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不再自卑

时间:2022-02-22 10:07:36 好文 我要投稿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不再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总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因而产生多种消极情绪。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不再自卑

  身体、生理的原因。事实证明,经常生病的孩子往往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孩子的体力、身高、相貌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才智、能力的原因。有的孩子会因反应不如人家灵敏,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好,或者特长不如别人多而产生自卑。特别是有的人经过努力后,成绩还是不见提高,便可能陷入自卑之中。

  社会、家庭的原因。专家认为,贫穷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大敌.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贫穷家庭的孩子则不得不节衣缩食,事事算计,那么家境贫穷的儿童和同龄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则更容易胆怯、退缩和信心不足。除此之外,家庭破碎、父母态度粗暴、缺乏民主,也常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自卑的孩子在心里给自己已经下了结论:我不如别人。他用美貌、聪明或者其他特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且,自卑感使孩子时刻警惕外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孩子对事情的感受力就和别人有很大不同。这种孩子对任何批评都极度反感,甚至最温和的言论也被看做是个人攻击。他们表现得过分敏感和过分防备,就好像必须不断保卫自己才行,甚至过度赞扬的话也不能接受,因为他怀疑别人赞扬的动机或认为自己根本不配受到赞扬。这些孩子认为自己不像别人那么聪明、吸引人、活泼、幽默等,对凡是涉及自己的言论都会有过度反应,而且对其他一些平常的事也会计较。生理上与其他孩子有明显不同的孩子更容易受伤害。他们比别人更重视这些不同,总认为别人在取笑、嘲弄自己。这些不同包括矮、高、胖、瘦、某个部位大(鼻子、耳朵等)、残疾等等。

  自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或不如别人的,这是错误的开始,然后被迫保护受创的自我,以免受到更多的伤害。因此,“谨慎”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他们不在情感上冒任何不必要的险,不主动跟人交谈,不在众人面前说话,不参加比赛,被同伴笑话时甚至不为自己的尊严辩护。他们认为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说。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用忍耐的态度来对付内心的自卑感。

  但是,这样的心理往往不容易被承认和了解。比如大部分班级里都可以找到几个觉得自己很失败的孩子,他们在小学阶段,年复一年安静地坐在位子上,脑子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同学们都认为他们“害羞”或“安静”,却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感受。

  周围人对这样的孩子有两种很大的误解:一种是因为他们安静、很少说话、反应冷淡,常被误以为自大、傲慢,其实他们非常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种是,因为很少说话,别人就以为他不太动脑筋。其实正好相反,这类孩子跟大家一样,也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但他从小就学会沉默,觉得这才是最安全的防卫。这种做法常为男孩子带来不好的后果,使他们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种表面退缩的孩子的关心,应该要多于时常闯祸打架的孩子。这两种极端的孩子都很需要大人的帮助,但退缩者往往较少得到帮助,因为他不会干扰别人,很配合老师,也尽量避免和同学起冲突。这样的态度使大人误以为他没有问题,而忽略他负面的自我形象逐渐定型,而且难以扭转回来。

  要做个好父母,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分享孩子的看法、感受和期盼。而整个亲子关系成功与否,大部分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足够的洞察力。对于孩子的自卑心理,引导是极为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长相有俊丑,各种条件都是很难改变的。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使每个人都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这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河北有一位行医的老太太,留下很有名的一句话:“针过去了,线也要过去,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这句话简单朴素,却很深刻。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就可能任孩子由自卑心理发展下去酿成悲剧。

  人是靠优点活着的,也可以说自信支撑着人。可是我们父母和老师常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生活在弱点里,如同生活在走不出的沼泽地里。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总是会拿另一个学生做参照,父母更喜欢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父母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其实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觉得更自卑。您觉得如何防止孩子因为自卑心理而发生悲剧呢?

  我的教育建议是:首先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欣赏自己,用自信逐步取代自卑。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二是父母应当多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为孩子的成功喝彩。三是经常让孩子讲讲自己的烦恼。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父母不能因此视而不见,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孩子,因为自卑的产生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听听孩子一天碰到了什么烦心事,就能在第一时间里对孩子的烦恼加以引导和化解,最大可能地避免孩子因自卑程度过深而导致遗憾和发生悲剧。

  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成才,更是为了宝宝成人。培养宝宝养成好习惯是做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宝宝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不亚于让宝宝健康成长。下面我们来说说好习惯对宝宝一生的重要性。

  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从小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采用的、不用的、需我本人修改的,从不混淆。每当我改稿时,思维很紧张,遇到流汗、流鼻涕时,很自然地就用左手从左下衣兜里掏出手绢。由于这是定型性行为,我拿手绢根本不用动脑子,所以没打断我的思路,不用我停笔,节约了大量时间。”他说,“这都要感谢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帮我养成的好习惯。”

  习惯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几个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甚至还有人说话带脏字、随地吐痰。几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习惯不好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相反有个事例,一个孩子去报考外企,主考官认为他知识上有些欠缺,告诉他另谋出路。这个孩子临走时,一按椅子,被椅子上露出的钉子尖扎破了手。他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是顺手用主考官桌上的镇尺把钉子敲回去,然后礼貌地走了。走不多远,主考官派人把他找回来说你被录取了。录取的原因是他有好习惯,有“眼力架”。

  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习惯呢?那时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福特应聘业务员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实际上却是必然的。他那下意识的动作是他良好习惯的体现,正是这种良好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是大家熟知的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觉得,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他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

  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不是听其口若悬河的语言,而是看其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几个事例说明,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

  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培养良好习惯还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有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人见人爱;有的孩子流里流气,人见人烦。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无穷,坏习惯就像病魔缠身一样,使你成为坏习惯的奴隶。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努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应竭力避免下面几种不当的教育方法。

  1.威胁。成人用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你再……我就……”尽管这类威胁在大人心目中认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有效果。因为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只要孩子有点自尊的话,他必定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2.收买。收买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话,就能得到奖赏。如“如果……就”的许愿方法,有时能刺激孩子而暂时达到某个目的,但却不能激励他作坚持不断的努力。对孩子来说,这些话就意味着怀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导致孩子讨价还价,以“你不给我奖赏,我就不规规矩矩”来要挟大人,从而提出更无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欢迎的不是以收买形式出现的奖赏,而是事先没有许诺过的、出乎意料的,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而得到的奖赏。

  3.保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父母不应向孩子保证什么,也不应要求孩子作保证。如果父母必须依靠保证来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变相地承认自己没有保证过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证会使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也不应诱导或要求孩子保证今后循规蹈矩或绝不再犯某个错误。当孩子作了一个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证后,他等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们不应鼓励这种欺骗行为。

  4.讽刺。父母讽刺孩子,极大地阻碍了他的进步。它往往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交谈设下了牢固的障碍。挖苦的语言会招来孩子的反击,会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一层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应用讽刺和挖苦的语言,不应该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不再自卑】相关文章:

父母怎样吸引孩子说话02-21

让口腔溃疡不再困扰你的孩子02-19

引导孩子远离叛逆厌学的6大方法02-21

应该怎样对待害羞的孩子02-21

怎样帮助孩子戒除网瘾02-21

怎样让孩子早睡早起02-19

家长怎样向孩子解释亲人去世02-21

宝宝挑食如何引导02-19

父母想对孩子说的鼓励话语02-21

怎样聊天能让孩子对你掏心掏肺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