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的说课稿

时间:2021-06-09 15:52: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月光曲》的说课稿

  说课稿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月光曲》的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月光曲》的说课稿

  篇1:《月光曲》的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活跃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又规定,五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阅读,尽量多给学生时间去阅读课文。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联想,对话描写等等表现手法,使得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第1-10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课文可以分为两段.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五,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月光曲》一课教学的总目标制定如下:

  学会7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通过朗读,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分辨实际事物和联想部分;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4.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按课后练习2中的(1)(2)小题问题研读课文2-7自然段.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兄妹俩的对话 .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是:根据课后练习2中的第(3)小题研读课文第8-10自然段.学生领会课文表现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9自然段并背诵.

  三、说教法学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下通过教师所讲的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知道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整节课的教法设计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精讲,善导,激情,引思"八字贯穿各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热情参与.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3.讨论法——积极参与,得出结论.

  4.练习法——感悟课文,体会内涵.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这一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样导入新课,从主观上吸引了学生,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

  (1)我给学生提出边听朗读录音边找出你认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的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朗读录音,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读,学生入情入境.

  (2)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学会本文的7个生字,理解本文的14个词语.

  (3)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我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及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下一个环节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细读课文,理解教材

  (1)理解贝多芬给盲姑娘弹琴的经过,即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

  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了一首

  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在这一环节,我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体会中朗读.

  (2)让学生找出第8,9段中的实写部分和由实际事物引起的联想部分.

  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月光曲》表现出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学生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朗读课文,读的很有感情.学生也更好地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陶醉","飞奔"各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3)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在品词析句中确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4.归纳总结

  (1)鼓励学生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这个环节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

  (1)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6.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词的抄写.

  (2)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完成与本课有关的课堂练习和同步练习.

  篇2:《月光曲》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而《月光曲》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重点的极好例子。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课文文脉清晰,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暗线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这种感情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喜爱的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另外,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加深刻是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

  《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情深沉,意境深远,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习,反复品悟语言内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等词语。

  2、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3、学会分辨实在的事物和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意境,感受乐曲美妙和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四、说教学重点:

  定为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感情变化原因。

  五、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六、说教法:

  抓住重点、默读思考、读后交流、朗读悟境、欣赏体会、感悟写法、拓展阅读、迁移运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说学法:

  读思、批画、体悟、说与写。

  八、说教学流程:

  结合211导学练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让教法、学法充分应用于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两课时教学。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字词学习情况(重点指导“粼”和“霎”的书写)

  三、抓住课文线索概况文章主要内容

  四、探寻原因,体会情感

  五、小结

  以上五个环节的实施,主要为了达成两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等词语。

  2、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温故而知新。在这一环节主要复习两个知识点: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复习,做好与第二课时内容的衔接,使整个教学浑然一体。

  二、抓住重点 品读感悟

  在这一环节,我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放在了八九自然段上。文章的第八九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最能表达月光曲旋律和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文章的精妙之处,是本单元及本课读写训练的着力点,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停留驻足在此,引导学生读思、勾画批注、概括画面、朗读悟境、欣赏体会。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小点。默读八九自然段,勾画批注,分辨出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品读第九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写《月光曲》旋律的变化的。在这里我做了三个预设。预设1首先出示重点句段,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画面。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借助这些词语还可以清晰的想象画面。有利于后面的朗读指导。预设2联系文章内容,体会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情感变化之间的联系。用感情朗读表现景象的变化、月光曲旋律的变化以及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学生用绘声绘色地个性化朗读,再现文本的情境,彰显语言学习的魅力。内化语言、体悟情感、积淀语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月光曲》

  让语言与音乐相通相谐。

  三、领悟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中,要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应鼓励学生在习作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的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四、拓展阅读 扎实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在课外拓展阅读中得以实践。学生亲历了概括、表达、训练的过程,奠定了授之以渔场的方法。

  五、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学会阅读和表达。朱作仁教授曾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月光曲》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月光曲说课稿07-04

《月光曲》说课稿06-28

《月光曲》说课稿06-10

月光曲说课稿11-06

月光曲说课稿03-18

月光曲说课稿07-25

《月光曲》的说课稿07-29

月光曲说课稿07-30

《月光曲》说课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