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

时间:2022-02-22 20:36:37 好文 我要投稿

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

  同学们,我想每一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今天的校会心理辅导时间,老师就交给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使你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许多同学的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你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你们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你们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你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其实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那么,在和家长一起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首先要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的错误思想。不要认为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不可救药。对于失败的过度恐惧,常常会导致考试焦虑,甚至考试恐惧。不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如此,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深受其苦。曾经有一个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学生向心理热线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说别看自己因为成绩好而受到教师、父母的宠爱,就以为他过得很开心,其实,他过得也很辛苦,因为在父母和教师的眼里,自己已经是成功的代名词了,失败是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为此,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如不然,一旦稍有差错,责备就接踵而来。小小年纪就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久而久之,心理上出现毛病就不足为奇了。对待挫折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我们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好冲动的小学生尤其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小学生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四、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建立在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对于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来说,很难做到悦纳自我。因为悦纳自我,就是能够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能悦纳自我的人容易变得自暴自弃或者形成强烈的自卑感。要让我们能够悦纳自己,一方面是自身要具备自我反思评价的能力。与他人的比较的目的不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像“我是差生”“我是一个不受大家喜欢的人”之类的标签。而是要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寻找以后努力的方向。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习好的那个同学可能体育不如你,书法好的那个同学可能学习不如你。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既能够看到闪光点也能够看到不足之处,对于任何方面都不存在盲区。

  五、学会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小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着手也是发展小学生品德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首先,要制订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有限,对于许多事情还不能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因此必须依靠具体的行为规范来加以引导。有许多小学生之所以犯错误,并不是他们故意去犯错误,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犯错误后,我们首先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另外就是多学习我们身边做的好的榜样,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如果我们能努力做到以上六点,相信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现象吗?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战战兢兢,口齿不清,目光游移不定,结结巴巴,几句话没说完就满脸通红,急切地盼着老师尽快让其坐下;课堂讨论时,总是低着头,用举起的课本遮掩住脸部,让你无法看清他的表情,巴望着老师别注意到他;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其他同学嬉笑打闹,生龙活虎,这些学生却远远地坐着,深沉安静,漠然置之。其实这是害羞的表现,害羞是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通常被描述为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等内向特征。其主要表现就是上述出现的特征,这种心理如果一但形成,就会由害羞、内向而导致自卑、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害羞,作为一种性格特征,与人的气质关系较密切,它是在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首先,害羞心理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关。风华正茂,书生意气,这是中小学生特有的写照,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较高,但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距离和矛盾。譬如说他们希望自己是无所畏惧的,而事实上有许多人连与异性讲话都会脸红;总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总希望自己口齿清楚,而实际上自己却羞于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过分强调自我,老是担心别人是否接纳自己的心理,极易导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形象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一种对自己强烈不满的情绪,鄙视自我,产生害怕以致害羞。其次,以自己遭受挫折因素不正确的归因而产生害羞心理。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碰到挫折和失败,片面地归因于命运、机遇、环境、他人等客观因素,而不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深入剖析自我,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产生一种自欺心理,封闭自我,掩盖缺陷,甚至寄希望一些不合实际的假想。这样,就易产生自卑、恐惧心理,在盲目地自惭自愧的同时,又怨天尤人,抱怨他人不理解自己,产生"在这里我根本不适应"的念头,形成一种严重的自我防御心理,陷入到空虚、迷茫、失落和孤独的不良心理状态中。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第一、 要面对现实,树立克服害羞的决心与信心。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个体,人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关键是如何去看待它们。如果这个缺点是可以解决的,那么你应一如既往地去努力;乐于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缺点。这就要求中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交流过程中,既不能过分苛求别人,也不能过分苛求自己,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真诚和信任去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既便害羞心理已经形成,也应坚信它是可以能够调控、克服的。美国学者爱默生告诫大家: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道。所以,要克服害羞心理,首先应树立其决心和信心。

  第二、 要设计好训练步骤和计划,在实践中走出心理围城。

  解决害羞心理不要企望凭朝夕之功就立竿见影,而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第三、 要注意自然环境的作用。

  大海使人心胸开阔,荒山使人精神低迷,春天使人心情舒畅。不同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通过人的感官为大脑所感知,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世界。应该多感受大自然,在宽广丰富、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敞开自己封闭的心灵,展开想象的翅膀,支塑造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质和坚韧的品格。在大自然无私的怀抱里,使害羞者勇于掀起自己的`盖头,还一个亮丽的自我。

  心灵透视:通过心灵透视看看你自己平时有过哪些表现?

  适应性反应: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成绩的波动、交往范围的变化等,使青少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例如,从中学进入大学,环境变了,从家庭生活转为集体生活,学习要靠自己,生活要自理,社交范围扩大,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就可能出现种种苦恼、烦躁、彷徨、贲嫉、失望等反应。

  抑郁、焦虑:这是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青少年主要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受挫而产生抑郁、焦虑。如自尊心受损、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紧张等。表现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内心痛苦等。

  恐惧:即在不应害怕时却时刻处于莫名其妙的胆怯中,主要因为学习长期紧张,竞争激烈,表现为心跳不加速、脸红或苍白、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衰退、情绪起伏多变等。

  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过低评价,其实质是自我贬低,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缩手缩脚、胆小怕事、性情孤独,对前途茫然而失望。

  猜疑:对客观事物无根据地怀疑,表现为敏感、多心,易把周围的一切与自己相联系,过多地做悲观的预测,常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作为小学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吗?今天的校会心理辅导时间,我就教给你们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小学生,你们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因此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处于一种缺乏理性的阶段,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和盲目性。这就需要父母、教师给予你们帮助和指导。总的说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自立、自主的精神

  现在的小学生自立、自主的精神较差,依赖性较强。原因在于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你们从小生活在一种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人宠爱、呵护。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情形描述为“六一现象”,也就是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你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应该接受的生活技能锻炼。

  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表明,在家里从来不干任何家务劳动的孩子大有人在,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同学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家务劳动。有的孩子在饭后,将碗一推,就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收拾剩下的饭菜、洗涮碗筷,那是父母的事;有的从来没有叠过一次被子;有的甚至每天起床后衣服都要父母给穿上。其实,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令我们触目惊心的情形,过错并非全在孩子身上,很大一部分责任应该由家长、长辈来承担。他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呵护,使得你们没有机会从事家务劳动,自立、自主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培养自立、自主的精神,既要从小做起,也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书包,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上学要用的课本、文具收拾好;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着收拾自己的卧室,叠被子、打扫房间等;小学三年级则要开始学习洗自己的衣服。总之,你们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要让爸爸妈妈放手让你们去做,鼓励你们去做。让家长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出差错就大包大揽,这无形中就助长了你们的依赖性。

  二、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衣着上一般都是由父母来安排,你们还意识不到自我形象这个问题。但是进入小学高年级后,你们就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你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首先,穿的衣服要干净、整洁。

  其次,注意衣服的颜色。要选择适合自己身材和肤色的衣服颜色。对于小学生来说,衣服颜色不应该过于花哨,朴素的颜色如浅蓝、浅白、浅绿等较为适合小学生。再次,注意选择衣服的款式。应该选择样式简单、大方、明快的服装,不要过于追求特殊的风格,刻意标新立异。

  三、注意饮食中的营养问题

  在小学生中存在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的原因,肥胖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表现出来了。中华儿童保健学会进行的城市儿童肥胖症调查结果显示,1986~1996年,肥胖率从0。1%上升到2%。另一方面,营养不良问题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国家教育部曾对我国10个省市的两万名中小学生进行检测,发现贫血发生率均达44。2%,其中中学生为22。4%,小学生则高达45。7%,在上海1/3的学生营养不良,40%~60%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在营养问题上存在着吃得好、吃得饱就是有营养的错误观点。有的孩子的确吃得饱,但却严重偏食,爱吃荤菜,不爱吃蔬菜,还有的学生嫌学校的营养餐不好吃,以零食来代替,整天零食不断。巧克力、膨化食品等大量的摄人使得热量过剩,但蛋白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钙、铜、锌等则严重缺乏。有的家长有意识地挑选含锌、碘、赖氨酸等的营养液或者药物给孩子吃。据调查,XX市10岁以上儿童服用营养液的比例达到85%,小学毕业生更是高达 95%。以营养液和有关的药物代替食品,干扰了儿童体内生物成分的平衡,反而引起营养失衡。

  营养平衡一方面要注意全面性、自然性。全面性是指凡是适合人体饮食要求的,都应该适量摄人;自然性则是指尽可能地取食于天然食品,减少加工。对于城市家庭而言,要注意的是保持三餐的定时定量,适当增加谷物和蔬菜;对于农村家庭而盲,应适当增加蛋、奶和豆制品。另一方面要注意早、晚餐的质量。许多家庭不能正规地给孩子准备早餐,以面包、饼干,或者鸡蛋、牛奶来代替,造成孩子白天学习营养不足,注意力不能集中。中国流传有“晚餐要吃少”的说法,对于成年人是如此,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则不能这么要求。儿童处于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孩子的营养代谢比成年人快,所以晚饭要吃好、吃饱,热量要达到全天的40%,但是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

【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相关文章:

怎样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自尊02-21

怎样帮助孤僻幼儿走出心理困扰02-21

女人单身的不健康心理因素02-21

拥有作文五篇02-21

怎样鉴别机油的好坏02-21

健康吃汤圆的建议02-19

影响孩子心理的因素02-21

应该怎样对待害羞的孩子02-21

缓解亚健康的简单运动02-19

浅析孩子胆怯的心理原因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