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说课稿

时间:2021-06-12 08:09: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就人教版第五册第11课《秋天的雨》进行说课。下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预设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理解文中关键句,能用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在学法中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整体把握法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本课精读环节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我分三个板块进行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二、 深入文本 细读品味 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是这样导入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学生齐读课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还初读了课文,在初读课文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名回答)反馈学生的交流后我出示句子

  1、“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这句话中包含了两对反义词,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一下子就找到它们呢?(指名说并出示:自卫――进攻 矛――盾)(师板书)

  要善于从文章的千言万语中抓住最关键的内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构思脉络,理解的它内涵和中心,把握文本。这个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句,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仔细分析句子,用词也很有意思,既有反义词,也有能解释课题的四字词语。

  接着过渡:那么这对矛盾的事物,发明家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把它们合二为一,发明坦克呢?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用“~~”划出句子来。

  二、深入文本 细读品味 在这里我分3个步骤

  步骤一:借助课件,研究坦克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

  1、下面咱们就来研究研究发明家是怎样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变成坦克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坦克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小组合作完成坦克的发明过程图。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坦克的发明过程。出示课件:

  4、为了让学生能加深印象,我再让学生照着课件说说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步骤二:抓重点词句,再现他的发明历程

  过渡:从矛和盾到坦克的发明,发明家每想一步,都有他的思考过程,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走进发明家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他的发明历程。

  自由读1――4节,想想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流下了哪些思考的痕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能找出下面的句子:

  指名读

  提出疑问:看书上插图,我觉得这盾已经够大了,为什么还觉得小呢?

  引导学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这里我主要抓住三个重点词 “如雨点般”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让学生谈体会并结合表演来朗读指导。分小组读,竞赛读等。接着引导:虽然,发明家拿着盾左抵右挡,但还是挡不住矛的进攻,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是怎么想的呢?

  同时课件出示句子: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指名读,谈感受,带着感受读句子

  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整个思考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揭开.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更好阐释了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的.

  3、有了像铁屋子这么大的盾,真的刀枪不入,的确非常安全,可安全之余,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

  出示:

  能给固然换一个词吗?(虽然、本来、肯定)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战争只躲在铁屋子里保护自己,而、不能向对方发起进攻,可行吗?不行。因为――教师指着课件,学生齐读“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战场上,一种武器只起到自卫的作用,而向敌人进攻,战争,能取得胜利吗?因为――(齐读)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正是这样,他不停地想,不停的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齐读第4自然段 矛加上一个双引号,指的是什么?(枪口、炮口)

  5、小结: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这样,遇到问题想办法,再遇到问题,再想办法,每一次遇到问题都要经过――?(思考),从思考中一次次改进,最后发明了坦克。课件出示完成的结构图突出科学家想的过程,每一次都是经过思考得来的。

  步骤三:运用欣赏和诵读等方式,放大发明家的创造成果(感受“坦克的大显神威”)

  在学习了坦克是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与一体后,再让学生看坦克图片找找矛和盾的踪影,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发明家的善于思考与坦克的.神奇。

  1、读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作为文章的主线,始终贯穿在课堂上,一次次的朗读,强化了矛和盾合二为一后的强大威力

  2、在课文中找出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学生自由谈论。通过“庞然大物 吓得哇哇直叫 一下子退了十几公里”等词语体会坦克大显神威。

  师小结:这就是坦克的威力,这就是集合的力量。假如发明家就在我们的面前,你又会对发明家说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出示句式(写一写)我想对发明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让文本意象活跃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是让学生领略了坦克的威力、集合的力量,再通过写一写,进一步加深对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印象,使集合的思想在学生心中产生了一定的触动。

  (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师:我们在为发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发明了坦克而感动、兴奋的时候,我们闭起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是什么让坦克有这样的威力呢?(学生回答)正如课文所说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学生齐读。)

  师:“集合”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了。看看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集合其他物体的优点的产物?(指名回答: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集合了哪些物体的优点。)

  师:这个“谁”除了指这些物体外,还可以指什么?(可以指人)是呀,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那,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如果可能,你希望将哪些长处集于一身?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给予一定的评价:如,这样你会更优秀的。)

  4、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善于集合别人的优势,就能成为强者,胜利者。祝大家梦想成真。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吧――――

  这样的启发,让学生活学活用,不但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且引发了他们自由表达,言语智慧在学生美好

  的梦想和憧憬中如花朵般竞相开放。

  六、说板书:

  板书: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盾

  合二为一 坦克(大显神威)

  进攻 自卫

  这个板书能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展示出来了。

【《矛和盾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11-05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06-27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06-27

《矛和盾的集合》的说课稿02-08

《矛与盾》说课稿06-28

矛与盾说课稿04-04

《矛和盾的集合》优秀说课稿06-14

《矛和盾的集合》优秀说课稿06-24

矛与盾的集合说课稿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