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5-27 10:17: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十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1、教学内容:

  栽蒜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从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开始,让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了这个活动,通过学生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本节课学习的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虽然难度比第一学段有所提高,但只要通过栽蒜苗的数据记录过程,学生将得到的数据画在格子上,出现格子不够的情况,自然就需要改变原来1格表示1个单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难点。

  2、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

  根据目标,结合实际,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体会和理解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由于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是一致的,相对来说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障碍。但本节课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因此只要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信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与灵活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需要学生课外实践、观察,课堂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结合运用观察法、发现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学习时,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空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说一说,议一议,积极探索;在合作与交流中,画一画,评一评,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突破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这个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课题

  播放课件,观察蒜苗15天的生长过程。

  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渗透一些实践活动,在教材中纳入一些活动性的课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有益的。对于这种活动,学生不仅是喜爱的,而且是投入的。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可以获得同步发展。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1、说一说,汇报蒜苗第15天生长的高度。

  2、填一填。小组每个同学完成第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统计表。

  3、试一试。给学生每人一张方格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学生会兴趣盎然地拿起笔画起来,画着画着,就会有学生发现格子不够,他们会自己选择方法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

  4、评一评。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晰怎样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有的学生会想出在上面增加格子,但数据太大时,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想出用两个竖条表示一组数据,但又不方便观察;有的会想出用一格代表两个单位或三个单位等等多种方法,如果学生能说出要看具体数据的大小和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格来定时,那就是本节课最理想的生成了。这一环节在矛盾冲突中建构知识网,对比发现中拓展学生思维。

  5、根据交流结果,修改完善统计图。问题都解决了,让学生自己着手根据讨论结果完善统计图。

  6、反馈交流,提高读图能力,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我们创造出了条形统计图,不光要会画图,还要会看图,统计图的有什么优点?那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什么呢?

  以上是探究新知环节,也是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因此,我在突破难点教学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这个环节里,不是把这一做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活动,思考解决办法。

  (三)综合运用,拓展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堂和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并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归纳梳理,课后延伸

  这节课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让学生梳理和归纳本课的知识内容,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为了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还安排了一个课外实践活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从而也很好地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五、说预期效果

  通过本节课实践和学习,我预计学生都能根据数据的需要选择一个方格表示多个不同的单位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美丽的条形统计图,较好的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反思

  课前调查时我发现学生栽蒜苗的实践活动没有进行,没有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曾想用口算比赛或者其他方式代替栽蒜苗这一内容,后来反复读教材,我的理解是当学生有了蒜苗长得越来越高的经验,他们在读数的过程中,将这个高度理解成长短不一的段,不就是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吗?如果他们把读出的数理解成一个点,这些点连起来不就是一幅折线统计图吗?他们通过实验得到的一些体验有助于识图能力的提高,统计意识的形成。这不正是数学关注的吗?因此,我充分利用课件和学生一起观看蒜苗十五天的生成过程,以此弥补学生没来得及栽种蒜苗的不足,把我自己的学生种后数据交给学生,当我与上课班级学生在观看课件时,我从学生的表情中读出了欣喜,为上好本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格子不够的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完善自己的认知,师生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突破了这节课教学重难点。这些知识不是老师告诉学生去做,而是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建构知识网,对比发现中拓展思维。

数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用一位数除》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是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学习除法的分步计算的算理,从而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任然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相对于几何课的有趣生动,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班中的同学往往喜欢在课上做练习题,而不愿意理解计算的算理。然而没有算理的支撑,计算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对于《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节课,我将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通过情景设计与具体活动操作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的分步计算,从而为第二课时竖式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情境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

  2.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问题。

  3.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并能够写出分步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通过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进行复习引入,为本节课作铺垫。

  404=

  364=

  505=

  265=

  606=

  166=

  163=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整个新授环节我分为三个层次,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

  1、情境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探究764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情景:小胖有76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伙伴,每人分到几支铅笔?请学生以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这个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先分捆,再分根,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的方法。教师以填空的形式将分铅笔的方法和计算的式子记录下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为之后计算商有余数的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题作铺垫。

  每人先分得()捆,就是()支。

  □4=□ 余下()支,每人再分得()支。

  □4=□ 合起来每人共得()支。

  764=□ 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想象分铅笔的过程,得出765和766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借助上一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不借助教具,同时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想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并写下分铅笔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的算式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505=10 余下(26)支,每人分得(5)支,剩(1)支。

  265=51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5 )支,剩(1)支。

  765=151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606=10 余下(16)支,每人分得(2)支,剩(4)支。

  166=24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2 )支,剩(4)支。

  766=124 媒体呈现分步计算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三个算式中商的关系。以此得出总结:两次分的被除数相加就是要分的总数,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总结出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714一题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直接写除分步算式,并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再次强调先分捆,再分根的重要数学思想。

  3、小组讨论763的计算方法。

  不同于之前的除法算式,763需要学生尝试拿出更大的整十数去分。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先拿出3捆分,再拿出3捆分,这样的思考过程应当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思考:能否直接拿出6捆分给3人,每人分得2捆?这样整捆的只要分一次就可以。

  整个新授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从而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的算理,完成教学重难点的任务。

  三、练习巩固

  在练习环节,我出了这样四组有层次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726=□

  783=□606=□

  126=□

  675=□□

  954=□□

  □5=□□□=□

  □5=□□

  □□=□□

  □3=□603=□

  第一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能够整除的除法,我提供了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只需填入计算结果;

  第二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在过程中,缺少了一个被除数,需要学生自己思考;

  第三组则缺少了两个被除数,此时学生需要运用算理,思考先拿出几十来除;

  第四组就需要学生自己写出计算过程。

  四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借助一定的支架进行练习,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整堂课在注重算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设计的动手操作,活动讨论,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新授环节和练习的设计以分层的形式逐步进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第二课时竖式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数》的第一课时《认识整百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百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后继进一步认数和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通过“一板小方块”是一百个,来认识3板是三百个,8板是八百个,从而认识整百数,巩固并发展对“百”的认识。然后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引进计数单位“千”,并且也很形象地用1000个小方块组成的大正方体来表示一千。第二段教学写、读整百数和一千,先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再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并进行认读。第三段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把整百数加整百数作为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并和同桌交流。整百数减整百数的计算则在“想想做做”中带出,由学生自主解决。最后通过“想想做做”中一系列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整百数和一千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教学难点:

  是使学生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初步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用学具表示整百数和一千,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数量大约是几百。

  2、让学生经历数数和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类推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

  二、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借助媒体创设天使姐姐请小朋友请小朋友数一数“一板”小方块有多少个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由地数一数和交流汇报,确信这样“一板”是一百。这样设计,目的是借助形象的小方块,加深对一百的认识,为后面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作准备。

  第二环节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我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整百数和一千。利用课件依次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组织学生观察、交流,让学生通过思考、类推,比较形象地知道几板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并逐步抽象为几个百是几百,几百就是几个百。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出示的一板一板的小方块,一百一百地从一百数到一千,让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几个百是几百,再通过电脑演示“10 板”小方块慢慢合在一起,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引出计数单位“千”,并让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大正方体”体会一千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几个一百是一千?学生在同桌交流后反馈,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借助直观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再形成数的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层次,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位及排列情况,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重点讨论千位的位置,然后我揭示扩展后的数位顺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同时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读写整百数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小组的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整百数,在小组里试着读读、写写这个数,说产它的组成,再全班交流。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有了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整十数的经验,这里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计数器,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理解数位,掌握整百数的读写方法。

  第三层次,整百数加整百数。首先借助课件出示的例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加法的理解,列出算式。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200+300,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借助课件所提供的直观材料,自主探索算法,并和同桌进行交流,再汇报算法。通过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相互比较中选择优化的算法。

  第三环节 巩固深化,应用提高。

  结合书中的习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读写练习。借助媒体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3题,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第二层次,口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解决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类推能力。

  第三层次,应用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做做”第5、6题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独立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探求其中的规律,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本节课我把认数的过程设计为学生探索的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启发、激趣,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在探索中不仅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买电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这一算理的理解。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们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说学法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课时主要进行指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例如学习200+500,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过渡到在小组内讨论:500+800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说出计算方法:

  ①可以先想5加8等于13,500加800等于1300。

  ②可以这样想把500分成300和200,200加800等于1000,1000加300就等于1300。

  ③把800分成500和300,500加500等于1000,1000加300等于1300等多种方法。当学生说出这些方法时,我及时地给予评价,之后引导学生概括出500+800的口算方法。接下来便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买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钱?一台电风扇比一台电冰箱便宜多少元钱?”这两个问题,这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百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并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应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

  (1)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2)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3)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4)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一开始,我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家中的电器,接着我便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买电器”引入。(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当学生从图中搜集到信息后,再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问一些数学问题。这样的情境引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选择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加以解决,即:500+200的口算,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过渡到在小组内讨论:500+800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说出计算方法。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不利用学具,直接想出结果,也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

  (三)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奇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在这一环节当中,采用多种形式变化练习,调动学生枯燥的练习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先设计了“玩碰碰车”的游戏,后又设计了“小虎捉迷藏”和“钓鱼”的数学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学习。最后进行了课堂总结。

  (四)课堂总结

  反思整堂课的教学,也还存在许多不足:

  1、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发挥不够,流于形式。

  2、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

  3、计数器的做用发挥不好。

  4、课后总结不够精炼,没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分多次进行教学的,在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均有涉及。本课时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过认识统计图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新教材中的这一教学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二、说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充分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生成知识。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放在数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在比赛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说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用平均数表示一组资料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我依据了本节课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学生只有准确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才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将二者相结合,运用平均数知识、灵活地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平均数的概念本身比较难理解;运用新知识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新授课教学中的难点。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就形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大胆重组教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交互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拍球比赛前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取队名、确定计数员、讨论比赛方法。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学生喜欢的拍球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在本环节,我安排了四个不同的层次,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第一次比赛:每组选一人参赛。在学生认为不能代表本组水平时,进行第二次比赛。

  第二次比赛:每组选四人进行比赛。比赛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判断谁获胜,说出的获胜理由,指出:在每队参赛人数相等时,可以比较总数来决定胜负。

  在胜利方欢呼时,教师宣布加入输球队,继续进行比赛,使成绩发生变化失败方获胜,激起原获胜队的不满。在矛盾中引导学生思考:当人数不相等时,怎样比较才公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公平的比较方法求平均数。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使学生处于原有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的认知状态,在参赛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的状态下引入平均数,是在认知发生危机的迫切需要的情况下认识平均数这个新朋友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学生体会到计算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性。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求出每队的平均数?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方法,求刚才比赛时男女生队拍球的平均数。学生在交流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a、移多补少的方法;b、把较大数多的部分移给小数,使各数平均;c、用计算的方法。对每一种方法,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并及时沟通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后,教师提问:男队拍球的平均数是8个,是不是每个队员都拍了8个?拍了8个吗?那怎么变成了8个?

  女队的平均数是7,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探讨:7代表了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个7?

  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了解到的平均数的例子,感知平均数应用的广泛性。

  接着,我出示两条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1)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日平均接待游客2900人。

  (2)20xx年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

  让学生谈自己对这3个数据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依据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教科书P81,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让学生在熟悉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同时,直观感知:平均数比最大值小,比最小值大。

  2、月平均用水量

  先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缺水的现状及月人均用水量让学生了解信息;再对比展示某居民用户20xx年每个季度的用水情况,并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求每个月用水量的算式,同时指出另外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数据,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节水教育。

  3、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计算机画面上出现课本第72页数学故事中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思考后进行判断,并阐明理由。

  通过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

  4、GDP大比拼(机动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作用。

  5、打靶游戏(机动题)让学生体会加入新的数据后队员平均数的影响。 这两道题我将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处理。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你有哪些收获?在交流中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方法,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作业布置:课本P71第1题。用于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六、说教学媒体

  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媒体是多媒体课件和磁性圆形贴片。通过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磁性圆形贴片的运用主要是便于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七、说教学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及时回馈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行后续教学提供有效信息。

  课堂中评价以口头评价为主,师对生的评价以激励、引导为主,要善于用贴切自然的激励法。同时倡导评价延迟,从而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从而获得了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必要时应适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特长,形成一股积极探究的氛围。

  八、说板书设计

  黑板的中间我将写上课题《分一分》,课题下面的较为明显的分成三份:左边和中间展示两组比赛的统计图和计算平均数的算式,右边列举出平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强化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指导。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内涵。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4、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不陌生,对生活中应用放大与缩小的实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镜等等。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课前已经自学了相关内容,对图形按相同的比放缩有初步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思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操作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到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来,增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让学生思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再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很小,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另一张很大,也看不清楚,缩小才能看清楚。

  这一环节中首先以谈话的形式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复习,再让学生从两张图片的放大和缩小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感知把图形放大和缩小是有一定规律的,到底存在什么变化规律?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探索发现

  首先出示由一张图放大后得到的两张图,让学生体会相似,感知放大现象。再出示放大前后长方形长与宽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图片放大后与放大前相比,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接着通过把长方形画按1:2的比缩小,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缩小。然后通过教学把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和缩小,让学生理解按几比几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含义,说出放大或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原来的关系,各应该画多少格,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进行比较,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而且这个比是不变的;放大前后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变,只是大小变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达标检测

  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九第2题,在画一画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画完后再及时让学生说根据什么来画,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这样学生在思考后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让学生形成技能,养成勤于思考、关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五)总结评价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图形放大和缩小的例子,再整理图形放大和缩小后相关知识。

  在学生有了实际画的经验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图形放缩知识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在自由交流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两种循环语句。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框图,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把框图转化为语言,将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另一方面为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本节课对学生算法语言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清晰地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

  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三种不同的循环语句的形式、执行过程和比较对循环语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引入

  复习循环结构,目的是承上启下,以旧引新,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另一方面为引入循环语句作铺垫。

  操作方法:师生共同在黑板上画出框图,并对重点适当强调。

  例1.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并写出相应的框图。

  直到型当型

  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2.探索新知

  通过上面的两种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他们分别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下面就向学生们介绍这两种语句的一般格式,并在相应位置作出对应的程序框图。之后提问:通过对照,大家觉得wHILE型语句与UNTIL型语句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予以提示,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3.例题精析

  例2把例1的直到型循环框图转化为程序。

  教师将直到型语句写在直到型结构旁边,并连线,告诉学生,这就是直到型循环语句。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程序和框图是一一对应的,写程序只需把框图翻译成相应的语句即可。并且对循环语句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比能力

  例3.求平方值小于1000的最大整数

  .(wHILE型)语句的理解

  4.课堂小结

  ⑴循环语句的两种不同形式: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另补充了for语句),掌握它们的一般格式。

  ⑵在用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及条件的表述方法。

  ⑶循环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在处理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中常用到。

  (通过师生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抓住本节的重点。)

  5.布置作业

  必做: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程序。

  选做: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程序。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6.板书设计

  总结:

数学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算出普及率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这一单元最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这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以及学生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实践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调查本班拥有电话、电脑的家庭数占全班家庭数的百分率,再通过计算出的百分率推算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

  教材特点

  教材对学生如何活动作了明确的安排。第一步分组登记本组同学装了电话或购买了电脑的家庭;第二步各组整理收集的数据,并报全班汇总;第三步分别计算本班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数各占本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第四步分组讨论:比较电脑、电话的普及率哪一个高,推算本地区电话、电脑的普及率,谈心得体会。

  最后,教材还引导学生开展其他的有意义的调查活动,使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深入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学习数学的用途,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百分数问题,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促进计算、分析能力的提高。

  过程与方法方面:

  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调查实践中培养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结合相关数据,让学生了解到苏州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苏州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之情、建设家乡之志。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活动要求;设计制作表格;调查汇总数据。

  活动难点:

  设计表格;根据本班同学家庭情况推算本地区电话、电脑普及率。

  设计理念

  1、在教材处理上,合理选取和创生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有时代性,现实性,挑战性和科学性。使其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贴近孩子们数学素质的发展,更贴近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2、教学模式上,努力营造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生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园地,体验成功的园地。

  教学方法

  放手活动,突出实践,老师协助,促进思考。

  教学过程

  1、天地对话引入课题:

  观看视频录像,哪位同学知道他们?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情况吗?

数学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分与合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2~5的分与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5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初步感悟分与合的思想十分重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室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这部分的教学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科学地引导。此时他们对数的分与合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类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由5可以分成4和1想到还可以分成1和4。

  教法: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

  学法:在老师创设的活动中自主探究并体会相关的知识,课后通过一些习题加以巩固。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本课开始我创设小猴过生日这样的一个情境,使学生沉静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然后在通过让学生上黑板动手去给小猴分一分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知识探索、教学例题

  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先提出把4个桃分在两个盘里,可以怎样分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不同分法,并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分的角度初步认识4可以分成几和几。接着引导思考:几和几合成4?使学生根据分的结果,推想哪两个数可以合成4,从合的角度明确几和几可以合成4。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数的分与合的方法。 然后通过齐读体会排列的顺序。

  三、自主探究、知识延伸

  本环节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首先我让学生拿出5个圆片,要求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先让学生自己分分看,然后让学生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启发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一并解决5的分与合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虚线框呈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时的一种奋发推想出另一种分法,既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又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差、好动的特点,设计时我采用了多种的练习方式,比如,开火车、对对子等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填一填,自主掌握2、3的分与合。第2题引导学生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巩固已学的数的分与合。第3题通过开火车,即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体会一个数不同分法中蕴涵的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数的分与合坐孕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应抓住学生年龄的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活动内容,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激发学生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这节课虽然重视了学生的探索和合作交流,但是在师生互动以及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同时还需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说课稿 篇10

  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角。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对角的认识,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并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通过与直角作比较来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使学生会辨认生活中不同类型的角 。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小棒、练习纸等是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和学具。

  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综合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探索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方法。

  学法:在学法上,我特地采用了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和合作交流法。

  我采用的这些教法和学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品尝尝试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设计安排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4、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我就表扬学生们最近的学习表现很好,作为奖励这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去观光旅游,我说:我们现在就到游乐园好好玩一玩。紧接着,我就出示了一幅情景图片,请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思考老师的问题:找一找哪里有角?这些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有直角吗?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角比直角小?各是什么角呢? 由此我引出了课题《锐角和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就这样,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感知走进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接着我继续旅程,带领学生参观上海杨浦大桥,我把情境图中的八个角提取下来,请同桌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分好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然后全班交流,找出最合理的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验证作用,给角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归纳出:直角一类,比直角小的一类是锐角,比直角大的一类是钝角。通过找角、抽象角、分角、验证角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表象。我在活动中对于勇敢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做出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练习是巩固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因此在巩固新知环节我设置了让学生判断角、变角、画角、折角、拼角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接着我让学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角世界,让学生能够辨认生活中的角,感受角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课后让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角的现象,把它告诉你最喜欢的人听。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评析:总之,这节课以带领学生游玩观光为线索,通过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设置了六个活动巩固新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角,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十篇】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说课稿模板01-17

大班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12-27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10-09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小学数学《约分》说课稿12-24

高中高一数学说课稿模板12-28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0篇)11-02

关于数学周记模板十篇01-08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十篇10-13

精选数学论文作文十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