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时间:2021-03-26 17:12:29 试题 我要投稿

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Ⅰ 基础知识

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1.给加点字注音

  A 流俗( ) 顾颉刚( ) B 譬如( ) 侵蚀( )

  C 惩前毖后( ) 户枢不蠹( ) D相互效尤( ) 翘足而待( )

  2.根据注音写汉字

  A jí( )牛 diàn( )污 B zhuān ( ) 顼 sī( )亡

  C 吝sè( ) 懒duò( ) D fū( )衍 洗dí( )

  3.判断各组字形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奢侈 鹰隼 ( ) B 宗诣 停滞 ( )

  C 腐草为荧 辨伪去妄 ( ) D 不可思议 煜煜皇皇( )

  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意义有误的是( )

  A 闻者足戒(戒:防备) 启迪(迪:开导,引导)

  B 惩前毖后(毖:谨慎,小心) 循序渐进(循:按照,依照)

  C 不亦宜乎(宜:应当) 头戴其苍,地履其黄(戴:顶着)

  D 干将发硎(硎:磨刀石) 吃一堑,长一智(堑:挫折)

  5.判断解释句子中的词语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流俗:流传下来的俗人俗见。 ( )

  B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 )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 )

  D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断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蠹:蛀虫。 ( )

  6.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 纵观古今中外的学者、科学家,无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专心钻研,“聚焦”成才的。

  B 老人如夕照,少年如朝阳。

  C 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D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7.文学文体知识中有误的是( )

  A 一篇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B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C 对比论证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放在一起论述,从而具体鲜明地将问题论证透彻。

  D 议论文往往也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它与记叙文中的叙述不同:它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记叙事例来证明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

  A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B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C 日本人称我中国老大帝国。

  D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判断复句关系和表达效果分析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分析:转折关系。强调指出孟子的话在现实社会中仍值得借鉴。 ( )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分析:第一重是条件关系。强调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

  C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分析:递进关系。强调指出了怀疑还有积极方面的作用。 ( )

  D 我们只要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坚持纵比与横比的辨证统一,就可以既看到成绩和胜利,增添前进的力量和信心,又不断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看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坚定不移地为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分析:第一重是假设关系。强调假如可以正确比较会带来的益处。 ( )

  10.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

  凸透镜的作用在于聚焦, 是酷暑的阳光 不足以使火柴燃烧,但是______用凸透镜聚焦于一点,即使是冬日的阳光, 能够把火柴点燃,发出它的一分光和热来。

  A 即使 也 如果 也 B 尽管 也 因为 所以

  C 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D 只要 就 不但 而且

  Ⅱ 语言运用

  (一)

  11.不改变原意,将下列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严禁广告公司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的决议。

  (1)

  (2)

  (3)

  (二)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

  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 。

  12.请给上面的短文拟订一个能揭示文章中心的标题

  13.请在短文结尾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Ⅲ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⑧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文段的论点是( )

  A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D 如果没有怀疑,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

  2.第⑥⑦⑧句直接证明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3.划分文段层次正确的是( )

  A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C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4.文中在证明论点的论证中,叙述戴震的内容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了论点?请简要回答,语文试题《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A

  B

  5.第⑼句中“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6.如果将第⑼句的四个“常常”删去,表意会有哪些变化?

  7.文段运用的例证法除了戴震的事例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横线划出来。

  8.分别指出第③句和第⑨句中代词“这样”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这样③句

  这样⑨句

  9.“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在原文中有波浪线划出来。

  10.⑴句中“必要”和“基本”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二)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的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产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非存在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的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生命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越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秀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出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灵魂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分三层)

  ① ② ③ ④ ⑤

  2.文章第①段中说造成“精神不平等”的原因是 。

  3.文章第②段着重讲述了阅读的好处,这好处一是 ;

  二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4.文章第③段列举了许多书名和作家的材料,意在说明A

  B ,从而论证 的'观点。

  5.第④段引用歌德和雨果的话,是为了证明 。

  6.简答第④段中加点的短语“极大的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

  7.文章第⑤段的作用是:

  (三)吃苦是一种资本

  ①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②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手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

  ③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④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和伸手乞讨的可怜。

  ⑤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你便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⑥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⑦

  ⑧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⑨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继承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⑩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知道这种养分会让你终身受益!

  1.“吃苦是一种资本”,文中与“资本”的含义相近的一个词是 。

  2.第⑨节加点的“这种病变”指什么?(可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3.“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

  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说理由。

  第六单元答案

  Ⅰ 1 liú jié pì qīn chéng dù yóu qiáo

  2 脊 玷 颛 澌 啬 惰 敷 涤

  3 √ⅹⅹⅹ 4 A 5 ⅹ √ √ ⅹ

  6 D 7 C 8 B 9 √ⅹ√ⅹ 10 A

  Ⅱ11 (1) 广告公司要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

  (2) 业主委员会提出严禁广告公司这一做法的报告。

  (3)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关于该报告的决议。

  (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完全相同,要点齐全即可。)

  12 成功(成功的最佳目标)

  13 最有价值的那个;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Ⅲ(一)

  1 B 2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3 A

  4 对流俗传说常常抱怀疑态度;对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

  5 不可以颠倒,它是按照对于学问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来进行思维的。若颠倒了,就不符合思维逻辑了。(意思对即可)

  6 原来的语句强调怀疑精神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随时随地,突出怀疑的持久性、广泛性,因而才能取得成绩;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7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8 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

  (一切学问家,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9 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0 不能去掉。“必要”是“必须而且重要”的意思,修饰“步骤”,指其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如果删去则不能突出强调怀疑精神在辨伪去妄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是“主要”的意思,用来修饰“条件”,强调怀疑精神在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就不可能突出其主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二)

  1 ①‖②③④‖⑤ 2 阅读能力的拥有和丧失

  3 阅读能增广知识;阅读能使人超越有限的生命。

  4 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读书人是幸福人”

  5 读书使人向善,使人避恶。

  6 首先“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其次,“并非凡书皆好,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只有和好书结缘的人才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如果删去,就变成了所有的读书人、和所有的书结缘的人都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了,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表达不准确。(意思对即可)

  7 总结全文,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三)

  1 养分 2 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3 要求:①事例必须典型,有说服力。②内容要围绕“折磨人,锻炼人”。

  (事例不典型、叙述不完整、语言不符合要求(议论中的叙述的要求)、超过字数的要适当扣分。)

  4 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

【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试题11-12

小学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03-03

小学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后测试题11-12

小学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精选08-05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题02-17

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07-20

关于第六单元复习09-04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07-23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11-13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