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诗歌及赏析

时间:2021-06-11 08:23:38 诗歌 我要投稿

关于黄河的诗歌及赏析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黄河的诗歌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黄河的诗歌及赏析

  一、塞上曲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古诗简介

  《塞上曲》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诗人以汉喻唐,歌颂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侧重讲述非战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翻译/译文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

  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注释

  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史记·匈奴传》: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正义曰:《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萧条:平静之意。班固《封燕支山铭》:“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平息。以翰海风平浪静喻边地太平。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史记·匈奴传》:汉骠骑将军之出代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获敌人首级)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赏析/鉴赏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二、北上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古诗简介

  《北上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拟曹操乐府诗《苦寒行》而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安史之乱中人民背井离乡,辗转流亡的悲惨景象和愁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处于战乱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笔触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格调低沉苍凉,富有感染力。

  注释

  ⑴北上行:乐府古题。《乐府解题》曰:“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⑵缘:沿着。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

  ⑶瞪道:有石阶的山道。

  ⑷“马足”二句:语出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洁屈,车轮为之摧”句。蹶:跌倒。

  ⑸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

  ⑹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⑺毒:凝成。

  ⑻严风:严冬的寒风。

  ⑼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

  ⑽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⑾剧:甚。

  ⑿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⒀掉尾:摇尾。

  ⒁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⒂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⒃王道平:谓天下太平。《尚书·洪范》:“王道平平。”

  赏析/鉴赏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名家点评

  元代萧士赟云:“北上行,乐府征行曲,太白此词则言从军征戎之苦。”

【黄河的诗歌及赏析】相关文章:

长江黄河的诗歌赏析02-17

描写黄河的诗歌 《将进酒》赏析12-21

描写黄河石林的三首诗歌赏析06-14

黄河诗歌07-03

黄河的诗歌11-07

邂逅黄河诗歌06-22

黄河的诗歌诗词06-25

黄河,泰山诗歌06-25

黄河之歌的诗歌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