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时间:2024-04-24 13:26:2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 动画引入,感受策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

  2. 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板书:解决问题)

  [说明:教材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在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学生第一次接触策略,对策略的含义并不清楚。教学一开始,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曹冲称象》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

  二、 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

  1. 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虫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各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出示例题情境图)

  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用的钱数是18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说明: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按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初步设想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

  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

  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式:18 3 = 6(元)

  6 5 = 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提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想起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提问:这样想该怎样列式?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 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先求出1本的价钱。

  (2) 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说明:为什么要列表?列表有什么好处?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感觉清晰、简洁上,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时,注意充分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表格的每一行,体会既可以从条件出发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初步明确地感受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三、 尝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策略

  1. 列表解决问题。

  出示:如果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自己填表)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2.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可以得到: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小军

  ( )本

  42元

  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 本 18 元

  5 本 ( )元

  ( )本 42 元

  学生在书上第66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观察: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对应,每本价钱不变)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买几本,都要先算出什么?

  观察:从上往下看,又发现什么?(本数增加,要付的总数增加)如果买10本,要付的钱跟42元比会怎样?

  [说明: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表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并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是及时而有效的。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经历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更清晰地体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 解决问题,巩固策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略)

  2. 书法长卷。

  介绍:我校的才女邱叶红同学是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小书法家。为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专门书写了2008米书法长卷,已经被载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出示信息:邱叶红同学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书写2008米书法长卷,一个星期写了21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10天能写多少米?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3. 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4. 投篮比赛。

  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为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为60分。

  解决下面的问题:

  (1) 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的五场比赛中姚明一共能得多少分?

  (2) 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说明:练习以教材为基础,同时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着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列表的策略。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不管具体的问题情境怎样变化,列表的方法都是必要的,从而能够自觉地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2

  在本单元主要教学用画图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教学内容编排成两段:

  第89~90页教学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91~93页教学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遇问题和其他稍复杂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发现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步骤。

  1.让学生学会画图和列表。

  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能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因此,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怎样让学生学会画图和列表?不是告诉他们怎样画、怎样列,也不是把画成的图、列好的表展现给他们看,而是让学生在画图、列表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

  (1) 第89页例题中白菜卡通说的一句话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告诉学生两层意思: 一层是如果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困难,暂时想不到解法的时候,可以先画示意图帮助思考;另一层是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图,这样的图能正确、清楚地表达题意,直观显示数量关系。

  例题用三句话表达,可以把画图分成三步进行,每步画的图分别表达一句话的意思,画成的示意图就完整地表达了题意。学生看图想到要先算原来花圃的宽,就达到了画图的目的。

  为了帮助学生逐渐学会画示意图,运用画图的策略,想想做做的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先画图,再解答。教材根据实际问题的前半段意思,画出了一部分图,引导学生接着往下画。这样适当降低了画图的坡度与难度。

  (2) 第91页例题是相遇问题中的求路程和,配合文字叙述画出了小明、小芳两人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的情景,在对话中有两人行走的速度。学生画图整理的时候,会主动借鉴情景图的结构和形式,简化其中的非数学成分,把人物、道路、房屋的图画改成圆点、线段、小旗等简单的符号。把小明和小芳各按自己的速度步行4分后相遇这些数学信息细致地表达在图上。这道例题图文呈现的时候,把数学信息都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上,清楚地显示了小明和小芳两家之间的'距离包括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这两段距离分别是两人按自己的速度步行4分钟的路程。学生很容易依据这样的线索进行列表整理。

  这道题有两种解法,辣椒卡通的解法往往出自画图整理,因为图中清楚地显示了小明家、小芳家分别到学校的距离之和就是他们两家间的距离。萝卜卡通的解法往往出自列表整理,因为表格里能看到两个乘积有相同的因数,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曾经见过这样特点的表格。对多数学生而言,前一种解法容易理解和接受,后一种解法稍难些。因此,教学时要侧重对后一种解法的交流和评价。

  让学生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目的是体会它们的联系。首先应搞清楚这两种解法不同的思路和数量关系,不同的解题步骤与过程。在此基础上,体会两种解法的联系,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种解法,沟通两种解法,从而更好地选择解法。

  2.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要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方法的意识。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充分地体验画图、列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形成自觉地、灵活地、有效地选用这些方法的态度和能力。

  (1) 让学生体验方法。第89页例题是计算原来花圃的面积,虽然题目的叙述很清楚,也很有条理,但毕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有些学生读题以后处于似懂非懂、无从下手的状态。教材及时提示学生画出示意图,并在图中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了画图的步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应用了画图方法,而且对这种方法能产生新的体会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体会使画图从具体的行为上升成意识,策略在此形成。教学的时候,要把握住两个时机: 第一个时机是在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的时候,不要为学生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要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形成思路、寻找解法。第二个时机是学生解答问题后,要引导他们体会画图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对这些整理方法产生好感,从而在以后的解题时自觉地使用。

  (2) 让学生学会画图整理的方法。

  主动而有效地运用画图的方法,内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有相应的画图技能。如果学生不会画图,那么绝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一方法,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材把初步学会画图落实到想想做做的练习里,提出先画图整理或列表整理,再解答的要求。

  (3) 让学生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给学生解答的数学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已经学过并且记住了的题,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解答;另一种是以前未见过的陌生题,学生暂时不知道可以怎样解答。在解答前一种情况的题时,主要活动是识别提取模型重复已有的解决方法,通过再现与重复巩固知识,形成比较熟练的技能。在解答后一种题的时候,则需要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从而在解题的活动中发展策略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中这两种情况的题都需要,显然本单元应该安排后一种情况的题。

  仔细研究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我们不难发现变化多于重现。有的是题材和情境变了,有的是条件与问题变了,有的是数量关系变了。许多题对学生都是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但是,有一点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都可以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数学信息,都要经过整理才能形成思路、找到解法,都是为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必须以不变应多变,坚持让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方法、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始终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见一题教一题,过多地补充范例,把教学变成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3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

  策略的原意是计策和谋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运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新颖的问题需要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本单元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编写思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后一部分是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

  1、 让学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本单元选择表格作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 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

  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在编写上尽量循序渐进,逐渐提高。

  (1) 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全部填进表里。

  第65页例题和相应的想想做做以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为素材。例题是归一问题,先求小华买5本练习本用去多少元,再求小军42元买了多少本。在每个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都设计了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这样的活动线索,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四点。

  第一,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教材里呈现了一张已经填好的表格,课堂教学要展开填表的过程和方法,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要预先设计一张待填的表格,可以师生共同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写。

  第二,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安排的。填表以后让学生说说表里有些什么,体会各人买的本数与用去的钱数是紧密联系的`数量,列表整理就是显示出这些数量的对应关系,表格也是为此而设计的。

  第三,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填表的目的是理出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可以让学生看着表格顺着两条思路去想,从买3本用去18元这组数量,想到能求出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从买5本要用多少钱这组数量,想到需要知道每本的价钱。两条思路交叉在每本笔记本多少元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找到了。

  第四,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第66页根据两道题的解答结果,填出括号里的数,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从中会有许多体会,如小明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用了30元、小军买7本用了42元,他们每本笔记本的价钱是相同的。这个发现是归一问题的特征。又如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笔记本的单价,都是通过小明买3本用去18元求得的。这个发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又如买的笔记本多(少),用去的钱也多(少)。这个发现让学生感受函数关系。

  (2)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

  第68页例题和试一试以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为素材,继续通过列表整理,培养解题思路。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题目里有桃、苹果、梨三种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在解决问题时,不把所有的已知条件都填入表格,只填需要的条件信息,这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筛选信息的活动。在例题的表格里,上面一行已经填了桃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下面一行填什么由学生思考。试一试只提供一张空白的表格,里面填哪两种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数都由学生决定。要充分发挥问题对思路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这两个问题。只要明白了问题的意思,列表整理不会有困难。

  第二,利用表格、紧扣问题,设计解题步骤。在列表整理后,教材安排学生想一想要先算什么,理清解题思路。仍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想:根据表格里的条件可以求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两条思路的交叉点就是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学生对填表的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对填表有热情,体验到填表整理对形成解题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觉进行整理的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填表看做负担,理解为教材和老师的规定,是被迫进行的。教材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1) 从有形地整理到无形地整理。

  两道例题里都提供了表格,只要把条件或问题填入表格就进行了信息的整理。教材预设表格,能突出策略的教学,便于落实。在两次想想做做里都有不提供表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没有提供表格也要整理信息,是鼓励整理的形式多样化,使整理信息的活动具有个性;是引导整理活动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从题目的安排变为自我要求。为了完成从提供表格到不提供表格的过渡,教学时应注意三点。

  第一,让每个学生都有独自填表整理的机会,学会填表整理的方法。第65页例题里的表格已经填好,所以想想做做前两题都有空白的表格让学生填写。第68页例题的前一张表格留出一半给学生填,试一试的表格全部让学生填。教材留出这么多填表机会,给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填表整理创造了条件。

  第二,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填表对解题的作用。填表不单整理了条件和问题,还能理出解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如果不经过填表整理的活动,数量关系就不会这么清晰,解题也不会这么顺利。

  第三,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整理形式。在解答想想做做里没有提供表格的题目时,仍然要把整理信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整理的形式不要求全体学生都相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把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看在眼里,想在脑里,在无形的思维活动中整理;可以在题目上勾勾画画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摘录信息或列表进行整理。下面是勾画整理的实例,它是有形地列表整理到无形整理的中介。

  星光新村新盖的3幢楼房共住了42户。照这样计算,这个新村25幢这样的楼房共住了多少户?

  学生选择整理方法一般都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教学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保障大多数学生都有完成整理信息的时间。要组织各种整理形式的交流,逐渐提升整理信息的水平,逐渐进入无形整理的境界。

  (2) 解决新颖的问题。

  问题的新颖性与策略的形成正相关。策略往往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体现其价值,并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如果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总是局限在已经教过的、已经认识的那些问题上,那么只是进行技能操练,没有培养策略。为此,教材在教学归一问题的基础上带出归总问题,在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时安排少量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这些归总问题、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都不编排例题,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应用策略独立解答。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课题,让学生主动解决一些新颖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项突破。为此,教学中应做到两点。

  第一,改变例题的教学观念。例题教给学生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不但解决了例题,还能解决与例题相似、甚至不同的问题。列表整理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解决的问题包括归一问题、稍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还涵盖了归总问题、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以及其他的实际问题。只有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整理条件与问题,学生体验了这个思想方法,内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才可能举一反三应用这种策略。

  第二,教学新颖的问题,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一次出现归总问题和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教材都为学生设计了可以填写的表格。一方面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学到的思想方法,继续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整理信息的操作难度,学生有现成的表格可填。教学要注意适度地放和适当地扶。如第67页第2题的表格一定要让学生填,考虑到填表可能发生的问题,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情境图里寻找数学信息。有哪几种球,哪些球的单价已知,哪些球的单价未知;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什么球,可以买几个。这样,学生填表的困难会少些,通过列表整理的思路会顺畅些。又如第69页第3题,填表以后让学生说说对栽120棵树的理解,明白它的一部分是四年级栽的,另一部分是五年级栽的。这样,学生就捕捉到这个题目的最主要的数量关系。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列表整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解决每一个问题都从整理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入手。本单元教学列表整理以后,不能说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解答了。应以解答归一问题、归总问题、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为主,一些稍难的实际问题以后会安排教学。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吗?(列表)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疑:今天,我们将研究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题的文字部分)

  [说明:简短的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适时的设疑,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下面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又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 寻求策略

  1. 产生画图的需要。

  提问:这道题已知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引导: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反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用文字摘录、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比较:大家提出了一些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常用方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用哪种方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

  2. 尝试画图。

  谈话: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示意图,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那么,你能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醒:只要画出草图)。

  反馈:你是怎样画图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

  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原来的花圃,再分别画出增加的长和增加的面积,然后在图上简要地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你觉得自己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请需要修改的同学将自己画的图改一改。

  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后,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宽没有变)

  3. 自主解答。

  谈话:现在你能根据示意图说一说怎样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吗?

  反馈: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要先求出原来长方形花圃的宽)

  谈话: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让板演的学生具体地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突出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花圃的宽)

  提问: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补充吗?

  4. 总结质疑。

  提问:我们今天是用怎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还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对学生而言,例题中呈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画示意图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凸现了画图策略的实际价值。教学时,首先出现纯文字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比较使画图的策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觉需要;再通过尝试画图、指导画法、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交流画图的好处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探索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中间问题”。在强调合作交流的`同时,始终把独立思考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既提高了小组交流的质量,又发展了数学思考。]

  5.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题目的文字部分,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题目。

  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指名展示所画的示意图,并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

  150 ÷ 5 × ( 20 - 5 )

  = 30 × 15

  = 450 (平方米)

  方法二:

  150 ÷ 5 × 20 - 150

  = 30 × 20 - 150

  = 600 – 150

  = 450(平方米)

  提问: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在解题的过程中都要先算出什么?

  [说明:“试一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画图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明确解题思路。]

  三、 应用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题目,理解“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的意思。

  提问:怎样用示意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谈话:请同学们先在书上第90页的图上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画图的?又是怎样解答的?

  指名说一说画图和解题的过程。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请同学们独立画图或列表,再解答。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反馈:你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学生可能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也可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比较:同一道题,有的同学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的,有的同学是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灵活地选择和应用。

  [说明:基于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两道练习题都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反馈与交流,既保证所有学生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又能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想想做做”第2题,引导学生用画图和列表两种方法整理信息,并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不同策略的特点与价值,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反思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与体会?

  [说明: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图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交流,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05-1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6-02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假设的策略》精品数学教案06-02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案06-09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09-22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案07-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教案07-11

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替换教案及反思06-25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