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说课稿

时间:2020-11-09 12:44: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示儿》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示儿》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示儿》说课稿范文

  《示儿》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示儿》这首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全诗的真情自然流畅,让人感到了诗句背后的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但是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

  依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学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写“乃、祭”2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3、会借助注释和时代背景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说教法学法

  我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谈话法等,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领悟诗歌意境。在学法上,贯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形式,采用读、想、说、写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

  三、说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直接导入课题,学生交流对诗人陆游的资料搜集,设置悬念“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临终之时还有什么事,令他放心不下,需要写下遗嘱,交代给孩子?”这样以悬念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情感带入到诗境中。

  (二)进诗句,读通读顺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在表现形式上它注重音律的美。依据古诗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我鼓励学生在预习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节奏,相机指导朗读,这样既不会覆盖古诗的艺术特点,也有益于孩子们接受理解。

  (三)品词析句,读懂诗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对本首古诗的理解,我放手让学生自主结合注释及课前阅读写作背景独立理解,小组交流互助说说诗人临终前给儿子说了什么。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他们很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疑是学之初,思之始。”在学生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我启发质疑,从生活经验和矛盾冲突入手,学生提出触及诗人深层情感的问题,犹如打开了一道道解读之门,看到诗人未曾言说的内心世界和伟大情怀。这便是读诗的路径,也是思考的路径。而还原的方式,则将学生带入了诗人创作时的独特心情与心境,体会尤为真切而深刻。到这里我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相信在朗读中学生会体会出那份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滋味和感情。

  (四)古诗拓展,深化认识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利用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关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搜集时代背景资料,阅读陆游的其它爱国诗句,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唤起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智慧、情感受到更加有效的启迪和提高。在师生共同的吟诵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将情感体验推向高峰。

  四、说作业

  从一首诗读到一个人,进而从一组诗读到一群人,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并将这首诗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重新认识其价值意义。我布置学生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代表作集成“爱国组诗”,开展主题阅读。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一种主题的阅读课程。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中,一个“悲”“盼”“爱国”,浓缩展示了诗的核心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初步的预设。课堂是动态发展的的,随时都会有新的生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示儿》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当时的南宋遭受金兵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沦陷,从此江山破碎,不复统一。陆游伤心悲愤,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兵未成的.遗恨,也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更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真情自然流畅,让人感到了诗句背后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借助教材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能力目标:诵读古诗,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的读诗,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赏析品读中深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达到本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具有音韵之美。古诗读来朗朗上口的特质,决定了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的重要方法。遵循“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我采取了指导朗读,引读领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给学生提供动口读、动脑想、动情说、动手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读、想、说、写中掌握本节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说教具使用

  为了让多媒体课件更加有效地辅助教学,本节课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古筝乐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之美的课堂中,让学生的心智得以启迪,情感受到熏陶。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求知欲,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你们了解陆游吗?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之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那么陆游在临终前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呢,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设计理念:本环节我通过设置悬念,以悬念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设置情境,把学生情感带入到诗境中。】

  (二)初读感悟 读出韵律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做到字正腔圆,接着引导学生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来。

  【设计理念:】

  通过朗读,找出诗歌的情感线索——悲,从而整体体验古诗情感,把握古诗朗读的基调。

  (三)小组探究学习,理解诗义。

  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重要一环。我先让学生根据注释自己去理解,自己试说后,就与同桌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积累语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我首先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继而出示:元——原来、本来同——统一,并提醒学生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然后再指名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在理解这两句诗的基础上,我顺势抛出两个过渡句: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这是一件什么事?

  接下来对宋朝历史背景资料的介绍就水到渠成。南宋的皇帝叫赵勾,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当时战乱频繁,金兵频频进犯,宋军节节败退。由于战败,后来宋朝政府拱手把当时的首府开封,送给了金兵,自己退到了杭州。但仍不思救国。至使整个国家山河东一块西一块被金兵占领,山河破碎。而陆游就生活在这样国破家亡的年代。

  当同学们了解了历史背景,“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学生多元回答的基础上,我把它概括成:这是山河破碎之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我适时出示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读后,我动情地发问: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那在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心情又是怎么样?

  在学生回答后,我随即板书:遗民泪尽 哀

  当学生真正领悟了这种国破之痛后,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一定会悲情更浓、痛味更足。

  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道造成了国破家亡的可悲局面,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当时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我出示《题临安邸》这首诗,引领学生到当时的临安去看一看

  出示:《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在指名朗读,我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寻欢作乐;他们在游山玩水;过着奢侈的生活)那么诗人除了为“不见九州同”而悲,还悲的是( )、( )、( )。

  经过一系列感情的铺垫和渲染,再让学生带着这些情感来读。

【《示儿》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示儿》陆游赏析10-16

陆游的《示儿》教案12-07

陆游《示儿》古诗赏析11-21

陆游故事示儿赏析11-18

陆游诗作《示儿》获奖教学设计范文07-04

陆游:示儿-小学古诗大全11-09

《示儿》陆游赏析(7篇)10-17

《示儿》陆游赏析7篇10-17

陆游示儿原文及赏析03-26

陆游示儿原文及赏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