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2-08-05 13:50:13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实施方案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施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实施方案9篇

实施方案 篇1

各村: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我镇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我镇古桥畈村实施农村改厕50户(均为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资金筹集

  农村改厕所需资金,实行政府支持引导与集体、群众自筹相结合,多渠道筹集。

  1.政府补助。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每户400元。

  2.集体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农村改厕在资金、人力、物资上给予扶持。

  3.社会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

  4.群众自筹。除上级财政补贴的材料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余建材由农户自购。

  三、规范施工管理

  1.改厕器材采购。由镇改厕办申请,并提供购置清单,由县统一招标采购。

  2.施工质量控制。提倡使用规模化生产水泥预制化粪池;如用砖砌化粪池,要在验收质量合格后方能拨付补助资金;镇改厕办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负责改厕施工组织,并将进度上报县改厕办,县改厕办定期督查改厕进度并及时汇总上报市改厕办。

  4.工程竣工验收。镇自查后向县改厕办申报,县改厕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登记造册,核查受益户情况,初验合格后,申报市改厕办验收。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镇改厕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及时汇报进度,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环保示范村创建标准之一,切实提高卫生户厕普及率。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继续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群众破除传统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改厕工作。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深入农户宣传,确保农户正确使用。

  (三)全面推进,分步实施

  1.改厕选点。我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省级兴隆村示范村建设,选择古桥畈村墩子、农场和石门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庄。改厕实行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三年后该村的改厕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

  2.规范厕址。所有改厕户的厕屋必须建在院内,少数农户不具备院内建厕条件的,厕屋应建在住房10米以内。

  3.时间要求。根据已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保证20xx年6月底完成改厕任务。

  4.加强督查。镇改厕办要进一步加大古桥畈村改厕工作的督查力度,每月检查督查不少于2次,并将完成情况上报县主管部门。

  (四)逐级考核,总结验收

  1.自查。县改厕办对各乡镇改厕情况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确保全面完成改厕工作任务。

  2.验收。申请县改厕办考核验收。

  3.对改厕情况及时总结并上报。

实施方案 篇2

  一、精细化管理意义

  我校确定自20xx年开始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目的是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创建优质品牌学校,也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做好,这需要提升师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

  精细化管理是指落实“细、小、实、恒”的管理理念,采取精密、细致的管理方式,即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二、精细化管理目标

  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同时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严谨、和谐、健康、人文化的校园气氛,激发广大师生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工作,关心学校发展,关注“精细化”带来“高效化”的变化,全面完成各类工作目标,推进学校教育工作再上台阶,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创品牌学校、建和谐校园”的奋斗目标。

  三、精细化管理内容

  1、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精细化。

  优美和谐的学校文化,可以丰富师生们的校园生活、能够陶冶情操,能够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孩子们健康和谐地成长。各班要在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更要不断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气息,要在前期校园文化建设上,对学校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和调整,使之更系统、更和谐、更加突出学校特色。

  2、学校行政管理精细化。

  教总两处要出台近期规划和学年度计划,从办学思想、教学目标、管理举措等各方面提出严密、细致、具体可行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要出台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计划、方案、管理制度等要细致入微,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办法都考虑进去,经过一定程序的论证、审议之后再予以实施,尽可能减少具体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行政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要深入一线,坚持每日督查制度,在检查、督促的同时掌握第一手素材,为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学校的有序运转,同时个人在群众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要多关心群众生活,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体现管理的人性化。

  3、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

  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教导处要建立完善的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常规学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结果记入教师量化积分。要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高,教育质量优良。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定时或全天开放,图书也要进入教室,丰富图书角内容;学生建立读书笔记和读书卡,阅读达到规定的阅读量要求。要开全音乐、体育、美术、书法、信息技术等课程,建立各种学生社团、兴趣活动小组,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较好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要持之以恒地抓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体育教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要定活动项目、定辅导老师,定期评比,力争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磨练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

  4、教师管理精细化。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每学期分期中、期末进行两次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纳入教师量化积分。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专业提高,继续把读书学习作为首要手段,教师每学期至少要精读一部教育专著,每周写读书笔记500字以上(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发挥《南明小学各类竞赛奖励办法》、《南明小学教师考勤制度》、《南明小学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南明小学教师量化管理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和政策来管人,少一点人治,多一点理制。

  5、学生管理精细化。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强化的是安全责任意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管理,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演练,形成妥善处置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学校要注重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采取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办黑板报和手抄报、办安全展室、张贴宣传画、举行法治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讲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将法制、安全、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各班级要注重学生良好纪律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教育和管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谐师生关系。各班要采用“周有主题、日有检查、月有总结”的要求,将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要重点抓好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以督促学生和谐健康发展。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培养师生艺体爱好和特长。通过活动,增加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友情。

  6、校园环境管理精细化

  。

  校园环境卫生问题,是政治问题、大局问题、细节问题!全体师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境界要高,务必搞好,总的要求是“净化、美化、有序”,进校给人“美”的感觉。卫生区分工到班、到人,责任到人,每天分早、中午、下午进行三次以上整理,校园内无纸屑,花木及时修剪,无卫生死角,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为学生提供优雅的学习环境。

  四、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及保障制度

  1、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开岗

  成员:陈宜祥 王善国 牛学军 李美玲

  2、各办公室、各班制定本部门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并将精细化管理纳入日常活动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在学校掀起实施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氛围,使“精细化”意识深入人心。

  4、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5、学校每月对各办公室、班级精细化管理现场点评1次,成绩纳入教师、班级量化考核,以激励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6、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创造机会让领导干部、班主任到管理特色学校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益经验,同时请一些同行到学校指导工作,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听取学校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7、定期反馈总结评价。

实施方案 篇3

  油品是土石方施工中消耗最大的物料之一,涉及价格、运输、储存、机车加油等全过程的行为管理和安全管理,涉及人员管理、结算管理等内容。按照“加油价格同加油站一致、效益达既定目标、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原则,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 安全管理:

  1.日常使用的燃料主要为“0号柴油”和“-10柴油”,均属国家控制的成品油管控体系经营。进货渠道单一,运输管理专业,只能聘请有资质资格的油罐车运输。

  2.施工现场的储油罐和流动加油车的安全管理是日常工作。要坚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专人专管,并按照油库和流动加油车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的检查、操作和维护保养。

  二、油品价格管理:

  每天关注国际国内石油价格变动情况。争取做到在成品油提价前三天把需要的库存准备充分,不因涨价而影响效益。建立信息来源平台,同两个石油公司等经营单位建立友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金银岛等专业信息平台的作用。

  三、 油品摊销价管理:

  按照与市场同步的原则,制定当期摊销价。由卜渊填报油品摊销价格申报单,卜总签字后交出纳会计处实施。

  四、 油品日常管理:

  1. 建立机车加油管理机制:所有机车必须事先办理加油登记手续,凭卡加油。

  2. 仓库管理员承担油品数量管理的责任。发生超千分之三以上的损耗短少,按摊销价由保管员负责赔偿,以月末财务进行的盘存盈亏数量为准。

  3. 油品进出库须油品管理员(或委托人)现场监称,在计量单上签字认可。油品从供应商装车计量运输到入施工现场油罐前,应到就近的计量站再次进行计量。

  五、 油品质量管理:

  1. 建立油品质量管理机制。每车或抽查式验收油品质量,运用质监局检测或数量比对的方法进行质量把关。

  2. 采用货比三家的方法比质量,论证中石化及中石油产品时段性差异。

  六.计量器具管理:

  1.计量准确性既有人的因素,也有器具因素;既不能亏自己,也不能亏使用者。为此要建立计量器具校准机制,每10天为一个周期,定时校准。

  2.校准方法可采用聘请专业人员和自身比对办法灵活进行。

  3.要坚持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清洁、灵敏。

  六.油品对外销售管理:

  1.非本施工现场车辆也可现金式加油交易,但必须坚持隔手制管理的原则,先交款后加油。收款人由指定的现场收款人代收,当天上交财务入账。

  2.对外销售的价格由油品经营主管临时确定或按摊销申报单中注明的价格为准。

  七、人员配置及工资:

  暂配油品经营主管1人,油品储存管理员1人,共计2人。工资按《工作人员工资计核办法》的标准从项目中列支。

  八、核算管理:

  1. 由财务按月核算,当月兑现给油品经营主管。

  2. 日常所发生的机械设施维护费用、业务费、运管费等均按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报销。

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落实《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寄宿学生早操活动方案如下:

  一、晨练时间和形式

  1、每周二至周五早6:40至7:20为寄宿学生早操时间。

  2、每天活动由生活教师和值日教师组织,以跑步为主,也可适时的开展丰富一些多彩的体育活动。

  二、集合和解散地点

  1。本校校内

  集合地点:旗杆下面。

  解散地点:返回集合地点解散。

  三、跑步路线

  本校操场

  四、晨练考勤

  1。寄宿学生不得无故缺勤,不能晨练者须事先向生活教师请假。

  2。学校对寄宿学生早操出勤情况进行考勤,学校领导不定期对学校早操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学生早操无故迟到、缺勤累计超过应晨练次数的1/10者,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按不及格处理。本学年满勤的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加5分。

  五、工作要求

  1。学校要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早操工作校领导总负责,生活教师和值日教师是第一责任人。

  2。跑步训练必须按照学校指定线路进行,不得中途提前解散或抄近路跑回解散地点;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在学校操场进行。

  3。寄宿学生早操(在校期间)每周二至周五必须坚持,特殊天气(如雨雪天)晨练活动暂停(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4。值日教师要按时出勤,履行岗位职责,提前到达出操场地参与管理。

实施方案 篇5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迎来了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这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学期。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一、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衔接策略:

  1.幼儿入学前思想准备:(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通过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上学的愿望。

  2.开展各种活动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方式及家长辅导要求,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三、具体安排: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学习小学生活。

  (1)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2)学习整理书包:认识文具、活动中学习整理书包、整理书包比赛。

  (3)幼儿的座位:学小学生坐在座位上上课、坐姿、举手。

  (4)每天适当的布置作业,让幼儿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作业。

  2.每月活动的安排:

  二月: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

  三月:

  (1)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2)家长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四月:

  (1)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的课间操,学生食堂,参与一年级学生的读书活动。

  (2)整理书包比赛。

  (3)读书节系列活动。

  五月:

  (1)通过参观小学,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2)开展大带小活动,请小学生来我园教幼儿学戴红领巾并谈谈自己做小学生感受。

  六月:举行毕业典礼

实施方案 篇6

  为推进大绿化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加快我县绿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县域品位,根据上级有关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科学为先导,以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努力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为突破创新跨越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扩大森林资源,完善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与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统一规划,顺应民意,稳步发展的原则;

  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建设的原则;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和建设质量的原则;

  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施工验收,按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

  坚持栽管并重、务求实效的原则。

  三、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

  (一)任务目标。一是水网造林任务。即漳卫新河一侧、马颊河、德惠新河两侧和水库周围的造林绿化。二是路网造林任务。即德滨高速、国道205线、省道246线、省道315线两侧的造林绿化。两项合计造林21058亩,植树155.8万株。林种全部为防护林,主栽树种为白蜡、柳树和速生杨。国、省道内侧栽植两行垂柳。

  1.德滨高速绿化。境内14公里,每侧绿化100米(含20米景观绿化带),绿化面积4200亩,现已全部绿化,尚需补植3.2万株。

  2.国道205线绿化。境内21公里,每侧绿化100米,绿化面积1133亩,植树8.4万株。

  3.省道315线绿化。境内4公里,每侧绿化50米,绿化面积114亩,植树0.8万株。

  4.省道246线绿化。境内22公里,每侧绿化50米,绿化面积508亩,植树3.8万株。

  5.漳卫新河绿化。境内32.5公里,内侧滩地绿化15米,植树4行,堤顶全部绿化(堤顶道路除外),堤外绿化100米,绿化面积3812亩,植树28.2万株。

  6.德惠新河绿化。境内35公里,内侧滩地绿化15米,植树4行,堤顶全部绿化(堤顶道路除外),堤外绿化100米,绿化面积6667亩,植树49.3万株。

  7.马颊河绿化。境内31公里,内侧滩地绿化15米,植树4行,堤顶全部绿化(堤顶道路除外),堤外绿化100米,绿化面积7503亩,植树55.5万株。

  8.水库绿化。以外侧坝底为界向外绿化100米,绿化面积889亩,植树6.6万株。

  (二)责任分工。

  1.渤海路街道办。

  (1)马颊河绿化。对石官堂社区东石官堂村组,诚信社区东周村组、后官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352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国道205线绿化。对杜树刘社区东杜树刘村组、石官堂社区东石官堂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40亩进行绿化。

  (3)村四旁绿化。完成30%社区(村、村组)绿化,按社区(村、村组)每人5株用材树进行四旁绿化。

  2.乡。

  (1)漳卫新河绿化。对黄邱社区蒋黄邱村组,东方社区东左耳村组,社区冯桥村组、村组,后庄科社区前庄科村组、张辛村组、后庄科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410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水库绿化。对东方社区王皇村组、柴林庄村组,红云社区坡徐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549亩进行绿化。

  (3)马颊河绿化。对大淀社区小淀村组所属29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3.镇。

  (1)德惠新河绿化。对尚祥社区纪王桥村组,尚秀社区枣王村组,尚义社区北侯村组、冯家村组,徐堰社区东堰村组、西堰村组,大宗社区东宗村组、西宗村组,尚美社区颊河冯村组,尚裕社区兴隆店村组,李家店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3142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省道246线绿化。对李家店村,徐堰社区东堰村组,尚秀社区李梓村组、西吴村组,尚诚社区南堂村组,尚文社区西仓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508亩进行绿化。

  (3)德滨高速绿化。对其境内德滨高速两侧绿化带进行补植。

  (4)马颊河绿化。对尚美社区颊河冯村组,尚义社区北侯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203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4.乡。

  (1)德滨高速绿化。对其境内德滨高速两侧绿化带进行补植。

  (2)村四旁绿化。按社区(村、村组)每人5株用材树进行四旁绿化。

  5.镇。

  (1)马颊河绿化。对家和社区杨家村组、张家村组、薛家村组,南赵村,双河社区南杜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097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省道315线绿化。对东兴社区东辛店村组,合义社区万顷刘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14亩进行绿化。

  6.镇。

  (1)漳卫新河绿化。对后于社区后于村组、陈贤村组,西窑社区西窑村组、包全庙村组,周贾社区东周村组等社区(村、村组)685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马颊河绿化。对石佛寺社区石佛寺村组,大陈社区二陈村组、三陈村组,前官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627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3)国道205线绿化。对东窑村,西窑社区西窑村组等社区(村)所属30亩进行绿化。

  7.崔口镇。

  漳卫新河绿化。对周辛村,小屯社区一屯村组、黄屯村组,崔口社区崔西北村组、崔西南村组、张庄村组,西齐村,齐周务社区齐西北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600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8.镇。

  (1)马颊河绿化。对刁家村,纪铺杨社区纪家铺村组,四柳社区西柳行村组,大胡社区大胡村组,任家社区任家村组、牟家村组、梁家村组、郑家村组,郭家社区郭家村组、洼刘村组、张丰街村组,乔孟徐社区孟家村组,乔王社区大道王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2279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德惠新河绿化。对乔孟徐社区前乔村组,刘家社区大刘村组,板营社区南板营村组,全林寺社区南齐村组、吕家村组,河涯赵村,唐家社区大唐村组、小唐村组,枣园桥社区前王村组,胡店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2236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3)国道205线绿化。对乔孟徐社区前乔村组、孟家村组、街西徐村组,刘家社区大刘村组、小刘村组,板营社区东板营村组,西张村,东张村,常家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1035亩进行绿化。

  9.乡。

  (1)马颊河绿化。对苏家村,安务社区后安务村组、西安务村组,刘贵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803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2)德惠新河绿化。对花牛赵社区巴沽村组,周家村,孙蒋柴社区柴家村组、蒋家村组,闫刘邢和谐社区邢家村组、西刘村组等社区(村、村组)所属809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3)水库绿化。对刘贵村所属240亩进行绿化。

  10.水务局。负责德惠新河480亩、马颊河1006亩、水库100亩的绿化。

  11.红云高新区。

  (1)国道205线绿化。对后张社区席刘村组,西石官堂村等社区(村、村组)所属28亩进行绿化。

  (2)马颊河绿化。对西石官堂村所属107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3)漳卫新河绿化。对后张社区后张村组所属117亩进行绿化(包括村属河道堤顶及内滩)。

  (4)村四旁绿化。按社区(村、村组)每人5株用材树进行四旁绿化。

  四、技术要求

  (一)树种选择。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合理营造混交林,优先选用白蜡、柳树和速生杨。

  (二)苗木要求。选用两年根一年干或两年根两年干的优质壮苗,胸径5厘米左右,定干4米。补植用苗要选用接近原林木粗度的苗木。

  (三)栽植密度。按每亩74株栽植,即株行距为3米×3米,品字形栽植。

  (四)栽植技术。挖60-8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栽植前要施足底肥,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随培土,长途运输的苗木栽前要在清水中浸根24小时。

  五、时间要求

  按照建设生态,快速发展,超常跨越的工作要求,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年秋、冬完成德滨高速公路补植、国道205线、漳卫新河绿化造林任务,面积5377亩,植树39.8万株。年春完成德滨高速公路补植、省道246线、省道315线、马颊河绿化造林任务,面积8125亩,植树60.1万株。年秋、冬完成德惠新河绿化造林任务,面积6667亩,植树49.3万株。年春完成水库绿化造林任务,面积889亩,植树6.6万株。同时,对所有造林地块进行补植完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大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县监察、城管执法、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林业、水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大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各乡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力以赴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县政府将与各乡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签定目标责任状,各乡镇(街道办)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任务目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二)多方筹资,保证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和“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断优化投入格局,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各界投资造林绿化,鼓励企业捐款、冠名赞助和个人认种、认养活动,鼓励各社团、企业和社区群众参与造林绿化。对大绿化工程,县财政筹资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规划任务完成后,县财政再出资100万元,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乡镇(街道办)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

  (三)严把质量,优化服务。县林业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办)林业站要做好规划、种苗、栽植和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严把苗木、栽植、管护“三个环节”,实行栽植、管护责任制,落实好林业产权政策,做到树定权、人定心,切实解决重栽轻管的问题,提高成活率、保存率。县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实行技术人员包乡镇(街道办)、包部门负责制,深入一线,严格把关,确保绿化效果。

  (四)完善监督,严格奖惩。县政府将把大绿化工作纳入综合考核范围,进一步加大督导考核力度,采取挂图督导、挂账销号、媒体通报等方法,进行全方位跟踪督查。县大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将采取日报进度、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等方式,加强督导,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对按时、按规划、高标准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效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严格问责。

实施方案 篇7

  为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结合州委深入推进百乡千村党建提升工程实施“强乡兴村”战略的意见》和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强乡兴村”战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就乡建设“强乡兴村”示范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要求,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慎重研究决定将村建设成为“强乡兴村”-----幸福乡村示范点。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西北部的岷江上游,是典型的干旱河谷气候,平均海拔1730米,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2亩,辖三寨组、组2个村民小组,130户48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5人,党员18人,两委成员6人。全村共有耕地土面积412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548.9亩,林权改革中全村公益林为39290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草场承包面积11965亩。主要产业:主要经济作物以种植优质水果、土豆、蔬菜、玉米和劳务输出、运输、小型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林木主要为花椒、核桃、青脆李。

  二、目标任务

  落实“强乡新村”战略,是立足我乡社会发育程度、历史文化背景、党建工作存量以及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工作方面等实际情况,是维护稳定团结、发展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乡全面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通过“强乡”带动“新村”、“新村”推动“强乡”,逐步扩大组织覆盖、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党建载体、落实政治责任、发展产业民生,全面增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增进广大群众民生福祉,致力形成以点代面、点面共推的良好工作态势。推动我乡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三、具体措施

  1.安路灯、助出行。村位于九环沿线,餐饮业发展迅速,且村民居住比较集中,由于没有路灯,给村民晚间出行带来极大的不变。村两委决定在公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民晚间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助推餐饮业的蓬勃发展。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2.修河堤、保民生。村在岷江沿岸,居住在河边的村民每到雨季来临,河水猛涨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给村民的人身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村两委决定在岷江沿岸修建河堤,确保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3.心连心,户户通。根据上级统筹安排,今年实施“雪亮工程”,村将抓住这一机遇,积极配合,争取率先完成这一工程。这项工程有利于加强农户之间的联系,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完成时限:20xx年8月

  4、修道路、促发展。村农户与土地之间距离较远,给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同时也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村计划新修田间道路两公里,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5.排隐患、解民忧。村后沟由于排水不畅,造成汛期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给沿途居民造成诸多安全隐患。村两委计划今年在后沟修建排洪沟,为居民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6.强党建、富精神。村活动室经过改善维修加固,现已基本完工,下一步打算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同时为村民定期播放电影等方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完成时限:20xx年12月

  7.送技术、促发展。组织乡村两级农技员和兽防员对有技术需求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定期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让农户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完成时限:20xx年6月

  四、组织领导

  (一)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理清工作思路,层层落实责任,成立“强乡兴村”建设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担负起直接责任,乡村党组织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形成乡政府统筹、村两委协调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机制。

  (二)健全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远程教育平台、手机短信平台,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推广、总结提炼村在深化“强乡兴村”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

实施方案 篇8

  一、 发展目标

  ——信息消费规模和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到20xx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330亿元((修正,原稿为370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260亿元(修正,原稿为300亿元),年均增长20%。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规模超过整体规模的50%。推动信息消费渗透杨浦传统行业,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丰富民众信息消费的选择,加强民众消费意愿,保持信息消费市场稳定健康高速发展。

  ——信息消费支撑和环境保障明显改善。到20xx年,家庭光纤用户普及率达到68%,家庭光纤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50兆比特/秒(Mbps);无线宽带接入覆盖率超过90%,推动新一代4G技术,实现 TD-LTE网络全区覆盖;完成地面数字电视网覆盖建设。

  二、 指标解释

  1、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00亿元。20xx年,本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约280亿元(其中东方电视购物交易额74亿元,其他约200亿元),本指标综合市级指标和区级发展推算得出。

  2、信息技术产业规模330亿元。截止20xx年底,杨浦新一代

  信息技术产业约186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约6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约126亿元。指标预测: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较低,预计到20xx年达到70亿元规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按照20%的年增速,到20xx年将达到260亿元。

  3、信息消费规模、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这两个指标目前没有统计,是基于市级指标的估算。

  4、家庭光纤用户普及率达到68%。20xx年,我区家庭光纤用户数约20万户,普及率近50%。本指标参考市级指标,市级指标为65%,杨浦作为中心城区在市级指标上上浮3个点。

  5、家庭光纤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50兆比特/秒(Mbps)。参考市级指标。

  6、无线宽带接入覆盖率超过90%。本指标市级层面没有,依据本区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实施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诵读活动时间安排及形式

  (一)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负责诵读或看书吟诵活动。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教师要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课后: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二)诵读形式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变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6、诗文书法:以硬笔书法为主,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以毛笔书法的形式,书写经典诗文。

  五、活动方法

  1、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读书活动节等时间段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做到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5、开展“四个一”活动

  每日一读(每天利用早读或语文课时间集体诵读,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每日一记(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诗文等,并要求学生背诵);

  每周一课(每周设一堂经典赏析课,由语文教师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

  每月一赛(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大力推进国学经典活动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6、建设经典文化校园,要将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经典文化,以文字、图画、喷绘画的形式设置在墙壁上,在绿地花坛等显要位置设置小型经典语录广告牌,让师生们触目可及,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黑板报、宣传栏要根据时令季节或环境需要定期更换,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工会实施方案04-30

活动实施方案06-23

培训实施方案06-23

项目实施方案06-23

医院实施方案07-29

安全实施方案06-23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07-30

标准实施方案07-18

组织实施方案07-22

审计实施方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