师生互动情况肯定算一个。学生没有广泛地动起来,只是一个人满堂灌,即使教师水平再高,也绝对不是好课。同样,教育管理的质量好不好,也不是仅看班主任的个人能力强不强,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动起来。没有学生,就没有了教育主体,也就没有了教育。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生。学生不参与,教师就成了自说自话。所以,教育是不是精彩,是看学生精彩不精彩,而不是看教师是不是精彩。当然,学生精彩的背后有教师智慧的工作。教师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所采取的一切教育策略都指向学生发展,所有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否则,就不是好教育。

  好的教育,有大量的学生行动、师生互动,但这种动,必须有序、有效,围绕着明确目标的进行,正如一节好课不是看学生的动得热闹不热闹,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

  二、好的管理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

  好的管理一定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有些班主任从早忙到晚,却忙不出什么头绪,而且事情没完没了,穷于应付?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在忙,不见到学生的参与。教师忙教师的,学生却像局外人。班级管理全是班主任的事,学生被动服从,不“参政议政”,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只知道去找班主任,对疲惫的班主任雪上加霜。这当然是低效的管理。

  管理是靠人来完成的,班主任不会管理的关键是不会用人。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个人管几十个学生,怎么忙得过来?”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就有问题,一个人的力量岂能和几十个人的力量相比?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中来。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在自己班级里能当家作主,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他当然会有主人翁意识。不要埋怨学生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并不生来就冷漠,是我们教师没那他们当回事造成的。主人翁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的,这也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观点之一。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班级管理必然会用到一些策略,但是策略本身并不是关键。管理策略能否顺利实施,要看学生是不是买账。那么,师生关系就很重要了。本书中将介绍大量的班级管理方法,并附有如何操作的细节,但是,我由此产生的一种担忧是,会不会舍本求末?为什么有些班主任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学习了很多方法,最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却依然感到十分困难?为什么很多方法有人用得很好,有人却感觉阻力重重?当学来的方法不能用于自己的班级时,我们有时会怀疑这些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这里的关键,一个是有没有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另一个关键就是师生关系了。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都非常好,他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得到学生的拥护,所以实施起来就非常顺,在外人看来,就是他带班很轻松,不怎么费劲,却无法复制到别人身上。如果高明的班主任只介绍自己的具体方法,却忘记交代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的前提,就有可能误导读者。

  所以,我必须要强调,首先要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管理方法畅行无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仅靠一些技巧或策略就能建立起来的。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和家长,要和学生交心,还要有耐心,假以时日,才能建立情感。师生之间心意相通,有了默契,才能同心同德,共同把班级管好。

  四、学生的主动性不是靠说教调动的,而是靠方法调动的。

  虽然前面强调了班级管理必须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但是不能否认,当下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班级事务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教育理念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这个问题不能都怪到学生头上,也不是靠教师说教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则提出,动机是一个不可测量和不可捉摸的东西,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外部可测量行为,而不是那些不可观测的内部动机。如果能很好地设定环境,就能通过环境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所以,研究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面对学生的消极,不要束手无策,认为现在的学生难以教育,要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办法——你是学校的员工,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被调动起来?领导怎样待你你就会觉得干活有劲了?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你就能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学生为什么会没有积极性?因为他觉得在班级里没有位置,这个班不是他的,他自然漠不关心。常言道:“有位才能有为”,而我们比较多的是用“有为才能有位”的思路,指望学生自主发挥,殊不知人的积极性在很多情况下是“被调动”起来的。又有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位置、托付给他们一些事情,这会让他们产生当家作主的感觉。

  调动学生的方法包括与学生交流谈心、在班级里广泛采用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树立正面典型形象,等等。要多鼓励好的,少批评差的,让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学生得到认可,有所回报,用先进来带动后进,营造良好的氛围,用班风对学生施加影响。这其中,教师的关心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最为重要。在一些教师问到此类问题时,我回答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字——评价。正确的评价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多元的评价促成各类学生的发展,单一的评价只能让一小部分学生得到发展,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必然逐渐丧失。

  五、班级工作第一想到的是“由谁做”而不是“怎么做”。

  班主任拿到手一项工作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该怎么做?”而是“可以由谁来做?”做事情的主体不明确,先考虑怎么做有什么意义?班主任要学会对各项工作进行分类,会分类才能分流,把原来都是自己扛下来的事分出一部分让别人做,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就减轻了。这种减轻不是说班主任想偷懒,工作的总量摆在那里,总要有人做。班主任一个人做了,学生却闲着没事干,这不是好事,班主任累得要死,学生却可能“无事生非”。让学生做事,不仅解决了无事生非的问题,其实还把工作机会留给了学生,把锻炼机会交给了学生,也就是把发展的平台留给了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发展学生。以下介绍三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由谁做”分

  ①班主任必须亲自处理的;

  ②可以由班主任做,也可以由学生做的;

  ③完全可以让学生做的。

  班主任的做法是,尽量减少第①类的工作量,很多传统意义上认为是班主任必做的工作,如排座位、安排劳动岗位,等等,其实都可以改革,打破思维定势,把这些事情放到第②类去;

  第②条,班主任要尽量指导学生做,而不是亲自操刀。学生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培训,通过一个锻炼的过程,逐步将第②类工作下放到第③类去。这样,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就逐步下移,负担也就减轻了;

  即使是第③类事务,班主任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但这时的任务主要是关心、监督、检查、记录、评价。

  班主任要从做许多具体细小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变身为一个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要成为教育专家,而不是勤杂工。要做到这点,从琐事中抽身是第一步。

  (2)按“何时做”分

  ①常规事务

  ②偶然事务

  第①类是班主任每天、每周或每月固定要做的,其中大部分是学校规定的工作,比如早读、跑操、眼操、午休的检查、组织班会、出黑板报、写评语、撰写各种计划、总结,等等。也有一些是班主任自己增加的,如何学生谈话、批改周记、组织班委例会,等等;

  第②类是随时可能发生,又必须马上处理的,如学生打架、师生冲突、家长来访、学校临时布置任务,等等。

  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琐碎、繁杂,随时都会有事,一天完整的时间被各种学校活动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支离破碎,班主任自己还有教学任务和压力。所以,难怪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有了这种分类思想,班主任就可以做出积极的应对了。班主任必须将第①类事务早做规划,未雨绸缪,既然是固定要做的,那就在操作上尽可能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当然,内容是可以创新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如我班的班会课程化尝试,可以通过规划,将一个学期的班会课提前排好,提前通知准备,到时候就正常开,不需要临时去想这节班会课上什么。

  班主任只有将第①类事务安排好,让它们不对自己的精力和心态构成干扰,才会有时间和心思去应对随时可以出现的问题。做到了这点,班主任工作就轻松了很多,心情也不会那么焦虑了。

  (3)按“做什么”分

  班级事务,无外乎是学习、纪律、卫生、生活、体育、文娱、宣传等几个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成立一些小组团队,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的作用,将这些工作按类型分解下去,由对应的责任人去完成。

  上述三种分类中的具体操作,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作详细介绍。

  六、班级管理要敢于放手,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很多教师都明白班级工作各司其职的道理,但是就是不敢放手。他们认为学生太小,不可能完成任务,有的学生连扫地都扫不好,连自己的作业都完不成,怎能在班级中担当重任?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班主任,多有此观点。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他们也曾经尝试过,但是没有成功,学生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于是产生了“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的想法。你一直这样想,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地压到你的头上,不敢放手的结果就是你不堪重负。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是教会学生做事,而不是自己会做事。

  仔细研究一下这些老师的纠结,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工作方法上。教师往往只布置任务,不对学生做指导;只对工作提出要求,在过程中缺少督促和点评。做得好了,不表扬;做得不好,就批评埋怨学生不会做事。

  布置任务仅仅是工作的起点,接下来的具体指导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不是生来会做事,能力的提升要有一个过程,包括自己的实践体验,更有教师的指点。培养学生的过程肯定比较漫长,期间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纠正、指导,肯定不如自己做方便。但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一旦把学生带出来,不仅能让自己减负,更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好处。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超乎我们的预想。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舞台,他们就能做出精彩的表演。学生的能力是越锻炼越强,越鼓励越有干劲。所以,要给他们机会,不要把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上。

  敢于放手的思想基础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七、班主任应该被培训

  班主任上岗前没经过任何培训,上岗后也得不到培训。没经验的班主任不知如何下手开展班主任工作。负责任的班主任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把现在班里的学生当试验品,自己在试验过程中才开始总结经验,等他总结出点经验来了,这批学生已经毕业了。而不负责任的班主任连总结都不总结,放任自由,推卸责任,缺乏耐心,经常骂骂咧咧,骂学生素质差,抱怨学生难管、不听话。导致好多学生对我校持否定态度,缺乏热爱,学生流失严重。学习著名教育专家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经验,把别人的成功经验直接拿来,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李镇西的“如何转化后进生”、董进宇的“造就卓越老师”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可组织班主任去学习。

  八、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目前多数学生走没走相,跑没跑相,做操没做操的样子。体育课几乎没什么内容,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老师很少组织学生学点什么体育方面的知识,不知体育老师在干什么。上周组织女生排球比赛呢,学生说她们从没摸过排球,更不知怎么打,体育课从来都是自由活动,老师很少认真教过什么,包括跑操、做操。抓两操质量还得靠体育老师,由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来练两操,又有时间又专业,练走步姿势、跑步姿势、跑步速度、步伐的大小、横排竖排学生之间的距离。训练体育委员喊口号的节奏,声音。练学生做操的每个动作,胳膊举到什么高度、伸到什么角度,腿踢到什么高度,腰弯到什么程度而且把握住什么节奏再直起腰。

  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学生对于教室和宿舍门口的卫生毫不保护,任意破坏,学校在打扫卫生方面雇人太多,造成学校开支大,资金浪费。各班应该“各扫门前雪”,负责好本班教室和宿舍门口附近的卫生,给各班划好责任区,这对于每个班是举手之劳,即能培养学生勤快的好习惯,又能提醒学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洁人员只负责公共区域,一座楼有一位保洁员即可,这样可以省掉一些雇人的开支。

  十、创造高效课堂

  课堂纪律差,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说闲话,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好多代课老师采取放弃的态度。治理课堂上玩手机现象:星期日晚自习由班主任收起来,但是要给每个宿舍舍长留一部手机,用来本宿舍同学平时有急事时和老师家长联系,也可做表铃,叫起床用。给班长留一部手机,方便班主任通知本班事情,收起来的手机星期五下午还回去,确保周末让孩子和家长联系沟通。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制止上课玩手机现象。要想创造高效课堂,得转变代课老师们的心态。需对全员进行培训,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魏书生的“如何培养骨干教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教育与人生”;“语文教学”;董进宇的“真正的学习规律”,“文科学习方法”,“理科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方法”等各科的高效课堂的教法。这些都可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放给大家看。不必派人出去学,就在我校会议室、用一个U盘、一部电脑、一个投影仪即可完成。但是,一定得领导下硬命令,不学习者扣绩效工资才能执行下去,不然好多老教师会抵触,我想,在校园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要比学党的路线有用的多吧。让代课老师充分认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都是需要自己来解决的,那45分钟里学生是教给他的,怎么教,怎么教育由他来完成,而不能认为还是班主任的事情,不要动不动把违纪学生打发到班主任那里。要知道教育学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介绍】相关文章:

对班级管理的见解02-27

论班级的软管理02-22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12-12

班级管理的四字经02-22

班级管理工作观念03-02

茶叶公司经营理念02-25

小学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02-23

怎么更好地管理和建设班级05-02

班级管理四字经范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