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验报告

时间:2023-02-18 09:29:42 实验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研究实验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实验报告

研究实验报告1

  一、 实验背景

  根据多次调查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现代人对手机APP的依赖现象比较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APP的深入生活,人们对其的依赖也进一步加深。从调查到的研究结果和收集到的研究数据来看,这个现象不容乐观。

  生活中,人们因依赖APP而导致过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例不在少数,拿我们学生来说,很多人依赖APP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这不仅仅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些学生也会利用APP进行作业上的辅导,适用得当则有利于提高成绩,若一味地依赖,会使我们养成惰性心理,成绩自然不进及退。除此之外,一些司机依赖APP,以至于在工作时也要忙中偷闲,这就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再如一些老年人,可能对新事物有所好奇,再加上平日闲暇无聊,就产生了APP依赖症。这虽然帮助他们打发了时间,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带来脊椎还有骨骼疏松等问题。

  在这个愈发发达的时代,人们对APP的依赖超乎我们想象。手机APP确实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的优点,我们不容忽视。但他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二、实验过程及结果

  借用高考期间志愿者服务契机,开展实验活动。

  第一次实验:

  在校内校外各寻3名同学,家中同学拥有手机工作3小时,校内志愿者因志愿者工作需上交手机,工作3小时,比较作业效率。

  1、 分别招募3名学生;

  2、 比较两组人员的作业效率,从质与量方面检测;

  3、 分析内在原因,得出普遍规律;

  4、 撰写结果报告。

  第二次实验:

  1、 选两名本组的志愿者;

  2、 招募两名不是志愿者的同学;

  3、 志愿者们没收手机,记录在一上午7:30——10:40完成得任务及时间安排;

  4、 两名不是志愿者的同学给他们手机,在有wifi的环境下,重复上述实验;

  5、 两者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志愿者们普遍完成了作业,中途没有太大的空隙时间,而且作业独立完成。与自己的学习情况相比较,质量较高。

  其余有手机的同学效率很低,经常会碰手机;作业有上网抄袭现象。

  三、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主要是探究高中生对于手机APP的依赖症是否有较强的自控力。

  A组同学(不允许携带手机),在完成作业时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对于环境的主动适应而调动潜能,而B组同学(允许携带手机)则易对手机APP产生依赖心理,如音乐软件,社交软件,搜题软件等。

  现对以下三种情况进行逐一分析。

  任务完成型:(借助手机完成作业)作业速度在所有调查同学中是最快的,正确率也较高。但是,在前期的观察及后期的持续关注中,我们却发现这类同学,缺乏思维的灵活程度,在大型考试中往往比较吃亏。

  自我奖励型:作业速度和正确率普遍都不高。这类同学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思路:做十道题就奖励自己用手机上十分钟的网,或看小说,或聊天,但往往出现奖励时长不受自我控制,超出预算的现象,导致效率低下。此外,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这类同学专注度也不高,导致作业质量下降。

  自我控制型:很遗憾,在本次活动中并未遇到此类同学作为志愿者。不过,本组调查员,在场外调查了本班的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小M。根据小M的自述及提问,她虽然有携带手机的习惯,但手机上基本没有娱乐和搜题的软件。在作业中使用手机的概率也非常小,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是通话和计算器。

  任务完成型和自我奖励型的同学的手机上大多都备有菁优网等搜题类软件,QQ音乐等娱乐类软件,QQ等社交类软件。导致该类同学对手机APP的依赖症存在于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不断蚕食深入改变这类同学的'思维和习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为高中生对于手机APP的依赖是具有可控性的。在外界压力下,同学们是完全有能力做到不向手机APP寻求帮助的。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生的自控力,往往不足以摆脱对手机APP的依赖,仅有少数例外。因此,摆脱依赖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外界条件的约束。

  四、 实验总结

  关于对手机APP的依赖,我们必须加以克制,使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化,更注重精神文化的横向发展,使社会更美好。

  本小组通过调查实验,对抑制APP的依赖症提出以下建议:

  ①可以尝试一段时间不碰手机或关机,进行主观克制。

  ②在手机中不下载过多的娱乐性APP,尽量只使用工作所需的APP。

  ③叫家长,或其他人进行监督,客观抵制。

  ④尽量在生活中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自己的计划,从而实施,不留太多的时间使用手机APP等。

  他人的牵制毕竟还是次要的,主观意愿在于自己,希望能够通过本组对手机APP依赖现状的调查,能让人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并及时进行抵制,从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

研究实验报告2

  “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等等。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许多科学实验探究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一、记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现状分析:

  (一)记录内容广泛,种类多

  从《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出版社的教材内容中很容易看出,小学科学课中的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的确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凤仙花、蚕宝宝”饲养过程中动植物的成长记录;“100毫升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记录;“观测云、温度、风向等”的信息收集记录以及其他的测量记录、调查记录、统计记录等等。学生要想完成这些探究记录,必须需要一定的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观察、统计分析、调查、测量等。

  (二)科学记录随意无序,不受重视

  科学记录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没有收到相应的重视,科学记录只是张“纸”,涂涂画画都很随意。在我们听课的时候,常会发现有的小组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按记录单的要求记;有的小组在记录时间花得很少;有的小组记录的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更有甚者的面对记录单不知道该填什么。学生不能正确填写记录,导致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只有寥寥数语,汇报缺乏支撑。而且,很少有老师会对学生的科学记录做一些实质性的评价,只是上台汇报的个别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而已。显然,这样的教育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宗旨。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科学课堂上探究活动中,小组内成员都是经过分工合作的,记录员是负责记录实验结果的,大多数同学将这一任务推给记录员一人,导致他们只参与实验过程,不理会实验的记录。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特别高,一到记录时便推三挡四,漠视记录,懒于动笔,对待科学问题上容易轻信其他学生,记录员记错、记漏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其实,学生科学态度的不端正也是造成记录参与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四)探究记录价值难以体现

  在一些课堂,记录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孩子们在本堂课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仅仅局限于孩子们汇报时的一刹那,在上完课后,就出现了“遗忘在课桌上的记录纸”,有的甚至进入了垃圾桶,于是记录信息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整理及再利用,无法让记录成为我们学生和教师资料的积累,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在实验或观察这些具体活动中,在记录的那一刻,他们甚至产生思维的火花,但是教师如不想办法帮助学生保留,这些火花有可能像流星,一闪即逝。记录的价值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将学生的科学记录转化成他们的思维内化的过程,即明确发现实验的现象。

  (五)科学记录缺乏评价

  长期以来,考试一直是学科评价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新课程实施,学科教学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现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单一的考试发展到多元评价。在科学课堂上,老师往往只重视科学信息是否记录了,并没有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有效评价,或者对学生的科学记录过程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这样教师就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最终不能使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且评价方式太单一,应倡多人参与,可以是学生组内自评,互评,还可以通过家长参与记录评价,与学校、教师的教育要求保持一致。

  以上几点问题凸显了现阶段很多教师对科学记录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问题。记录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应该理清的问题。“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清晰地体现着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成长足迹。因此,科学记录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意义生成。也就是说,记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呈现某些信息,也不是为了归档供日后查阅,而是为了解释性理解,为了提出新的问题。它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引导学生自主科学记录的思考和建议

  (一)“科学记录”,记录什么?

  基于这样的任务,我认为科学记录本应该记录以下方面的内容:

  1、知识点与科学概念。将一节课中的主要实验探究结论记录在相应的记录本中;或将本节的科学概念稍做记录,得以巩固。

  2、探究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要求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验时,要真实地把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和发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记录可以是李彪、绘画、表格、图片、统计图等。

  3、课外科学知识的摘抄等。一些课外延伸探究活动的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和趣闻,一些平时脑子里闪过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爱科学,必定喜欢读科学类的丛书,可以从书丛中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二)指导记录技巧,让记录具有实效

  另外,教师对“记录”价值的真正理解及实现,不完全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有待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体验和认同。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记录:

  1、及时记录。实验结论必须根据学生自己在研究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结果作出。论证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结论的直接依据,学生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也必须严格以自己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绝对不容许撇开科学实验结果,泛泛而谈,这不仅没有任何科学上的意义,也是与科学实验客观性背道而驰的。当然,如果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者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这是完全适宜的,也是应该鼓励的。

  2、追求真实,快乐记录。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对表面事物和感官现象做出反应,它是瞬间的和无意思的行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材料的吸引力远远地大于教师。所以,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引导孩子进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要快乐记录,不要让科学记录成为他们的负担,继而草草了事,应该激发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使研究记录成为探究活动的必要环节,表达探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使孩子的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3、勤于记录,给及评价。首先,孩子要做到每课有记录,教师每课必查。学生还要拥有自己连续使用的记录本。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如绘画、文字、图片、表格日志等,来记录自己科学探究中发现的最原始的数据,勤记录,多记录。其次,还可以通过课后展示,学期评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拥有自信心,有成功的体验。

  (三)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

  由于小学生刚刚开始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开始科学记录,各种设计上的和操作记录上的错误在所难免,有些科学记录往往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生活与科学常识。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鼓励他们仔细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从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得出正确的科学记录。在进行科学实验记录同时,还要求学生以科学家严谨、仔细、客观、坚韧、刻苦的精神为榜样,防止任何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主观武断或虎头蛇尾的工作态度。

  (四)教师应将科学记录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当学生做到了“每课必录”后,教师可以做出一定的“回应”。

  首先,通过对记录的解读,客观的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研究能力,比如:他们的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是否正确,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尊重事实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

  其次,平时课堂上可以充分交流记录。交流记录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探究过程及方法、分享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它比学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自发交流分享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让记录成果在集体面前展示、交流分享,需要学生把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日头语言,它要求学生言起来有序、有据、有理,思维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需处理得更加完善。

  最后还可以珍藏记录。这种珍藏或者是以学生自己带回家的方式,或者是在教室里的某个区域开设专门的陈列区的方式,或者是档案袋的方式等。这些对待学生劳动成果的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成长轨迹的较好方式。

  三、科学记录的收获与反思

  因此,我对学生的科学记录要求是严格的。通过几个学期的应用,收获颇多: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他们的科学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技能得到了一定的磨练,发展了科学思维。

  3、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他们的观察更客观了,更全面了。

  科学记录的运用使我们的科学教育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后,我还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学习记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从而提高科学记录本的有效性,让其更丰富,更完善,更人性化,为科学教育搭建“展翅的天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研究实验报告3

  一、课题提出

  所谓儿童经典背诵,是指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各国儿童们通过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中华传统经典诗词文化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地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不灭的精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社会上重理轻文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严重,人们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民族的文化传承产业断层。而丧失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很容易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而诵读经典古文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理智和诗情的融合,会塑造出有教养的人。有了根源性的文化素养,很容易开发个人的理性,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能力,一生受用无穷,直至生命升华。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从1994年开始,有许多有识之士倡导和推动,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乃至北美、东南亚开展了“儿童经典背诵”活动,目前这一活动的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

  (1)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

  (2)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语文程度提升。

  (4)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成绩的提高。

  (5)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6)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经典诗词诵读活动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宗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以“经典诗词诵读”教学为核心,从语言教学的改革出发,进而迁移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通过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有利于培养学生最真、最善、最美的性情,防止沦为功利主义的奴隶;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目的,让人人“性情端正,才华洋溢”,以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三、研究对象、实验时间及诵读选本

  1、研究对象:五年级在校学生

  2、文选读本:《古诗绝唱100首》《宋词绝唱100首》《唐诗绝唱100首》

  3、课时安排:充分利用早读20分钟、第二节课预备铃响后的10分钟、下午第三节活动课35分钟进行诵读,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每天晚上回家后,再与家长一起诵读20分钟,复习巩固当天诵读的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们打好传统的根基。探索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2、诵读经典文化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3、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经典诵读的形式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经典诗词的方法、途径进行研究。

  2、诵读优秀经典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3、对做学校家庭共育方法的研究。

  六、具体方法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运用对比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对实验班级进行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运用激励法培养孩子诵读的兴趣,尊重孩子对优秀经典理解的方式,培养孩子创新和想像的思维品质。

  (二)、具体措施:

  1、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2、教学方法:

  (1)、采用“跟我读、听录音、自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法。“人人是教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诚,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导读老师。初期,在每天进度中,或“听读”或“随读”或“自读”,总计遍数二十三至五十遍为度。一至二月之后,每段一百遍为度,通过如此教学,80%以上的儿童能够熟背本日进度,只要80%的学生通过检测,即可进行新进度。至于少数尚不能背诵之儿童,潜移默化中,亦达成多项教育目的,无须要求人人会背。

  (2)、“同学们!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箴言。这是进行经典文化诵读的基本方法,是让儿童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熟读,是一种在唱中学习的方式。时间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不增加学生负担,受到诵经之乐,使诵读活动成为课外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课间,活动课分几个时段诵读后,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总之,就是反复再反复的多念,很少讲解,或甚至不讲解。

  (3)、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也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模糊教学法、情景设计法、鼓励与表扬、让儿童在生活中感悟经典。

  3、诵读原则:

  儿童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求”。只要反复念,儿童自然就能背诵。

  师长方面: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4、经典双语文化诵读教学的学生成绩的评价与测量:

  学生的经典双语文化诵读成绩以鼓励为主,应采取“每天评量”及“百分主义”结合的方式,亦即“每天都让每个学生得一百分”。其方法如下:(1)、正常评量:评量的范围是前一天的学习内容(或几天来的复习,由教师在前一天宣布)。评量时间最好在早自习时间。老师用几分钟,检查几个学生,他们会背了即可得一百分,作为当天的诵读班长。让他们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查其他的人。不能通过检查的人,记下名字,交由老师处理。(2)、特殊评量:凡通不过检查的,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读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百分。(因为经过这样训练,对他已有相当进益,不一定都要会背。而且此一阶段不会背,不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凡是“经典双语文化诵读考试”,一定人人一百分。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生情况:

  参与实验的56名学生基本完成了《古诗绝唱100首》《宋词绝唱100首》《唐诗绝唱100首》中的86篇的诵读任务。

  参与实验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

  1、自信心增强了,厚厚的'一本书背完了,并且有的能做到随便抽一章都能背诵,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有些原来比较内向的孩子,眼睛里也充满了自信,学习质量、习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个别的孩子在诵读过程中,出现了畏难,想偷懒情绪,经过与家庭的及时联系,及时调整,孩子坚持跟了下来,战胜了自己,这些孩子的意志品质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提升了孩子的记忆力,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的记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没有参与实验的孩子一对比,他们背诵的速度都要快好多。

  4、提高了孩子的阅读速度,这些孩子的语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阅读的速度比没有参与实验的孩子要快很多。一本杨红缨的小说《贪玩老爸》,参与实验的孩子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其他的就要慢一点。

  5、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参与实验的孩子在书面表达上,能准确形象的使用词语,做到有条理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文采。

  (二)、具体的背诵方法:

  “同学们!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箴言。这是进行经典文化诵读的基本方法,是让儿童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熟读,是一种在唱中学习的方式,以此为基本方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也采用了多种方法,如:

  1、模糊教学法。教师并不作详细讲解,学生阅读的学习目标也是未定的,让儿童以猜测和期待的眼光去理解作品,语言运用的过程,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同时它又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背诵的过程可帮助学生识字,并提高其记忆力,至于整体成篇的作品,更包孕了很多只能意会的场景,只能体味的情感,只能领悟的意蕴。让儿童精确的背诵经典,模糊的理解经典,在儿童逐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产生联想,逐渐领悟。

  2、情景设计法。由于小学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因此,在背诵经典的过程中应创设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情景,并把学生引入这种特定的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背景音乐渲染,因为在古代诗歌、戏剧、舞蹈、音乐本同源,借助音乐可以使儿童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移易,帮助对

研究实验报告4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了一些总是不得不令人忧虑的现象,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子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丰富的作文内容”成了制约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应当从什么地方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爱上作文呢?基于课程理念的更新,我们想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来看待作文教学。根据小学生喜欢活动,喜欢玩的天性,我们想到了活动,提出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尝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开拓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内容的整合,探索活动与作文训练的有机结合,构建活动作文指导的多元模式。

  2、通过研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愿意用自己的笔抒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实验措施和步骤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素质观: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习作兴趣。

  练习观: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习。

  生活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为生活服务。

  民主观: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训练,减少束缚,宽松习作氛围。

  发展观: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训练,主动发展。

  (二)分阶段开展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 学习有关作文教学文章,学习课题研究的目标,创造机会外出学习,并召开心得汇报会,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修养。

  第二阶段 全面参与实践活动作文的探索,定期上教学研讨课,探索实践活动作文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组织实践活动作文教学体会交流活动。收集实践活动作文指导优秀案例。

  第三阶段 重点研究探讨实践活动作文的优化指导策略。在大家尝试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围绕课题,集中集体智慧,设计活动作文方案,组织课题研讨周活动,让设计的活动的内容不断拓展,方案不断更新,习作指导效率不断提高。

  第四阶段 课题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有关研究资料,汇编实验教师的论文、案例集,学生实践活动作文习作选。

  四、课题实施取得的成效

  实践活动中作文的实践和研究进行近一年来,在反复的学习、实践、研究、探索、总结中,在实践活动作文内容的拓展,指导方法的创新,课堂模式的构建等领域,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整合教学的无穷魅力。

  (一) 拓宽了实践活动中作文的内容空间

  设计出符合实践活动作文特点的,既让学生喜欢又能给学生真切体验的活动方案,是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作文指导的前提。一年来,随着实践活动作文研究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也开展起来,积累了很多的实践活动作文方案。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竞赛活动类

  学生争强好胜,喜欢斗志斗勇,在竞赛活动中,不仅有学生的团队合作,还有胜利后的兴奋,失败后的沮丧,体验是丰富的,情感是真切的。这种竞赛有班队活动中开展的,如:一次辩论会、课本剧表演、争创校园迪尼斯记录……有体育小型竞赛活动,如:一场足球赛、扳手腕、拔河、踢毽子、爬竿、百米决赛……

  2、趣味游戏类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生动有趣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玩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极大的说的积极性和写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体验是真切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往往简单易玩、参与面广,它是活动作文指导课的载体,如:吹气球(羽毛)、逗笑、画鼻子、传话、组词成句、当模特……

  3、生活体验类

  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多的时间生活在学校,我就在他们的小记者中开展活动,他们有每天必须的内务整理,折被、洗衣等,教室、寝室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家庭、小社会,利用特有的优势,我们开展了家庭生活体验活动:例如:当小小设计师,饲养小动物,包饺子……利用节假日,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小鬼当家”一日体验活动、“我能行”体验活动……

  4、情感体验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的整合研究过程中,我还设计出一系列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的活动,体验“累”,体验“难”,体验“小心”……如:保护鸡蛋宝宝、走“七桥”……

  5、学科联系类

  大语文的教学观倡导学科间的融合,习作也不例外,劳动、美术课上的有趣又有审美意味的制作,溶制作和玩耍于一体,集智慧和创新于一身,正是习作的好材料。如:有趣的降落伞、树叶贴画、做张贺岁卡送给你……

  (二)总结了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整合的基本操作要领

 1、 人人参与活动

  教师要设计学生乐于参加的各类活动。把所有学生引入活动,让所有学生投身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获得真切的体验,接受活动的馈赠。

  2、 人人获得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作文以情感体验为中介,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愉悦,享受到快慰和满足,获得充分的情感渲泄。同时也经历紧张、沮丧,尝试失败和苦恼,磨练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使诸多情感体验成为学生乐于活动乐于习作的内驱力。

  3、人人表达自己

  作文以发展运用语言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描述活动的语言训练,使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丰富学生的语言联系起来,与发展学生语言表现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学习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抒发情感体验的作文真正是学生心底流淌的旋律。

  3、 人人获得赞赏

  同学们的一篇篇习作,因为有了具体的活动内容为基本素材,有了真切的体验为情感基调,所以学生的习作或多或少有生花妙笔,有各圈可点之处,或者是语言逗人,或者是描写生动传神,都能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和赞赏,在这个互相赞赏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和陶醉。

  (三)丰富了教师习作指导的内涵

  多年来的习作指导,教师们比较关注作文的技巧、章法的研究,也比较重视从教师的角度去指导遣词造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文研究中的指导,不仅仅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语言表达的指导,更有对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作文素养的指导和熏陶。活动作文习作指导的立足点是: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表达。

  (四)建立了“动态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作文指导课堂新模式

  由于我们开始就站得高,用新课程的理念作先导,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用变化、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作文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不再是纯作文技术操练,不再简单地传授作文知识。也不再是机械的“活动——指导——作文——讲评”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作文指导新形式。

  1、 欣赏交流式

  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跨越时间比较长,活动体验有长时间的经历,很复杂,不是几分钟就能完成。所以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体验后,课外完成习作,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交流活动过程,交流活动趣闻,交流活动体验,在点评学生的.习作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例:

  我在班里开展了“照顾蛋宝宝”的活动。要求学生每人照顾一个生鸡蛋,这鸡蛋必须每天24小时不离身,看谁能照顾好它,使蛋宝宝完好无损。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去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有的给它穿上厚实的餐巾纸外套,有的让它住在一小盒子里……结果有的在睡觉时压碎了,有的和同伴玩时疏忽挤碎了……有的欢喜`有的伤心`有的后悔……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教师在点评学生的习作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学生的习作中肯定学生的成果,让学生获得喜悦.有的是活动失败后的喜悦,因为他递交了一篇好作文。

  2、 活动指导交融式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作文指导课,不再是单一的先让学生尽情活动,然后教师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下活动情景。这样的课,学生往往是开心尽兴地玩耍,勉强无奈地撅着嘴巴作文。迫于老师的压力才提笔习作。实验开始阶段,我也曾为此困惑。随着实验的深入,研究的加深,我们逐渐地找到了活动和习作的结合点,课堂的习作指导开始自然、自在地融入到活动之中。教师必须随着活动的进展,随机地进行生成性的习作指导。活动是为习作服务的,它是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是让学生练习有意的观察,是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的。这样教师就能快速敏锐地捕捉到活动过程中习作指导的生发点,或者提问,或者抓住猛敲,成为在学生活动中的习作指导点。

  记得一堂活动习作指导课《跟着沈晨走进昆虫世界》。沈晨是班里的一位昆虫爱好者,笔下画的昆虫惟妙惟肖.爱捉昆虫,收集昆虫标本,是人人皆知的昆虫迷。教师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上了一堂成功的活动作文课。

  其中课堂上有两个活动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请沈晨上来摆个螳螂的姿势。他摆得酷似螳螂。同学们都笑起来。老师漫不经心地说,摆得像极了,谁来说说他怎么做的?学生立刻注意力集中到沈晨的手的动作,脚的姿势,面部的神情。

  第二板块是:展示完沈晨制作的昆虫标本,让同学开眼界后,又介绍了沈晨曦画的一副昆虫画,上面画了很多的小昆虫。教师提问:你觉得他画得怎样?学生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作答。教师追问:哪一只特栩栩如生?为什么?学生立即注意起某只昆虫的眼睛、触角和薄如蝉羽的翅膀来。

  3、 任务驱动式

  任务驱动式的活动作文就是让学生在完成某一任务的动力驱动下完成的习作指导训练形式。这种习作指导形式,学生的体验并非是在作文,而是为完成某种任务,作文已经演化为一种实际需要,所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学生的写作过程是认真的,富有使命感的。所以这种习作指导,教师是以某种特定的身份出现,用需要的方式提出作文要求的。

  例如:结合学校春季为每位学生订做校服之际设计的习作指导《设计校服》就是这种课型。课堂上通过和学生交谈,让学生说说每天穿的校服的优点和缺点,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穿校服的体验,然后教师以受后勤部陈主任委托的身份,向学生征求改进新校服的设计意图,目的想让即将订做的新校服能更受同学们的喜欢。在这样的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跃跃欲试,劲头很足。纷纷用文字,用绘画,文字绘画并用等丰富的形式,向陈老师提起建议。很好地完成了习作任务。

  4、 系列习作式

  习作作为一种练习表达的形式,它可以不拘一格,我们不再只把完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当作一种作文训练,一个片断也是,低年级的写一两句话也是。活动系列式,以活动为载体,更侧重应用文的训练。

  例如:在开展秋游生态公园之前。让学生先拟定一份喜讯,告诉同学们这个好消息。再让学生写一个通知,告诉大家有关的时间,地点,内容,当时正值第一次寒潮来临,所以还要提醒大家的注意点。参观活动结束后,完成一篇参观记。

  (五)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活动作文课成了学生的期待。学生对活动有一种期待,也是对作文有一种期待。活动作文的实践研究,为我校的作文教学引入了一泓活水,丰富的活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给作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六)学生作文充满了鲜活的灵性

  综合实践活动中作文不仅让学生有“米”可以“炊”,而且能把“米”巧“炊”。因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是鲜活的,是独具个性的,是极富变化的,写作是倾注真情的,所以学生的作文更是充满灵性的,这是让所有参与实验的老师最感欣喜的。教师在活动设计、活动进程、指导习作、习作评改等诸多过程中着力点都围绕这次活动作文的切入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习作评改中,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凡是能表达学生独特体验的段落、句子、词语都是肯定的文章的亮点,教师加以大大夸奖和渲染。因为这正是文章具有“灵”之气的妙点。因此,学生在这儿获得了成功,他会在下一次的习作中关注自己独特体验的表达,这就是我们同一次活动,而习作结果却是那样的各具特点,百花齐放。这一切可从我们选编的学生活动作文习作选中可窥一斑。

  (七)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的提出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课题的研究开展,以及我为此撰写的论文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带动了教学的全面改观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老师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老师们更关注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作文兴趣、意识和潜能的唤醒,关注学生终身需要的作文能力的获得。改变了作文教学日趋僵化的局面,使我们的作文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使老师们尝到了作文教学改革的甜头,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无穷魅力。

  五、分析和讨论

  目前教材上安排的作文教学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文体和写作要求,分析写作技巧。)当学生欣喜于活动作文带来的愉悦后,在我们完成教材上的奉命而作时,怨声不绝于耳,都说这个不好写,没意思。如何能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中作文更好地完成教材上习作训练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作文对教师的劳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时也真有无“米”可下的感觉,更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有一个创新的脑袋,才能真正拓展活动作文的空间,开创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适应活动作文对教师的要求?

  最初,我们制订实验方案时,曾经想形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序列。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形成各个年段活动作文训练系列,成为我们双语学校的校本习作训练教材?如何让大批量的孩子走进社会 走进活动现场 感受活动的乐趣 从而爱上写作呢?

  以上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继续研究。

研究实验报告5

  实验课程: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基于聚苯胺敏感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材料制作、材料表征、探测单元制作与测试、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该实验获得气体传感器从设计到性能测试完整的实验流程,锻炼同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理解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

  2、进行传感器结构设计

  3、进行敏感材料的合成与测试

  4、开展气体传感器制作

  5、器件性能测试与分析讨论

  三、实验原理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是气体检测系统的核心,通常安装在探测头内。从本质上讲,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根据气敏特性来分类,主要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石英谐振式气体传感器、表面声波气体传感器等。

  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一般是利用吸附气体与高分子半导体之间产生电子授受的关系,通过检测相互作用导致的物性变化从而得知检测气体分子存在的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

  (l)气体分子的吸附引起聚合物材料表面电导率变化

  (2)p型或n型有机半导体间结特性变化

  (3)气体分子反应热引起导电率变化

  (4)聚合物表面气体分子吸、脱附引起光学特性变化

  (5)伴随气体吸附脱附引起微小量变化

  对于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其基本的机理都是气体分子吸附于膜表面并扩散进体内,从而引起膜电导的增加,电导变化量反应了气体的浓度情况。

  四、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BS2245: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KSV5000自组装超薄膜设备:芬兰KSV设备公司

  Keithley2700数据采集系统:美国Keithley公司

  KW-4A 型匀胶机:Chemat Technologies Inc.

  85-2 型恒温磁力热搅拌机:上海司乐仪器公司

  优普超纯水制造系统: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配气装置 北京汇博隆仪器

  S-450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

  UV1700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BSF-GX-2型分流式标准湿度发生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耐思达新技术发展公司

  五、实验步骤

  1、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工作原理认识(见三、实验原理)

  2、器件结构设计

  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基于敏感薄膜电阻变化来进行气体浓度测定,因此电阻是探测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叉指电极结构测量出的电导可由下式表示:

  其中L和W为叉指电极基底的长度和宽度,N为叉指电极的数目对数,d为两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σ为薄膜的本征电导率。结合基底尺寸、材料电导率和工艺能力可以设计出结构优化的叉指 结构,获得较显著的电学输出信号。

  图1、基于敏感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设计意图

  图1为设计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叉指电极,然后在叉指电极上制作敏感薄膜,通过测试两个叉指电极间的电学信号,可获得敏感薄膜的电阻信息。设计完成的整个气体

  传感器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气体传感器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详细流程可表述为:硅片清洗—硅片表面氧化—溅射生长NiCr合金—溅射生长金—匀胶、显影、曝光、去胶—刻蚀金属层(Kl、硫酸)—中测—划片一测试在器件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基片是电阻率为0.7-1cm的n型单晶硅片([100]取向)。其上氧化生长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然后溅射镍铬合金(200-300 ),以提高金电极的附着性。其后再在镍铬合金上溅射导电的金层(400~500),采用负胶光刻,电极间距和宽度相等,为50μm,整个器件尺寸大小为8*5mm2,该设计由自己完成,工艺由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加工。

  3、聚苯胺复合薄膜制备

  (1) 基片预处理

  本实验采用表面抛光的石英玻片和平面叉指金电极作为成膜基片。将表面抛光的石英基片先后放在:(l)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混合液;(2)去离子水;(3)乙醇;(4)丙酮中分别超声清洗0.5h,以除去表面污垢和油溃。然后将清洗过的石英基片放入7:3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及1:1:5氨水/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各超声清洗0.5h使得表面清洁,同时通过这一步使基片表面亲水。处理后的石英基片存放在超纯水中待用。

  将清洗好的石英基片及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浸入1%PDDA水溶液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氮气吹干,此时基片表面呈正电性;再将基片浸入Pss溶液(2mg/inl,盐酸调节PH=1~2)中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吹干,此时基片表面呈负电性。

  (2)聚苯胺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对于经过聚电解质(PSS)处理后的基片,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在基片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在聚合反应的开始阶段,基片上-SO-3基团与酸性条件下

  苯胺单体和聚苯胺低聚合物上的N+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形成离子对,将其吸附在基片表面,形成均匀的聚合中心,进行链生长。同时,混合液中的TiO2

  纳米粒子起着原位吸附聚合载体的作用,苯胺单体吸附在TiO2纳米粒子表面,氧化剂(NH4)2S2O8引发单体在T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聚合,这导致了聚合物围绕TiO2粒子的受限生长,从而获得TiO2纳米粒子表面覆盖PANI的复合薄膜。

  用移液管取0.2 ml TiO2溶胶,加去离子水稀释至0.lwt%;超声15min备用。室温下,将超声过的TiO2溶胶加入到20mL 2.0mol/L的盐酸溶液中,在适度的搅拌下,将0.1mL苯胺单体加入其中。为了避免苯胺单体快速氧化,边搅拌边将适量的(NH4)2S2O8的盐酸溶液缓慢逐滴滴入到混合液中,体系的颜色由透明逐渐加深,变为浅蓝,最终转变为墨绿色。适度搅拌5min后,用0.45um的有机过滤器过滤。(NH4)2S2O8和苯胺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运用芬兰KSV公司的自组装系统制备HCI掺杂PANI/TIO2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将预处理后的基片浸入到PANI/TiO2滤液中,反应20min,取出基片,在空气中自然晾干后放置在纯净的氮气中保存。

  (3)HCI和PTSA掺杂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HCI和对甲苯磺酸(PTSA)是常见的聚苯胺质子酸掺杂剂。HCl掺杂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同前所述。PTSA掺杂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工艺如下:

  取1.9g对甲苯磺酸,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再配置0.1254g (NH4)2S2O8溶于10ml盐酸溶液中,待用;用移液管取0.2ml TiO2溶胶,加去离子水稀释至0.lwt%;将10ml对甲苯磺酸溶液与TiO2溶胶溶液混合,超声15min备用。室温下,在超声过的对甲苯磺酸溶液和TiO2溶胶混合溶液中,将0.1mL苯胺单体加入其中。为了避免苯胺单体快速氧化,边搅拌边将适量的(NH4)2S2O8的水溶液缓慢逐滴滴入到混合液中,体系的颜色由透明逐渐加深,最终转变为墨绿色。适度搅拌5min后,用0.45um的有机过滤器过滤。(NH4)2S2O8和苯胺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运用芬兰KSV公司的自组装系统制备PTSA掺杂PANI/TiO2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将预处理后的基片浸入到PANI/TiO2滤液中,反应20min,取出基片,在空气中自然晾干后放置在纯净的氮气中保存。

研究实验报告6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中聋生常表现出被动、进程缓慢、学不致用、厌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聋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聋校整体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缺陷补偿,我开展了“聋校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课题研究活动。

  此次实验的目的,希望通过有针对性地实验研究,探索出适合聋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聋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便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

  二、理论假设

  通过语文课教学的`悉心培养,使耳聋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好学、乐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普遍提高,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够阅读书籍报刊增长知识,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三、实验设计

  实验目标

  通过此项实验,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耳聋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加快耳聋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进程。通过实验,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被式的选择和组织形式

  样本:以本校__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组织形式:非对等组前后测设计。

  自变量及其控制措施

  自变量

  (1)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通过句、节、段训练培养学生语言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4)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由读感悟的能力。

  (5)加强背诵指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6)加强与人交流思想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控制措施

  (1)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看图学词学句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提高耳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发挥视觉优势,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字词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利用字典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

  (2)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让耳聋学生在语言实践练习中提高口语表达力。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了三种有效途径:(一)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做好学生基本词汇的听说读写训练

研究实验报告7

  内容提要:近几年,在小学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普遍存在娇气、自私、独立性差,孤僻等心理方面的弱点。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示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假如长此以这种个性心理发展下去,是不能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校充沛意识到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同学学会交往,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有利于同学处世做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我校确立了《独生子女交往障碍的研究》这一课题。本文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与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这些方面完成实验报告。

  关键词:人际交往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检验法咨询法亲子交往

  同伴交往师生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21世纪的人才不只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素质是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就业领导小组,对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职员进行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人数高出两倍多。卡内基工业大学对一万人的个案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经验”只占胜利因素的15

研究实验报告8

  我们初三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从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初步学会了用简单的仪器和药品进展实验的方法,同时也对化学有了不少感性认识。初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和理论虽然还很浅薄,但是它为我们了解化学、建立初步的化学观念打下了根底。下面是我做的关于二氧化碳的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

  对二氧化碳的探究

  实验地点:

  家里

  实验时间:

  xx年4月27日

  实验目的: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实验步骤:

  ⒈准备实验用品:

  玻璃杯、充足的`二氧化碳、小蜡烛、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充足的水

  ⒉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靠近鼻子,用手轻轻扇动。 ⑵将小蜡烛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

  ⑶将适量的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盖上瓶盖,摇晃矿泉水瓶。

  ⒊观察现象:

  ⑴吸入二氧化碳后,鼻子感到没有气味;吸入过多会稍有不适。

  ⑵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的小蜡烛熄灭。 ⑶摇晃水瓶后,发现水瓶有明显的变扁现象。

  ⒋得出结论:

  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但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它还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⑵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 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简单的实验,使我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各种化学产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当中。只有正确认识存在于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化学现象,就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奉献,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从而增加社会责任感,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研究实验报告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为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学校从20xx年6月起,承担了由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工作,学校科研小组精心组织,不断创新,潜心研究,通过抓好德育“主阵地”——学校,把握德育“大后方”——家庭,拓展德育“练兵场”——社区等“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活动,经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现将学校子课题《社区德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适应新课程“知识构建”的需要,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社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特对《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进行了实践与研究。以往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加之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环境复杂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因素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协调和结合的情况已迫在眉捷地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为了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统筹协调,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增强教育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探讨社区德育教育的基本规律,总结、建立社区德育教育理论。指导青少年儿童教育实践,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提高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的`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形成教育合力。

  二、实践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与方法:社会德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主要是了解反映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现状及三者之间协调和结合的情况,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即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研究现状,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结论,争取研究结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效应。

  三、有利条件与设想

  1、有利条件:

  总课题指导有专家,社会上有关协、部门有家教中心、社区有专人负责、学校有家长学校、各方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2、设想:课题研究设想从教育三位一体的网络着眼:即抓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把握德育的大后方——家庭,拓展教育的练兵场——社区,在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上下功夫。设想如下:

  设想

  学校(主阵地)

  家庭(大后方)

  社区(练兵场)

  目的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孩子养成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展示的场所

  内容

  1、“五爱”教育

  2、养成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

  5、从小爱科学教育

  6、前途理想教育

  1、仁爱教育

  2、忠孝教育

  3、勤劳教育

  4、养成教育

  5、爱学习教育

  6、待人接物教育

  1、参与意识

  2、集体意识

  3、分辨是非意识

  4、正义感意识

  5、和睦相处意识

  6、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意识

  途径

  1、少先队活动

  2、班级活动

  3、基地活动(三大基地:

  即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

  4、阵地活动(黑板报、广播台、橱窗、升旗仪式、主体集会、办小报等)

  1、探亲访友

  2、学做家务

  3、接待来客(主要是小朋友)

  4、做家里的小主人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参加社区义务劳动

  2、参加社区集体活动

  3、听取并分辨社区成员的议论

  4、能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5、融入社区

  情感

  1、自觉地在言行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崇尚并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3、注重养成教育

  4、崇尚并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以遵纪守法为荣

  1、以不挑吃穿为荣

  2、自觉完成作业,不要家长操心

  3、每做好一件家务,心里有愉悦感

  4、在小朋友面前,有小大人,小主人之感

  5、以能正确待人接物自豪

  1、以能参加社区活动为荣

  2、有“我离不开社区”的感觉

  3、有“社区活动时好像少了一个我”而自豪

  4、自觉参加社区活动

  5、社区受到表扬我光荣,社区受到批评或别人道是非而羞愧

  评价

  1、个人测评

  2、同学测评

  3、教师测评

  4、学校测评

  1、家庭测评

  2、自我测评

  3、亲友测评

研究实验报告10

  一、研究问题

  振动分析是研究各种振动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涉及到振动分析,就这段时间根据自己所看的一些资料,就谈一谈我个人对桥梁上关于振动的分析和应用的认识。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速度和承载重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于是我国对桥梁的质量要求不断增加,车辆与外界因素对桥梁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编的更加突出,车辆与桥梁的共振问题和桥梁在移动车辆的载荷作用下的耦合过程给理论分析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主要研究的问题有如下两个个方面:

  1.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假定和进行验证分析车辆与桥梁的共振条件和预防措施。

  2车辆和桥梁耦合振动所包含的各种情况还有影响因素等问题。

  二、应用的方法和手段

  1.建立车辆桥梁系统的振动模型

  为了避开车辆轮轨和桥梁衔接是的一系列不确定的困难,我们就把车辆和桥梁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用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的原理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建立桥梁车辆的方程。把车辆的各部分视为刚体,不再考虑车辆的横向震动只考虑竖向震动。建立具有十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如下图所示: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选取桥梁为等截面单元。

  其中扭转中心为K。单位元移差值函数取三次多项式:

  V,tNVe

  NNNNN2341

  N113/L2/L

  N222332/L/L 2

  N33

  2/L232/L32N4/L/L

  根据弹性系统力学总势能不变的原理,四轴车辆-桥梁由车辆和桥梁组成。单元总势能J包括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阻尼力势能和惯性力势能。 车辆—桥梁单元产生的重力势能包括车体的重力势能 两个转向架的重力势能 和四个轮的重力势能。 单元的弹性应变能包括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弹性变能 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弹性变能和四个梁之间的弯曲应变能 车辆—桥梁单元的阻力势能包括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一系悬挂阻尼器的阻尼力势能 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二系悬挂阻尼的阻尼力势能和梁单元的粘滞阻

  尼力势能。 车辆—桥梁单元的惯性力势能包括车体的惯性力势能 两个转向架的惯性力势能 四个轮对的惯性力势能和四个梁单元的惯性力势能。

  运用总势能不变的原理列出车辆—桥梁单元的动力学方程:

  运用对号入座法则,得到车辆—桥梁系统的振动方程:

  得到方程之后验证程序的正确性。通过车辆的各个参数,和选取车辆在常规的速度下运行,车辆的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均为零。把计算的结果取出与相应文献的数值和图形进行比较,看结果是不是吻合,如果吻合说明分析程序是正确的。

  2.进行具体的分析

  (1)车速对系统共振的影响分析,首先要明确当车辆以车速v通过桥梁时,载荷对桥梁的动力作用就相当一个频率为=V的周期性载荷。如果与桥梁的`自振频率f成倍数i关系时,桥梁就会出现共振现象。

  根据桥梁动力响应评判标准,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极限值3.5m/s考虑轨道不平顺对分析的影响,对系统进行动力响应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绘出桥梁和车辆动力响应所对应的各种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变化图来进一步分析车速对系统的影响。

  (2)桥梁阻尼对系统共振的影响。对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较小的脉冲情况下,阻尼比在百分之0.3左右,而在中小强度的振动时为百分之0.5左右。故研究桥梁阻尼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桥梁阻尼比0 0.025和0.5计算的时候选取适当的桥梁跨度,采用动力分散式编组,同时不考虑轨道不平顺时对系统的影响。计算出三种不同阻尼桥梁条件下的车以及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同样以变化曲线的形式描述出来。

  (3)桥梁跨径布置的影响。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等跨度的桥梁时,会受到桥跨绕度的连续冲击,因而车辆可能发生共振现象。桥梁的绕度影响对于车辆来说就相当于一个频率为V/Lb的周期性不平顺。如果此频率等于或者接近车辆自2身的固有频率,系统就会出现共振现象。此时桥梁绕度所引起的车辆共振的临界速度为:Vvr3.6fvLbkm/h

  为了分析不同跨度对系统共振的影响,我们选取特定的车辆为研究对象,编组采用动力分散式,不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绘出各个桥跨方案下的系统动力响应随车速的变化关系图。

  (4)考虑不平顺情况下车辆—桥梁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还是选用CRH3高速列车,以及十跨等跨简支撑桥梁为研究对象,来考虑不平顺对系统的影响进行计算,并且把计算结果以图像的结果表示出来进行分析。

  3.在研究列车—曲线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时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微分方程

  桥梁有限元模型可采用梁单元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来提高计算效率。具体建立全桥的有限元模型时,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来减少节点和单元的数目,节约计算时间。具体简化的项目有:基础模型简化,肋板式梁等代简化。在建立列车曲线运动模型时根据相关文献采用26个或35个自由度。在这里,采用曲线匀速运动来计算自由度。

  笛卡尔坐标系下的车辆和桥梁的振动微分方程可统一表示为:

  通过叠代法得到模态运动方程:

  通过分析可知车辆—桥梁的耦合震动的整体分析是非线性的,将系统分为车辆轨道和桥梁两个子系统。通过运动微分方程分析耦合振动的反应。

  (2)列车在桥梁上几何关系的位置确定

  建立列车的移动坐标系,坐标转换矩阵应考虑列车在曲线平面内的旋转以及曲线超高引起的列车的曲线平面外的转动。分别列出这两种情况下的坐标转换矩阵。在外置关系确定时,桥梁的行心与轨道的中心可假定为刚性连接。通过刚臂约束方程,转换为轨道中心处的振型向量。若桥梁行心上的节点与轮对中心的水平投影不重合,则在重合点之间通过样条插值得到线路中心线上任意点的中心位移。

研究实验报告11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日 期

  实验课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目的 1.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只需测出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x,y由x=V0t y= 得:V0=x

  器 材 斜槽、白纸、图钉、木扳、有孔的硬纸卡片、小球、重锤线、米尺

  实验步骤

  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

  2. 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点O的切

  3. 线水平。在纸上记录O点,

  4. 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

  5. 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

  6. 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

  7. 调整卡片的位置,

  8. 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9. 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

  10. 这就记下了小球平抛的轨迹通过的点。多次实验,

  11. 描下多个点。

  12. 用平滑的曲线将小球通过的点连接起来,

  13. 就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4. 以O为圆点,

  15. 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16. 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

  17. 的点,

  18. 测出它们的坐标,

  19. 记在表内。

  根据公式v0=x 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

  X(米) y(米) V0(米/秒) V0(平均值)

  A

  B

  C

  D

  实验分析

  1.实验注意点: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 。

  b. 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未端的 。

  c.小球每次从槽上 滑下。

  d.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该位置作为 。

  2.实验误差:

  (1)计算小球初速度时应在轨迹上选距离抛出点稍远一点的地方。

  (2)木板、斜槽固定好后,实验过程中不改变位置。

  实 验

  整理文章……

  练 习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已测出落下的高度h与对应的射程x如下表,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 。(g=9.8m/s2)

  h (m)

  5.00

  11.25

  20.00

  24.20

  x (m)

  .为什么实验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答:

  .请你依据平抛运动的实验思想,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玩具手弹速度的方法。

  (1) 器材:

  (2) 步骤:

  (3) 手弹速度V0= 。(用字母表示)

  教 师

  评 语

  记 分

研究实验报告12

  我们初三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从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初步学会了用简单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的方法,同时也对化学有了不少感性认识。初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和理论虽然还很肤浅,但是它为我们了解化学、建立初步的化学观念打下了基础。下面是我做的关于二氧化碳的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对二氧化碳的探究

  实验地点:家里

  实验时间:20xx年4月27日

  实验目的: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实验步骤:

  ⒈准备实验用品:

  玻璃杯、充足的二氧化碳、小蜡烛、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充足的水

  ⒉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靠近鼻子,用手轻轻扇动。

  ⑵将小蜡烛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

  ⑶将适量的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盖上瓶盖,摇晃矿泉水瓶。 ⒊观察现象:

  ⑴吸入二氧化碳后,鼻子感到没有气味;吸入过多会稍有不适。

  ⑵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的小蜡烛熄灭。

  ⑶摇晃水瓶后,发现水瓶有明显的变扁现象。

  ⒋得出结论:

  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但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它还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⑵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

  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简单的实验,使我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各种化学产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当中。只有正确认识存在于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化学现象,就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贡献,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从而增加社会责任感,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地质中学C0909班 xxxx

研究实验报告13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电阻型气体传感器构造及工作原理,进展基于聚苯胺敏感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的构造设计、材料制作、材料表征、探测单元制作与测试、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该实验获得气体传感器从设计到性能测试完整的实验流程,锻炼同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理解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

  2、进展传感器构造设计

  3、进展敏感材料的合成与测试

  4、开展气体传感器制作

  5、器件性能测试与分析讨论

  三、实验原理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是气体检测系统的核心,通常安装在探测头内。从本质上讲,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根据气敏特性来分类,主要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石英谐振式气体传感器、外表声波气体传感器等。

  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一般是利用吸附气体与高分子半导体之间产生电子授受的关系,通过检测相互作用导致的物性变化从而得知检测气体分子存在的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

  (l)气体分子的吸附引起聚合物材料外表电导率变化 (2)p型或n型有机半导体间结特性变化 (3)气体分子反响热引起导电率变化

  (4)聚合物外表气体分子吸、脱附引起光学特性变化 (5)伴随气体吸附脱附引起微小量变化

  对于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其根本的机理都是气体分子吸附于膜外表并扩散进体内,从而引起膜电导的增加,电导变化量反响了气体的浓度情况。

  四、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BS2245: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 KSV5000自组装超薄膜设备:芬兰KSV设备公司 Keithley2700数据采集系统:美国Keithley公司 KW-4A 型匀胶机:Chemat Technologies Inc.

  85-2 型恒温磁力热搅拌机:上海司乐仪器公司 优普超纯水制造系统:成都超纯科技 动态配气装置 北京汇博隆仪器

  S-450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

  UV1700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BSF-GX-2型分流式标准湿度发生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耐思达新技术开展公司

  五、实验步骤

  1、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工作原理认识(见三、实验原理)

  2、器件构造设计

  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基于敏感薄膜电阻变化来进展气体浓度测定,因此电阻是探测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叉指电极构造测量出的电导可由下式表示:

  其中L和W为叉指电极基底的长度和宽度,N为叉指电极的数目对数,d为两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σ为薄膜的本征电导率。结合基底尺寸、材料电导率和工艺能力可以设计出构造优化的叉指 构造,获得较显著的电学输出信号。

  图1、基于敏感膜的气体传感器构造设计意图

  图1为设计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构造,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叉指电极,然后在叉指电极上制作敏感薄膜,通过测试两个叉指电极间的电学信号,可获得敏感薄膜的电阻信息。设计完成的整个气体 传感器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气体传感器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详细流程可表述为:硅片清洗—硅片外表氧化—溅射生长NiCr合金—溅射生长金—匀胶、显影、曝光、去胶—刻蚀金属层(Kl、硫酸)—中测—划片一测试在器件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基片是电阻率为0.7-1?cm的n型单晶硅片([100]取向)。其上氧化生长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然后溅射镍铬合金(200-300 ?),以提高金电极的附着性。其后再在镍铬合金上溅射导电的金层(400~500?),采用负胶光刻,电极间距和宽度相等,为50μm,整个器件尺寸大小为8*5mm2,该设计由自己完成,工艺由成都亚光电子股份加工。

  3、聚苯胺复合薄膜制备

  (1) 基片预处理

  本实验采用外表抛光的石英玻片和平面叉指金电极作为成膜基片。将外表抛光的石英基片先后放在:(l)外表活性剂和水的混合液;(2)去离子水;(3)乙醇;(4)丙酮中分别超声清洗0.5h,以除去外表污垢和油溃。然后将清洗过的石英基片放入7:3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及1:1:5氨水/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各超声清洗0.5h使得外表清洁,同时通过这一步使基片外表亲水。处理后的石英基片存放在超纯水中待用。

  将清洗好的石英基片及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浸入1%PDDA水溶液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氮气吹干,此时基片外表呈正电性;再将基片浸入Pss溶液(2mg/inl,盐酸调节PH=1~2)中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吹干,此时基片外表呈负电性。

  (2)聚苯胺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对于经过聚电解质(PSS)处理后的基片,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在基片外表引入了极性基团,在聚合反响的开始阶段,基片上-SO-3基团与酸性条件下苯胺单体和聚苯胺低聚合物上的N+通过静电吸引作

研究实验报告14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时代赋予教育创新使命,综合高考要求呼唤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强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是对数干年的“应试+科举”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拼弃。尽管经过了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说孔,但仍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在教学中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创立了不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借鉴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们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根据教材不同性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创新的教育资源,加强创新教育研究,使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的实验目标

  1、明确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目标:养成实事法语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验问题。2、确立高中生物综合创新教育模式。

  3、通过实验研究,全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习,不断进行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勇于探索,能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综合创新,教育研究,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效果。

  三、实验过程

  ㈠实验对象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绩一般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级。

  ㈡实验内容:

  1、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诱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逐步形成一套适合高中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2、开展STS教育实验。针对高考改革的要求,联合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关心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激发创新欲望。用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及分析两部大开发,环境污染、疾病与健康等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二生物课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与设备,校园中生物基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精神,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直接的创新体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

  4、高三生物复习中主要是加强综合问题的研究,注意知识的渗透融合,是实现知识综合化、系统化、网络化,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㈢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实验研究为主的方法,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和调查分析法,同时注意了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出研究报告一份,成果有论文、总结及创新教育实便资料多件。

  ㈣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我们首先注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实验创新内容的安排。确定试点班级与实验教师,拟定实验方案,形成初其数据资料。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2、实施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不同途径指导学生创新实践。

  ⑴实施实验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其中自变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固变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既是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固变量,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相关变量,在实验中,不断排除不列于实验研究开展和影响实验信度的干扰因素,由教师在实验班中施行实验内容,作用于实验对象。

  ⑵测试。在每节实验课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跟踪测试。

  ①观察:由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主要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

  ②测量:包括达标测试,课前安排好内容,操作熟练者为达标。

  在实施阶段,教师边实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小结,每两周举行一节观摩课,积累典型课例,丰富创新教育素材。

  3、总结阶段

  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汇编成果目录、积累成功实践的素材,为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成果,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做好物质准备。

  四、实验成果

  ㈠构建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自学辅导模式:

  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一贯是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上教师讲,学生做。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探索、求知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做过的实验学生就束手无策,研究性学习更是无从下手,不会设计。为此,我们提出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时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自行学习,最后形成新技能这一自学辅导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生物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教学模式可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与主题,所采取的研究手段等构建。如“酸雨对植物的影”一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实地观测数据分析反馈应用的模式;“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课采用确定目标提出假设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归纳总结的模式。构建教学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①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要充分;

  ②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明确;

  ③学生研究的层次要分明;

  ④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框架如图:

  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班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探究实践,对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教育生活化,生活课题化,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如《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校园生态绿化方案设计》、《家用洗衣粉与河水污染》、《酸雨的危害调查》等。在施教过程中,综合了各学科知识,利用校园网和校内外的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同学生对同一课题设计方案比较分析中,优化探究方法是开发学生思维空间的好办法,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表现空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为优化师生关系,实施创新教育落实素质教育,迈出坚实的步伐,在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2人获省级奖,6人获市级奖励,高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通过率100%,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㈢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通过实验和总结,我们取得了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指导学生探究实践的经验和方法,实验教师提高了业务能力丰富了教育思想,我们的教研课多次受到了市县教研室领导及兄弟学校同仁的好评。使我校生物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表论文5篇,校级交流刊出多篇,在20xx~20xx学年度高三生物三次市统考中,我校生物均分在全县完中分别列第二名、第二名、第一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三位教师在市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1、利用现有校内外资源条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具有独特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2、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专题性研究,为我们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受人力限制,教师课时多,对于学生个别辅导,全面提高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待于我们把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向深入。

研究实验报告15

  实验:研究电磁铁

  初三( )班 姓名: 座号:

  一、实验目的: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实验步骤:

  1、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2、 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3、 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4、 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四、实验记录:

  通电

  断电

  电流增大

  电流减小

  线圈匝数增多

  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

  五、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 磁性,断电时 磁性。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 。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

【研究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12-28

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08-29

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实验报告范本11-16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1-16

科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9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5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