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

时间:2023-02-24 18:04:48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1

  4月10日,海拔600多米的涪陵区蔺市泡桐村还有些冷,穿着单衣坐轨道上山,只觉一层加一层的冷。不过,在山顶的泡桐村,老尹每天下午两点出门放羊,雷打不动。

  他的衣服上、裤腿上到处都是泥土,拿着一根长竹竿,嘴里吆喝着“回来”、“这边走”,对两百多只羊发着各种口令。妻子小魏也相似装扮,他在羊群这头,妻在羊群那头,浩浩荡荡。

  泡桐村的放羊人,一家喂了两百多头羊

  一水的黑山羊,毛色油亮,动作灵巧,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标记”,是打“预防针”留下的。羊儿们住的是“楼房“,类似于吊脚楼,有两座,粪便通过”楼板“的空隙排到“吊脚楼”下。

  “有两百多只哟,喂不赢,没得地势,有地势我还想多养点呢!”老尹笑眯眯的,虽然走起路来有些一瘸一拐,但是行动迅速,有一只羊特别调皮,喜欢“掉队”,他的声音和竹竿总是及时出现在“调皮羊”的周围。

  从家里出发,夫妻俩给羊儿们规划好了路线,路过的庄稼地已围好了护栏,树林、竹林、鱼塘、山坡,每一处都已熟络,还有些许的羊粪。

  这些羊儿可是宝贝,老尹介绍,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他的一只成年羊可卖1400元,这还是平均价,品相好的价格更高。粗略地算下来,这两百多头羊儿卖个30万不是难事。

  只几分钟,他们穿过庄稼地小树林,经公路跨越了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生态度假村的葡萄园,来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小山坡,这里还有一些别有风情的小房子。再过约半小时,坐索道下山时可以看到夫妻俩在悬崖的山坡上,山羊散布各处,满山绿草中,别有一番风味。

  为了练腿也为了找到新营生,他开始养羊

  老尹说,自己今年52岁,他与羊儿结缘,全是因为自己的这条腿。

  此前,和其他人一样,老尹的腿也能健步如飞。他是个大个子,也比较勤劳,外出务工,在工地干活,收入不错,日子自然过得也不错。

  然而,不幸却悄悄来了:20xx年,一个沉闷的午后,他在福建的工地工作时,一块巨石向他砸来,他失去了知觉,等到醒来时,人已在ICU,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多次手术,才能下床,但留下了腿疾,走路一瘸一拐,逢下雨天或走累了还会疼。

  眼看着年事渐高,加上腿脚不便,家里又是正需要他的时候,各种压力接踵而至,考验着这个中年男人。20xx年,回到泡桐村,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养羊。

  启动资金来自于政府的无息贷款,一共贷了3万元,第一批喂了45只羊。当时,他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一个是没有其他成本,就靠自己放养,二个是可以练一下自己的腿,不能就此消沉下去。

  第一年没有啥收获,只卖出了3只羊,销售渠道没有打开,养的羊儿们倒是繁育出了更多的小羊,但规模还是不够大,老尹和妻子虽然努力,但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过得也很艰难。

  获助后打开销路,扩大规模带动村民致富

  原先,老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养的羊也不多,也没有什么心思打理。可是,生活并没有亏待他,在寻找销路时,他第一个想到了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的彩色房子,那个AAA级景区美心红酒小镇。

  先是红酒小镇准备在泡桐村打造生态度假村,种葡萄、修索道,开设脱贫攻坚集市,工作人员看老尹在养羊,觉得这既是村民的好产业,也不妨成为将来度假区的一道独特风景,支持他养羊。

  红酒小镇的餐馆提出找老尹买羊,交易很快达成,比他之前打听到的价格要好,是市场价。打开了销路,老尹很高兴,自此开始了跟景区的合作,还扩大了养殖规模。

  “我与景区餐馆留了电话,他们要羊子,我就送过去。”后来,老尹的养羊规模扩大,对方又帮他找销路。这两年,通过美心集团牵线搭桥,他还把羊肉卖到了重庆主城,自己不用出路费,加上价钱好,赚了不少。

  他说,自己现在都有些“养不赢”了。

  这两年,随着合作的深入和对养殖业的进一步熟悉,老尹二话不说,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他还雇用了村里的两个人,一个是五保户,一个是残疾人,帮忙放羊、养羊杀羊,带动了两人脱贫致富。”他们来干活,我给他们市场价,绝不亏待他们。“

  不仅如此,夫妻俩还搞起了其他经营。索道开通以后,”云上农夫集市“吸引了不少村民去卖土货,妻子小魏做糍粑做得好,前不久就买了个糍粑机,有空时就去集市叫卖。

  夫妻俩的故事,也感动了许多人,获得了许多荣誉。老尹被评为重庆市涪陵区20xx年度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小魏也获得20xx年涪陵区最美巾帼脱贫能手,前不久,老尹还作为全市拟表彰的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公示,目前还在公示期。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2

  在河曲县刘家塔崔家第一村有个叫老秦的残疾人。他身残志坚,用坚强的意志拼出了一条致富路——办起了自己的养羊场。

  1963年,老秦出生在崔家第一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4岁那年,由于家庭困难,他外出去宁武一带煤矿打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下井时,他的腿不幸受伤,限于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他落下个终身残疾。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了几年,家里人开始给他张罗亲事,由于残疾,加上家贫,不久,他与一个智力残疾的女人结为夫妻,但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婚后,一儿一女均为智力低下的残疾人,生活的磨难、家庭的贫穷,简直快要把这个七尺男儿摧垮了。

  然而,性格倔犟的他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20xx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老秦发现,全村现在养鸡户、种地户非常多,但养羊户几乎没有,是个致富门路。随即,老秦和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商议着自己养羊,想借助这场精准扶贫的'东风,彻底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家庭现状。

  随后,通过村里的大力支持,帮扶人的联系帮助,老秦跛着腿跑扶贫办、跑银行、跑乡政府。经过1个月的奔波,在扶贫办的支持下,加上自己多年种地的积蓄,以及向朋友亲戚筹借,共集资了两万元,买回了60多只羊。他看着活蹦乱跳的羊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老秦的精心管理下,他的母羊繁殖良好,到现在,每年出栏羊羔10多只,存栏100多只。凭着诚信经营理念及精明的头脑,年可获纯利润6000元以上,基本保证了脱贫的目标。

  他平时一边养羊一边自学养殖技术和营销方法,多次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饲料厂家技术员进行指导,严格执行防疫、消毒措施,羊场内外定期消毒,杜绝传染病发生,减少了羊的死亡率。

  谈到未来,老秦计划扩大经营场所,多养一些种羊,不仅自己致富,还要带动一批残疾人一起致富。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3

  有这样一个人,前二十几年,他的生活一直非常平淡,虽没有大富大贵,但生活惬意处处充满了阳光,父母尚在、夫妻和谐幸福,育有一娃等等。

  一切都看似美满幸福,他就是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马岭村的村民老刘。但,谁也不曾想过造化弄人,灾难突然降临在他的身上,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

  一桩桩一件件不幸的事接踵而来,对于本就健全的老刘来说,突然间遭受痛失双臂和精神上的打压,他能顺利地挺过这一关吗?

  本期的人物观察带你走进“无臂羊倌”老刘的坎坷人生,去看看他是如何冲破眼前这道风雨迎接背后的彩虹。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2003年,在外打拼的老刘因为机械事故意外地失去了双臂。

  这本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无法接受的痛苦经历,何况正值年轻气盛之时,更令他遭受打击的是,老刘的妻子又因为这次意外事故,丢下了不满一岁的儿子弃他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压的老刘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更没有想要如何面对。

  他把自己关在窑洞里整整七天,不吃不喝,也不想讲话,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让他从一个健全的青年突然间一无所有,到最后还跟了一屁股债务。

  他越想越难过,甚至想要自我了断,但他不能。他开始狂躁、悲痛,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是他的儿子还有体弱多病的父亲以及聋哑母亲,他咬着牙根想,绝对不能被压垮,因为这个家还需要他。

  得知老刘遭遇的亲朋好友、乡亲们以及村里的.干部,都纷纷到老刘家里去开导他,村干部帮助老刘申请了低保和残疾人补贴。

  慢慢老刘打开了话匣子,也渐渐的接受了这个让他悲痛的现实,亲朋友好友的鼓励和村干部的关怀让老刘成功的战胜了自己,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是啊,日子总归要过下去的,如果就这样撒手不管了,年迈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可怎么办呢?扛起整个家的责任让老刘铭记于心。

  自此老刘开始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上厕所等等技能重新适应生活,体弱多病的父亲也重新燃起了希望,日子有了盼头。

  从老刘出事以后,家里条件十分拮据,家庭的收入来源仅剩了几亩良田,全靠父亲一人劳作,家里的牲口还有两头羊,每天父亲都牵着羊上山干活,干完活再把羊牵回来。

  老刘看到日夜操劳的父亲,内心滋味五味杂陈,主动要求父亲将羊交给他,从那以后,马岭村就多了一位无臂青年。

  他把拴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自己腰上,然后带着他的儿子每天都出门,就这样慢慢的,老刘的心情好了起来,精神头也就十足了。

  放羊成了老刘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慢慢的他手里的羊不断繁殖、壮大,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他开始想要多养殖一些来补贴家用。

  似乎生活一切都归于平淡和稳定后,老天又给他开了个玩笑,2013年老刘从外面买了一百多只羊回来,因为没有注重防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一百多只羊死了106只。

  老刘投进去所有的钱都赔了个“底朝天”,不仅如此,最后合计了一下还欠债8万元,这一打击又让老刘陷入了绝境。

  人的内心是不断地从一次次打击逐渐成长壮大的,面对这次打击,老刘没有像第一次那般气馁,命运就算再坎坷还能坏到哪去呢。

  他已经一无所有了,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开始盘算着如何绝地逢生,只要人活着就不怕干不出个名堂来。

  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老刘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王琪主动找到了他,王琪说,老刘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较有上进心,加上头脑也比较灵活。

  他帮助老刘申请了残疾人创业基金和自主创业发展养殖补助的贷款等等,首先第一步就是扩大老刘的养殖规模。

  当时还帮助老刘联系了畜牧专家,教给他一些有关养殖的和防疫之类的技术,老刘不仅通过放羊的收入补贴了家用,在政策补贴到来后还给家里添置了新房。

  脱贫后的老刘内心一直惦记着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他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开导他从绝境走出来这如此之大的恩情。

  老刘成立了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一共有六户加入,其中还包括三户贫困户。村民蒙思文说,自己年纪大了家庭条件也不好。

  这几年不乱花、不乱混,手头里有点钱,再加上给老刘打工,一年能赚一万块钱,于是就跟着老刘一起干,蒙思文觉得老刘双臂残疾,还能够养活一家老小。

  这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所以他非常愿意跟着他干。实际上,老刘早就有了主意,他绝不能让跟着他一起干的村民吃亏。

  他要求入社的社员带着资金入股,第一年最低的分红不能低于入股钱数的百分之八,如果羊死了或者没养好,那么这些亏损都算在老刘的账上,他保证每年都能让入股的村民拿到分红。

  合作社向好发展了一段时间后,老刘想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扶贫干部,经常能够在村里看到扶贫干部的身影,有时候很晚了他们还走访入户,星期天也没有假期。

  如果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该多好,老刘想,如果他能够成为一名党员,他作为一名党员,一定会用自己自立自强的精神去感动更多人,引领更多在迷途中的群众走向光明。

  20xx年8月,老刘通过口述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0xx年12月,老刘成为了一名正党员。

  成为党员的老刘内心十分自豪,他现在最希望能够多为乡亲们干点实事,第一书记王琪说,老刘经常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人,甚至在疫情期间自愿到一线值班执勤。

  在疫情紧缺口罩和消毒用品的情况下,老刘还帮助村里联系了上海一家公司,获得了消毒用品的捐赠。

  不仅如此,老刘还联系了咸阳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为村里60周岁以上的村民免费做体检。

  20xx年老刘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得者,他积极参加扶贫宣传活动,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如何奋斗的故事。

  希望通过自己的事迹,带领那些被困在绝境的人们走出来,希望他的故事能够感染更多的人奋勇向前。

  老刘想告诉大家,虽然有时候生活会跟我们开玩笑,同样我们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但是无论遭遇如何,国家都没有忘记我们。

  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更多的人燃起了希望,就像自己一样,国家的政策就是底气,有了这份底气还需要自己奋勇向前,老刘说只要能帮助一个人继续向前走,那么他的努力终究就没有白费。

  其实,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经历,最重要的还是摆正心态,心态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当作是一份调味剂,实际上失意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坎坷和失意,关键是我们怎样去面对。如果把坎坷看成是一种调味品,你就会感受到坎坷的生活...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4

  xx年,一场变故,让老陈失去了双手。为了生计,亲靠亲,友托友,他在一个建筑工地当上了保安,老陈的责任心,不仅深得老板赞许,也让他收获了一场短暂的爱情。在儿子三岁,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

  既当爹又做妈的老陈,为自己加油打气:“命运捉弄我,我还有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呱呱灵的脑袋,日子照样能过下去,保障儿子有衣穿有饭吃。”坚强的他,带着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往直前。

  20xx年2月,政府修路,老陈的责任地被征用了一点,获得了一些征地补偿金,几经思考,一个养羊的决定,让他将全部资金取出来,购买了17只羊。从此,放羊成了他的全部。

  老陈精心呵护羊子,他跋山涉水走进多年养羊人的家里,向养羊人讨取经验,养羊人毫无保留将经验分享给他;百度里,老陈废寝忘食查阅养羊的基础理论知识;手机视频和抖音中,他专找与羊有关的,乐在其中,满脑子里尽是羊吃草、羔羊喝奶等画面,羊病的预防与治疗了如指掌,当年便发展到了40多只。

  那成群的羊,在老陈的吆喝声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美好生活的曙光,让老陈对命运的挑战增添了无尽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执着,让老陈将羊场选在了天时地利,具备天然屏障的三斤半鱼。全域“布病”(布鲁氏杆菌)灾难中,他的羊群“绝地”生存。好心人劝诫他,不要养羊了,布病害人不浅,若发生在你的“场子”里,血本无归,还得羊杀光,人得隔离治疗。你的'小孩,又将孤苦伶仃。他嘿嘿嘿一笑,三斤半鱼是个好地方,天然“世外桃源”之地,我不外出乱走,禁足固守,远离传染源,加强预防治疗,羊群在“孤洲绿地”里成长。

  坚守,羊群在增多,原有的圈舍装不下了。需得增加新的圈舍。寨子里,年轻力壮者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力小体弱的老人。此时,又有“智者”给他出主意:你的自身条件限制,稍稍一点的力气活都需要请人帮忙,现在请人工时费很贵,养羊收入有限,除了锅巴没得饭,不划算,不如不养,少操心。他看一看规劝他的“智者”,一语不发,拔腿便走,走向他的羊场。

  羊有诸多病,打针预防治疗是常见常规。对双手致残的老陈而言,常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请人打针既费时费力延误预防治疗时间,影响预防治疗效果。聪明的他,一改常规,釆用“饥饿饮水法”,将打针注射改为饮水预防治疗,效果显著。养羊的收入,保障了儿子读书的费用和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

  “门外汉”成了“土专家”。如今,假如你与老陈关于养羊来交谈,他会“丁是丁,板是板”给你一一道来,留种,必须选择双羔羊;望、闻、问、切是养羊必有的基本知识;存栏,必须一是一、二是二,客观实际与自己的情况和羊场周遭牧草的载畜量相结合,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导致事倍功半或人与愿违的结果;出栏,掌握好市场需求高价位的时间和季节,达到效益最大化。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5

  80后养羊达人、全国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在老刘的身上,闪耀着诸多光环,但人们大多会忘记他是一名残疾人。猴年春节,当人们陶醉在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幸福与快乐中时,博白青年老刘选择了坚守在羊圈里,用辛勤的劳动,把春节过得更有意义。

  今年春节,天气格外好,每当太阳升起,老刘便很自然地重复8年来形成的工作程序:检查羊圈、割草、打草、混合饲料、打扫卫生、放水、观察羊吃饲料。

  对于养殖户来说,最怕的就是羊生病。前两个星期天气寒冷,羊容易感冒、发烧,在喂食时他仔细观察每一头羊的进食情况,生怕出现一点点问题。“你看我这几头母羊长得特别好,过几天就产仔了,还有这边的这20多头毛色油亮的小羊羔,都已经被预订了。”老刘向客人介绍。

  据了解,许多返乡农民工和客商利用春节期间来到老刘的.养羊基地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大年初一至初四基地就接待了60多人,卖出种羊20多对。

  今年33岁的老刘出生在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茅坡组。1999年的一场意外,让他永远失去了右手,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20xx年10月,他多方筹集资金3.5万元,利用当地农村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家乡创办了当时博白县第一个种羊场——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

  如今,老刘的羊场已发展为集研究开发山羊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大型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300多亩,拥有6个品系的努比亚种羊800多头、标准化羊舍7间共2800多平方米、生态草场2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养殖户100多户,解决了近10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去年以来,不少村民瞄准了老刘“把羊当猪养,把草当粮种”这一套脱贫致富的法宝,成群结队来取致富经,甚至还有来自广东、贵州、湖南、重庆等地的1000多名养殖户前来学习山羊圈养术。

  去年年底,老刘还承接了一个自治区级的残疾人阳光扶贫项目,作为江宁镇残联副主席的他,要负责带领1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任务一点儿也不轻。就连春节期间,晚上仍有养殖户打电话来咨询,即便是跟他没有业务往来的陌生养殖户,他都一律倾囊相授。

  就在春节前一周,老刘从玉林市人社局获悉,他获得了度“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玉林市只有两人获得这项殊荣。

  目前,落户在该公司占地40多亩、总投资600多万元的“自治区标准化种羊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老刘表示,基地建成后,他将在该基地投入20xx头种羊,不断促进养羊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今后还会发展羊肉深加工,发展卫生、安全、健康的食品,将羊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残疾人养羊事迹材料范文(通用6篇)6

  在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花立村赵家组,有这样一个残疾人——小赵,不向命运屈服,不向恶劣的自然条件低头,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带领残疾人自主创业,成立合作社养牛养羊,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20xx年12月,小赵右腿髋关节突然患上结核疾病。经过多次手术后,小赵不但落下残疾,还因为治疗欠下了不少债务。家有70多岁的双亲和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小赵陷入了困境:不但不能再干重活,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怎么办?接受现实!“我的腿不行,但还有双手啊,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小赵想到养殖业。20xx年初,在妻子小琴的支持下,小赵贷款买了15头牛,在邻村凉山村租地种草开始养殖。但缺乏经验的他,第一年就亏了6万多元。面对当头棒喝,小赵并没有气馁。经过反复思考后,小赵把养殖阵地转移到老家——花立村赵家组。20xx年5月,小赵联合养殖能手、防疫能手,通过土地入股、贷款入股等方式,与4名残疾人一起成立了瑞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羊220只、牛26头。种草面积达30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50亩种。

  “今年合作社已出栏牛16头,收入25多万元;出栏小公羊60多只,收入12万元。”指着漫山遍野的羊群,小赵告诉记者,小公羊长到100斤左右就可卖2000元,留下母羊繁殖小羊,壮大养殖规模。按现在的`自繁自养速度,三年内合作社可实现500只羊、100头牛的养殖规模,每年可实现利润70万元。

  “羊毛羊粪都是宝。”小赵说,每只羊每年剪下的羊毛价值近100元,羊粪牛粪不但可用于种草和玉米,还不造成污染环境。发展不忘带上残疾人。合作社现已安置11名残疾人,辐射带动20名残疾人。

  “残疾人家庭养牛很费劲,我把散户的牛集体代养,减轻他们的困难,还可形成规模降低成本,小牛出栏后的大家的分红也多了。”小赵说。

  今年51岁的陈庆学是入股合作社的残疾人之一,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都是多重残疾,家里的四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此前他一直靠务农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

  “入股后既解决了我家大部分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年底还能分红3万多元,在合作社放羊每月还能拿到2400元工资。”陈庆学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还在合作社代养了2头牛,母牛产下的小牛长大后,每年还可收入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