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1-04-20 09:58: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物理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物理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过程包括说教材和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的过程、方法及其原理,即教学的组织过程,最后再说板书设计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特色。

  一、首先说教材和学生。

  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力学部分的重要规律之一,是联系力与运动的重要桥梁,是解释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物理规律之一。

  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动量定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的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生活,往往对物理规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感兴趣。我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动量定理的内容。

  能够运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和应用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学会交流与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实践、善于交流合作的科学态度。

  重点:

  能够运用动量定理解释科学中和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在应用带有方向的物理量方面容易出错,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应用动量定理求解时能够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的矢量性。

  复习:

  加速度:a=(v2-v1)/t

  冲量:

  动量:

  牛顿第二定律:

  表达式:

  二、说教学的过程、方法及其原理。

  这节课我主要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在整个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当今建构主义对于学习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并且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第一步,我首先带领学生对加速度的定义、冲量、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的复习,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点。

  (幻灯显示)

  思考:

  鸡蛋落在木板上为什么会碎呢?它受到的作用力比落在海绵上的在吗?

  第二步,我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鸡蛋从一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掉到木板上,鸡蛋会破吗?如果掉到海绵垫子上还会破吗?为什么呢?接着用两个质量相同的鸡蛋来做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然后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模拟。做实验用的是煮熟的鸡蛋,这样既能够保证实验的效果,又不会造成浪费。

  (幻灯显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实验法来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对实验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迅速转移到物理学习中来,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然后出示两张图片,第一张请同学们思考跳高时为什么要用到海绵垫子?第二张请同学们思考如果飞来的是一块石块,他敢去顶吗?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很快被调动起来,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进一步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时候我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物理说课稿 篇2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4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属Ⅰ级要求,本节和前一节波的衍射共同讲解波的特有现象,为后面电磁波及光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材设计流程

  波的干涉是波的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所以对波的叠加现象的理解是认识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教材首先讲了波的叠加现象,即两列波相遇而发生叠加时,对某一质点而言,它每一时刻振动的总位移,都等于该时刻两列波在该质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在学生理解波的叠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即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叠加的结果就会出现稳定的特殊图样,即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加强点与减弱点相互间隔,这就是干涉现象。

  由于对干涉现象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借助图片、计算机模拟,尽可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干涉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理解干涉现象的形成原理。

  (4)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空间想象能力。

  (2)学习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学习在动态变化中抓住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干涉条件和干涉图样

  五、教学难点

  干涉现象形成的原理

  B.教法分析

  一、理论依据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备采用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论证。

  二、主要目的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问题中激发兴趣,在问题的争论中辨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

  三、主要设想

  1、为了形象直观,打算在课堂中采用播放录相、实验演示、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

  2、在引导学生分析清楚不连续的脉冲波的叠加情形之后,顺势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连续波的叠加情况。引入波的干涉现象。

  3、通过对波的干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分析波的干涉形成的原理,得出波的干涉条件。

  四、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波的干涉形成原理,可以采取变“静”为“动”,“动”中取“静”的分析方法。

  波的干涉现象是一种动态中的稳态,要分析这种现象,应该采用对某一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并且将立体转化为平面进行形象的分析,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化动为静、化快为慢的特点,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叙述实验现象,然后将水波的干涉图样用三维动画模拟在计算机上,让学生先看三维图的俯视图,再看三维图侧视剖视图,在边缘上放上质点,与上面讲到的波的叠加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感观上和知识上清楚的意识到,波的干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得到提高.

  2、在讨论波的干涉图样和干涉条件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4和5,请学生看课本上的干涉图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大面积提问,最后,由教师在黑坂上画图分析总结。在师生的互动中,将重点难点一一化解

  C.学法分析

  一、问题展示

  1.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在同一界质中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3.为什么在波的干涉现象中,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4.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5.干涉的形成是否还需要条件呢?

  回到教材图10-23分析——如果波源S1和S2所激发的波的波长不同

  a、某时刻是否会形成规则的强弱

  b、半个周期后,强弱点的分布是否还在原处?

  6.波的干涉现象是不是很普遍?譬如声音叠加后,会经常出现干涉现象吗?

  二、过程推进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结果预测

  采用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教学过程设想

  一、复习&引入(约5分钟)

  1.复习提问: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然后请学生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3.引入提问:在同一界质若有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4.实验

  由实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培养观察能力

  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

  (一)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1.设问: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的水中,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上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都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呢?(约1分钟)

  2.学生实验:水波的相向传播[改进课本传统实验](约2分钟)

  3.引导让学生叙述实验现象。(1分钟)

  5.总结:(约2分钟)

  (二)波的叠加原理

  1.计算机模拟绳波的传播。请同学叙述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质点的位移的发生了什么变化。(约2分钟)

  2.原理(约2分钟)

  3.画图分析

  4.讲解三种典型情况:峰-峰叠加、峰-谷叠加、谷-谷叠加。(约3分钟)

  5.总结(这部分知识涉及矢量运算,对学生来说是困难,教师应该画图直观,仔细讲解,同时配以计算机模拟)(约1分钟)

  (三)波的干涉

  1.实验:背投式发波水槽演示水波的干涉[改进实验仪器](约1分钟)

  1.计算机模拟:请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约2分钟)

  2.设问:为什么在两列波相遇后,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3.引导学生讨论课本图10-23分析a,b这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约6分钟)

  (设问: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4.分析,归纳,总结.(约2分钟)

物理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出示课件)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实例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物质的比热容>>,引入课题。(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质名称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2-t1/℃ 加热时间t/min 水 煤油

  (将学生划组,明确分工,其目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评比星级小组,星级组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分析和论证

  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大)组织学生讨论。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6.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热源不可能绝对一致、加热时间的控制等),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在学生得到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基础上自然引入下面问题?

  7.交流与合作:

  (1)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2)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在学生提出该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

  (看课本P34页的的文字,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比热容的定义是什么?

  (3)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符号呢?

  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在讨论中注意尊重学生意见,适当点拨,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发现真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比热容的含义,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会查比热容表,通过读表,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8.走进生活,拓展应用

  主要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的应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会,及时反馈矫正。(出示课件)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C,而夏天将降低2C?

  ②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③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④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等加以运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通过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使命感。

  9.课堂总结

  回扣目标,让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五).说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出示课件)

  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

  1.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符号c。

  2.单位;J/(kg ℃)

  3.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每升高(降低) 1℃,吸收(放出)热量是多少J

  (六).结束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试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比热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这堂课的整体设计。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后记

  我抽的面试题目是1号:主要是问课堂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思考阐述3分钟,感觉当时有点紧张,回答的不够全面,考完了又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今后需要考试的同行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发生争执。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常有谁说不服谁的情况。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

  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毫无节制的争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当学生不能被教师说服时,或学生几种意见争执不下时,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休战”,课后慢慢解决。这样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老师,课堂上我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现在是在上课,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捣乱的学生,而是全班这么多可爱的学生,全班其余的同学是无辜的,他们有权利享受上课的快乐。课堂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物理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握力计、钩码、头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

  体不能恢复原貌?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新课教学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

  学生参考课本P5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内容使用测力计.

  学生自己动手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

  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的定义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物理说课稿 篇7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解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地位、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材地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中有两个条目涉及本节内容。条目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条目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两个条目在本节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运动,而且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学习其它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关心生活中的平抛运动。

  2. 探究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

  3. 会描绘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 理解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2. 设计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体验探究中创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所以我在本节课中采用的是以演示法、实验法为基础,同时配合讲授、读书指导穿插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三、 学习方法

  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知识,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师应巧妙的运用提示、疏导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握方向,发展其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

  在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初步掌握物理观察的方法;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四、 教学程序

  (一) 新课引入(约5分钟)

  复习相关内容,引入实例,创设情景。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课程理念,在复习了前面所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比较新鲜的或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同时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一个铺垫,从而达到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教学主题的目的。

  (二)新课教学(约25分种)

  要研究这种曲线运动的规律,就是要确定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由于我们至少要用二维坐标才能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要对平抛运动进行分解;要根据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来分解平抛运动,因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且只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由此我们可以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下面我们先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分析:受力情况:G 初速度:0

  让学生分组讨论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是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用右图(平抛运动演示仪)来进行验证。

  结论: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为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

  分析:受力情况:0 初速度:有

  让学生分组讨论

  推测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并设计试验验证。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做出。它分三大步骤完成。第一,设法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第二,在轨迹上确定相隔相同时间物体所处的位置;第三,判断物体在相同时间在水平方向运动的位移。难点在第二步,需要教师的讲解。 我们采用频闪照片法验证其在水平向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

  拍摄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量出照片中的小球在各个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水平位移X1、X2、X3…看它们是否相等来进行验证

  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 初步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探究结论的给出还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对物体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是学生对平抛运动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个升华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把握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深度,教师在关键时刻加以纠正和指导,最终师生共同努力得出正确结论

  (三)巩固与练习(5—10分钟)

  首先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解决一下听课过程中的疑点,然后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束新课

  ①回顾本节探究规律的过程。

  ②提出本节课中探究学习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猜想假设—设计验证实验并实施—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其既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又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组织学生在参与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后题上作业

  开放性作业:让同学们在课下研究一下,到底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五、结束语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整,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融合,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简单电路》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虽然只是用电池和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和学习,却为学生打开了新的领域之门,在这一课中,他们将要学会使用新的装置-----灯泡,电池盒,用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为以后学习和研究电学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A 知识技能:

  1.知道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 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4 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的行为习惯,并表现出不怕失败、大胆探究、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四、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

  五、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六、学法指导。

  1、实验操作的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实践。

  2、合作探究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善于合作,注意向小伙伴们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只有有效沟通,相互配合才能更顺利的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

  七、教学准备

  1.音乐卡片、电池盒、小灯座、灯泡、开关、导线、电池、电视机等分组实验材料八、教学过程引入:拿出一张音乐贺卡,展示给学生,让其发出声音。然后解释,卡片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卡片内部有个完整电路。接下来,让学生分小组组装简单电路。

  实验探究

  1 把装有一只电池一只小灯泡和两根导线的纸盒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把小灯泡发亮,方法越多越好,并把连接的方法用图记录下来。

  2 学生汇报接亮小灯泡的方法。让学生到黑板上画连接方法,教师提供电池和小灯泡的模型卡片,学生把它们摆放在黑板上,用粉笔连接。并指出小灯泡和电池的简易画法。

  3归纳接亮的方法。让学生对着黑板上的电路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上下两个接线点都连接起来,小灯泡就亮了。()再提出问题这样连接起来后小灯泡为什么就亮了呢?然后用图片介绍电池和小灯泡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小灯泡的发光原理。电池两极的电势不同,电荷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有电流通过的用导线连接的用电器就会工作,从而小灯泡就发光了。电池的正负极就像山顶和山底,电荷就像是小溪的水,而小溪从山顶到山底的路径就相当于导线,小溪两旁的花草树木就相当于用电器。

  4连接其他用电器,了解所有用电器的通用连接方法。让每组的组长把小电机连接在电路上使它转动起来,使学生感受各种用电器连接方法的一致。

  5谈话设疑:这个小电机一直转着,电会不会用光?怎样才能轻松地控制它,要它转就转,不要它转就不转?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自然能说出加个开关。我将给每组一个开关,让学生合作把开关加到电路中,控制小电机的转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教师谈话:同学们已经能够用开关控制小电机了,如果电路中不仅有一个小电机还有一个小灯泡,我想让他们灯亮电机就不转,灯不亮电机就不转,应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一样,红灯亮绿灯就不亮,绿灯亮红灯就不亮,又该怎么设计电路呢?课后请大家思考,可以画图研究一下。(并联电路)最后郑重提醒学生:记住我们今天的研究用的是电池,它的电流很小,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千万不能从插座接电。那样做非常危险,甚至会造成火灾和人员死亡。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而插座中的电压是220v.

物理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叫尹国圣,来自吉安县二中,我说课的题目是《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选自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学要求和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够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再学习过程中能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物理学习服务。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三、德育目标:

  通过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多面性。

  教学重点: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归纳法、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步骤: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一、导入新课

  (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这样的运动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例: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匀速圆周运动

  (1)用通过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卫星做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弧长。

  (2)并出示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棗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

  a: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与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线速度

  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线速度的大小

  4)线速度的方向 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5)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

  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精选物理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模板12-27

《杠杆》-初中物理-说课稿12-17

高二物理说课稿02-17

初二物理说课稿范文01-17

高中物理说课稿大全01-17

初中初二物理说课稿01-14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说课稿11-0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说课稿 单摆说课稿11-03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说课稿 物质的物理属性11-04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