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2 18:23: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第二课《我国的国宝》中的第一个小话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得以弘扬和继承。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本课的第一个话题,让学生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认识到祖国文化遗产之多,切身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以此为基础,激发起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探究兴趣和向往,从而进行第二话题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校属村小,农村的孩子在资料的搜集上以及对名胜古迹的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加之,本课教材历史感较强,离孩子们生活较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周边的资源,包括像周围的人、家人等了解某些文化遗产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从而激发起孩子浓烈的民族自豪感。继续培养孩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对我国的主要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看看他们在什么地方,找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 敦煌莫高窟、西藏布达拉宫的图片及文字介绍。提前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简单的中国行政区域的轮廓图。

  学生准备: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小组,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进行图片和文字的搜集整理,尽量以卡片的形式呈现。

  六.教学设计。

  本着快捷入题,为后面的教学任务积蓄时间,在学生注意黄金时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意图。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引入话题的方式。用时两分钟,让学生根据话题内容进行课前质疑,带着学生的问题开始该课的学习。预设孩子的问题会有: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共有几处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顺势走入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参考资料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

  以此为指引,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活动:“我为古迹找找家”。该活动让学生阅读教材68页,看看我国已申报的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并结合69页教材,分别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圈画。看看他们处于我国的什么位置。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所认识。该环节大概用时5分钟。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基于此要求,我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活动:各报“家门”。该环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组内交流,为交流汇报做好准备,预计时间3分钟。我班一直坚持分组形式并采取回答问题有加分的激励制度。本课学习也不例外。全班十个小组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古迹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备汇报。全班十组可分为北京队、山西队、山东队、江苏队、湖北队、重庆队、山西队、湖北队、澳门队、河南队,其中湖北、澳门、河南队是分别针对明清皇家陵寝、澳门历史城区、龙门石窟等书中没有提供的地区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该三组的任务较重,交给家里上网比较方便的同学。组内交流完毕。全班按顺序进行汇报展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老师不统一要求汇报形式。每组组内自行研究汇报形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敦煌莫高窟、西藏布达拉宫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该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课前资料的搜集、课上组内的交流、全班的展示,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分别针对地图上呈现的和未呈现的文化遗产进行汇报展示,又一次加深了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教学重点得以再次落定。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最后一个教学活动:“落叶归根”。通过上一活动的汇报,孩子对我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有了了解。但为防止孩子仅能记住自己负责的那一组的文化遗产。该环节,让两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换图片和资料,然后分别将对方的资料或图片通过独立完成或小组间合作的方式粘在大的行政区域图上。

  我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上三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让孩子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切身地感受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如此骄人的古迹属于中国,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保护它们的情愫也会被激发。为后面话题的学习也奠定了基础。

  七.板书设计。

  一节课的板书应该力求美观、简洁并能突显本课的重点。我的板书是由孩子和我共同完成的:一幅简单的中国行政区域的轮廓图配合孩子们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第三个教学活动中,完成本课的板书。)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不吝您的指点,对青年教师多些批评、指正,让我能快快成长。谢谢各位。

说课稿 篇2

  课前信息交流:小朋友,你们认识美国迪斯尼乐园的主角唐老鸭吗?今天我们要和他交个朋友。关于唐老鸭的信息你知道些什么呢? (说明:唐老鸭是孩子们熟悉的卡通人物,由它来引发的故事一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课前交流有关唐老鸭的信息,提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去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看来小朋友对唐老鸭了解得还真多啊。最近呀唐老鸭又出新故事 了,关于新的故事,我们把它叫做新传。今天的课文,就是给大家讲述 一个唐老鸭的新传。(出示媒体课题)

  2、 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抽生读,齐读)(同时学习生字;唐)

  3、 听,故事开始了!播放录音(第一句话)

  4、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你能学着来读一读吗?(个别读,男女生读,齐读) 注意读出叫卖的语气

  5、 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哪位小老师老带领大家学一学。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听到喊声后,唐老鸭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节, 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其中生字的字音。

  2、 指名读第一节:谁会读了?

  3、 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 对呀,唐老鸭想到自己卖了鸭毛,可以穿上新大衣,上饭店美美得吃上一顿, 心里美滋滋的,可得意啦。谁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说明:让学生自由读,读出里面的内容,读出唐老鸭当时得意忘形的感觉,读出了“美滋滋”、“得意”两个词语在文中的用意。)

  5、 交流生字:(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 生字交流:假:注意它是左中右结构,书空 卖:它的反义词是买 街:说说顺口溜

  (2) 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你能读好它吗?听到喊声,唐老鸭看着自己全身 丰满漂亮的羽毛,心想:……(师引读)指导朗读,读出心想的话。(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6、 是呀,它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学生读下去

  7、 故事才刚开始,接着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同桌读读这部分内容,并读准其中两 个生字

  8、 在说故事发展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生字吧。注意沉是前鼻音。反义词是什 么呢?

  9、 谁来读读故事的发展?(指名读)

  10、 哎呀,唐老鸭慢慢沉下去了,这时他怎么样了呢?

  11、 学生齐声回答:“救命”。对呀,唐老鸭大声呼叫。情况这样紧急,唐老鸭 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想象当时危险紧张的场面,从而帮助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读出语气。)

  12、 对呀,最后……(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13、 谁能读出唐老鸭后悔的语气来吗?(指名读)指导朗读

  14、 这里有三个生字,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查字典学习。

  15、 交流反馈

  16、 带上这些生字再来读读最后一节 (说明: 学生已经具有一套独有的认字、识字本领,或熟字迁移,或分析字形,或编顺口溜。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自学生字,可以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在教学时,我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穿插在学习课文中,这样避免了学习生字的枯燥乏味,反而使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调味剂”。)

  三、总结课文,巩固学习

  1、 对呀,唐老鸭听到了叫卖声,卖掉了自己珍贵的羽毛,险些送了命,听了鸭子 们的话,他后悔极了。这个故事真的太有趣了,挑选你喜欢的一小节读好它。

  2、游戏巩固生字词;

  (1) 把字宝宝送回家:(反义词练习)

  (2) 小朋友能把字宝宝安全地送回家,老师真高兴,带你们去动画城玩玩 吧。进入动画城。(词语练习)

  四、 拓展训练

  小朋友,唐老鸭是你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一个人物,老师还知道你们一定看过许多动画片,看,今天老师还邀请来这么多动画片了可爱的人物,你们瞧!选一位你最熟悉的人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说课稿 篇3

  本节《感恩母亲》活动课是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节选,意在让学生多层次理解母爱,体验母爱亲情,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进而奉献爱,回报母亲。透过这个窗口,展示丰富多彩的母亲世界,以诗歌朗诵、小品、手语表演等形式,礼赞母亲,高歌母爱,借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一、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以此为依据,我确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知母爱,充分体会母爱亲情,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珍视母爱亲情,学会感恩,并将感恩落实到行动中去。

  3、培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认识,升华思想。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母爱,学会感恩,增进母子感情。

  难点:情感体验,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三、活动设计

  1、说母爱,诉真情。通过名言、诗词、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等从多方面了解母爱,感受母爱,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从不同的视角去探寻、感受母爱,感受母爱的力量。

  2、体验母爱。

  以亲子游戏,小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母亲关爱的无私,联系现实反思自己,从而理解母亲,感恩母,并逐步将感恩之情化为实际行动。

  3、回报母恩。

  学生畅谈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所做的事或今后的打算,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关心母亲,用一生回报母亲。

  4、感恩、祝愿。

  祈祷、手语表演,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愿。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散文诗欣赏《彩云和风儿》,它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愉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中云彩和风的变化,对有趣的云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你看,被风一吹,云彩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它一会儿变成小白船,飘到远处看不见;一会变成大狮子,吓得羊群都逃散;一会变成胖娃娃,跟太阳公公闹着玩……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和优美活泼的语句,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因此,我设计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想象活动,并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

  3、学习相应的词语。

  本活动的难点是: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及意境美。重点是: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句子—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怎么样了。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我准备了录音磁带和课件.以白云移动变化的课件配以录音,能吸引幼儿,诱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欣赏、理解和想象的目的.活动前,我还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云彩和风的存在,感觉它们的变化,让幼儿自己观察,看“变化”说“变化”,主动去发现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为本次的活动打下基础。那么,在活动中要如何体现目标的要求,其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和动手操作等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按认知,情感与行为培养相结结合的原则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让幼儿用语言与非语言表达方式感知理解.使幼儿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体现了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发展幼儿思维的特点。

  说过程:

  综上所述,我根据语言教学流程:激发兴趣——理解内容——巩固迁移,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声像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活动一开始.以白云移动变化的课件为引子,课件中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具有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能很快引起幼儿相关的经验.达到活动开始,兴趣亦生的效果。

  二、理解内容

  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能使幼儿充分感受、欣赏作品,我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帮助幼儿运用已积累的表象,在个人、小组、集体等不同活动形式中,充分体现目标的要求。

  1、一问一答,保持兴趣

  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次范诵都有不同的欣赏任务.诵后按任务及时组织问答.帮助幼儿集中注意、相对记忆,保持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范诵后提问:为什么说云彩真有趣?风儿真能干?云彩变成什么?它怎样了?开放式的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讨论、交流的兴趣,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

  2、视听结合,突破重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效果最佳.教师生动讲述配以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画面漂亮、形象可爱,把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很好地结合一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并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幼儿对原先模糊的认识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使他们更具体、形象地理解散文诗内容,说出云彩变成了什么,怎么祥了。教师不用太多的解释,就能形象、自然地帮助儿童理解扬起风帆,躬起身子等词语。

  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演示课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倾听.把幼儿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让幼儿说出散文诗中自己觉得最好听,最优美的句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决定要学什么.然后通过相互交流、个别交换,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等多种形式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做法改变了由教师确定词语学习范围的做法.让幼儿按个体经验和需要学习.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性。从而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三、加强感知,深化主题

  在最后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幼儿边画边述说,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说出了自己吹出的云彩变成了什么?怎么样了?这种同伴间共同观察,探索讨论,满足他们的创作欲望,让每个幼儿充分运用白己的思维想象——“异想天开”,让他们尽情地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表现,使他们的语言丰富,并复习了诗歌的句式,调适了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气氛和个体参与的机会,使活动生动、有效,幼儿成为真正活动的主人。

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夏夜多美》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习字、词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品德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的特点,及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三.学法

  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我多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导入新课前,我采用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字,组词,说话。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那个和谐的童话世界,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以情景激趣。我首先说了这样几句话:“要下雨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都在干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说出找到的小动物,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这样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以情景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为了体现师生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思想,我也参与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在共同参与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表演,老师为学生创造表演氛围,及制作各个小动物的头饰,让不同角色相互配合。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本课结尾时,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雨天气变化有关?”这些提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切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将本堂课教学延伸到家庭教育。不仅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向家长做了反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不仅书本上可以学习,从老师那可以学习,生活也是个大课堂。

  五.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气潮湿飞不高

  小兔子 小鱼水里闷透透气

  蚂蚁高处搬家

  说板书: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课题内容是大班数学活动《设计花边》。

  一、说活动教材

  幼儿学习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花边排序,可以按物体的两种颜色或者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花边、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花边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两种颜色或者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能观察发现花边花纹的基本排列规律是本次活动的新知识点,也是难点部分

  (2)能力和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对幼儿进行排序学习,重在激发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

  三、说重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难点:引导幼儿能观察发现花边花纹的基本排列规律,并学习排序。

  四、说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各种按物体的`规律排列的花边、花布等。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1)幼儿版画作品布置在两块展板上;红绿蓝大小相同的花片若干;大小不同颜色相同机心若干;大小颜色相同的不同图形若干

  (2)已装饰好的图画若干(三种不同的排列规律a:一大两小.b:三种颜色间隔排。c: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间隔错误排列。)

  五、说活动过程

  一、教师从教室已有环境入手,引导孩子感知环境中的规律。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创作了很多版画,老师想把你们的版画作品布置成一个版画展。要开画展了,小朋友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多美啊!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有没有发现什么?请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师:谁来介绍你的发现?(树叶:长短排序;彩带:颜色、长短;灯笼:数量;彩链:颜色规律。)

  二、欣赏教室设计的花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谈话让幼儿注意展板。

  师:马上要开画展了,可是,我们的展板上还没有花边,今天,我们就来给展板装饰边框。

  2、欣赏老师设计的三条花边,引导幼儿发现花边上图案的排列规律。

  (1)观察花边,发现一大两小的排列规律。

  师:看,这条花边是用什么图案装饰的?这些图案有什么规律?

  师小结:这条花边是按一个大两个小间隔排的规律装饰的。

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春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这篇课文的所在单元是一个集中识字的单元。尽管从第二册开始渗透有关声旁的知识,但是由于比较复杂,学生还不能真正掌握它。本单元将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概括,从形声字的声旁入手,教学生触类旁通,成批识字,同时学会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读半边。同时也要认识声旁表音的局限性,学习把看声旁识字和其他方法识字结合起来识字。

  这首儿歌抓住春天的几个典型变化,描写了春天大地复苏,小朋友朝气蓬勃,健康成长的景象。全诗两小节,每节六行。第一节描写春天的美景,第二节写“我”削柳笛、吹柳哨,看燕子,放风筝,表现小朋友在春天里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2.认字5个,会写字7个。

  3.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汉字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练习看半边猜字的识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是枯燥

  的,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上课,我就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然后给“春”找朋友。由于孩子很熟悉这个字,一下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轻松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利用图画、活动、幻灯、视频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3、比较识字法

  本课通过重点学习带有“肖”的形声字,来体会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课中我先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带有“肖”的这些字得音节的异同点,再根据他们的偏旁、组词来理解每个字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这个字的认识。

  对于这些形近、音近的字,我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便不会混淆了。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也比较强,熟练地掌握了“部件识字、联想识字、编儿歌识字”等识字方法,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比较熟悉。

  四、教学设计及意图:

  1、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有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开课时,我选择了谈话激趣导入,引起学生对春天景色的回忆与向往,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理解要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同时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确,为后文整体识记生字做准备。

  3、集中识字

  这是一个集中识字的单元,通过母体字“肖”引出一系列带有肖的生字,教会学生触类旁通,成批识字。同时总结规律,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主识字。在识字过程中开展游戏,又让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趣味化,寓教于乐,学生更喜欢。

  4、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静态的语言文字,用生命、用激情去读,就会在学生心中跳荡起来。加之带着生活体验去读的话,就变成了画--变成了动态的画,变成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画。这首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学生想像丰富,不仅

  仅在应用语言,实践语言,更是在滋润心灵,憧憬未来,创造生活。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开心学英语》第三册第九课。本课将学习现在进行时,现在进行时是一个重要的时态,常用于日常生活对话中。通过学习这个时态,学生将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的阶段性目标和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想知道别人正在做什么应该怎样用英语进行问答。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分词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合作,竞争的乐趣。

  4. 创新目标:在认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动作表现正在做的事情。

  本课重点:学习八个现在分词并能用现在进行时进行问答。

  本课难点:三种不同形式的现在分词的特点和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子结构。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我采用“任务——探究——创造”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开放式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健康积极,有创造性的人材。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因此,我设计第一环节:导入——巧妙引导

  在美丽的大海画面中,学生欣赏到一首著名的歌曲:I am sailing。歌词:“我在航行,我在飞翔” 引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现在进行时。通过任务设计: I am sailing。 I am flying。和问题:What are you doing?很好地提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新授——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我使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来展示,使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变得生动有趣。

  大屏幕上,Gogo来到一个大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三扇门,Gogo依次打开了三扇门。在第一个门里,Gogo看到了sleeping, studying, painting, playing and eating这几个动作画面。为了让学生对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有深刻的印象,我设计当每个动词出现在各图画的下方时,字母“ing”从右面慢慢向动词移动,当“ing”和动词结合成现在分词时,播放单词和句子的发音。

  在第二个门里,Gogo看见一个妇女在购物,他问:“What’s she doing?”,“ing”从右边慢慢向“shop”这个词移动,当组成“shoping”时,一个商品从货架上跳下来挤进“shop”和“ing”之间,并变成字母“p”不停地闪烁。另一单词“running”也以同样的方法呈现。

  在第三个门里,Gogo看到一个人在写字,这次“ing”从上面向“write”移动,在字母“E”上跳动并踩落了它,字母“E”慢慢向下移走并消失。

  观看了有趣的动画后,请学生总结:Gogo进去的三个门有什么不同?进而帮助学生总结出现在分词的三种不同的构成方式:一:在动词后面直接加“ing”,二:有些动词要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三:以“E”结尾的动词要去掉“E”再加“ing”。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现在分词的结构,时间一久,很容易忘记。但是动画效果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深刻。他们能清楚地记得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我用这个方法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三环节:看看,猜猜——巩固所学

  八个新单词的图画再次出现在屏幕上,学生选择正确的现在分词形式。这个练习是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

  第四环节:比比,赛赛——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张纸,纸上分别有三扇门,代表三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最多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现在分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

  第五环节:动作秀——语言交际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人大组:模特团,记者团,观众团。模特团的同学们在迪斯科音乐响起时伴着音乐以时装步走到教室中间,做各种动作,如:做饭,跑步,洗衣,睡觉,踢足球,打乒乓球,读书等。记者团的同学们用这节课所学句型去采访模特团的同学,“What are you doing?”,模特团的同学也用本节课所学句型进行回答。观众团的同学在观众席上也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就模特们的动作进行讨论“What is he she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He She is sleeping。 They are playing”。

  这一环节的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语言交际环境,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对所学的句型也能进行充分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第六环节:总结:

  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本课:

  现在分词有三种形式,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人称+BE+动词的ING形式。

  四.说教学效果和反思:

  通过巧妙的多媒体展示,学生对现在分词和现进行时有了很深的印象。他们能在对话中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我相信学生们真正地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

  本节课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巧妙使用是本节课的亮点,多媒体的展示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合作中愉快学习。

  在这节课中,“动作秀”这一环节设计新颖独特,并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但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充分估计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性,所以活动过程稍显凌乱。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估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提高。

  板书设计:

  Unit 9 What are you doing?

  1 2 3

  sleeping shopping writing

  studying running dancing

  painting swimming using

  playing sitting smiling

  eating

  What is heshe doing? What are you hey doing?

  He She is V。ing。 They are V。ing。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草和大树》!

  一、说教材:

  《小草和大树》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与本单元的其他两篇文章一样,都是写人励志的文章, 本文讲述的是《简爱》作者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两个妹妹在生活艰辛、写诗受到嘲笑讽刺、发表寥寥无几、出版失败的情况下 ,仍然不放弃文学,以坚强的毅力从事小说创作,并取得成功。告诉我们:面对逆境,只有怀着理想,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艰难前进的精神毅力和勇敢追求的人格力量,获得生活中的许多感悟。

  二、说理念

  学生因为思考而质疑,因质疑而思考,从而理解课文。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验文章主人公的生活,体察她的心绪;与作者对话,体味作者的情感,体悟表达的精妙。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读懂课文,使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心灵贴近,受到震撼,产生共鸣,获得启迪。据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三、说目标:

  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 "‘小草’是怎样成为‘大树’的?"为目标,从中心句入手,以"逆"为线索精读课文,理解的"小草""大树"和课后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4、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缔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在逆境中,只有怀着理想,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机智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四、说时间:

  两课时

  五、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自主阅读、情境感受、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练习等方法。另外,高年级课文比较长,我注意取舍,将重点段落拿出来反复读,非重点的段落用引读一带而过,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帮助学生明确了重点,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节奏感强。

  六、说学法:

  通过分析、自读、汇报交流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发教育的目的。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七、说教学设计:(我着重就第二课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 复习回顾,明确任务

  1、通过回想:课文围绕夏洛蒂"逆境成才"写了哪些内容?(及时板书)根据板书,夏洛蒂是怎样从逆境中走出,走向成才的?拉开阅读教学的序

  幕。

  本节课教学,紧扣文章中心句展开阅读感悟,抓住关键词朗读、想象体会夏洛蒂的坚韧、顽强。依靠朗读??体会??朗读??抒情的方式力求让夏洛蒂不屈与逆境,坚强、智慧、勤奋的高大形象树立在学生心中。

  二、读通句子,初步理解"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1、用什么浇灌成的?发现重点词语(板书:意志、汗水、心血)

  2、理解两个"硬是"("闯"强行的;非不可的;一定的;不容置疑的)初步体悟她们的不容易,感情朗读。

  3、质疑:激发探究"究竟是怎样硬闯文学圣殿的?"的兴趣。

  《语文课标》中多次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确,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引起、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性,就能启动和维持他们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和热情。在初步感受了夏洛蒂的成功不容易好后,学生就更有欲望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三、读懂课文,具体理解

  1、快速浏览全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硬是用意志、汗水、心血"浇灌的?用浪线画出来。读一读。联系全文理解这段话

  2、学生自学,写下自己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这节课在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走进夏洛蒂,切身体会她生活的艰难、痛苦之处。由读到谈再到读从而去感受她不屈的灵魂。

  3、交流:

  (一)第二节:

  出示:"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1、理解关键词语"再艰苦再劳累" "靠富人施舍""慈善学校里度过" "不得不""过早""承担责任""维持生计""洗衣、烧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 "成年累月"

  学生阅读文本,感情和思绪不是单一的,他总是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搜索信息,让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使学生的心跟着夏洛蒂一起跳动。

  2、理解"争强好胜"

  "不肯放弃""在家里跟父亲""始终没有停止""希望"抓住关键词语感悟。

  体会"再"的精确。(把"再"换成"又"读一读,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

  (二)第三节:

  抓住:她在一阵锥心和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在床头,让她随时刺激和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妹妹跟他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

  出一条路来。

  1、引出对信的理解 "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2、感受夏洛蒂寄信、读信的心情。

  她"惴惴不安"但是她满怀希望,到最后的失望:羞惭:痛苦:激怒:

  这些词语,是作者抓住了夏洛蒂一连串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生动入微地揭示了夏洛蒂当时复杂的心理。让读者和她一起不安、失望、羞愧、激怒、发誓,与主人公心灵走到一起。让学生细细品味、品读,感受夏洛蒂的伟大。

  看信后:"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

  引导学生理解"钉"的含义。她是不是仅仅把信钉在了床头,又是不是仅仅钉的是信呢?走进她的内心。此时,她已经从失望、痛苦、羞惭中走向奋发,决定"闯"

  理解"闯""偏要"(明知不行,非行不可。)感受她们不畏强权,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第四、小节:

  1、 出示:"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妹妹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夏洛蒂劝妹妹们把创造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

  从"写了不少"与"寥寥无几"; "节衣缩食" "自费"却"仅卖出两本"的显明对比中,感受:希望再一次成了泡影,那么多年的汗水和心血付之东流!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却更能让强者——(奋发向上)她们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决定转向小说发展。多么顽强的意志,硬是战胜了失败!

  (四)第六小节:

  1、出示"她和妹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2、理解"罕见",文中的词句回答。("强烈的愿望""急切的心情""抢""罕见的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随时随地".)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想象:除了走路、干活、会友,她们还会怎样争分夺秒,不断写作的?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说话既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课上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为了理想,为了誓言,凭着罕见的精神毅力,她战胜了多少困难

  !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现在,你有什么想对她们说的?)在交流中升华情感。

  让我们一起为她们加油!齐读

  (五)第七节:

  1、质疑:这条不是妇女走的文学路,她们闯出来了吗?(哪些词句反应力她们文学上的成就"脱颖而出""震动文坛""少有的盛事")指名读她们的成就。

  2、有志者,事竟成。夏洛蒂终于成功了,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来为夏洛蒂喝彩吧。感情朗读

  四、回归中心句

  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上面的比喻句中有两个词浓缩了她们的成绩,那就是——(傲放、壮丽)

  2、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语文重要的就是学习恰当的表达,谁能够对照着板书,把这个形象准确的比喻句的含义说给大家听。

  五、回归文题

  1、默读课文,为什么用小草和大树做题目?"小草"、"大树"在文出现了几次,分别表示什么(加了引号)?

  六、书写人生启示

  夏洛缔姐妹取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1.出示《简?爱》,诵读经典片段。

  2.鼓励学生阅读,继续与夏洛蒂面对面交流。

  课内向课外延伸,这种"一线牵"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收获将更大。不过,需要教师点燃他的阅读欲望,无限精彩必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的设计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提供平台,让学生和文本、教师、同学互相对话,充分而大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设计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全文的学习,真正体现了高效、有效的理念。

说课稿 篇10

  活动背景: 通过平时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感兴趣:喜欢对着镜子做千奇百怪的动作来自娱自乐;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他们在运动时时常会问“人的手臂、腿为什么能动呢?”如何引导幼儿发现人体肩、臂、手、腿和足会动的奥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呢?为此我想到了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我的关节会表演”这一以保健知识为主的综合主题活动。本活动通过自身的活动,让幼儿去发现关节、认识关节及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对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关于身体的奥秘,但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能较好的吸收新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身体上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体验关节运动的快乐。

  2、了解如何正确的保护关节,关节的重要性。

  3、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在关节部位作画。

  活动准备: 1.水彩笔若干、《健康歌》的音乐。

  2.教师事先在手上画好“亲亲一家人”。

  3.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胳膊、膝盖、手腕等)

  教学方法: 1、整体教学法

  集体教学,面对群体展开教学活动。

  2、情景教学法

  活动开始,创设“亲亲一家人”来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景,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很好的导入活动。

  3、游戏法

  活动中通过玩“不弯曲手指关节拿东西”的游戏,让幼儿了解关节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会弯腰的一家人,引出活动。

  1.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邀请了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你们高兴吗?咦,那他们在哪里呢?瞧,他们在这儿呢。

  2.教师逐一伸出手指念儿歌。

  ——拇指是爷爷,胡子一大把;食指是奶奶,带着老花镜;中指是爸爸,排队站中央;无名指是妈妈,笑着把我夸;小指就是我,聪明又可爱;五指握握紧,亲亲一家人。

  ——这是多亲热的一家人呀,我们小朋友也把手伸出来弯一弯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奶奶好!)

  二、灵活的关节。

  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

  ——刚才呀,老师看你们和这一家人打招呼的时候,小手一弯一弯的动得可灵活了,真奇怪。我们的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呢?(因为有关节)

  2.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告诉幼儿各关节的名称,并让幼儿活动各个关节。

  ——我们的身上除了有手指关节外,还有别的关节吗?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好不好?

  (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等,并引导幼儿发现有了关节我们的身体才能弯曲。)

  3.游戏。

  ——今天,我们认识了身体上的许多关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不弯曲手指关节,你能拿到老师手里的东西吗?)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你们说我们的关节重要吗?

  4、如何正确的保护关节

  总结:因此我们平时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锻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以免损伤我们的关节,天冷了,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关节,给他们穿上衣服。

  5、画关节

  ——亲亲一家人给小朋友送来了水彩笔,那我们就用它在我们的手指关节上画上各种礼物送给他们吧!

  ——画完后请你们试着动一动这些关节,看看关节在一曲一伸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弯曲自己的关节,会发现关节上的图形(毛毛虫、人脸)随着动起来,非常有趣。

  三、我的关节会表演。

  4.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活动身体上的各个关节。(老师播放《健康歌》的音乐)

  活动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开头以“手指儿歌”这一形象的描述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自然导入课题。首先我在手指关节上画好“亲亲一家人”的头像,并请幼儿一起和这一家人用手指头打招呼,想一想我们的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让幼儿从自身对手指会弯曲这一认识入手,知道我们的手指上有关节。从而让幼儿比较容易进入探究状态,并保持持续的求知欲望。

  在认识关节这一活动过程中,我着眼于以“活动各个关节”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幼儿通过想象在关节上画画,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玩中体验,玩中交流,玩中探究”。

  2、注重幼儿的亲历过程。

  在初步认识了我们身体上的关节后,我又以“如果不弯曲手指关节,能不能拿到我手里的东西?”为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人体关节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认识、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通过这样的亲历活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3、注重幼儿对关节这一概念是否准确理解。

  在引出关节这一概念时,我强调了它是骨头与骨头之间可以动的连接部分叫关节。但有一幼儿说我们的舌头上也有关节,他认为舌头能活动就有关节,这无疑是不正确的。于是我就问他:我们的舌头上有骨头吗?(没有),这样就自然地让幼儿明白了我们的舌头上是没有关节的。

  4、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时,孩子们不能回答,老师可以直接说出答案;

  当孩子们找身体上的其他关节时,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

  孩子们在玩“不弯曲关节拿笔”的游戏时,老师可以提供操作台,让所有的孩子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