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08-01 14:26:32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必备)实施方案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实施方案3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切实维护员工健康,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根据省、市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张伟东

  副组长:陈来福臧金建

  成员:戴仁秀于茂寒刘凤坦雷秀娟田成军

  李艳 张淑娟

  二、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和防治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增强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并定期在公司开展防治职业病宣传活动。

  三、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不懈地抓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夯实职业病防治管理这个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全面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制订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四、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和安全与现场管理的关系,创造健康的安全环境。

  安全是企业的最大风险,健康是员工的最大福利,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环境是我们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要内容。公司要按照标准批出专项资金,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宣传牌匾,精心打造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关口前移”,把职业病防治和安全工作立足点放在防范事故上,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打主动仗。

  五、做好健康监护工作。

  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95%以上,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100% 。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

  要切实加强防护措施,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

  (1)各工段操作室均换成封闭式门窗和玻璃。

  (2)部分岗位安装换气扇,增加或改造隔音设施,安装空调等改善操作环境。

  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杜绝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定期做好监测工作,发现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每年请市卫生防疫站来公司进行监测。同时按规定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器材,并从制度上严加约束,确保员工在工作时正确使用。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等方面齐抓并进,努力创设一个使学生能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活动、健康的成长的'“温馨家园”。

  二、工作目标

  养成教育是班级文明建设的基础,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期具体开展以下德育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

  (1) 开展“行礼问好”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十字用语:即,“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活动;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

  (4)开展“尊师长”活动;

  (5)开展“爱同学”活动。

  三、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要求

  1、“行礼问好” “尊师长”等活动,只要第一次见到老师和外面的客人都要行礼,打招呼,每人一天最少一次。

  2、“一枝笔”随身带活动,要求每人一天最少找一位老师或一位同学进行书面交流。

  3、“爱同学”活动,每人一天最少帮助一个同学,本班的外班的都可以。

  4、养成“轻敲门”习惯,有急事也不能用力。

  (二)措施:

  1、设立群星闪耀光荣榜,内容有“爱同学星”,“行礼问好星”“交流星”等,每周五晨会时间进行评选,合格者发奖章一枚;“轻敲门”习惯,不定期进行检测,通过测试者,发奖章一枚;最后的结果作为期末优秀学生和优秀干部的评选依据。

  2、各项教育融于活动中,结合班队课,晨会、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3、设立文明监督岗,对不文明行为制止,对忘记文明礼貌的学生进行提醒。

  4、每周六利用晨会选出班级之星,并且通过校讯通告知全体家长,号召全体同学向这些同学学习。

  5、树文明礼仪标兵,期末评选文明礼仪示范班干部,表彰先进小组和先进个人。

实施方案 篇3

  一.理解新课标

  1.新课标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二)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新课程目标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3.新课程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共同要求。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级学习水平相衔接,《标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包括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图2)。

  高中采用学分制,学生必须修完11学分才可毕业。水平五规定了每一位高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必修内容。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水平六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高中学生在水平五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以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学生选项学习的需要,《标准》在水平五和水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立六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若于模块,一个模块出某一运动项目(如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轮滑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含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通常按每周2学时安排。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学校仍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建议有志于向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将水平六作为选修1的学习内容(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应建议学生选择同一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该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可以选学水平五中其他运动项目中的模块。在进行选修Ⅰ的学习时,同样应注意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目标的学习要求(图2)。

  二.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周边农村及少数城里。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情况不一,学生的理论和运动技能知识相对悬殊很大。学校目前共有高中部55个班级,其中高一17个班、高二19个班、高三19个班,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目前学校配备体育教师6人,学校有300米田径场一片,内有篮球场2片。现正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及8片篮球场和4片排球场在建。

  三.具体工作流程及计划

  1.开学初,召开高一全体学生广播会,讲清新课标,布置好选项的注意点。我校因为条件有限,故开展武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六项

  2.与教导处协调好课次安排。

  3.第二周,组织学生进行选项。前9周高一进行田径必修课教学。

  4.体育组重新合成新的教学班并统计出具体学生名单,以备以后上课检查人数。

  5.组织好体育组老师分配各项选修课内容。

  6.健康教育内容穿插在六学期内完成。

  四.实施工作细则

  1.组织本学科教师培训、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理论思想,统一认识,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2.建立学生身体形态健康状况的电子档案,建立学生选修项目及学分获得情况的电子档案及文本档案。

  3.各年级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进行选修。

  4.研究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寻找出学生更多的爱好项目。

  5.注意把体育活动课、比赛、运动会作为体育课的延伸,相互结合,互为己用。

  6.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师要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五.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内容

  体能,体质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学习态度的评价

  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

  健康行为的评价

  2.学习评价的方法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3.学习评价的形式

  学生自我评价占35﹪

  学生相互评价35﹪

  教师评价30﹪

  学习评价依据

  六.学分管理

  学分认定

  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

  学生按规定完成某一模块学习并考试后,由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和考核成绩填写好下面表格送交教导处终评确认。经教导处审核后向学生公布。学生如有异议在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教导处提出复议。教导处根据学生的复议申请召开相关老师及班主任的会议,公开复议,作出最后确认,并通知该学生。

  学生学分材料归档,放入个人档案。

  学生因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分可申请一次补考。补考仍不能获得学分,可申请重修,改修或放弃(必修课程不得放弃)。

  学生休学若已取得学分的可继续使用;未取得学分的,由教导处安排重修或补修。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实施方案[经典]07-28

实施方案04-24

[精选]实施方案07-30

实施方案08-01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范文_实施方案05-15

培训实施方案06-23

项目实施方案06-23

活动实施方案06-23

安全实施方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