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

时间:2022-09-30 15:01: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精选8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精选8篇)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第2章第2节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必修部分——生物1:分子与细胞的相关内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脱水缩合方式、蛋白质的功能等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习了糖类和脂质,以及元素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又为后面学习核酸、酶的相关知识做铺垫。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对于本节课抽象的知识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一些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

  1、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说明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对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逐步认同“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概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其中说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前面学过的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可分为几类?有什么功能?

  2、脂质有哪些种类和功能?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

  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另一类重要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前面知识的掌握,并能很好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课展开

  在新授环节,首先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有哪些?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积极回答,肉类、蛋类、奶类、豆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摄入人体的蛋白质,可以直接被消化利用吗?会通过什么样的过程被利用。预设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会提出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鼓励性评价。顺势总结得出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约有100多种,在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生物体内的氨基酸又有共同的特点。接着出示不同的氨基酸,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得出:在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这个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氢原子、一个可变的侧链基团(R)相连接。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得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接着我会请部分学生上台尝试书写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书写。请同学上台尝试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顺势提问不同的氨基酸区别主要在于什么?学生观察得出在于R基的不同。

  对于氨基酸间的脱水缩合方式,首先提出问题: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不同的氨基酸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呢?出示教材中2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肽键、肽链、多肽等概念。在这部分难点内容,先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由简到繁,共同总结出氨基酸间的脱水缩合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对于氨基酸的功能,首先我请同学说一说了解到哪些蛋白质的功能,再出示教材中蛋白质的部分功能举例表格,帮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3、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哪些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帮助学生加深对氨基酸特点和结构通式的掌握。

  4、小结作业

  课堂的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布置如下作业:是否可以和糖类、脂肪的鉴定一样,用某些化学试剂也能使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从而鉴定蛋白质,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

  七、说板书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2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的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及学校、家庭的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学生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学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学生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的忽视,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语言和行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的方面。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的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身边不礼貌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①自主探究法 ②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的牛奶》

  一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的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的具体展开做了铺垫。[page]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的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的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的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的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的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的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的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的点拨,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提问: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page]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的重要性;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的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的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①故事中的小强是真的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的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的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page]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的讲礼貌的例子和不讲礼貌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的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教材观点。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复习。

  八、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首先我要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丰收景象的回忆与观察,感受丰收热闹喜庆的气氛,了解农民画的特点,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用吹塑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场景,从而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说学情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此深入了解学情尤为重要。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能够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创作简易版画。但他们对于吹塑版画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因此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出喜悦丰收的景象,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三、说教学目标

  本着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观察并回忆丰收的景象,了解农民画气氛喜庆、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出喜悦丰收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丰收景象的回忆与观察,感受丰收热闹喜庆的气氛,欣赏农民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和形象等方面的特点,用吹塑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场景,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丰收热闹喜悦的气氛,学习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是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的景象。

  难点是创作出一幅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气氛喜庆的农民画作品。

  五、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将采用情境法、示范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准备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所以,在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等来优化我的课堂。

  七、说教学过程

  除了上述分析,我认为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更是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

  环节一:趣味情境导入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将播放儿歌音频,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哼唱的同时体会儿歌歌唱的场景,并在此询问学生:除了用儿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记录这样热闹丰收的场面?通过学生回答,我将总结:今天就让我们用彩色吹塑纸版画来表现秋光绚丽、丰收在望的场景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快乐丰收忙》。

  环节二:作品图像识读

  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所以我将展示丰收的照片《农民收玉米》和作品《粒粒珍珠滚进仓》,让学生感受图片中描绘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丰收的场景?这些丰收的场景能够联想到什么成语?学生畅答后,我将继续追问:现实中的人物和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学生积极回答,我将总结:人们劳作虽然辛苦,但是丰收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画面中的形象是生动活泼的。

  紧接着我将朗诵儿歌“小花鹅,小白鹅,脚像扇子扁嘴巴。唱起歌来鹅鹅鹅,游到水里捉鱼虾。”请学生想象儿歌的画面,并鼓励学生回答。随后我将继续展示吴冠中的《太湖鹅群》,引导学生思考:画家笔下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画面有什么不同?用了哪些色彩渲染出热闹的气氛?我将和学生共同总结:画面中用饱满的构图和浓郁的色彩表现了丰收时节欢腾热闹的景象。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美术课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学习规律,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环节三:技法表现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创作技法,我会选择“鱼儿游,蟹儿跳,追着浪儿翻跟头”的儿歌,示范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描绘儿歌中丰收喜庆的景象:

  1.用铅笔或者圆珠笔等硬质画材在吹塑纸上刻画出图形;

  2.用水粉颜料在吹塑纸上填画各种色彩;

  3.将卡纸固定并反复印压在吹塑纸上,使吹塑纸的造型和色彩转印到卡纸上。

  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独立创作中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美术创意实践

  为了让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首先我会给学生播放不同丰收题材的儿歌作品,请学生感受儿歌的内容。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15分钟的时间艺术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歌唱丰收场景的儿歌,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学生在构思和实践创作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并从气氛喜庆、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形象生动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艺术作品,提高课堂作业效率。

  环节五:多元展示评价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劳动节丰收画展”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气氛、构图、色彩、形象等多方面评价作品。情境教学的方式既达到了检验教学任务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表现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环节六:小结升华作业

  课堂临近尾声时,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情感升华: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劳动,尊重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人民!课后与父母进行一次采摘活动,亲自体会劳作和丰收的乐趣,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课程的乐趣,在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八、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4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首先来谈一谈我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本节课具有参与性强、竞争激烈、客观条件限制小等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下肢力量、耐力有显著作用,为以后学习其他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水平二的学生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开始有独立见解,但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且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动摇。思维过程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能力也随之提高。在生理发育方面,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习小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体会行进间手触球的部位;复习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提高助跑起跳结合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弹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快速助跑,起跳准确、有力。

  【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连贯,不停顿。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因此我采用了: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

  学法:分组练习、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学生半面向左(右)转。

  【教学步骤】

  1.教师统一发令,练习原地左、右转法。

  2.教师提问:“90°的一半是多少?”从而引出半面转的角度45°。

  【教学意图】教师利用提问的形式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教师讲解并示范半面向左(右)转。

  4.学生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5.集中展示,教师统一发令。

  (二)准备部分

  1.复习球操(4×8拍)

  (1)伸展运动;(2)体转运动;(3)腹背运动;(4)下蹲运动;(5)踢腿运动;(6)全身运动;(7)跳跃运动;(8)整理运动。

  2.专项准备活动

  (1)各种方式的绕球:头上、腰部、胯下等。

  (2)单手的原地运球。

  【教学意图】充分的热身活动能够使学生体温升高,肌肉粘滞性降低,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

  (三)基本部分

  1.行进间运球

  (1)技术动作示范与讲解

  【动作方法】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肢的前侧方;跑动的步伐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教学意图】良好的技术动作示范和详细的技术动作讲解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技术动作印象,方便接下来的教学。

  (2)学生散开,做“原地运球比多”游戏(2次)。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听从教师统一口令进行运球,教师明确时间要求,统一计时。

  【教学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让学生玩中练,练中玩,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教师示范行进间运球,学生观察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方。

  (4)学生自己持球向前运球走。

  组织教学:四人一组,进行向前运球走。

  要求:每人运球三到四次。

  【教学意图】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本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

  (5)学生15~20米慢跑运球。

  组织教学:四人一组,慢跑运球。

  要求:听从教师统一发令,跑动速度适中。

  【教学意图】进行实际的慢跑运球,在慢速跑中逐渐体会运球动作与跑动姿势的协调配合。

  2.跨越式跳高

  (1)教师讲解并示范正确动作,然后强调重点、难点。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列蹲下。

  要求:认真观察技术动作示范,聆听技术动作要领。

  【教学意图】良好的技术动作示范和详细的技术动作讲解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技术动作印象,方便接下来的教学。

  (2)学生选择不同高度进行练习。

  组织教学:男女分组,设置不同高度的横杆,进行练习

  要求:依次进行,注意安全。

  【教学意图】男女分组进行练习,结合了男女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实际状况,分层教学,便于体验获得成功的快感。

  (3)检验

  要求:择优讲评,互相学习。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充气塑料娃娃。

  【组织方法】教师模仿“打气”的动作,学生模仿正在充气的塑料娃娃,身体由下蹲开始逐渐“长高”。随着教师“充气”与“放气”,不断变换身体的姿态,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八、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排球两个、音乐播放器。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为五年级三室内课——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一些预防知识和创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伤害,为后续学习危险源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水平三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在此之前对生活中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如何归纳以及处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一块知识的匮乏。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知道运动损伤和意外的预防措施,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运动损伤、意外的预防方法。

  【难点】

  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的处理方法。

  六、教学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大家知道桑兰吗?桑兰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但是1998年,她在纽约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热前热身时摔伤,造成高位截瘫。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员事迹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

  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活动一:运动损伤的症状

  教师提问,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哪些较轻的损伤呢?(学生自由回答生活中经历或者看到的一些轻度损伤的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的一些事例,将学生说的一些损伤情况分别归类于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并结合学生的介绍,依据教学内容,讲解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轻度损伤的主要症状。

  设计意图: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活动二: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类型的轻度损伤,讨论如何进行及时的处理。之后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介绍处理方法,组内其他同学现场模拟演示处理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演示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处理方法进行指导和纠正,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和模拟演示,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言、动手,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活动三:预防运动损伤与意外伤害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介绍学生身边的事实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如体育课堂上的一些轻度伤害事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个人的行为因素,比如马虎、做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的各种伤害事故。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巩固提高

  为了达到巩固以及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判断题:

  1.擦伤时,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碘伏等消毒剂即可。(√)

  2.扭伤后,扭伤部位应即刻热敷,按摩消肿。(×)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运动损伤以及处理方法,知道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课后作业:“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完成“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完成课后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位,以及教师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一、损伤表现:

  拉伤、扭伤、骨折等

  二、处理方法:

  三、如何预防:

  九、课后反思

  略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6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春》。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春》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类散文。文章作者朱自清通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热情又富有生命力的春景图。文章语言清新且活泼,善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丽。文章从盼春、绘春和赞春三个层次进行了叙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缤纷多彩、生机盎然,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希冀和对生命的热爱。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初中学段,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养成,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具有学习新知的动力和兴趣。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诵读文章并合作探究,习得文章的重点并解决情感的理解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文章中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赏析文章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春”的眷恋与期盼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赏析文章语言特点。

  难点:学生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春”的眷恋、期盼与热爱,也能感受对于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主要包括: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延伸作业等几个方面。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将采取“提问法”进行导入:对话学生:请同学思考有哪些对春天进行描写的著名诗句呢?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可补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句,请同学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春》,看看作者眼里的“春”的魅力又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其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讲了什么?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总结,得出文章的层次划分:“盼春归——绘春景——春天礼赞”这三个部分。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文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学生在理解整篇文章大意和层次后,知晓了文章每一部分重点描写了什么景象。我会深入到具体的文句之中,深入挖掘词句,进行语言的欣赏。我会提问学生:文章第二部分“热情绘春景”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再次朗读后回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接着提问学生:具体说一下怎么写的?学生讨论后得出:将山水和太阳以及万事万物赋予人的状态,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天万物的生机与活力。将“山”、“水”和“太阳”连在一起脱口而出,很有节奏感。将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竞相开放的颜色分别喻成火、霞和雪,描绘的十分形象,让读者具体可感其五彩缤纷的画面。

  2.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第三段中出现了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等重叠词,这样的词语使用,有什么好处?学生在我带领其朗读后的引导下得出: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我顺势进行补充:叠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草之嫩绿以及春天风雨的柔和,有利于抒发作者对于春天万事万物的喜爱之情。

  3.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问题有些难度,我会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通过“引用”名句,不仅是在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也是在书写勤劳的人们。 我会再找一名代表进行补充,明确答案:新的一年必定是美好的一年,必然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4.在分析了第一、二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第三部分,并提问:既然是拟人手法,作者为什么偏偏把春天拟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呢?换成别的好不好?学生摇头表示否定,这时,我顺势提问:请同学们说明原因。我启发学生:“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新鲜的血液和奋发向前的斗志,是美丽与欢快的象征。所以作者用这些来说明什么?学生明确答案:符合作者对于春天的看法,即: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5.接着,我会组织学生集体朗诵文章的整体,并设置问题: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幅美丽的、充满活力的“春景图”?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得出:在柔和的轻风细雨中,五彩缤纷的果树、鲜花花竞相开放,蝴蝶飞着,鸟儿唱着,勤劳的人儿大步向前迈着,人们笑着、闹着,为了一年的新景劳作着。

  6.下来,我会设计最后一个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单单是为了描绘春景而对其进行赞美吗? 这个问题也有一些难度,我会让学生读一首诗歌,诗歌中有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以此类推至本文,学生可以明确:作者是在借春天抒发感情,春天有着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作者通过描绘充满活力的春景来展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新鲜事物的憧憬。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没有边界的。新课标指出,要在教会学生知识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其类推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要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一派生机与活力的景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是“温情的宝地”,我会启发学生比较两篇作品之间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作业的完成是对本节课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很好的归纳与梳理。我会留作业:总结本节课内容并查找一下朱自清生平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作品。

  七、说板书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

  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4、新课巩固,展示所学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我的说课结束了,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8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我谈一谈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第十一章游泳运动。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通过学习蛙泳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肌肉系统的能力、改善体温调节的机制。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谈一谈我对学情的分析。处于水平五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趋于完善,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会带着问题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初步具备了独立探索和分析的能力,对新鲜事物会独立的思考、追求和探索,学习兴趣也比较广泛。所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在学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体育学科的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

  蛙泳的技术与方法。

  【难点】

  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分解法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

  七、教学过程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

  我会组织课堂常规,检查人数、着装、宣布本科内容的同时强调安全。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差异。我会安排体弱的学生随堂见习。

  设计意图:调整学生的状态,迅速融入到课堂的气氛当中。

  (二)准备部分

  课堂新授之前。我会组织徒手操练习和游戏。让学生进行充分热身。

  设计意图:充分热身,防止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

  1.导入:新授环节也是课程的高潮部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会采用挂图导入。展示不同姿势的游泳,让学生分析几种动作的不同之处。顺势导入本课内容。

  2.示范与讲解:为了使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我会调整队形进行多次不同方向的示范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具体包括开始姿势、抓水、划水、收手、伸臂五个技术环节。

  3.练习: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之后我会把动作分为5个练习环节,分别是憋气和换气练习、练习学漂浮、岸上动作练习、抬头游练习和完整动作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解动作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过程逐步掌握本课内容。

  4.检验:练习过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80%以上学生掌握该技能。我会组织一场男女混合蛙泳接力比赛。方法是随机四人为一组,两男两女,分别在泳池两端,在前面队员完全备考以后,后面队员才能入水,最快完成得队伍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为了调整学生身体机能状态、缓解疲劳。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操,达到放松效果。

  2.总结:最后我会帮助学生总结巩固本节课技能的动作要领。表扬优生。鼓励后进生。安排值日生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五)教学预计

  预计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钟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相关文章:

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02-17

教师招聘说课稿模板04-17

化学教师招聘说课稿03-26

美术教师招聘经典说课稿程序03-24

教师招聘《化石吟》说课稿09-11

教师招聘考试常见形式09-09

《小石潭记》招聘考试说课稿11-1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考试大纲01-12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草船借箭》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