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鹅卵石的好处脚底按摩的养生方法

时间:2022-02-17 12:00:36 好文 我要投稿

走鹅卵石的好处脚底按摩的养生方法

  一、走鹅卵石有哪些好处

走鹅卵石的好处脚底按摩的养生方法

  我们的脚部支撑着我们每日的行走和活动,即使身体上出现问题的话,通过脚底按摩也是能够有所发觉的。可能有些朋友觉得第一次走鹅卵石脚底很疼,那就对了。如果脚底不疼的话就代表身体很健康,那就不需要走鹅卵石了。

  常走鹅卵石上,能够起到足部按摩作用,足为人之根,是人体精气汇集之中心;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但足部离心脏最远,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所以,在日常保健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保证全身的血运正常非常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还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强身祛病,调节自律神经的功能。通过在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足部按摩疗法对神经衰弱、失眠、消化道疾病、腰腿痛、糖尿病、支气管炎、老年痴呆、心脏病;预防癌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而每天赤脚踩一阵鹅卵石无痛苦,无副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然疗法。

  二、以下四类人不宜走鹅卵石路

  踩踏鹅卵石路面,应穿软底鞋或赤脚,因为厚而硬的鞋会阻隔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作用。练习时可做小步的轮换踩踏,感觉鹅卵石对足底的挤压感。学会多用足趾抓持路面,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到足跟和前脚掌。由于长期穿鞋,人类足趾尤其是外侧足趾负重和抓持功能处于半退化状态,通过这个练习,可以锻炼足底肌肉,增强足的负重稳定性。练习过程中应感到足底舒适,有按摩的感觉。如果痛感明显,应该穿软底鞋练习,或者减少练习时间。

  “健康路”的路况也有讲究。鹅卵石过于稀疏不平,不但对足底的按摩效果差,而且容易使练习者受伤。路面以密且细小的鹅卵石为佳,密实的鹅卵石路面可使足底负重均匀,减少足底疼痛。

  以下四类人不宜走“健康路”

  1、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由于控制不了脚步,绝对不能进行这样的锻炼。

  2、较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

  3、长期卧床或因肢体受伤而长时间固定的人,由于下肢肌力欠缺,刚开始练习行走就进行这种锻炼,有可能带来危险。

  4、因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肉无力者,也不应进行这种锻炼。

  三、糖尿病患者请远离鹅卵石路

  时下,有很多人喜好走鹅卵石路,认为这样有健身的功效。的确,脚与全身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正常人经常走走鹅卵石路,可以有效刺激和按摩足底,起到强筋健骨、增强神经敏感性、促进血液流通的作用,有利于保持血压平稳。

  但走鹅卵石路则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禁忌,易引发糖尿病足。特别是当下肢肢端缺血和神经病变早期时,患者的知觉、痛觉、冷热感均出现问题,在开水里不觉得热、踩到钉子不觉得痛。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注意糖尿病的肢体保护,避免挤压而使肢端部损伤。

  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管缺血性营养不良,在外力的作用下也会加重足部破损。在此基础上,一旦并发感染,就会导致可怕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不宜穿高跟鞋、硬皮鞋,要穿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或软皮鞋,夏天也不该赤脚走路或穿露脚趾的鞋;袜子要保持清爽、干净、宽松,最好选择纯棉袜;每天坚持泡脚,但水温不宜过高,浸泡时间也不要超过30分钟,泡脚后用纯棉毛巾擦干。

  糖尿病患者须格外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脚,尽量不要过分按摩、理疗、挤压和热疗等。现如今,很多公园、小区都铺有鹅卵石路,许多老年人喜欢赤脚在上面舒心地散步和行走,但糖尿病患者必须“敬而远之”。

  如需要运动,每次运动宜在20~30分钟之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包括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及运动后的恢复动作。

  同时,运动时最好以持续、缓慢的方式进行,如散步、快步走、短程慢跑、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游泳,以及做气功、打太极拳、练健身操等。

  四、脚底养生按摩十个方法

  1、脚底摩擦

  很多人总是说自己总是心里烦躁,睡不着,睁着眼睛一整晚。其实脚底离我们心脏最远,当末梢的血液循环不顺畅的时候,双脚就会冰冷,这样很容易患有失眠症的。建议大家在失眠的时候,将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让脚部的血液循环顺畅,等等脚底感觉到温暖了,就可以入睡了。具体操作方法是仰卧在床上,将双脚举起,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2、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3、敲击脚底

  每天在睡觉之前先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天的疲劳。因为敲击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得内脏功能增强。正确的敲击方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力度只要稍微感觉疼痛就好了。可以采取盘坐的姿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建议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4、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实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5、赤脚行走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6、脚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结实起来凡是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7、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8、单脚站立

  单脚站立可以起到锻炼脚底的作用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9、踮脚登楼

  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10、脚踩网球

  在椅子上,用脚转动网球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之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利于消除便秘。

【走鹅卵石的好处脚底按摩的养生方法】相关文章:

女人吃牡蛎的好处02-16

跑步的好处是什么02-16

冬天多吃酸的好处02-16

练习瑜伽的好处及注意的事项02-16

女人养生防衰老饮食的技巧02-16

优质睡眠可养生02-16

女人睡前瑜伽的五个好处介绍02-16

春夏交替饮食养生原则02-16

中伏养生食物推荐02-16

调解孩子的情绪的方法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