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14 09:06:2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汇总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活动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3、发展目测力、判断。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讨论:“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教案网出处)力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一)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二)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二)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三)磁性数字1—6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活动素材分析

  本次活动主要借助物品不同的摆放特点,有的散开着排列、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有的重叠排列、有的部分遮挡排列,还有的将商品藏在了盒子里,通过数一数这些与孩子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物品,锻炼孩子的数数能力。

  二、幼儿经验:

  根据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层次性的区角材料,投入使用后,观察了幼儿游戏情况。我发现,幼儿数数时的方法、速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在观察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之后,我开展本次探索活动,想帮助孩子了解数正确的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环节分析

  环节一,接数引题,直奔主题,引起孩子们对数数的兴趣。

  环节二,运用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观察进行记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环节三,迁移生活之中,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次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内容和要求:

  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活动难点: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记录纸、笔、ppt

  活动过程:

  一、数数导入(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提问:你最多能数到几?那我来说一个数字,请你们接着往下数三(四)个数。

  (提醒幼儿按要求数数,不多也不少。)

  二、游戏“趣味数数”(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看图数数,讨论结果

  (1)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提问: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

  (2) 幼儿数数并记录

  (3)讨论结果

  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

  小结:原来,要数对兔子是有方法的,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数,观察要仔细。

  看看花有几朵?

  小结:要把东西数正确,除了要按照顺序数以外,还要听清楚要求。

  2、看记录单,领会要求

  (1)出示记录单,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教师:条是什么意思?数一数带鱼有几条?蛋有几只?数数饼干有几种?

  (2)幼儿数数并做记录

  (3)统计并讨论结果

  带鱼是几条?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

  小结: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1、我找到了数字

  准 备:笔、纸

  组织策略:

  ⑴提问引出话题:你找到了数字吗?

  ⑵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⑶展示幼儿的记录,采用结伴及小组交流的方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2、长高了吗?长胖了吗?

  准 备:每名幼儿在中班和大班的身长体重测量结果卡(中班、大班用不同颜色区分,身长、体重后留有空格让幼儿做标记)组织策略:

  ⑴谈话引起幼儿对保健老师体检测量身长体重的回忆。

  ⑵出示幼儿体检记录卡,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的内容。

  ⑶幼儿比较自己中、大班的体检记录,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长。

  ⑷展示幼儿的记录,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幼儿园里的数字

  准 备:选择晴朗的天气

  组织策略:

  ⑴提问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数字?哪里有数字?

  ⑵幼儿自由结伴在幼儿园里寻找数字。

  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有哪些数字?

  准 备: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的记录单,实物投影或视频探头。

  组织策略:

  ⑴用视频探头分别展示个别幼儿和家长探索发现的记录单,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和家长探索的结果。

  ⑵小结归纳幼儿与家长的发现。

  ⑶将幼儿与家长的探索结果放大,展示在活动室中,进一步激发探索的`兴趣,加深对数字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5、我家里的数字

  准 备:幼儿自己的探索记录卡或收集的有数字的实物,视频探头。

  组织策略:

  ⑴结伴交谈:我家里也有数字

  ⑵展示幼儿探索的记录卡并请幼儿介绍数字表示的用途。

  ⑶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实物,讨论: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6、汽车上的数字

  准 备:事前与梁超小朋友的爸爸(汽车司机)取得联系,做好介绍汽车上位置、不同部件上数字用途的准备

  组织策略:

  ⑴提出前一次活动中的问题,引发兴趣。

  ⑵介绍前来做客的梁叔叔。

  ⑶幼儿向叔叔提出自己探索中遇到的有关汽车上许多有关数字的问题。

  ⑷参观叔叔的汽车,了解汽车上不同部件、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用途。

  7、书写数字1—10(此活动可分几次完成)

  准 备:笔,日字格纸,书写在日字格中数字卡1—10,黑板,粉笔。。

  组织策略:

  ⑴观察数字卡片,了解数字的书写要求

  ⑵教师示范数字在日字格中书写规范。

  ⑶幼儿练习,正确地书写数字1—10。

  8、数字连画(此活动可放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准 备:数点图(提供的图片按序连接后呈一个具体的物体形象)

  组织策略:

  ⑴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数字?

  ⑵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

  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⑷按照数序连线,看看是什么?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9、数字变形画

  准 备: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的藏有数字的图画和由变形的数字组成的画

  [page_break] 组织策略:

  ⑴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

  ⑵找一找1—10 的数字躲藏在哪里?

  ⑶按照数序顺数和倒数。

  10、数字的加减(结合主题探索活动超市购物活动进行)

  11、音乐中的数字(哆嘞咪)

  准 备:汪明子和妈妈收集的音乐教室里的音阶图,学习乐器的孩

  子们收集的乐谱。

  组织策略:

  ⑴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图片和乐谱

  ⑵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

  ⑶用唱名读一读乐谱中的数字。

  (此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围绕音乐进行的主题探索活动)

  12、我做的……上有数字

  准 备:笔、纸、幼儿收集的废旧纸盒、浆糊、胶带等

  组织策略:

  ⑴谈话:“我想做……”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想制作的物体以及上面数字的意义。

  ⑵幼儿自由交谈,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设想。

  ⑶幼儿用笔画出自己的设计。

  ⑷幼儿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一件有数字的物体。

  (此活动分为前后两次进行,前一次为谈话设计,后一次为制作。两次活动之间给幼儿1—2天收集、准备材料的时间)

  13、我们来测量

  准 备:幼儿收集的各种测量工具。

  组织策略:

  ⑴认识各种测量工具,了解量尺上的数字的作用。

  ⑵讨论:怎样测量

  ⑶探索:我是这样测量的

  (此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围绕测量进行的主题探索活动)

  14、举办“有用的数字”展览

  准 备: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实物,幼儿自己设计制作的有数字的物体,办展览需要的材料(纸、笔、泡沫板、大头针、回形针、胶带、积木等)

  组织策略:

  ⑴谈话:你们还想用大家收集的和自己制作的有数字的物品做什么?

  ⑵讨论:在哪里办展览?

  ⑶自己动手,为展览作准备(选择场地、物品分类、布置展览等)。

  ⑷举办“有用的数字”展。

  15、认识时钟

  准 备:幼儿收集的各种时钟

  组织策略:

  ⑴小小时钟展

  ⑵时钟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⑶自己做时钟

  ⑷我设计的时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内容:区分交集、差集中的元素

  方法:尝试法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活动准备

  1、花朵图片7个;黑板。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花7朵、操作单、马克笔。

  活动过程

  1、游戏“碰球”,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2、送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给小猫和小兔,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每人有几朵花?让我们把桃花儿分给小猫和小兔,可以有几种分法,并将你的方法记录在操作单上。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在黑板上展示几名分法不同的幼儿的操作单,并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1)游戏“涂一涂”

  使用红、绿两种水彩笔将操作单中的花涂上颜色,要求每次两种颜色的数量不一

  样。

  (2)游戏“猜棋子”

  先做完操作单的幼儿拿着操作单去找一位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在检查好操作单后,每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花儿,一人将7朵花儿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花儿,猜另外一只手的花儿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花儿,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目的:

  利用挂图和教材,请幼儿说说看:

  1、观察巴士上人数变化,做加法练习;

  2、数数在荡秋千的人数变化,做减法练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图片讲述,使幼儿简单了解荡秋千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教学准备:数字卡、动物头饰、蝴蝶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挂图,讲述图片内容

  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在讲述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巴士上的人数、秋千上的小动物们数量有什么不一样?

  (二)游戏

  目的:

  1、锻炼幼儿的多想法、多方法;

  2、培养幼儿创造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看手指写算式

  二、看算式说句子

  三、看图列算式

  (三)操作手册

  请幼儿完成F2-17评价练习,教师按数学评价中的提示语进行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做实验,验证、体验容积守恒。

  2、感知容量守恒现象,初步理解等量的液体装在大小不同的容器里,其量不变。

  活动重、难点:感知容量守恒现象,初步理解等量的液体装在大小不同的容器里,其量不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透明的杯子3组(每组3个杯子:一组高矮粗细完全相同;一组高矮不同,粗细相同;一组高矮相同,粗细不同)。颜料水若干。一次性杯子若干。

  2、大小不同的容器若干,大米。

  3、幼儿操作用书。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实验——师生总结——幼儿游戏——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1、游戏:挑水。

  2、出示教具:出示三组杯子,老师给它们分成了苹果组,西瓜组和菠萝组。请幼儿分辨每组杯子的不同(高矮,粗细不同)。

  3、教师分组做实验

  第一组:分别倒入不同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哪个杯水最多,哪个最少?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第二组:分别倒入同样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说说3杯水一样多吗?为什么?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第三组: 分别倒入同样分量的水,请幼儿观察比较各杯中水面的高低位置。说说3杯水一样多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4、游戏“小老鼠买米”

  小朋友来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卖米人。卖出同样分量的米,装在不同大小的容器里,比较米是否一样多?为什么?

  幼儿回答并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5、指导幼儿完成《幼儿操作用书》。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森林火车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小鱼游游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10-25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1-02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