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1-04-12 18:15: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物理说课稿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物理说课稿集合6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后面研究学习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把必修一牛顿运动力学直线运动,学完,对于用牛顿运动力学处理直线运动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曲线运动还从未接触过,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曲线运动,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曲线运动。关键是曲线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列举各种生活实例及实验探究,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内容。由于高一学生基本还保留了对直观现象的兴趣,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l.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

  2.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2.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

  2. 物体微曲线运动的条件.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探究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前面学习了很多直线运动知识,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真正直线运动的例子,会发现很难举出,反而生活中轨迹是曲线的例子较多,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视频片段即各种运动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探究曲线运动的热情,明确学习目的。

  2、 推进新课

  一、探究曲线运动的位移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为下一节研究平抛运动作出铺垫。

  二、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先理论探究:结合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确定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

  实验探究验证:演示砂轮工作视频,雨伞旋转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砂轮切割钢材产生的火花、转动的小雨伞甩出的水滴方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猜想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得出速度的方向沿这一点的切线方向,突出重点;观察演示实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进而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强了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运动描述的实例----蜡块的运动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逐步提问,师生互动,逐步解决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蜡块的位置?

  2.如何确定蜡块的速度?

  3.如何确定蜡块运动的轨迹?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平面内的运动描述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

  氛掀起高潮,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探究美

  四、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与探究]先理论探究后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也使学生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并获得成就感。]

  五、针对练习

  [设计意图:针对性的训练用来巩固本节课所讲的重、难点知识,同时也用来检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

  6.1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跟它的速度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七、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同时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讨论及信息技术的演示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如果能在实验室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曲线运动条件和速度方向,效果会更好。

物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学情及学生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

  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六、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通过啄木鸟、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图片引入本节课!

  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课

  1、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所给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教师演示:选用小方桌模型、海绵、钩码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海绵上,观察桌脚陷人海绵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海绵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海绵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海绵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海绵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海绵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三)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七、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

  八、课后反思

  通过上完这节课后,我发觉我自身还存在好多问题,第一在老师比较多时讲课还感觉到有点紧张,致使有的知识点忘记讲解,在今后我将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在计算题讲解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时间把我不够恰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改进!但愿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时会弄得完美些。

物理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4.知道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流程】

  1、 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导出概念:重力势能Ep。时间5分钟。

  2、 教师引导,提出问题:Ep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m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 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m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 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 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 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 布置作业.

  总结:“《重力势能的改变》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物理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

  超重与失重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七节。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牛顿三定律后引入的巩固应用一节,教材通过运动的升降机中的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讨论了什么样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及完全失重现象,并指出了他们产生的条件。在现行教学大纲中属1级要求。模型来源于生活经验,要求运用所学物理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以教材还安排了阅读教材——失重和宇宙开发,小实验——观察失生现象。本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视重实重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知道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研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辩清实重与视重的区别

  二、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法: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印象:展示网络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多媒体便于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3、超重于失重现象有多种情况,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在合作中学习

  4、推理分析法:物理教学的最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推理分析能力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如引导学生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超重与失重产和的条件,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实验法: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好办法,因而开始引入实验,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情境法、多媒休辅助法、分级教学法、实验法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1)播放视频:播放升降机中用弹簧称测物体的重力随升降机的上升不断变化的视频,

  问题:,为什么弹簧称的读数可以表示是重力的大小?弹簧称的读数测量的是什么力的大小

  实验:在弹簧称下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让学生观察弹簧称的读数,再用一个力F的弹簧称,拉力的大小等于G,观察弹簧称的读数也是G

  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称称量物体重量时,要求被测物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弹簧称量物体的重力时实际测量的时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弹簧称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为什么升降机中弹簧称测量重物的重力时,会观察到弹簧称示数不断变化呢?

  分组讨论

  小组甲: 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乙: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小组丙: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丁: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学生归纳出:

  超重产生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G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 ma T=G—ma

  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用弹簧称量时,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即: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超重产生的条件:a 向上,F=m(g +a)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失重产生的条件 : a 向下 F=m(g -a)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2、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加速下降,a=g时,测量读数将为0,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实验:比较观察: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从小孔中流出;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自由下落时,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让学生想象处于完全失重时奇特物理情境。

  播放视频:神舟7号内部宇航员在完全失重时的生活录象,让学生增强对完全失重现象的感受。

  思维拓展

  1、无论在超重或失重状态下物体自身所受的重力是否发生变化?

  不会

  2、物体除了在竖直方向上加速上升或下降时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外,中学物理范围内还有哪些现象是属于超重或失重现象。

  物体在圆弧形轨道运动时,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宇宙飞船在绕地也飞行时也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五、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有 ( )

  A 、用弹簧称称量同一质量的物体在北极比赤道测量的重力大

  B 、物体通过圆拱桥的顶端时

  C 、物体加速上升 D 、物体加速前进

  2、弹簧称的称钩上挂一个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称的读数是多少

  通过该练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区分地球上不同区域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引起的重力的变化与超重和失重的区别,物体在圆拱桥顶端的失重现象的分析和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加速运动不产生失重和超重现象加深对超重与失重的理解,

物理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教材编排上,呈现的是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倒金字塔的形式,这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如果说前三节课是用追寻的眼光追寻先人的伟大成就,那么这一节课就是学生在先人的指引下进行创新应用的创新课,同时教材在开始和结尾阶段分别引用了马克·吐温和冯·劳厄对物理研究的精彩论述的话,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增强学科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欲望!

  可以说这一节课既是知识传授又是能力、情感的培养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计算天体质量的公式。

  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计算星体表面重力加速度和星体密度。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奥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来计算太阳的质量,由此迁移发散到各中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上。

  突破方法:对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之一模型进行演变,类比到一星一绕的所有模型,启发学生利用先逐一对照再深刻体会的过程来掌握本节知识

  ②难点:

  在进行知识点迁移时,学生对准确抓住模型中的各个星体所担任的角色较为困难。此处应为本节的难点所在。

  突破方法:在进行已有知识的迁移时应重点重复围绕和被绕的关系,让学生理清星体角色,并应用错误分析的方法,加强对认识的刺激

  4、教材的处理

  ①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表达,有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点,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②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并坚持一材料多用的原则。这样既直观,又能体现例子的典型性和精练性。

  ③有针对性地穿插些探究性问题。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联系已学的知识,提炼观点,这有利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④师生互动教学来分析相关的重难点,这样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说教法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针对我校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将采用如下方法:

  1.探究合作式

  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精神,能够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同学的主体作用。

  2.纠错返正式

  就本节课的内容,同学容易犯被绕和环绕星体错位的错误,利用沿用错误方法而导致解题无果的这样一种方式来增强对同学思维的刺激,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阅读提炼式

  由同学自己阅读教材提炼知识,总结方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三、说学生

  学生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天体运动的知识,对于规律的适用性也进行了不少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的迁移和发散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因此只要在课堂上加以一定的引导和启发,结合前面三节所掌握的知识,完全可以理解并应用本节的授课内容

  四、说学法

  教是导学是获,不同的学习方法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授之于鱼不如受之于渔,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学生将终生受益,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学法。

  1、合作出真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利用群体的力量来打开问题所在,获取知识,能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快的发展。

  2、知识迁移法

  物理规律的美就在于他的普适性,很多知识本身就是相同的,学生学会这一点,处理问题就能举一反三,游刃有余

  3、有效阅读法

  这是为了克服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构建模型。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物理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核心地位 基础性作用

  核心地位:牛顿第二定律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它是牛顿物理学的核心。

  基础性作用:牛顿第二定律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犹如高楼大厦之地基!

  2、新课程的特色:

  教材上:更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更有利于教师灵活处理教材。

  理念上:更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3、我的理解:

  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相当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渗透“两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图象法

  发展“三种能力”: 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二、学生分析

  n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初步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初步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意识到运动和力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关系

  疑问:

  力和运动到底有什么关系?

  加速度到底和力、质量有什么关系?

  说明:学生的这个疑问是打破旧的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

  同时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探究什么” (目的)

  “怎么探究”(过程)

  3、我的解决方案:

  遵循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重视过程评价。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加强学生同伴互助,加强师生对话和反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归纳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能发展学生观察品质、提高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学生感悟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并能体验到科学探究物理规律的乐趣。

  (2)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积极情感的体验,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总结交流

  分析论证

  创设情景

  学法:

  协作学习,分组探究。

  六、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总结交流

  分析论证

  创设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

  火箭发射时运动状态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其依据是什么?

  问题:

  那么加速度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和进行实验

  n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

  n ①怎么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方案可以怎么设计?实验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n ②怎么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方案可以怎么设计?实验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n ③实验时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怎样进行测量?需要那些实验器材?

  n ④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提供的系列实验器材,你们想到了哪些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并把你的实验方案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

  教师:

  在讲台上放置以下实验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版、粗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宽口文件夹、滑块等。

  学生:

  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分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和完善。

  方案一:以小车、长木版、粗细线、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宽口文件夹为实验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利用两小车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方案二: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版、粗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和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F,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测出Δs, 由Δs=at2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问题探究1:上述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方案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就得想办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那么如何消除摩擦力呢?

  问题探究2:不论采用上述那种方案,我们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包括上面的钩码)或滑块(包括上面的钩码)受到的拉力,这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m<< m′(m为小车与钩码或滑块与钩码的总质量)。[说明:原因可以在课后学生自己分析思考]

  (四)分析与论证

  [说明: “分析与论证”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 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数据处理:

  ①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在图表中观察,寻找规律。

  ②可以引导学生在坐标纸建立a-F坐标轴进行图象分析,发现m一定时, a和F成正比。

  ③可以在计算机Excel里输入数据,作出以上几种图象,分析得出规律。

  最后教师展示部分学生分析结果,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比较、分析误差原因并初步得出结论。

  (五)总结、评价、交流

  [“评价和结果”包含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尝试写出实验探究报告进行交流 ]

【【热门】物理说课稿集合6篇】相关文章:

《杠杆》-初中物理-说课稿12-17

高二物理说课稿02-17

初二物理说课稿范文01-17

高中物理说课稿大全01-17

初中初二物理说课稿01-14

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模板12-27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说课稿11-0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说课稿 单摆说课稿11-03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说课稿 物质的物理属性11-04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