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9-28 14:07: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一)》。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设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 是小学数学第七册《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以及学习了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编排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帮助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我还补充了数对发明者笛卡尔的生平介绍,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法学法:

  人们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让课堂教学高效而又符合学情,教学中我采用了调查法。课前,我对2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前测,从“你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你还能用什么别的更简单的方法表示你的位置吗?你听说过数对吗?”等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情境教学法。课中,我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揭开新知识的面纱,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 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为此,我从:“问”让学生自己提;“法”让学生自己探;“题”让学生自己解;“情”让学生自己抒等四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新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生兴趣越浓,他的观察越仔细,感知、思维、联想等学习活动就越有成效。新课伊始,我播放国庆 60周年焰火晚会片段,学生会对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并制作出来的产生疑问。老师此时揭示课题(板书:确定位置)。这样的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而且建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感,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新知,营造空间

  探索新知的环节,可谓是一节课中的重中之重。围绕学习目标,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1.结合情境,巧妙设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班长的位置。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师说明,观察时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电脑出示分组)

  2、导放结合,授人以渔。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知道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观察的顺序,学生们就能比较正确的描述班长的位置了。班长坐在第3组这条竖线和第2排这条横线的交叉点上,并提问:我们能不能用上一些符号和数字,发明一种更简单的描述方法呢?

  学生设计并展示。根据前测调查,学生会出现这些情况,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相同点,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将两个数字隔开的符号。这时老师说明:数学家选取了“,”号将两个数分开,并且在外面加上了小括号,从而引出数对。第3组第2排还可以表示为(3,2),并让学生说说3和2分别表示什么?随后加以巩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突破教学重点。

  3、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数对是一种数学知识,它建立在坐标图中,应该让学生体会从具体位置中抽象出坐标位置。接下来的环节,我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对:(2,1)、(2,2)、(2,3)(2,4)、(2,5)、(2,6),并引导观察。学生会发现,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2;都是第二组的同学。这样原来的座位表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每个同学的位置就在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借助多媒体演示,从班级座次表中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坐标形成的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 轻松交流,求异创新

  溪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大背景中,才会被深刻地理解和阐释。接着我通过展示数对发明者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史料介绍,鼓励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一个爱思考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文化,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共享成功,评价反思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通过展示“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数对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数对在航天飞船上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的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共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成延伸。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然简单,但能反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尤其是学生的板书,真实地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设计思路上的异曲同工。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商不变规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5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的基础。教材通过信息窗5的情景图,让学生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其中的规律,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计算能力。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方法和过程目标: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规律性,总结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商不变规律。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五、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运用猜想验证的教学思维方法,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掌握了商不变规律,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出一组商都是3的计算式,让学生抢答,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再让学生观察说出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商都是3。这时反问学生为什么商一样,而被除数和除数却不同呢?这里又有什么奥妙呢?(揭示课题并板书商不变,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以图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会提出:联合收割机每小时收小麦多少吨?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

  2、让学生独立完成事先发给他们的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表。(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表)给出要求:请同学们先独自完成表格第1、2两项。

  1、填表格

  2、把算式写出来

  工作总量(吨)12244896192

  时间(时)2481632

  每小时收割的数量(吨)

  (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汇报表格。

  先让学生说出表格中的计算结果,再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

  然后再引导学生抽象出数量关系并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独立思考,小组探究。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算式,先独立思考,再写出自己的发现。

  当学生们把发现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汇报交流,质疑释惑: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从上往下看)

  学生会说出:被除数和除数时乘2,商不变。

  这个环节学生汇报完后,作课件全部演示出来。当学生理解后,利用表格让学生分析被除数12是如何变成48的,除数2是如何变成8的,学生会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而商不变。可再举例验证,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或其他的数,而商不变。

  这时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从下往上看)学生会举例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商不变

  这个环节学生汇报完后,作课件也要全部演示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时在板书处加上(或除以)

  4、验证理解。

  根据上面的板书内容,老师反问学生: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

  学生会答:是

  老师说: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会答出:商不变规律

  然后课件显示四道判断题,让学生做。

  第一道(48×5)÷(12×5)=4这是对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体现商不变规律。第二道(48÷6)÷(12×6)=4是错的,被除数除以6而除数乘6,没体现同时。第三道(48×3)÷(12×4)=4也是错的,因为乘的数不相同。第四道(48×0)÷(12×0)=4也是错的。因为0乘任何数都是0,且0不能做除数,否则无意义。

  [在这里一是让学生体会“同时”和“相同”。二是让学生明白(0除外)]

  然后板书处加上(0除外)。

  (四)、全课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答出自已学会了什么?[可把课堂总结的规律尽快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五)、巩固练习:围绕商不变规律设计[让学生运用商不变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

  商不变规律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七、八、说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走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说课完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点搬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

  《小数点搬家》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3、44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发现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情感目标:在玩游戏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依据《小数点搬家》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探究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数字卡、纽扣、练习题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第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

  新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去买包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平时我们买的包子都是0.50元一个,但昨天的标价却是5.00元。我大吃一惊,连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是我儿子在玩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会搬家吗?由此引出今天所讲课题《小数点搬家》。(板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是小数点左移的游戏。(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数字卡片和纽扣来做小数点,一方先任意摆出一个小数,让同桌读出来。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让同桌读出来,并要他/她说出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让同桌读出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左移动后前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数点往左移动时小数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玩了小数点左移的游戏后,我会让他们每小组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并派代表总结一下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相信他们会很快说出所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 ……

  之后我会补充说明:缩小1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即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缩小1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缩小10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板书)。然后我会要求他们读一读这个规律并背熟。接着让学生再来玩小数点右移的游戏。方法同左移的游戏是一样的。在把小数点往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做完游戏后,我同样会让他们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总结他们的发现。我估计他们也会很快得出如下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适当补充:扩大1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扩大10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0;……(板书)。 同样的,当他们得出结论后,我会叫他们读一读并背熟。对于叙述得好的同学我都会让大家对他们给予掌声和语言的鼓励(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看“山羊快餐店”的价格变化图,并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很容易说出答案。然后我对快餐价格进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从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可列式为:4÷10=0.4

  从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可列式为:4÷100=0.04

  反过来看:

  从0.04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可列式为:0.04×10=0.4

  从0.04元到4.0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可列式为:0.04×100=4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的环节,我会准备以下题目给他们抢答: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开火车。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马过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检测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我会提问:今天我们有什么新发现?估计学生会很快说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说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规律来解决新问题。我会给学生准备以下题目:

  1、填一填:

  (1)2.3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254.8,这个数原来是( )。

  (3)把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所得的数是原来的数的( )。

  (4)4.6的100倍是( );5个2.4的积是( )。

  (5) 把470缩小到原来的是( ) ,再缩小到原来的是( ) 。

  2、小红在写自己的身高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写成13.5米。请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数吗?如果有,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小数。

  以此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采用树形结合的方式,力求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概念的意思,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说板书、课堂评价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含两个信息窗,主要内容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分配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

  学情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对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有了积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模式:

  七步式对话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搜集资料,极大的扩充了课上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本节课的预习要求是:熟悉课本知识,并从生活中寻找分配率实例进行验证。有效地预习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的关键是创设有效地活动体验,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就会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趣,引入学习

  同学们,两个运动中的物体会出现怎样的位置关系,你知道 吗?

  (学生思考回答。)下面我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看哪个 同学观察的最仔细。请学生交流汇报。

  二、进行新课,迁移新知

  1、观看图片,学习铺垫

  这些图片是我们看到济青高速公路的场景,同学们都看 的很认真,你们了解济青高速公路的情况吗?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自主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信息窗图片),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 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 出: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相遇时大客车比小客车多 行市驶了多少千米?济南到青岛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合作探究

  我们来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分组交 流、解答。

  (3)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解答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用 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4)学生独立列式,并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3、精讲点拨

  刚才我们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同学们用了两种方 法,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刚才的发现,你 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说一说,大胆猜想。

  请你在小组内举出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帮助完善发现的规律。

  同学们真棒!发现并验证“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规律,叫做乘法的分配

  律。”教师板书课题名称:乘法的分配律

  我们能像前面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哪样,用字母表示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一想,连一连

  (15+85)×7 325×(99+1)

  325×99+325 34×45+34×55

  34×(45+55) 15×7+85×7

  23×24+23×76 23×(24+76)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70)×5=80×□+70×□

  m×153+m×47=□×(□+□)

  (a+b)×9=a×□+□×□

  m×n+m×16=□×(□+□)

  3、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16+24)=13×16+13×24 ( )

  (2)12×4×4×13=4×(12+13) ( )

  (3)(a+b)·c=a+(b·c) ( )

  (4)78×101=78×100+78 ( )

  四、感悟收获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谈一谈。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110×2+90×2 (110+90)×2

  =220+180 =200×2 =400(千米) =400(千米)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8—69页《图案欣赏和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利用平面图形进行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达到欣赏、设计美丽图案的目的,也就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本节教材活动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1.欣赏美丽图案。

  2.学习设计图案。

  3.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自由设计图案。

  为了使内容能兼顾优生与学困生,我在本课教学中增加了搜集美丽的图案,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案形成的过程这个环节,还有分组合作,利用所学共同创作美丽图案的环节,让学生感知制作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实践创新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因此,在教学时,我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锐意创新,以期达到以下的活动目标:

  四、活动目标及重、难点确立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探索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会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图案、观察图形、总结方法、创新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观察、总结、创新、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设计图案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中的图案美。

  重点:学习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难点: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在活动中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学生观察的更加清晰、明确,有据可依。

  2、研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获取的信息讨论、归纳、总结,从而亲身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3、实践法:动手实践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首先,我在教材已有的三大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

  1.激情导入环节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看!这是—(五环旗,师讲解:由圆这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奥运五环旗,20xx年将在我国高高飘扬;盘子底部的花纹;窗花;大风车;铁栅栏;紫荆花图案:这是以一个花瓣作为基本图形组成的紫荆花图案,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看完以后感觉怎么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些图案都具有一种对称美。这么美的图案、艺术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设计过程中又藏有哪些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通过这样依次动态呈现出生活中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出美丽的图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本节课的参与积极性,

  接着我安排教材上的第一个环节图案的欣赏,

  2.欣赏图案

  师:先来欣赏这三幅美丽的剪纸图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来分析分析。教师依次出示多媒体图案,让学生思考形成过程,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通过出示美丽图案的形成过程,体会到平移、旋转这些变换现象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找出别人进行图案设计时运用的方法。这一环节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激发学习兴趣。

  3. 设计图案

  师:你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按要求也来做出美丽的图案吗?一起来看图案设计。

  教师提出要求,先多媒体演示过程,学生开始实践、操作。交流反馈

  师:通过前面的观察和操作,你发现图案设计中的奥秘了吗?奥秘是什么呢?谁来说说。

  本环节是先依据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际操作,感受设计图案的过程,探究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交流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4.应用所学知识自由创作

  师:你能照这样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

  师示范:先来看看老师的设计,我想用平行四边形作为基本图形,运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一起来看(教师演示),漂亮吗?你会像这样设计吗?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再动手试试。

  利用学习到的图案的方法,自主创作花边图案,充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创作性。小组合作,创作完整图案。让学生明确完整的图案要主次分明,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

  5.活动小结,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选择一个基本图形,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同学们成功的设计出了美丽的图案。如果选择两个或者多个基本图形,又能设计出怎样的图案来呢?同学们下课以后再去设计设计!本环节总结了本课的知识,明确了学习重点。并对本课知识作了相应的延伸,使课堂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没有结束。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10-13

高三数学说课稿模板01-17

大班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12-27

有关数学周记模板汇编5篇01-16

【精华】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十篇10-08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汇编八篇12-24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汇编9篇12-19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汇编5篇12-13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