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1-07 16:50: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 教学难点

  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对克隆人的看法的讨论,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安排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

  2、教学环节安排.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十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整堂课以“我知道、我发现、我整理、我归纳、我想象、我思辩”作为线索,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试图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充分交融进而达到共鸣的目标。下面就具体环节作简要说明。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 (导入语的设计从学生平日的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交流查找的资料,初步了解。

  师:课前大家一定收集到很多有关克隆的资料,谁愿意来说说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交流的过程,目的为引导学生养成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学习习惯,实现了师生学习资源的共享,丰富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感性知识。)

  第三环节、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

  课文里有关克隆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全文,把你在书上获得的有关克隆的知识划出来,等一会儿,试着用简洁的话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了哪些有关克隆的知识。

  (学生默读,边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

  师:(自读完毕)相信大家通过自读,已有了自己的心得,能不能介绍给大家你所知道的有关克隆的知识呢?(由课外的生活常识再回复到课内的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4、刚才大家已经讲了很多,看看我们整理一下,能否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屏幕显示:我整理,能快速地完成下表。有关于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考虑到话题的陌生性时间的有限性,设计了一个表格,以降低要求。)

  5、本文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你觉得可从哪些方面来探讨?相互讨论。(这样就能比较全面而快速地整理有关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一个导向。)

  6、“我从课文哪些语句中感受了科学家们怎样的态度与精神” (严谨、求实、锲而不舍)(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7、假如你也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于人类;3表达要有条理。(“我想象”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元互动,重视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交流,尽可能挖掘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8、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谈谈你对克隆技术能否造福人类这个问题的理解。(投影显示):(最后一个思辩性的活动,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让他们学会在口语交际中热烈参与讨论,耐心细致地听,大胆发表见解。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顾茅庐》,下面我将本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

  这篇课文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20课,本课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节选。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深刻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学好这一课,对于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长春版语文教材每一册的最后一课都是古典名著的节选,所以同学们已经学习过《大闹天宫》《武松打虎》等名篇,所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说的有关知识及欣赏小说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已初步形成,所以我把着眼于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加之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第一课时已经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务,所以我把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知识与能力

  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感悟刘备真诚的礼贤下士的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深入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侧面烘托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物的精神,体会真诚的人性之美。

  4.教学重点

  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学会欣赏小说的常用方法。

  5.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感悟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众所周知,我校学生的素质是比较高的,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尚可,加之本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只要处理得当,是很容易吸引所有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因此,我采用以下教法:

  阅读复述法 起到整体感知的作用

  启发引导法 引领学生在品评人物、探究文旨。

  板书及多媒体辅助法 既能纲举目张,又能总结提升,使一些问题和要点形象化。

  扩展讨论法 起到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中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觉得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参与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法的指导。为此我采用以下的学法:自主预习法、角色朗读法,复述法、批注赏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将这样导入这堂课。

  首先提出问题:“课题‘三顾茅庐’的出处是哪里?”意在培养学生“阅读由题目开始”的意识。很多学生会认为就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其次,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师表》中的重点段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段,明确“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是出自《出师表》。《出师表》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这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进行一个铺垫。继而提出问题:“诸葛亮由最初的躬耕南阳到二十一年来的受任与奉命,你认为他人生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诸葛亮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探究他人生态度转变的原因,自然的就把话题引领到刘备的真诚邀请,礼贤下士的做法上,这样就导入了这一课。

  2.整体感知

  (1)选择性阅读 朗读你认为能够表现刘备遭受波折的段落和词句。

  它是中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选择性阅读既能够训练阅读朗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迅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

  (2)给出关键词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听写关键词语,既能够检验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又能够给学生以抓手,不至于复述课文时把握不住重点或者产生遗漏。我将给出下列关键词:

  亲叩 惆怅 拥炉抱膝 枉驾 侥幸

  光阴荏苒 顿开茅塞 衣襟尽湿

  3.精读赏析

  课文的精读既要关注整体性,避免过多琐碎的提问肢解课文,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防止阅读流于肤浅。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讨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遇到了哪些波折?刘备的哪些言行能够表明他的诚意和谦恭?”这是关于刘备这一艺术形象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有条理的对刘备所遇波折进行赏析,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品评人物了。

  刘备“三顾茅庐”,遇到的波折可不仅仅是三个。简述如下:

  第一折,表现在姿态上。第一次拜访,刘备是这样报家门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刘备虽尚未成就,然而声名却是天下俱闻,又兼具皇室血统,刘备也是颇为自得的。然而诸葛亮负责接待的小童子却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一句“先生不在家”,门都没让进去。

  第二折,遇上恶劣天气。二请诸葛,恰逢隆冬时节,下起大雪。张飞抱怨天冷,而刘备却认为这是好时机啊,赶上雪天去,正好让诸葛明白他的一片殷勤之意。此等殷勤,也不白费,这次好歹被让进门了。可是进门后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留一小笺表达自己的诚心相请之意。其措辞,也极为谦恭。称诸葛仁慈忠义,以姜子牙、张良喻暗诸葛亮才华。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对其夸赞更上一层楼。从中可见刘备非常懂得人情世故,表现出十分的诚意。这一情节中,刘备进门遇见的是其弟,出门又遇到其岳父,两者之身形气质让刘备都误以为是诸葛孔明,通过对其亲人出场描述和对诸葛亮居住环境的描写都衬托出亮高人雅士之风范。

  第三折,春暖花开,诚心出硕果,请的贤士归。三请诸葛,刘备更为用心。这次去,先请卜卦者,选了一个好日子,又斋戒三天,还要熏沐更衣,备上礼物,如此这般,愈发郑重。如果说前两次去请诸葛亮刘备确实也是一片真心诚意,是真诚的,那这第三次可以说是虔诚的。这次到隆中,离草庐还有半里路,就提前下马步行,前两次都是到门口才下马,这细小的行动变化也彰显了刘备内心的恭敬与虔诚。这次诸葛亮倒是在家,只不过还没睡醒。刘备自己“徐步”而入。徐,缓慢,没有声音。看着诸葛亮在堂上大睡。刘备呢,“拱立阶下”。特别恭敬的站在台阶下。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睡。刘备接着又等了一个时辰。终于正式见面了,刘备是下拜诸葛,称自己是“汉室末胄,涿郡愚夫”。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无不显示着刘备的赤诚与真心。

  邀请贤人,仅仅是做到恭敬还不够,也需要洞明贤人的心志。刘备是如何言语打动孔明的呢?“大丈夫抱经世奇才,怎么能够白白的让一生浪费的山林泉水之间呢?希望您能为天下老百姓着想啊。”刘备是很高明的,他不说你跟我一起建立功业吧,而说以天下苍生为念。

  刘备的至诚之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闻名千古的隆中对由此诞生。

  然而,还有一折。问策完毕,刘备再次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却又推辞。使得刘备使出最后杀手锏。哭。刘备的哭,是出了名的,但也是很有艺术含量的。“先生要不出,天下老百姓可怎么办啊?”这个哭啊,气势磅礴。“泪沾袍袖”,衣襟全都湿了,估计是涕泪滂沱。以柔克刚,乃是一等一的大智慧,孔明终于被感动了,决定出山。刘备好高兴啊,可算是把高人请出了。然而还不算完,还有一折。

  这最后一折是送礼。这个送礼更是有讲究了。你送,人家诸葛亮清高不受。怎么办?看刘备怎么说:“这不是聘大贤的礼品,只是表明我个人的一点点心意而已。”如此,孔明才接受。

  至此,教师可以明确:对刘备形象的塑造采用的手法以语言、动作描写为主,表现了刘备宽宏的气度和礼贤下士的品质,以及他兴复汉室的诚挚之心。

  那还有哪些是“为辅”的呢?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中关、张二人的作用。我提出这样的讨论问题:“同去邀请诸葛亮,面对这些波折,关张二人有怎样的言行呢?这样刻画关张二人有什么作用?”

  我们看文中的关、张二人的言行。第一次请诸葛亮不遇,刘备与崔州平,聊了很长时间,张飞抱怨刘备“闲谈许久”,并无他言;第二次去隆中张飞抱怨天冷;第三次连关羽都觉得过分,认为那诸葛亮不过徒有虚名,不敢见而已。认为刘备礼遇太过了。张飞更直接,干脆我拿个麻绳把他捆来算了。

  这些言行,从侧面更显出刘备非凡的识人智慧。教师可以总结,通过与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态度的对比,侧面烘托了刘备善识人才,渴求贤才的特点。

  4.探究主题:

  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的反映,绝不是空中楼阁。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许多作品只有在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后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与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地概括作品的主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设计了讨论题:“作者为什么如此刻详尽画刘备的诚意与谦恭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我从三个角度回答。

  第一原因,就是小说一定要好看,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意义,而《三国演义》中的这段“三顾茅庐”,不管真假,确实好看,小说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整部小说“尊刘”的情感基调服务,为小说的主题服务。这是由整部小说的思想情感决定的。

  我想重点说说第三原因,此时应该给学生一点关于作者的资料和写作的背景信息。我认为传统的语文课一上课老师就将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等知识展示给学生,尤其像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介绍的文字量相当的大,可是那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哪些重要,学习这一课需要哪些背景知识,所以老师介绍的这些但对这一节课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大用。而在探究主题的环节中给一些必要的作者介绍,学生会有恍然大悟之感,这就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比如这个问题,此时我给学生关于作者罗贯中的背景知识。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章胜利了,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就把自己比做诸葛亮了,希望自己得遇明主,建功立业,这不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融到作品中吗,这不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吗?

  那这些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怎样评价刘备的这种诚意?”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个问题无疑是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大胆评价。教师应该有一点的宽松度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延伸扩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而课堂进行至此,学生思维已经完全打开,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故事?”学生应该能够联想到很多历史故事,如“文王请姜子牙”“燕昭王设黄金台尊郭槐为师”“齐桓公五次拜访小臣稷”等。

  6.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一顾、二顾——真诚

  三顾 —— 虔诚

  关、张:侧面烘托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这一主线,利用这篇教材,注重讲文以入情,紧扣文本再现课文形象、意境,激发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文化味和人情味。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3

  《说“屏”》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语文第3单元第15课。该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共5课,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集中,其中《说“屏”》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上课程序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说教材。作者着眼于向读者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对如何使用屏风提出建议和希望。本文多处引用古诗文,增添了屏风的文化意味。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就内容而言,不能把它作为说明文处理,应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不少学生可能没见过屏风实物,教师可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文章就好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不必过多讲解本课内容,要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等。鉴于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屏风的有关知识。4.理解文中古诗词的含义。5.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语言。2.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引用的古诗文的含义。

  其次说教学法。《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提倡。所以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如下:

  1.导读法——创设情境,指导点拨。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知识。

  再次,说教学程序,分四个步骤来说。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教师出示一面屏风,由此导入:1.这是一件什么东西,谁能说明一下?2.大家回忆一下,那篇课文中提到过这东西?3.除老师提到的外,你还见到过什么样的屏风?

  问题1有实物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激发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并由问题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至于问题3,《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这篇自读课文的特点,此一环节尽情发挥个人的感受,老师适当点拨,对学生适当表扬,达到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活跃班级气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回答:(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做一个解释,并说明其用处。(2)本文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怎样的?请指出具体的句子。

  此一程序的设计旨在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达到汉字辨形的目的,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其中问题2的设计在于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这一环节的时间实际上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反复朗读并变化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研讨课文,合作探究

  1.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古诗词,并尝试理解。

  2.老师提供《秋夕》全诗,让学生猜读字面意思,诗歌内容,进而猜测意境。老师点拨:此为一个失意宫女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皮肤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是一个孤单的宫女用夏日的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她在无聊中过着怎样的日子?

  3.老师小结:这些古诗词使全文有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体会文中古诗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感受浓浓的诗意,进一步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再次明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并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说一下板书。就文章内容而言,首先就交待了什么是屏,并引出其“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的特征。紧承前文,介绍了屏风的三个作用:分隔内外,艺术点缀,挡风,而后介绍分类,最后点出用屏的不足,提出希望,含有期盼之情。而在字里行间又渗透着对屏的赞赏之情,所以做以下设计:

  说“屏”

  1.对象及特征

  2.作用和分类赞赏之清

  3.应注意的问题期盼之情

  4.再强调作用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4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有介绍我国各地的节日风俗的,也有讲民间艺人轶事的,也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唱歌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云南民风民俗,还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这种认识,本课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②通比较阅读三个歌会场面,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③让学生领略民族风情,培养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叙事类文章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而且我们北方的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2、领略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描写。

  第二、教学方法、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借助于现有的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领会云南歌会的美妙。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和同学们在电视或广播中接触过的演唱会、音乐会大不相同,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呢?今天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起来领略一下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

  幻灯片出示云南民歌简介和云南大理石宝山歌会的有关知识,先让同学们有个了解。

  (二)出示教学目标和生字词(幻灯片出示)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幻灯片出示):

  1、“云南的歌会”有哪三种形式?

  2、三种歌会形式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目的是让学生归纳出“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村寨传歌(民歌传承)”这三种云南歌会的形式。

  (四)精彩赏析,感悟美点

  让同学们出声的反复朗读三个场面中的最精彩的部分,并体会其好处。然后再由个别同学在班上示范朗读一下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说一下自己喜欢的理由,再请别的同学进行评论,我有意引导同学们在描写方法、修辞、体现作者情感方面多动动脑筋。为下一个环节作准备。(五)合作探究,质疑解惑(重点)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同学们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议论读。(幻灯片出示)

  1、比较阅读歌会的三个场面,体会在内容的侧重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

  2、第一个歌会场面中,写了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和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有什么用意?

  3、第二个歌会场面中,自由歌唱写的少,而作者在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上,却着墨不少,你怎么理解?

  4、你读了第三个歌会场面,有什么感想?

  5、你猜想一下,作者写下本文的初衷(即主旨)是什么?

  (六)体验感悟,加深理解(幻灯片出示)(难点)

  1、这节课,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或你有什么大的收获)?

  2、你认为流行歌曲和民歌,哪一个更有生命力,为什么?(为下一个环节铺垫)

  (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难点)

  播放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和一个流行歌曲片断,让同学们说一下它们各自的特色,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把他们活跃的思维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八)小结归纳,布置作业

  《云南的歌会》,不仅能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还让他们了解了民俗文化,感悟了生活的美好。

  课下作业(幻灯片出示):

  1、课下阅读《沈从文散文选》。

  2、写一篇介绍家乡民俗的作文。

  第四、教后札记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师生受了一次民俗文化教育,领略了一下祖国传统民歌的无限活力,特别是对热衷于追星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民族文化教育。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在思想上,也使他们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其中几篇课文讲诉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状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情感。

  2、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3、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关爱弱者。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二、说教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合作探究法、板书辅助法、质疑法、诵读法、点拨法、表演法等,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1、学生充分预习:

  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很重要,如果每一课都能把课前预习落实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把预习要求明确,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题:

  ⑴ 利用工具书疏通生字词。

  ⑵ 熟读课文。

  ⑶ 对课文质疑。

  让学生学会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圈记出来,以便课堂交流。做好了这些预习,就可以进入到高层次的师生平等对话了。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悬念导入、作者简介、检查预习、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六大版块。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6

  本文的教学目标

  1、识托名自传的独特写法,感受其自然平淡而形象鲜明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3、背诵全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目标1,难点是学习目标2。

  我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实物投影,录音。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思路的,教法启法诱导式,分层教学,学法为讨论式,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品味意境。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才艺展示,简介陶渊明背诵其诗《归园田居》(目的,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导入新课)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关于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让我们再次走近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同时向学生介绍传这种文体知识,明确本文是以史传的形式写得一篇自传,从文章整体结构上看,分传文,赞语两部分,一五柳先生即作者陶渊明。使学生对本文结构有大致了解,

  第二环节,采用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

  1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

  ①听课文录音,(全面感知课文内容)

  ②学生自读课文,和(投影出示: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不读断句,找疑难点)(意在让学生初步领会文中词语和句段含义)

  ③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将文中不懂词句找出来,向大家置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的形式来完成,困难较大的由老师指点。(在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

  ①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五柳先生的呢,由学生边读边汇报,即“名号的由来、性格、爱好、生活、志趣”,(板书)

  ②默读课文,参照提示(思考:五柳先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后汇报,,最后师生总结,(他是一个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人)(完成板书)

  ③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呢,同学们齐读课文赞语部分,(在这里问题环环相扣,结合指名读默读,齐读,加深学生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④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全面地了解五柳先生,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赞语部分的哪句话与前文的不慕荣利相照应,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来,找出后再次提问,本来在当时乃至当今社会追求慕华富贵者大有人在,而我们的五柳先生却不慕即作者陶渊明,却不慕不汲汲,你对此举有何认识和看法,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做中,小组讨论后汇报,得出两种结论,一是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二是他消极避世,不能勇于面对现实,教师总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7

  

  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本人选择了孔子的《大道之行也》一文。现就本课的有关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一、说文本

  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文章紧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因为作者是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所以对人类美好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向往,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这就是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

  初中生学习本文不宜要求过高,能粗知内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全文,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它创造条件。学习本文要理清:“大道”和“大同”两个概念。“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注重温故知新,从学过的《桃花源记》一文理解新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东晋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让人无限憧憬,那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界人人渴望,其实它只不过是《礼记》中“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及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社会的关爱。

  理清文章的思路对理解“大同”含义很关键,文章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本文文字不多,全文只有107个字。文短意丰,把人们追求和奋斗千百年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交待得明白、清晰。句式整齐,适合朗读。

  二、说思路

  ⒈说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是能力目标: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是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⒉说重难点: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来突破学生对“大同”社会的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⒊说教法:

  一是朗读法。教师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

  二是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教学过程

  ⒋说学法

  一是指导朗读。①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②“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③“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④“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⑤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计划文本朗读10次。

  二是指导运用教材和工具书处理字词。即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③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④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⑥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⑦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三是指导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层次,即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四是指导理解什么是大同思想、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等问题。

  三、说过程

  ⒈导入新课。(2分钟)

  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15分钟)

  一读课文,听一听,朗读节奏。⑴视频朗读,体会朗读停顿。⑵教师范读课,学生勾画生字词。⑶学生自读,注意文中停顿。⑷学生朗读,试着背诵。

  二读课文,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完成练习。

  三读课文,理一理文章层次。(第一层:总领全文。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总结全文)

  四读课文,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3分钟)

  ⒊合作探究,大同思想。(8分钟)

  五读课文,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5分钟)

  六读课文,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3分钟)

  ⒋七读课文,体验反思,互动释疑。(7分钟)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⒌总结存储,课外延伸。在这个环节我选择了《怪哉》一文与课文比较阅读,期望借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不过这个环节我打算留给学生课外去落实。

  ⒍课堂小结。以此来激励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是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8

  【教材分析】

  《马说》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3、作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目标定位】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适当积累文言文词句知识。” )

  2.理解作者思想,领会文章寓意。 (新课标提出 “学习语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的要求。)

  3.情感渗透,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这是根据“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特点所决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前置性学习。

  印发“前置性学习指导”,每个学生1份。

  1.收集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图片等。(能利用书籍、网络、周围亲朋好友等有效资源)

  2.诵读课文

  (1)读通。即正确朗读,读音、停顿正确。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读音和语句停顿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2)读懂。即读懂大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读译结合。能归纳重点生字难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在课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3)读有感情。运用吟读法,读出文言文语气语调,读出感情:或悲痛,或愤怒,或嘲讽,或鞭挞。并能配合说明朗读处理的理由。重点语句能在课堂上投影展示、示范朗读。

  3.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及写作手法、文章寓意及作者思想。能据此设计板书如文章思想内容、主旨意蕴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并讲解。

  4.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古今历史上“伯乐”与“千里马”的人物事迹。

  5.说说你的经历感受: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

  6.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难道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如果你是“伯乐”,你应具有怎样的才能,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还未被发现的“千里马”,你应该怎么做。

  〖学情预设 对于前置性学习,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因此需对自学任务、方法及交流环节等给予较详细的指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充分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相信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表现出让我们惊讶的学习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答案。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设计前置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让我们的教育从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

  【教法运用】

  1.诵读品味法。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教有千法,朗读为本。读品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创造性学习法。相信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屏显)马的文字图片,师引导:你看出什么了?(约1分钟)

  学情预设有同学会说是大大的“马”字,会说是许多不同写法的“马”字,更有会说是一匹扬蹄奋进的马。

  设计理念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进入文章情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约5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屏显)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交流、探讨前置性自主学习成果,组织安排组员汇报展示的内容和顺序(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小组汇报内容)

  〖设计理念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扩大学生知识面,获取深层次感悟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进入“乐知”、“好知”的学习生态。

  三、班级交流展示1:走进文本(约24分钟,学生读思议讲)

  设计理念 围绕前置性学习1—3题的内容,先小组汇报,再班级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以读为主,展开朗读、品读、译读、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并配合投影讲解,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预设 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全班交流时,由于每个组员的领悟、表达等各方面素质能力有高低之分,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独占交流平台,而其他交流较少甚至不发一言的现象。在此环节要强调小组整体性,要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展示的内容和平台,或读、或讲、或议、或写、或投影图示,这就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领导能力。

  1、(屏显)班级交流一:说说你知道的“马’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等。(约2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2、(屏显)班级交流二:读通文章(约4分钟)

  ①小组汇报展示(读,配以投影讲解重点字音停顿)→全班讨论,提难质疑。

  ②小组可领着全班同学通读一遍。

  学情预设读音、停顿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能借助资料解决

  3、(屏显)班级交流三:读懂文章(约10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读、译结合,投影重点字词归类解释并讲解)→全班讨论〖学情预设 对有些词类活用可能无法解释清词性变化的具体情况,但只要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即可。对一些一词多义,尤其是“之”一类意义、用法复杂的,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归纳完整,不过在全班的交流讨论中会逐渐补充完整,即使有当堂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可让学生做下记号,下去再查找资料解决。

  4、(屏显)班级交流四:读有感情(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以段为单位朗读,并说明理由,投影重点语句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②各组挑战赛读(某些语句)

  学情预设 此环节对某些学生来讲可能有一些困难,可特设计竞读环节,由朗读能力较强,领悟较快的同学在竞读过程中领导着大家领悟语句内容和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5、(屏显)班级交流五: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约4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结合思想主旨结构示意图即板书设计讲解)→全班交流讨论。

  学情预设 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应有较深的理解领悟,再结合前置性学习中了解的有关背景资料等,此环节应能水到渠成。

  四、班级交流展示2:走进生活(12分钟)

  设计理念围绕前置性学习4—6题的内容,小组汇报,班级讨论探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经验和感受,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不仅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1、(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一:说说你所知道古今历史上“伯乐”和“千里马”式的人物事迹(3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 此环节同学们通过课内外资料搜集应有内容可讲,关键在于要限制时间,力图语言表达的流畅、简炼。

  2、(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二:说说你的经历感受(4分钟)

  老师引导: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马”一样不被理解和赏识吗?你曾有被肯定的快乐经历吗?请让我们来倾听你的心声,和你一起分担或分享(1分钟)

  学情预设 如果有同学不好意思说,老师可讲述自身一段经历引导。相信同学们一旦感受到大家的真心,一定会有倾吐的欲望。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屏显)班级交流展示三:谈谈你对当今社会“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的看法。(5分钟)

  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 此环节相信同学们都很有兴趣,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关键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自信自知,善于表现自己适应环境,发挥潜能 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团队精神

  五、小结:

  学生展示背诵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名句、哲理句…(约2分钟)

  设计理念 能当堂熟读成诵全文或部分语段。

  六、作业:

  请根据文言文考点设计一份试题。在下节课交流探讨。(卷面100分,可以是你已知的,也可以是你疑惑的)(约1分钟)

  设计理念巩固掌握已知知识,同时对课堂讨论中生成的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探究。

  【教学反思】

  1、读是教学之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解读到一定深度,朗读也自然到位。

  2、本节课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仅用了3分钟左右,其他皆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发言讨论,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积极发言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发言无序、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只要老师加强组织引导,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以欣赏的眼光给以鼓励和肯定,我们一定会惊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与成长。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知识有关,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化石吟》是以诗歌的形式,赞美了化石对于人类认识古代生命的作用,目的是启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因此,在本诗的学习中,除了诗歌知识的学习,还必需了解化石的有关知识作为背景,才能较深刻地理解化石对于生物进化论的贡献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石等古生物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要靠教师补充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

  1、预习背景知识的方法。教师提供化石与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材料给学生预习,使学生对化石的感受能够丰富起来,侧重点是理解化石说明了生命演变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赞美化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拟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出示远古动植物化石的相关图片和播放有关远古时代恐龙的科学幻想片(《侏罗纪公园》)。(这个做法能积累理解本诗第3节、第6节的知识背景)。

  3、对比法。引入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和本诗对比,同是赞颂诗,但赞颂的侧重点却不同。

  4、朗读法。本诗与第6课《理想》一样,节奏感强,适合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化石的外表特征,如“冰冷的骸骨”,“肉体腐朽”,“黑色的躯壳”,“脸上道道皱纹”等。同时在朗读中理解本诗的押韵、设问、拟人等特点。

  5、拓展延伸法:阅读本册教材第166~167页“进化论和神创论的激烈争论”,请利用学过的或查找的化石资料,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辩护,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印发教师收集的“化石简介”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

  2、课堂提问,就同学们所看资料,回答:

  a、什么是化石?

  b、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c、化石分为哪几类?

  d、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化石的?

  e、化石说明了什么真理?

  3、请一个同学背诵《石灰吟》,另一个同学朗读《化石吟》,思考这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两首诗歌都是赞美诗歌,但前者主要是咏诵石灰的坚贞的精神,目的是用来象征一种人;本课则是赞美化石讲述了令人惊讶的“神话”,是赞美化石本身,赞美它讲述了生命演化的故事,赞美它证明了生命进化的真理。

  4、多媒体播放化石的图片。然后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谈谈同学们对诗歌中描绘的化石形象做一个对比,增强对“冰冷的骸骨”,“肉体腐朽”,“黑色的躯壳”,“脸上道道皱纹”的理解。

  5、同学们对图片上的化石形象也许有点失望,这样的化石怎么就“讲述了奇幻的神话”呢?播放《侏罗纪公园》中的凶猛的恐龙和原始森林片段5分钟。接下来请同学朗读诗歌的第6小节,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即“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6、再次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写作上的特点。结构分为3个层次,1、2小节设问,第7小节回答,形成首尾照应。中间3、4、5、6小节写化石对回答了真理,它的珍贵和证明了生命的不停息的事实。并归结到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再分析一下拟人手法的使用好处及本诗押韵上口的特点。

  7、小结作者赞美化石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化石保存了远古生命的信息,使人类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从相信上帝、相信造物主到相信科学的进化论,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里就有化石的功劳。

  8、作业设计:阅读本册教材第166~167页“进化论和神创论的激烈争论”,请利用学过的或查找的化石资料,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辩护,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教师批改作业后,选择一部分好的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供学生们交流。

  附录学生预习资料:

  化石简介

  1、什么是化石?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2、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大概动物柔软部分的化石得以保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在这两个地区的冻原上发现的大量的冻结的多毛的猛犸遗体——一种绝灭的象。这些巨兽有的已被埋藏达25000年。当冻土融解,猛犸的遗体就暴露出来。也有些尸体保存得很不好,当它们暴露出来时,其肉被狗吃了,其长牙被象牙商倒卖。猛犸象的毛皮现在在很多博物馆展览,有的把猛犸象的肉体或肌肉放在乙醇中保存。

  生物变成化石的更有趣和不寻常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昆虫可被某些针叶树分泌出的粘树胶所捕获。当松脂硬结后并进一步变成琥珀,昆虫便留在其中。有些昆虫和蜘蛛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显微镜下研究它的细毛和肌肉组织。

  虽然生物体的软组织的保存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化石是相对罕见的。古生物学家更经常地是研究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

  3.化石分类:

  遗体化石:遗体被埋藏并在一定条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遗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粪化石、卵化石)及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形成的化石。

  遗迹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后的碳痕及足迹等化石。

  4.化石与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

  (1)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2)意义: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0

  一、教学资源的分析

  如果说生活是一首韵味无穷的抒情诗,那么语文就是对它声情并茂的吟诵;如果说生活是一篇隽永秀丽的散文,那么语文就是对它翔实生动的鉴赏。可以说语文与生活有着唇齿相依的联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与体验,就难以有底蕴深厚的语文素养,更难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正因如此,在强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育理念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以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在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实验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其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读课文《我的母亲》,极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是大学者胡适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写下的《四十自述》的选段,文章语言质朴,情感浓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全篇被一种不加修饰的感人挚情所萦绕,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因此,本文不仅应当成为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应当是对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八年级学生情感的洗礼,使之理解母爱的深沉含义,意识到小结人生是为了体悟出人生奋斗的意义。与此同时,本文还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铺垫之作。由此看来,本文不仅应通过师生平行的对话实现师生知识与能力的自然生成,更应通过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走进母亲的心灵底处,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使其成为天地间一股永恒的浩然眷恋,只有这样才能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让母亲宽广的胸怀成为儿女们心灵的精神家园。

  教育是生命参与的事业。与每一位孩子共同成长应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灵光与活力,应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在文章的浅层理解上应无大碍。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爱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同时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为师生课堂的交往和心灵的沟通带来了难度,因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调动学生情感,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在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文章情感;

  ②理清文章结构,体悟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多媒体,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

  ②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③通过比较阅读,升华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

  ②提升自我情感。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⑴ “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⑵ 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⑶ 情感态度: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法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的学生是山区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

  【学法分析】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过程设计】

  (一)

  一、进场导入

  苏芮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爱的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设计说明:使学生一进教室,便能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为进入主题作为铺垫。)

  二、教学导入

  以20xx年度超级女声的冠军相关情况入手。

  三、教师结语

  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

  (设计说明: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

  环节一“走近老王”: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关切,现在我们就循着杨绛的笔墨,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评说老王”:讨论老王的品质,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 的人,表现在 。”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说说“我们”一家人是怎么做的?

  (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环节三:怀念老王: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能这样想?

  (设计说明:进一步理会作者隐含在内的深沉的感情,也一进陶冶自己的情操。)

  环节四关注“老王”: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此文转自淘.教。案网()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环节五:拓展延伸:造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设计说明:通过造句的形式,把感情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净化学生的感情。)

  五、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家一家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以《爱的奉献》结束,让学生一起高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2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

  1)通讯的相关知识;

  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学生:援助—安葬—悼念(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

  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训练拓展;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

  (六)拓展升华: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

  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扬州一瞥》,它是河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前七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积累了一些解读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而思想意识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正处发展阶段。使他们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知之能言、善言,思之能疑、敢问,闻疑善思、能解,并培养其琏接能力,发散思维,是教师主导的方向。

  三、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扬州一瞥>>所在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山水寄情”篇,自然之美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又增加了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编者意在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光辉灿烂的自然、文化遗产,学习借描写景物、说明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扬州一瞥>>属游记类文章,但又与一般游记不同,作者怀着深沉的感情,用典雅秀丽的语言描述了他所听到、见到的扬州。重点不是写所见到的景物,而是根据景物生发开去,写历史沿革,写自己的感受、体会。让读者在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品味与扬州相关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品读历史沿革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投影等,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思维琏接能力,及信息共享意识。

  2、调动学生主动感知作者笔下描述的扬州风光及人文历史;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借游览名胜古迹,抒写自己对扬州的感受,赞扬了一种不屈不挠、同命运搏斗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奋斗精神。

  4、体会文章层层深入的写法,以及引用古诗文对于增加文章的内涵,丰富文章的内容所起的积极作用。

  重点:(1)目标2;(2)目标3

  难点:目标3

  四、教学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双自主”教学法,辅以现代技术。

  1、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基本方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网络、多媒体电脑、投影等电教设施:

  ①扩展资源空间,培养自主探知、筛选能力;

  ②使学生的“看、听、想、说”,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捕捉信息能力,思考能力,相关信息的琏接、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扩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查找、选择信息。

  (二)、课堂教学:

  1、导入课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以学生熟悉的诗句,导入新课,使学生自然进入情景。

  2、展示预习及查找情况:

  请学生将写在卡片上的内容、或软盘上的内容,以投影、电脑演示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3、配乐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配乐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悠悠情韵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齐读分读结合,既鼓励个体展示又培养合作精神。

  4、对比欣赏,品味异同,引导阅读,激发思考。

  作者认为,到扬州首先应看的是什么风景?[瘦西湖](以此问题引出下文)

  用多媒体电脑,放映瘦西湖风光片,请学生体会片中所展示的内容,与课文中有什么不同?感觉如何?看后学生各抒己见。

  5、小组合作探究:

  用5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指点学生主要围绕文章的内容、主题、写法,三大方面去分析、品味课文,从中提炼出自己能读懂的内容,尚有哪些疑问,并要求各小组将读懂的内容、未懂的问题,分别整理在卡片上或输入电脑,以待全班交流。

  6、各组分别展示读懂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机举手或派代表主动到台前(快的优先),用大屏幕展示读懂的的内容,并朗读给大家听。台下同学若有不同意见,可主动及时发表,或适当讨论,若分歧较大教师可简单点拨。

  7、各组展示所存疑问:

  各组将已懂疑问删除,尚存疑问主动展示,同学们思考后可主动站起各抒己见。教师作为参与者适时点拨(有标准答案的),或适时给予一些评论(属多角度思考的问题)。

  [附:可能产生的疑问:

  ①、开篇五个自然段,展示了一堆矛盾的概念,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②、2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③、为什么说扬州“是迷人的”,“又是能令人从梦中觉醒的”?④、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8、深入品味:教师引导深入思考一些学生未品透的,又与本课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既使教学完整,又培养学生学无止境的意识。

  9、小结:兼检验重点、难点的把握情况。

  把从网络上查找到的相关图片,用电脑排列显示。学生主动到台前,结合图片,总结本课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写作目的。

  10、进行思维扩展:

  [过渡:作者怀着深沉的情感,用典雅秀丽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所见所闻扬州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出江南的悠悠神韵。可爱的江南令人流连,发人深省,祖国的塞北亦是神韵悠远。]

  观赏一段用计算机剪切下来的内蒙草原风光,请同学们边看边品味影片中的景物特点,所蕴含的人文底蕴,观后请简单描述。要求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构思成文。

  板书设计:

  想扬州古人的“矛盾评价”(疑惑)扬到扬州瘦西湖来历、虹桥、白塔、命名

  州余(历史沿革、文化内涵)

  一心平山堂借景之法、琼花衰兴

  瞥言(神奇、创新)

  大名寺鉴真东渡,矢志不渝

  (不屈不挠)

  史公墓史公故事、遭受劫难

  (反抗、觉醒)

  思扬州写感受,赞奋斗与创新精神(肯定)

  本文特点:“形散神聚”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都市精灵》是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细细品味,在认识社会、体味人生、提高修养等方面给人启迪。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单元主题是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

  二、学情分析:

  1、文中一些词语,尤其是一些成语和特定语境中的特别词语,学生理解不一定到位,需要课前做一些预习工作,例如:居高临下、肆无忌惮、无所事事、退避三舍、司空见惯、“孤城寡人”、“与狼共舞”。

  2、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走进这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接受作者所传达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就是教师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熟知文中所写的都市精灵。

  2、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设想: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我的设想是:因为作者要传达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所以,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作者缘何而生感慨,这就需要立足文本,引领学生解析内容,品味语言,感受情感,进行语言实践,致力于帮助学生从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浸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揣摩作者鲜明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我认为教学应该从“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讨论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小练笔”这几个方面展开。

  结合以上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先放腾格尔的《天堂》然后导入):

  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那洁白的羊群,这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在那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否也有这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去看一看都市中还留存有哪些动物,也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板书课题)

  2、教师借机简介作者舒乙。

  3、教师先指名学生说说什么是“精灵”,然后补充介绍:“精灵”原指神仙精怪,文中指可爱的动物。接着,教师提问:“现在北京城内生活的精灵还多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面对已少见鸟兽踪迹的北京,作者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小声读课文第1——5段,边读边思考。这样就自然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

  1、通过学生对以上问题阅读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文学馆内仍有各种鸟类及小松鼠栖息,但北京城已少见鸟兽踪迹,作者内心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悲哀。

  2、再让学生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第6段),并勾画下来,然后让学生齐读。教师借机提问:“北京有作为自己标志和象征的动物吗?那么,哪些都市有这样的动物呢?作者的内心又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教师朗读课文7——10段,并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后总结:对北京鸟类的减少,作者非常的可惜,对拥有自己都市动物的昆明、上海、美国等地羡慕、佩服、赞叹不已。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教师又趁机提问:“一些城市动物逐渐减少,而一些城市动物与人和谐相处。为此,作者又提出一个什么观点呢?让学生找出并勾画下来(第11段),再齐读。让学生思考:作者的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小结:作者指出人与鸟、鱼、兽必须友好共处。动物的逐渐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责任在于人类。城市里有无鸟、鱼、兽可以视为“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衡量标准。

  4、让学生齐读第12段,思考:作者又有什么观点?勾画下来齐读。教师引导:作者认为“孤家寡人”并不正常,要“与狼共舞”。然后,让学生理解“与狼共舞”的含义,即“人与鸟、鱼、兽共存的和谐局面”。

  5、教师启发:“人与鸟、鱼、兽共存的和谐局面”,我们用两个句子归纳出来,该怎么说呢?(教师板书)

  三、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设疑:本文以“都市精灵”为题,有什么含义吗?通过学生的思考,使其明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即使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题为“都市精灵”,传达的正是这样一个意思。

  四、联系实际,抒发感受

  结合以上教学,教师提出:谁来说一说,怎样才能拥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针对生态环境和保护动植物的方面展开论述。(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多叫一些人来说。)

  五、延伸拓展,提高能力

  1、请你为保护都市精灵拟一两句公益广告语。

  2、教师启发学生:“在我们身边,在校园中,在自己的村子里,你有没有见到课文中提到的‘精灵’呢?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人们与它们的关系怎样?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结合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 ,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 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 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 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 凶残夜捉 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 家庭凄惨 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 惨别老翁 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吆喝说课稿11-03

八年级语文长征说课稿02-07

八年级语文《海燕》说课稿07-10

八年级语文《吆喝》说课稿06-19

八年级语文《海燕》说课稿02-18

八年级语文《台阶》说课稿02-18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11-06

八年级语文《春酒》说课稿09-08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稿09-09

八年级语文《石榴》说课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