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时间:2022-12-07 12:20:42 实验报告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 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xx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

  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据空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一、目的要求

  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二、预习要点

  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三、实验用品

  标本:

  岩浆岩: 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 、闪长岩、辉长岩 、橄榄岩 、 花岗斑岩、流纹岩 、金伯利岩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分类及分析

  (1)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2)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 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 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结合科学实验报告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科学实验报告有如下特点:

  1.以说明为主。即实验报告以说明为主,不用像记叙文一样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更不用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观感受的出现。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实验报告所使用的资料都应是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这些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确切的,不允许有半点虚假。

  3.尽量用图解辅助。

  图解可以增加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比如实验装置有时较复杂,光靠文字无法完全说明,如果使用图解辅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图解有时也可以省略繁琐的实验步骤的表达;对于非标准仪器的使用,则必须进行图解说明,使他人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能有一个感性认识。

  4.表达准确简明。准确,就是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合乎科学学科特点的最恰当的词句,科学地表达意思;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书写表达方面的要求训练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提高科学素养。

  三、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设计不同形式的报告。

  对于常见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且相互间无过多联系,一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可以分成三大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近年来科学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性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重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因此重点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上。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只围绕一个主题,但实验各环节联系紧密。这类科学实验的书写格式较为开放,可以采用表格式、罗列式或论文式等。

  论文式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形式书写实验,除适用于以上实验类型外,更加适用于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以及一些家庭和课外实验。这可以为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对论文式实验报告应作细致的说明和指导。

  论文式实验报告应包括:

  (1)选择该项实验课题的原因。

  (2)实验采用的方法。

  (3)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4)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实验结论。

  (7)实验评价和改进。

  (8)实验体会。

  对于论文式实验报告,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本,还应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任务较为繁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选择性地去采用这种实验报告形式。

  总之,对科学实验报告在内容和书写格式上加以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还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功用。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限制学生的抄袭,促进其进行独立思考和写作,提供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年x月x日

  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装置)

  实验步骤:

  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

  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三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年x月x日

  实验名称: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所用器材:(装置)烧杯、玻璃棒、水、土壤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3、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

  实验结果:土壤分成了两层。

  认识与结论:

  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 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 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9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0

  实验内容 6改变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1

  实验内容 10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x年级x班x组组长: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

  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

  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3

  实验内容 1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黑色纸袋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5

  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0-10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0-09

科学实验报告07-13

科学实验报告11-04

科学实验报告12-0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5篇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5篇)12-0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