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物理易陷的误区

时间:2022-09-05 19:52:5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学物理易陷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学生,物理,误区

学生学物理易陷的误区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但是任何一条物理规律在生活中都不是表现得那么直接,生活中的现象与其物理本质之间总是云遮雾罩,而学生常常只看到一些事物表面现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大多是非成熟的经验,有些常与物理本质相悖。学生学习物理时常过于依赖这些经验,常凭这些非成熟经验按照某种固有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把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一成不变地去解决新问题。这样凭固有的惯性思维和经验有时确实能很快解决与旧问题有关系的新问题,但也正是这样的惯性思维和不成熟的经验易使学生陷入学物理的误区。这些易陷的误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惯性的经验思维会阻碍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索求,造成盲目的处理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使学生不能批评地接受新知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有很多学生总认为抛出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的共同作用。这是受力使物体运动及“抛”字的影响及干扰。如果思维灵活些,反向思维一下,假如有抛力存在,那么它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呢?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时有些同学总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而实际上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这就是惯性思维的阻碍,没有批判性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盲目地肯定或否定一切往往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其次,学生易陷用平时生活经验代替科学结论,得出与科学结论相反的结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已是根深蒂固,这使得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往往摆脱不了脑海中的经验去分析问题,常用表面现象妄下结论。而物理学既具趣味性又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一个科学结论都要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才能下结论的,这样凭生活经验妄下结论势必造成错误的科学结论。例如,人向平面镜靠近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的经验,就得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的结论。其实,平面镜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像与物等大,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及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而距离越近看到的像越大,这是视角变宽的缘故,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近大远小”的道理是一样的。又如,平常中看到60W的灯泡比40W的灯泡亮,100W的灯泡比60W灯泡亮,于是得出瓦数越大的灯泡越亮的错误结论。这是没有考虑是否在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把它们串联在额定电压下40W的灯泡反而比100W的灯泡亮。再如,看见平时开得快的车辆难以停下来,得出运动快的物体惯性大的错误结论。平时接触到的静止物体都要经过力的作用后才能运动的,从而错误地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力消失运动静止,这些都是没有实质性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空凭生活经验得出结论,没有正确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其实,任何物理规律或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

  再次,学生易把生活概念和物理概念相混淆。物理知识的习惯用语在日常生活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服务生活,人们都习以为常地默认“其”。可是仔细琢磨,有很多说法与物理概念相悖的。如“做功”和“做工”,一个人用手提袋100牛的沙石沿水平地面地面行走了500米,从而认为这个人对这袋沙石做的功为50000焦的功的错误结论。这是受人们平时所说的“做工”所影响,平时所说的“做工”是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工作,而物理学做功的概念是指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从这很显然知道这个人是“做工”了,但不是物理学上的功,因为在提力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最后,学生易陷物理公式“数学化”,简单机械地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时,常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是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密度公式P=m/v,用数学思维代替物理思维得出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事实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我们只是能通过这个关系式来得出某种物质的密度罢了。再如吊起100公斤的钢筋需要一根绳子,通过计算要吊起540公斤的钢筋需要5.4根绳子。很多学生就会用数学的四舍五入法说只需5根绳子。实际物理意义上就是五根绳子只能吊起500公斤(含以下)的钢筋,就是再多一公斤也要6根绳子才能吊起。

  因此,我认为物理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透过事物的本质看现象,不能凭着生活经验对物理问题下结论。要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探究问题,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分析,在实验中下结论,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