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1 11:17:4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信息技术第《初识WORD》设臵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会使Word文档整个版面看上去更美观,这是Word使用中的一个小的升华,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Word中提供了的字体和字号要比写字板丰富得多,这是Word有别于写字板的独到之处,学生一定会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展开教学。对一部分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臵,首先应选中这部分文字,这和上一节课文字块的移动、复制与删除方法相同。所以可以借鉴上一节的方法,进行知识扩展。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操作,往往不选中文字就去设臵字体、字号等,结果设臵完了没有看到字体字号的变化,教师应重点提示:在给一段文字设臵字体字号前,要把这段文字定义成文字块。。

  二、学情分析

  通过写字板的学习,学生对设臵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并不陌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借助写字板中的设臵方法来学习Word。由于时间较长,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淡忘了这些知识,所以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做好复习。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录入技巧以及对

  文章的修改,在作文集中已有2~3篇自己的文章,但是文张字体单一,字号较小,颜色较单一,学生急于改变现状,所以本课适时推出,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应看到,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对于合理的文章美化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可能出现技术已经学会,但文章杂乱,审美观点不强,美化不够合理,所以教师要做到合理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设臵的方法。

  2、方法和过程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和颜色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科融合,综合创作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字号和颜色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团队协作,培养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臵方法。 难点:文字颜色的合理应用。

  五、设计理念

  1、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了学科整合。

  在情境导入与学生练习环节,我特地翻阅了第三册语文教材,并询问班主任教学进度,刚好在本周学习古诗二首,为下周本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综合创作环节中,选择语文课本学生

  编辑的电子作文,自由编辑文本格式,设臵字体、字号和颜色。比一比谁编辑的更美观。渗透了语文、美术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改变文字字体和颜色等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通过”画图”的合理配色,通过知识迁移、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习得知识,获得成功,突破难点。

  3、任务驱动与激励制度的融合。

  通过任务驱动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以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自主开发的课件。

  3、已经输入好的需要编辑的古诗。

  七、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运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古诗。教师点拨:这两首一样的古诗,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说说你的见解。总结归纳不同找出,一是字体不同,二是字号不同,三是颜色不同。同学们想不想让自己打出来的字变得赏心悦目、丰富多彩?我们的Word工具完全可以实现大家的愿

  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Word工具设臵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 根据学生学情,本环节突出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由扶到放的过程,分四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层次:从设臵字号入手,揭示新知识点。

  1、任务驱动。尝试自己设臵字号。

  2、鼓励会的学生主动上台演示改变字号的方法。(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讲解的不清楚的其他学生可以适当补充,老师引导点拨)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在自我展示过程中得到了成功体验。3、当这个学生演示完,接着全体学生尝试操作。渗透小知识点,字号有几种单位,每种单位最大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再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巩固、强化知识点。在学生自主尝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对做得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动力。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给与指导。第二层次:知识拓展,给文字设臵字体字号。1、利用多媒体展示对古诗进行字体、颜色设臵的学生,引出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想不想实现这个效果?2、学生讲解,其他学生二次自主尝试。任务驱动,对古诗进行字体、和颜色的设臵。3、评价并总结合理设臵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方法。 本层次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深入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学科融合,综合创作

  1、任务驱动,打开自己前几节课录入的文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进行自由修饰。2、出示评价标准,为学生创作提供扶手,

  便于学生有目的的修改自己的文章。3、学生对文章修饰完之后,小组内互相评价,并推荐出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全班展示。师生对小组推选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心得。(2)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在这里重点强调,编辑文章的过程中要注重美观,不要滥用效果,以避免画蛇添足。(3)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找一些文字资料,了解1~2种字体的来历,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广见闻,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设臵字体、字号、颜色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城校区 杨青海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初识WORD 第三课时

  授课年级 三年级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来说,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欣赏自然与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能力。这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1、显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⑵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隐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二、教法运用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学法指导。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教学程序。

  一、导入:(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 讲授新课:(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

  (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

  (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三、 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

  四、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五、课堂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简单的介绍,请各位领导和教师给予指导。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 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本节内容与前一节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为后面学习的“被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规定和教材内容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巩固调查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培养: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1、解剖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说出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策略

  (一)教法分析

  1、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探究学习

  教材安排是先探究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归纳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再通过种子与孢子的比较,最后得出种子植物能成为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原因,在 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校的植物种类,并查阅种子植物种类的资料数据,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把本节课设计成了一个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容易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更加主动、迫切,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 运用类比,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在学生观察掌握了豆类种子的主要结构后,提出问题:“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玉米种子中应该包含哪些与豆类种子相似的结构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引导他们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体现开放性,拓展课堂教学

  本节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作为探究对象,实际上适合探究的豆类种子比比皆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豆类种子,供学生探究,最后归纳出豆类种子的基本 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前一阶段是开放的,不同小组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探究,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而后一阶段则是通过交流、对比等思维的碰 撞,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探究种子内部结构的重点之一就是认识胚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为了解植物的一生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胚的各部分将来发育成什么。小组讨论设计 实验方案,教师在给予适当评价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完成实验步骤,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为下节课《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

  (二)学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来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但应注意到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观察方法及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敢于大胆猜想。而猜想是科学探究必由之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提出探究内容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学校陆生植物种类有30多种,大都是种子植物。对校园中的植物有了一定了解后,再找同学汇报搜集到的种子植物种类的数据资料,使学 生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了整体,通过资料学生很容易看出种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种子植物在陆生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教师引导学 生思考:种子植物与其它植物最大的区别?学生思索得出: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种子产生。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能发育成一个新植株,不同的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 同呢?通过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二) 分组实验,探究种子结构

  1、观察豆类种子

  学生阅读教材实验内容,并说出观察菜豆的步骤,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小组观察自选的豆类种子,对照菜豆种子图片来认识内部结构,要求 学生统一将各部分结构涂成图片中对应的字体颜色。提供不同的豆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搭台阶。给种子染色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种子各部 分结构,并且乐于参与到这一探究过程中来。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不同的豆子,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成就感,认 识到不同豆子的结构是一样的。最后总结豆类种子的结构,从实物又回到图片,进一步巩固知识。

  结合种子和幼苗的对比图片,推测各部分结构的发育方向或功能。小组讨论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有的小组说把种子种在土里,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其 他小组的同学马上说种到土里就看不到了,应该用一个透明的杯子,把种子种在杯子一侧,从外面能看到种子萌发的情况;还有的小组同学说不用土壤,放在水里种 子就能萌发;有的小组还说用彩笔标记上这样看的更清楚等等;再次探究这一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烈的讨论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水平 得到提升。教师总结评价实验方案,并且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事先准备一组种子萌发的实物材料,让学生对胚的各部分发育有更明确的认识。

  2、观察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也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玉米种子应该包括哪些与豆类种子相似的结构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发言,其他同学评价,培养学 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课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重点提示纵切玉米种子的方法。课件出示玉米种子的切面后,让学生猜测各部分名称,往往对于胚乳部分学生 会猜测成子叶,这个出现错误的过程,正好加深了他们的印象。提醒学生注意玉米最外面是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所以玉米是果实,习惯上成为种子。在教师指导 下分组实验,个别小组投影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说明,其他同学评价。

  3.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通过图片复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让学生对照图片设计表格归纳、总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掌握比较这种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表格,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强调胚的重要性。

  (三)对搜集的种子进行分类

  展示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

  (四)得出结论,完成探究活动

  播放一段录像使学生全面了解种子比孢子生命力强的原因,讨论得出结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

  (五)课堂小结,点拨提高

  通过课堂小结,把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知识网络。

  (六)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练习:

  熟悉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目的是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和锻炼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 说教法

  1、 学情分析

  我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加上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单一知识点上。他们可能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归纳得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我将采用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游戏引入。

  游戏规则:准备好写有各种有理数的卡片若干张,每人每次从中抽取一张,用卡片上的数字乘以2再减去4,最后结果大于零的得1分,等于零的不得分,小于零的扣1分。10次以后,计算每人的得分总和,得分最高者获胜。

  教师提问:

  你希望抽到写有哪些数字的卡片?你希望哪些卡片被对方抽走?

  在以上游戏中,若用x表示卡片上的数字,y表示计算的结果,你能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吗?

  设计游戏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游戏的内容便于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y=2x-4;

  (2)通过游戏中得分、不得分、扣分规则的确定来建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既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又为本节课的引入创设条件。

  (二)探讨归纳,讲解新知

  (1) 解不等式 2x-4>0

  (2) 观察函数y=2x-4图象,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值大于0?

  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完成3个任务:教会学生看图、建立数形关系、归纳总结图像法解不等式的步骤。

  所以,首先让学生画出引例中函数y=2x-4的图像。从y=0入手,然后分组讨论图像上y>0和y<0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把图像上y>0的部分染色。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图像上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上方的部分。相应地,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下方的部分。最后让学生找出y>0时相应的x的值。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认识到解不等式2x-4>0也就是求函数y=2x-4图像上,当y>0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从而建立数形关系。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利用函数图像求不等式解集的步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1) 把一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ax+b>0或ax+b<0的形式;

  (2) 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3) 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实质上是一次函数图像上x轴上方的点(或下方的点)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应用新知

  例2的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图像法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这也就是教材上的方法1,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方法2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不再重点讨论。

  例2:用画函数图像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方法1:原不等式化为3x-6﹤0, 画出直线y=3x-6。可以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y=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方法2:将原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y=2x+10。可以看出,它们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对于同一个x,直线y=5x+4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总结:以上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把解不等式转化为比较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高低。

  从上面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虽然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不等式未必简单,但从函数角度看问题,能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直观的看出怎样用图形来表示不等式的解。这种用函数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不是单纯解题,而是加强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用变化和对应的眼光分析问题,对于继续学习数学有着重要作用。

  (四)随堂练习

  1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足下列条件?

  (1)y=0; (2)y=-7;

  (3)y>0; (4)y<2.

  设计意图:本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代值求解,为了突出数与形的结合,要求学生利用图像解决问题。

  2 利用函数图象解出x:

  (1)6x-4=3x-2; (2)6x-4<3x-2.

  设计意图:(1)与(2)形式上虽然只是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但反应在图像上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却不同。

  (五)小结与作业

  1. 归纳反思

  2. 利用一次函数图像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步骤

  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4.3第3、4题

  选做题:已知y1=-x+3, y2=3x-4,求x取得何值时y1>y2?

  自我反思

  应用新知中的方法2是初三数学中的重要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没有详细讲。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广延伸,尝试与中招考试衔接。这节课涉及到利用函数图像求解集的问题,采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课堂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6

  大班的孩子对动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对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零散的,需要教师给予孩子们归整和梳理,帮助孩子们形成一个有关动物的比较完整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讨论、判断、推理等等大胆表述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发现动物之间的不同,探讨动物的独特之处。结合幼儿学习,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幼儿最近发展区,与孩子共同感知动物的自我保护,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它们各自的外形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一线索入手激发幼儿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增强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帮助孩子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内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到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说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需要既考虑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又注重新经验的获得,综合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一、鼓励幼儿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等,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与生存环境、外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观察调查、分析能力。

  二、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说活动重点

  《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只有让孩子感觉到他们的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的结果和找到的答案,他们才会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因此,鼓励幼儿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等,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调查,分析能力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说活动难点

  在幼儿 调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确立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与生存环境、动物外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对动物的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这是更高层次的。

  说活动准备

  1、首先知识经验准备:课前认识各种动物,对各种动物感兴趣,进行调查问卷,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其次环境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自我保护的录像、各种动物卡片、标记、白纸、水彩笔。

  说教法 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立求“形成合作探究式”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采用了直观法、分享体验法、游戏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和乐与探索的精神。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引导---观察实践---讨论评价---活动延伸的学习过程来进行。

  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一

  由多媒体课件“鲨鱼来了”引题:“在宁静的大海里一条大鲨鱼出来想攻击一只乌贼,乌贼利用喷墨来隐蔽自己,使自己脱离危险……”

  (我运用多媒体教课件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且声像并茂,动静结优点,导入活动同时调动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才你看到了什么?

  2、乌贼使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的?

  3、乌贼有没有被鲨鱼吃掉?

  活动环节二

  共享调查问卷(动物的自我保护调查表)教师简短小结

  (这一环节中我运用参与法与分享体验法)“请你拿出调查表和好朋友说说,你都看到了那些资料。”鼓励幼儿展示并大胆表述自己的调查分析,和同伴资源共享。初步解决重点目标。“原来小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想办法来保护自己”

  (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幼儿运用调查、分析、讨论和统计的方法获得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知识。同时在活动中注重幼儿和同伴之间的资源共享,注重同伴之间的互相引领、互相学习、互相获得。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发挥。)。

  活动环节三

  集中探讨分类:通过游戏法对有相同自我保护方法的动物进行分类。

  第一类

  有保护色的动物:青蛙、蚱蜢、变色龙等运用环境色来隐藏保护自己,然后引导幼儿分析它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类

  有盔甲的动物:乌龟、蜗牛、田螺、河蚌、穿x甲等引导幼儿分析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

  第三类

  有其他自卫方法:海胆、刺猬用硬刺、斑马、鹿兔用快跑、小壁虎用自切、黄鼠狼用臭气,在这一分类环节中,教师出示标记和幼儿共同记录。

  (教师和幼儿对各自的调查分析表进行讨论与分享,同时集体归纳它们的相同。在环节三中,通过表述、操作分类、分析探讨、记录等方法,使重点目标得以突破,难点目标进一步解决。)(“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在与小组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又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

  活动环节四

  观看录像“动物的自我保护”,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并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调查分析。

  (从而使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情境教学法)

  活动环节五

  经验的提升

  师:“小朋友知道了不同的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小朋友遇到危险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自我保护方法?”

  以 “我的自我保护”为题,通过回忆与同伴间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激发幼儿为自己想像创造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采取小组讨论和个别述说的方法,在讨论后鼓励幼儿在纸上画下来。

  (此环节运用绘画这一表现方式,鼓励幼儿想像创造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使活动目标得以深化,并回归生活。)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调查更多弱小的动物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帮助幼儿明白弱小并不一定会失败的道理。

  本次说活动特色

  特色:注重与幼儿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同时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又注重幼儿新经验的获得,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有关的知识:如书籍、网络、成人那里等等,逐步发展幼儿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孩子都是处在积极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感知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通过与同伴协作观察交流中得出结论。老师始终是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精选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离骚》说课稿模板12-05

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03-27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12-27

《过秦论》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口语交际:劝告》优秀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12-28

《墨梅》参赛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蜜蜂》说课稿模板2篇12-17

《狮子和鹿》说课稿模板12-17

《蜘蛛开店》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