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09-21 10:28:04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4篇[推荐]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施方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4篇[推荐]

实施方案 篇1

  为全面落实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师生文明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倡导节约、文明用餐”为主题,大力普及文明餐桌知识、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落实到对餐饮节俭安全和卫生健康的追求上,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营造文明用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节俭用餐的餐桌文化。

  二、行动目标

  发动全体师生、食堂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从文明餐桌的'细节入手,切实做到:文明用餐――不打闹喧哗,有序进入食堂;安全用餐――不用地沟油,采购放心食材;健康用餐――不偏食挑食,合理搭配饮食;节俭用餐――不剩饭剩菜,使用公筷公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学校“文明餐桌”活动的领导,本校成立由全体行政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指导学校开展“文明餐桌”活动,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四、活动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9月初)。

  学校制订活动方案,召开由全体师生参加的文明餐桌行动动员大会,向师生和工作人员发出“倡导节约、文明用餐”倡议。

  2.组织实施阶段(9月――12月)。

  根据文明餐桌活动内容,参加“文明餐桌示范班级”创建活动,落实各项工作,使餐桌文明在学校全面普及推广。

  3.总结巩固阶段(12月下旬)。

  对前期工作成果进行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督促整改,巩固文明餐桌行动成果。

  五、活动内容

  1.营造“文明餐桌”活动氛围。在活动期间,学校悬挂横幅标语,利用校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专题宣传文明餐桌活动,大力宣传文明餐桌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规范,使全体师生和工作人员树立文明饮食观念,在校园内形成节俭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

  2.开展“文明餐桌进校园”活动。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文明用餐、节约粮食”教育;每班每月开展一次文明餐桌行动为主题的班会;全校开展一次“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绘画比赛;每班刊出一期“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主题的墙报;全校定期开展学生“文明用餐、节约粮食”评比活动。

  3.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每天落实各类工作,完成各种台账资料;提供营养菜谱,合理搭配菜品;对食堂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采购放心食材,确保师生安全用餐。

实施方案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局以文化广电惠民工程建设为抓手,以 “两馆一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为切入点,在文化广电事业建设、广电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文化工作

  文化工作在以下九方面成绩显著: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增加。我们因势利导,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圆满完成9450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任务,增速达33%,超市上下达我县增速29%的目标任务。 二是文化企业培育不断壮大。我局抓引导、重扶持,简化审批流程,积极培育文化企业,目前已成功培育注册了锦湖数字院线公司、龙庭多功能休闲会所、城市猎人、神采飞扬大型游戏厅、惠美家超市书店等8家文化企业和经营户,有力地支撑了全县文化产业发展。

  三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强力推进。通过向省厅申报,向40个行政村分别配送了价值达3万元的文化活动器材。同时,结合县上“四大茗园”建设,为杨河镇孙家沟村、大歇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配备了活动器材,有力支持了茶园文化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60

  个。此外,督促高川镇、私渡镇、沙河镇对原有镇文化站进行了重建。

  四是“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县文化馆一方面通过争取省厅项目投资70余万元,加盖了多功能用房近400平米,现已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免费培训20多场次,实施“文化下乡”、“非遗保护”,深入各镇文化站进行图书编目和业务指导,全年累计服务群众达14万人次。图书馆创三级馆通过验收,免费开放工作经验在全市得到推广。《西乡文化》全年出刊12期,累计发行量5万份。同时,各镇文化站按照免费开放工作要求,结合镇上实际,在辖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农家书屋”免费向群众开放,达到100%免费开放要求。

  五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春晚演出、汉中市群众春节文化调研西乡专场演出、“文化进万家――翰墨情缘中国梦”、“西乡县20xx年新春少儿舞蹈、书画大赛”、西乡县民歌传唱“六进”活动暨“美丽西乡摄影展”、西乡县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暨民歌“六进”活动启动仪式、“锦湖中央杯”广场舞大赛、 陕南民歌大赛西乡赛区暨达人秀选拨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茶叶樱桃采摘体验活动文艺演出、庆七一、庆八一、庆国庆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配合县纪委举办了“清风润茶乡”廉政漫画展,配合县人大举办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书画展”。同时,以政府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引进省市6场优秀剧目免费供群众观看。在今年春节期间的全市群众文艺调研活动中,我县参赛节目力压群芳,获得全市第一名,其中6个原创节目获得优秀。在全市达人秀比赛中,1名选手进入决赛获得三等奖,陕南民歌大赛中,我县一名选手获汉中市三等奖,一名选手与其他歌手合作,获得省级一等奖。

  今年,我们组织力量挖掘整理出西乡民歌,编辑制作了《西乡民歌十首》专辑1000张,免费向社会发放传唱,编辑出版了我县五位省美协会员作品集《茶乡翰墨》;在省文联组织的第四届“陕西省‘荷花奖’舞蹈大赛”中,我局组织选送的节目《打锣镲》获得群文组银奖,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文艺作品创作颇丰:我局干部祝师基作品《老张的幸福生活》在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百姓心声”网上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受到表彰奖励,编辑《西乡文化作品选第一辑》,组织作协人员创作了西乡县古迹名胜与景区故事集,文艺工作者发表各类作品600篇(幅)以上,各项群众性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和繁荣。

  六是特色工作成效明显。围绕“游米仓山水 看民俗风情 赏古镇风貌”主题,把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积极做好骆家坝文化旅游名镇开发,投入专项资金精心组织130名文艺工作者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创作并包装了场面宏大、游客广泛参与的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在景区展演,吸引众多游

  客纷至沓来。先后在央视、陕西电视台、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开展了浓墨重彩的.集中报道,扩大了知名度,使得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使骆家坝景区声名远扬,大量游客云集景区,出现我县有史以来集镇从未有过的游客井喷现象。

  七是非遗工作有声有色。组织代表团参加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省级非遗项目《西乡绿茶手工制作技艺》,应邀参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文化展暨第五届西部十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引起观众较大轰动,有力提升了我县知名度。

  八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成功引进2个招商引资项目:一个是位于茶镇由陕西午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茶马古道、汉江明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60万元;另一个是由陕西同方数字电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利用原关东山基地建立的无线数字信号发射站,该项目建设资金达950.9207万元。截至目前,我局共引资2310.9207万元,占全年总任务的107.5%,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九是文化市场监管和网络环境进一步净化。开展了“清源”、“净网”、“秋风”、“固边”等6次专项行动,收缴盗版、低俗、淫秽出版物130余册(盘),清理校园周边书摊3起,联合县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建立了网吧游戏厅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执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8起违规事件,彻底消除了无证非法经营游戏厅的现象。召开了4次法律法规培训,和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和诚信经营责任书,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合格率达90%以上。

  二、广电工作

  新闻宣传方面。在加强监管,确保安全播出前提下,重点突出形势政策宣传、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突出重大活动宣传,认真开展了“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报道。县人大授予我局“全县人大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获得“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书画展”优秀组织奖。在电视新闻中开设专栏,集中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报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发挥“喉舌”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改革电视栏目频道,使自办节目增加到8小时,取缔了不健康药品广告,进一步净化荧屏,丰富了节目内容。

  全年县广播电视台共制播《西乡新闻》159期,《一周新闻回顾》49期,制作各类专题片40部,完成市台播出《县区要闻》13 期,市电视台用稿298条,省电视台用稿11条,央视用稿2条。

  民生事业建设方面。一是超额完成2500套“户户通”建设任务,其中完成546套直播卫星,有线电视2234户,合计超额完成280套。二是继续坚持为全县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全年全县共放映3200场,观众达221378人次。

实施方案 篇3

  摘 要:光伏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统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源或规模化光伏电站,为贫困人口提供电能,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然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当地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订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并减少相关的技术风险。

  键词: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电源;规模化光伏电站

  中图分类号:C913.7

  献标识码:A

  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为7000万贫困人口提供绿能、阳光、可收益的精准扶贫方案。因偏远贫困地区电网条件较差,光伏电源投入运行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何保障光伏电源和农村电网长期安全、稳定、可靠、低成本运行,已成为政府、研究机构和光伏企业等关注的热门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接下来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

  1.实施模式

  《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原则上要求当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4500MJ/m2,依据贫困地区产业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等发展现状以及特困户屋顶、荒山坡及土地资源利用条件,初步确定采取3种光伏扶贫实施模式。

  (1)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单机容量≤5kW,对安装屋顶和可用面积有明确的下限值。建议钢筋混泥土现浇平屋面的活荷载≥2.0kN/m2,屋顶可利用面积≥8m2/kW。

  其他屋面形式可参照以上数据进行折算。

  (2)基于荒山坡的规模化光伏电站模式。建议10MW固定倾角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30万m2,且考虑项目实施地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以及该区域内适应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装备等技术储备条件。

  (3)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依托建筑物可承载的光伏建设类型,确定系统安装容量,并附典型系统的拟安装现场图。建议200kW固定倾角小型电站的占地面积≤12000m2。

  2.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兼顾国家、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等多方主体的投资和收益,考虑国内光伏发电的'常见运营方式,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计算,其经济性评价流程如表1所示。

  (1)在资金投入方面,贫困户可自筹1/3,若确有困难,可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其余资金由试点县负责筹 措;也可由建设企业投资,但投产6年内发电收入的1/3归建设企业。

  (2)在运行维护方面,前8年运行维护由建设企业负责,8年后运行维护费用从发电收入中拿出0.02元/(kW?h),建立运行维护基金。

  (3)在发电收益方面,电站建成20年内,户均每月发电收入200多元,全年累计收入将超过2500元。

  3.技术风险分析

  受光照时间分布不均衡和气象变化条件的影响,光伏电源输出具有间歇、波动、随机等特点,而扶贫光伏电源多集中在偏远薄弱的农网末端,对功率平衡、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用电规划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光伏渗透率、谐波传输和放大特性、母线节点电压波动和闪变值等电能质量问题也已成为备受专家关注的技术要点。

  4.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湖南某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某县的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当地年平均日照时数1758小时,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8.5℃,平均风速1.4m/s。参照总辐射量与年均日照时间表,该地满足国家光伏扶贫在光照条件上的原则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优先支持用电量较大、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优先扶贫对象,结合投资规模、地域限制等因素确定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建议该县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采用以下2种方案,效果见图2。

  (1)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精准扶贫方案。支持已建档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2)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渔业光伏扶贫。利用贫困地区的荒山荒坡和水塘,建设农业光伏大棚或渔业光伏电站等规模化光伏电站,发电收益按比例补贴当地贫困人口。

  此外,为了促进当地落实上述实施方案,先对部分特困户开展屋顶的加固改造工作;提前对部分贫困村落进行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用以增加规模化光伏电站的可接入容量。

  参考文献:

  [1]王 雨.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推广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20xx.

  [2]苏 剑,周莉梅,李 蕊.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xx,(34):50-56.

  [3]赵 波,张雪松,洪博文.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能量渗透率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xx,32(8):95-100.

  [4]黄 炜,刘 健,魏昊j,等.分布式光伏电源极端可接入容量极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xx,(3): 22-28.

实施方案 篇4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活动主题

  参与阳光长跑 提升身体素质

  三、参加对象

  xx区中小学学生

  四、活动时间

  每年冬、春季

  五、活动内容

  1、学校每年的11月份,要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举行长跑活动启动仪式。

  2、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小学生1500米,初中生2000米,高中生2500米。

  六、中长跑形式

  1、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长跑活动。

  2、每天上午30-35分钟大课间。

  3、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按年级划分场地进行长跑活动。场地不够的学校可分批跑,每生每周不少于两次。

  4、周末和假期,建议学生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并将参与落实情况由家长签字报送学校汇总。

  七、长跑活动相关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学校要成立长跑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学校每年11月上旬将本学校长跑活动方案,盖单位公章报教育局普教科,电子稿发至邮箱:。

  2、各学校要把长跑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是开展长跑活动的主体,要做好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推荐优秀运动员参与长跑活动的起跑仪式,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校长是长跑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长跑活动,要做好学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的督促和检查。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每天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组织、指导并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长跑活动。各学校要设计学生长跑活动记录表,记录学生的长跑情况。

  3、各学校要建立活动激励机制。对活动开展好的'班级、学生和教师予以表彰,积极推动本校长跑活动的开展。区教育局将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4、各学校要积极营造氛围,加强长跑活动的宣传。各校要认真组织好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积极做好宣传、报导工作,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冬季长跑活动。

  5、各学校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在组织学生长跑活动中,要注意学生安全,不要在有机动车行驶的公路上组织学生长跑,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各班学生在长跑前应整队,并做好准备活动,然后按顺序开始跑步。在集体跑步过程中,严禁班级之间进行超越。班级之间应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出现说话、打闹,推、挤、撞等现象发生。在跑步过程中每个学生应听从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口令指挥,要求队伍整齐。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对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长跑的学生班主任应安排该学生做其他适宜的活动。班级要评选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同学为阳光体育长跑优秀个人,并予以适当奖励,并将情况记入其成长记录。

  6、各学校要做好长跑活动的保障工作。做好时间保障,学校要保证每天上午课间操30-35分钟,下午安排课外活动至少保障有跑步的班级。做好人员保障,活动现场必须保证学校领导、班主任参与;安排课外活动班级人员全部参加。做好场地保障,学校要根据本单位操场和空地,合理安排跑步班级位置和范围、跑动路线等。做好跑步效果保障,除保证每天的

  活动数量外,要切实注意跑步强度、质量和效果,以中等以上强度为宜。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经典】实施方案08-09

实施方案【精选】08-14

(经典)实施方案08-15

实施方案(经典)08-17

(精选)实施方案08-20

[精选]实施方案07-30

实施方案[经典]07-28

实施方案(精选)09-08

[经典]实施方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