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6 13:06: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九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嫦娥奔月的全过程脉络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下仙药飞天成仙,离开亲爱的丈夫。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间特色,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且充满热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况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说第二课时,这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学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多渠道接受信息。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读—思—划—议”的学习方法,逐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其方法,形成能力,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而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里面包含了哪两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感知形象。

  1、读悟“后羿射日”部分。

  (1)、后羿是怎样射日的?自读“后羿射日”部分,圈出表示后羿动作的词,仔细诵读,体悟后羿的力大神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羿射日”一节。

  过渡:由于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赠给他一粒吃后能升天的仙药。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嫦娥,就把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存。这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道了。

  2、读悟“智斗逢蒙”一节。

  (1)逢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课本上的一个词语概括。

  (2)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表现逢蒙奸诈贪婪的词语。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逢蒙奸诈贪婪的本质。

  (4)面对奸诈贪婪、穷凶极恶的逢蒙,一般人会怎样?嫦娥呢?朗读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读后的感受。

  (5)思考“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仙药,不是要祸害更多的人吗?”这句话的意思,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述。

  (6)联系上下文,想象嫦娥和逢蒙周旋的场面。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描写嫦娥的语句,重点指导描写嫦娥动作的语句。

  (8)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描写嫦娥和逢蒙的部分,感知人物形象。过渡:嫦娥为了不让乡亲们遭受逢蒙祸害,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了仙药,飘飘悠悠地升天了。

  3、读悟“嫦娥奔月”部分。

  (1)自读“嫦娥奔月”一节,说说本段文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地善良。

  (3)请朗读能力强的同学美读本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插图,想象嫦娥奔月的画面。

  (4)教师在音乐声中用第一人称范读本节,请同学们闭眼体会嫦娥飘飘悠悠、升天成仙,不忍离开人间的感觉。

  (5)师生接读课文。

  过渡:嫦娥救了乡亲们,却抛下了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后羿不见了嫦娥会怎样呢?

  4、读悟“后羿追妻”部分。

  (1)请带着焦急、痛苦、无奈的感情读“后羿追妻”部分。

  (2)默读课文,在表示后羿动作的词语下面标上点。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齐读“思念期盼”一节,读中感受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三)默读全文,回归整体

  默读全文,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画、演这个神话故事。

  (四)总结

  本文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观场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惊险情节;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丽,又表现了她义无反顾吞下仙药的机智勇敢。尤其是对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以及后羿回来后与妻子天人永隔的场景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摄人心的悲剧色彩。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所感染。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它条理明确,涌现文章的线索,简略明了,突出文章的重点。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目标、重点难点:

  我说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十四课《给予是快乐的》。课文讲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促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道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合学生阅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产生的心里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课文的切入点,作为学习全文的经纬。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及抓住小男孩的言语行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中感受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说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错在哪里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议、辩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首先我们做个游戏,做“笑”的游戏。(大笑、微笑、笑眯眯等)与高兴相近的词语有哪些?板书:快乐 你什么时候会快乐的?可是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整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其中“给”读“ji”。其次让学生说说对于课题的理解,即“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贡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最后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问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刚才提的哪些问题,让学生初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然后根据“保罗想错了几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并由此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这一环节,我抓住了“保罗两次想错了,错在哪里”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具体教学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的部分:

  1.文中哪些部分是写了保罗第一次想错了呢?

  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读句子,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保罗为什么想错了

  2.保罗刚开始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错吗?从哪些词句中反映出来的?

  学生找句子,出示: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他一个这样的哥哥。

  引导学生抓住“当然”一词体会保罗相信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提问:保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保罗自己就是认为得到是快乐的)、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保罗对自己的想法坚定不移的语气。

  3.尽管保罗对自己的想法坚定不移,但他的确想错了,小男孩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读小男孩的话,根据学生的朗读,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紧接着,教师改换句式出示: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让学生补充完小男孩的话。(借助于文本,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想像了,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说说,从小男孩的话中体会到什么?并指导读好这段话。

  第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错:

  1.像学习第一次一样,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保罗第二次错在哪里?并相机出示句子(小男孩的话)。让学生抓住这两句话谈谈体会,并指导学生读出激动、兴奋的语气。

  2.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再次发现自己错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引导过渡:正是由于小男孩的话打动了保罗,所以保罗引读第十二小节:在这美好的夜晚,车里的三个人会各自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对于指导学生做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在文章结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题: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感到快乐。并延伸到学生实际,再出示填空: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这一填空题,既总结了全文,使学习课文又回归到了整体,并给开始就题目展开的质疑有了一个交待。

  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读读蒋风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屠格涅夫的《乞丐》,林润翰的《感恩之心》。

  说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一辆新车

  保罗 小男孩

  惊讶 (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又错了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6、5、4、3、2加几》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9加几和8、7加几,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来掌握。

  二、说学情

  本课的加法基本上都是大数加小数,例题促进学生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特别是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鼓励算法多样化。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三个维度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四、设计意图:

  1、由小白兔邀请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玩”,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易于学生保持。

  2、讲解例题。

  在讲解例题时,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整节课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计算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能力训练。

  通过板演从而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解题过程中多鼓励赞扬,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4、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6、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在弘扬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其他国家民族音乐文化。所以,七年级上册内容中设置了“外国民歌集锦”这一单元。《伏尔加船夫曲》是其中一首民歌。该歌曲是俄罗斯民歌,其音乐个性独特,形象鲜明,表现了帝俄时代船工们的沉重劳动和苦难生活,也反映了他们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重点欣赏曲目之一

  所以,我结合乐曲内容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为:1、学会聆听音乐,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特点和风格;能够辨别三种男声演唱类型及音色特点。2、 培养学生对欧洲民族音乐热爱的兴趣,并主动探究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内涵。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基本情绪、风格和特点,理解歌曲主题思想。

  二、说教法

  1、提问发: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参与思考问题。老师逐步引导,层层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学生用知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听唱法: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来感知音乐,想象音乐意境,在美妙的歌声中得到美的享受。

  4、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疑难

  5、启发开放式教学法:对学生有不确定性问题,老师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帮助学生冲破难关。

  三、说学法

  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我将利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等综合手段进行。1、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运用合作、比较、探究法。通过比较、合作,探究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1、以创设情景导入,通过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欣赏〈西部放歌〉、<我爱祖国的蓝天>、《伏尔加船夫曲》,辨别三种男声演唱类型及音色特点。

  (二)新课教学:1、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基本情绪、音乐要素及体裁

  2、分析、理解、联想、聆听音乐。把音乐要素、音乐意境、音乐相关文化及内涵相结合。

  3、 分析作品的结构

  A A1 A2 尾声

  (1-20小节) (21-36小节) (37-52小节) (53-64小节)

  (三)表现、创造音乐:让学生参与到创作、表现、评价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性和实践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学内容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本单元首先(第十课)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本框题重点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识。上好本框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1)知识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的知识目标是①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③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2)能力目标:

  根据高一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结合思想教育的要求,确立能力目标是:培养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以及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上存在的某些问题,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①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②市场配置资源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而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所以必须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③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④应当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个人习惯。

  4,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①市场怎样配置资源;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③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④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确立的依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怎样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学好这个知识点有助于了解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调节的作用必须在一定的市场秩序下进行,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所以这几个方面成为本课时的重点。

  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是: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确立的依据: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性问题,由于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所以这一问题成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原则和方法

  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本框题的教学内容,从高一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在本框题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时,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①本课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等,适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讲授、点拨,突破重点、难点。②一些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③另外,教材在讲述每个知识点时,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将情景材料与问题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与学,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

  2,探究——合作学习。结合教材的逻辑顺序,通过相关漫画图片、情景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协同、合作。最后布置小课题让学生课后探究,以周记、小论文等形式完成作业。

  四.说教学手段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地组织教学。通过制作网页课件,把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新颖、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

  浏览情景材料《一个“荒”字了得?》,让学生宏观地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学生简单讨论之后不难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建设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市场中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使用,才能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设计意图:在介绍我国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时,材料有意地结合今年广东的油荒,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无形当中就暗示了学生要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正是由于资源相对有限,才需要对资源进行配置,自然过渡到教学的第一个方面。

  2,新课教学

  根据教材的逻辑结构,本课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调节;二是市场秩序;三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教材的逻辑顺序是:人类需要的多样性——资源的有限性——合理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这一目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市场调节是如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并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漫画进一步阐述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进行资源配置呢?这就引出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结合我国人才流动的两种情况,即“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春风吹度玉门关”,引导学生分析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不同,并对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入理解市场调节的优点。接着进一步阐述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结合人才市场上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资源配置的过程一般都是从供过于求的地方流入供不应求的领域,资源配置不是平均分配,而是要通过竞争获得,优质的资源必然向经营好、效益高的领域集中,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提示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其实就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过程。

  设计意图:①本目讲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考虑到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度讲授,及时点拨,启发学生逐层深入。②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把理论性强的观点同学生熟悉的话题和已经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联系实际,又温故知新,重在激发学生的思维。

  (2)市场秩序。教材的逻辑顺序是:合理配置资源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这一目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具备良好秩序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从而使学生理解加强市场规则建设与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浏览三幅漫画,启示学生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失去了必要的约束,市场秩序就会混乱,就不能合理配置资源。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漫画的意图,从中引出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并让学生阅读拓展材料,理解各种市场规则的涵义。在分析漫画和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归纳出要规范市场秩序,必须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最后小结和延伸本目的内容: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设计意图:①本目重在知识感悟与情感体验,漫画能够比较直观地表达教材内容,让学生产生共鸣。对漫画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正确的价值观。②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谈论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体验。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是有局限性的。这是本目要分析的内容。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其二,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但由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说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首先假设了一个情景:离消防部门远近不同的两地同时发生了火灾,双方都打了119报警,现在只有一辆消防车可以出动,如果消防部门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经过简单地讨论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的领域市场不能起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即使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也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接下来让学生根据提示,阅读相关材料,从中归纳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后果,并在课堂上交流。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说明仅由市场调节可能会造成对后果。

  设计意图:①通过创设情景,加深对市场调节局限性的理解。②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③每个相关材料都是图文并茂,并结合课本知识对材料进行评析,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3,体验探究。

  为了加强学生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其优点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选取了一则材料及一幅图片,以“经营之道”为题,让学生从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探究企业的经营之道,写一篇小论文。这个小课题不仅涉及本课的内容,也同第二单元第五课“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紧密联系,能够把所学的新旧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4,归纳小结

  梳理本课时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认识到: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引导学生要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那么怎样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呢?这就要加强宏观调控,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5,反馈练习

  围绕本框题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能体现学生思维特点的题目,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落实本课时的教育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反思

  1,本课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跨越式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学内容涉及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由于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而且整个教学内容量比较大,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精神。

说课稿 篇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同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 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二、指导表演课本剧。

  (一)、指导人物性格分析。

  1、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想!)

  2、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诊所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根据回答板书:

  王妃、国王、乌鸦。)

  3、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着重分析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请同学看课本总结王妃、国王、乌鸦的性格特征,并告诉同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交流,王妃性格特征。"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缠"体现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性格特征。"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无奈、只好"说明国王良知未泯。

  [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台词表白。

  1、表演课本剧除了要知道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台词,有感情有个性的台词是一出好的课本剧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背好、表达好台词呢?首先请大家画出课文中的台词。

  2、根据回答出示:"救命啊,救命!""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终身受你的驱使……""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知恩图报了。""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更加漂亮。""九色鹿,……捉你来了!""陛下,你知道吗?……天下人笑话吗?"

  1、要想很好的表达出台词,首先必须熟记台词。

  2、生读台词。

  3、光读熟是远远不够的。还通过读是别人认识人物是怎么样的.

  4、指导感情朗读.提示加上动作,配合神情.

  (三)、指导修改剧本.

  1、要想是我们的课本剧引人入胜,我们还需要适当改动课文.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板书: 增加台词 减少旁白

  2、指导修改。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如果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怎么样是千恩万谢呢?

  生尝试表演。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仿照修改剧本。

  [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当众表演,学会评价。

  1、自由合作练习进行表演。

  2、点名上台表演。

  3、点评。

  4、评选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

  四、诚信格言的补充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为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总结:

  老师还告诉学生:九色鹿壁画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去观赏。[旨在鼓励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课时《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在此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活动掌握8、9的组成。难点是:将数字8、9按序分合。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向同学们呈现了学生最喜欢的五角星,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之后,我告知学生五角星的数量是“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出后,我故意呈现7个五角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添上1就是8。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发现法

  教学8,9的组成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小棒和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发现8和9的组成,掌握8和9的组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3,游戏巩固法

  学生在完成了8和9的组成后,我便和学生一起作对口令的小游戏,当学生知道了游戏规则,学生和学生相互对口令。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参与其中。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和三角形,亲身感知、体验数的组成,从而得出8,9的分解和组成,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复习旧知 激兴导入

  新课开始,,我向学生展示5个漂亮的画片,让学生填写图上空白的地方,接着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五星,有意思的渗透8和9的组成,从而很自然揭示了课题

  这样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学具,合作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8和9的组成,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感知8 和9的组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边讨论,自己发现知识的构成。

  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师生互动 游戏巩固

  学习8、9的组成以后,如何牢固掌握至关重要。我采用对口令的形式深化学生记忆。教师说7,学生对7和1组成8,7和2组成9。除了师生互对,同桌之间也开展了对口令。

  找朋友。教师把8张数字卡片发给8个学生,让他们面对面站好,要求他们找到朋友以后手中的数字卡片组成8。

  这样设计教学,再次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孩子们对8、9组成的记忆将牢记心中。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五 课后反思

  由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不太合理,在导入新课前的复习旧知时,过多的占用了一些时间,导致后来的游戏巩固活动显得时间不够用,也没有时间完成作业,再就是对8和9的组成没有反复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谢谢各位,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及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重点及难点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有了这份不离不弃,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

  通过学文,达成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理解“生命的药方”的真正含义。

  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意图

  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面面俱到的作法可能会顾此失彼吧,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在本堂课中有所得,便是我这堂课的教学中力求达成的。这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课文,因此,对于文章主旨的解读,这份感悟孩子们是会有的,只是这份感悟因人而议,多些或少些、深入些或肤浅些吧。如何通过文本的细读,把孩子们的这份感悟导向深入,追求有冲突的课堂是我本堂课的教法体现。我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思维都能积极地被一次次唤醒,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有所收获吧。同时,力争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三、说设计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药方 孩子们,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药方?

  2、板书:生命的 读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对于这些问题,不做深入的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涉及,在此,只是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激发想读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带走你心中的疑问,还能给你留下更多的思考。

  【设计意图: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方向作出指引。】

  2、(打开课本)通过预习,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个故事了。但是,孩子们,我想告诉大家,当老师读完这个故事时,内心很不平静,有许多的感受就变成了一个个词语在我的心中一一闪现。接下来,我想请大家默读这个故事,等会,你们也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好吗?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美丽温暖 心酸 感动……)

  3、孩子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

  【设计意图:注重、珍视孩子们的阅读体验,让孩子们明白阅读需要心灵的共鸣,每一次阅读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我想,此时,这两个名字,你们一定不会陌生!板书:德诺 艾迪

  读着这两个名字,你是否可以告诉我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他俩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吗?(德诺得了艾滋病,艾迪为他寻找药方。)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阅读体验,再接触这两个名字时,孩子们一定有话可说,也为孩子们概括课文大意做了一个有效铺垫。用人名将故事情节串联,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水到渠成。】

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界首一中的数学教师张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版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直线与角》的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数字运算,从本章开始由数量转入到空间形式,从具体运算转入到逐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学习。而本节又是几何教学的入门课,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几何产生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心里准备。

  2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3 教学难点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许多图形知识,但大都是直观形象的,主要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本节教学中关于体、面、线、点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的教学也应从直观教育入手,不易较多上升理性认识。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深浅尺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 学生情况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从本节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界首一中开展“现代化小班教育”的远程实验班,通过前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的经验,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 教学目标

  初一几何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了解体、面、线、点以及几何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间观念;了解学 习几何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了解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集体观念。

  四 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

  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回顾、自学、讨论、精讲、练习五个阶段。 1 回顾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1本学期前三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 有理数的性质与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概念与加减运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小结:

  这些知识属于数与式的运算,像这样的知识称为代数知识。 2 在小学里也学习了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如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等),像这类与图形有关的知识,我们称为几何知识。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共同探讨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 ppt展示 展示几种常见几何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口答,教师归纳 教师引导 此阶段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体会几何与代数的关系奠定基础。

  2 自学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5页至96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 描述体面线点的意义;

  2 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3 几何学研究物体的哪些性质? Ppt显示自学提纲 学生独立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 讨论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

  1 交流自学

  心得

  2 探讨点线面体的关系;

  3 体会几何与生活的关系。 Ppt显示讨论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主持,学科代表流动指导,教师巡回辅导 此阶段教学,学生行动、思维都较为活跃,为情感目标的落实提供机会。此时教师应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防止主题偏离。

  4 精讲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结合讨论情况,教师精讲:

  1几何学的起源: 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介绍欧几里德与《几何原本》

  2 几何学的研究对象: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三种性质;

  3 点线面体的关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4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5 学习几何的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动画展示 足球→球体 茶杯→圆柱体… 利用几何画板的跟踪功能显示点线面体的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在此阶段,结合学生讨论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精讲,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从而突出重点。

  5 作业 内 容 方 式 师生活动

  1 列举出三个你生活中反映点线面体关系的实例;

  2 查阅欧几里德与《几何原本》的有关介绍;

  3 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几何成就; 课外进行, 通过图书资料和因特网查阅 学生自主进行 可分散,可协作 通过学生完成练习,体会几何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也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 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 几 何 几何来源于生活…… 几何研究物体的…… 点动成线 …… 屏幕展示 这样设计便于突出知识目标。

  2、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幼芽,关键在于要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于一定方法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提出不同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3、在教学中,加强几何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也有利于激发学习几何的兴趣。 以上使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说课稿九篇】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长江说课稿11-11

乘车说课稿11-11

鳟鱼说课稿11-11

绿洲说课稿11-11

浪花说课稿11-11

瀑布说课稿11-10

《语文》说课稿11-09

匆匆说课稿11-09

杠杆说课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