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10-24 12:17:00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3篇(精华)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3篇(精华)

实施方案 篇1

  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

  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问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接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3、“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

  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间: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间。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

  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

  5、备学生:

  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故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语文学科应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还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语文教材;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记忆语文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语文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其中如何自学语文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否有效、到位 。

  5、备教材:备课组将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做好详细的计划,细化到周安排,分工到每个人,做到“一前三有三定”:提前一周备课,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三、“教学案一体化”备课模式:

  环节一、学生自学

  本环节时间安排为提前一天的语文学科自学。教师对学生的学案提出要求和建议。预习学案包括自学目标、知识梳理、问题思考、自学检测、知识网络等内容。高年级预习程序如下:首先用3分钟左右速读教材,把握课本主要内容。其次,阅读单元目标,结合学习目标课后习题,重新精读教材,用时10分钟左右。自学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用时5分钟。最后大致完成本节课知识结构,用时4分钟。对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旁注,用时8分钟,预习总用时30分钟左右。中低年级可酌情降低要求。

  环节二、课堂导入【2分钟】

  教师用简洁、简练语言、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本部分教师应注意,教学风格可以不同,但是服务于目的。

  环节三、自学检测【10分钟】

  本部分教师采用听写、提问、板演、交流等方式全面检测学生基础知识,以了解学生自学的各方面情况。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采用小组互相检查、小组竞赛等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需注意,本部分教师应注意充分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对错误的理解予以纠正。另外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部分是需要调整的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调动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用是研究的重点)

  环节四、重难点突破【1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在交流反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突破重难点。应注重语文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字词、写作方法、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必须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层次性、深刻性,以及学生对问题研讨的主动、深入。

  环节五、课堂总结【3分钟】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环节六、课堂巩固【10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教师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本部分限定时间由学生完成,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与应变技巧,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由“小老师”进行点评与讲解。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并回扣课本基础知识。

  以上环节为新授课的基本模式,在实际授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四、“教学案一体化”的监控措施:

  1、教学处根据常规检查要求,认真抓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2、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科组长对教师“教学案”进行检查打分并随机听课,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3、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择优刊登在校刊《思考者》上,推荐投稿至街道、区、市、省、国家级刊物上。

实施方案 篇2

  为了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规范广播体操的'动作,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特举行高一、高二年级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比赛,望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认真组织,抓紧训练,争取比赛圆满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委会成员:

  指导员:z 主任:z

  副主任:z

  委员:z

  二、总指挥:z

  高一年级指挥:z

  高二年级指挥:z

  三、时间:

  20xx年10月17日第七节课开始

  四、地点:学校文化广场

  五、评委及统分

  1、评委:由体育组老师担任

  2、统分:z

  六、教练员由各班班主任及实习教师担任

  七、音响摄像:z

  八、场地布置:z

  九、评分细则:采用100分制,当场记分

  1、组织纪律10分;2、动作55分;3、仪表10分;4、指挥10分;

  5、人数5分;6、队列10分(附表1)

  十、奖励办法:

  每个年级各设置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由学校颁奖。

  十一、比赛仪式:

  1、仪式开始

  2、学校领导讲话

  3、宣布比赛开始

  4、比赛

  5、宣布比赛

  结果6、礼成

  附表1:评分细则

  编号 总分

  项目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组织

  纪律 10 组织得力,整场比赛没有人站立、走动、喧哗、离开比赛场地

  动作 55 动作整齐、准确、优美

  仪表 10 整洁、得体

  指挥 10 声音洪亮、正确无误

  队列 10 进、出场整齐,原地转法正确、整齐

  人数 5 按班级人数,少一人扣1分,扣完为止

  分组:(出场顺序以及班级位置参照比赛平面图)

实施方案 篇3

  一、 推优原则:按区教委关于“名额分配”工作的具体精神。

  1 、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2 、按平时表现综合评价 + 成绩(初一至初三第一学期共五次区统考排名),确定学校顺序。

  3、 若学生放弃,则按排队先后顺序依次推荐。

  二、 工作程序:

  4月21日(周四)初三家长会,宣传相关政策

  4月25日(周一)校长办公会,制定“名额分配”原则

  5月4日 (周三)班主任会

  5月4日(周三) 各班向学生做宣传

  5月5、6日 部分学生家长会,宣传政策,签协议书

  5月9日(周一)确定名单,学校公示一周

  5月16日(周一)报西城区教委中教科审批

  三、推荐学校:

  8中 1人:

  161中 1人:

  师大附中 1人:

  66中 1人: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实施方案(精选)10-09

(精选)实施方案08-20

实施方案(精选)09-08

实施方案【精选】08-14

实施方案(经典)08-17

【经典】实施方案08-09

实施方案【经典】09-29

(精选)实施方案09-27

(经典)实施方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