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

时间:2021-12-28 15:11:22 我要投稿

关于春天的古诗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春天的古诗合集15篇

关于春天的古诗1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1、全诗写诗人春游滁州西涧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也洋溢着诗人那种厌倦庸俗浮华的尘世、追求自然恬淡生活的人生理想。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诗歌最后两句所蕴含的画面描绘出来。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3、诗歌后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713—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1、这首诗前两句,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两句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对时代衰落的感慨。请分析“落花时节”的多层含义。

  (1)点明相逢的时间;(2)暗喻唐朝由盛入衰的局面;(3)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 诗中未着一“送”字,而送别情状自出。想想: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这一情状是

  从怎样的形象描绘中传达出来的?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幽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表达了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先有约,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1、第一、二两句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 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

  2、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表现出诗人此时寂寞(焦躁、孤独惆怅)的心情。

  3、诗中“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评析。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1、诗中的“李杜”具体指;“风骚”在诗中的意思是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2、就诗的主题看,此诗反映了作者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举出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进行评析。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许多有才情的人。这句诗也启发我们要发扬创新的精神,摆脱陈旧的观念,去创新,创造出时代的风采。如晚唐的李商隐、杜牧,北宋的苏轼,南宋的陆游等。

关于春天的古诗2

  1.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4.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5.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8.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9.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10.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陈与义《春寒》

  11.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1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1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1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6.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关于春天的古诗3

  《一只鸟飞过》

  作者:何青龙

  一只鸟飞过,上帝信手挥毫落墨,

  晕开一片片云朵,我望不见圆月,

  猜想哪朵云会更寂寞,一只鸟飞过,

  有人在阳光下低头走着,即兴哼唱一段情歌,

  谁与我擦肩而去,忧伤的羽毛慢慢凋落。

关于春天的古诗4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注释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全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全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加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就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加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加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全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全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加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关于春天的古诗5

  古代诗作《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代诗作《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古代诗作《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代诗作《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古代诗作《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古代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古代诗作《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代诗作《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代诗作《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代诗作《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古代诗作《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代诗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代诗作《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古代诗作《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代诗作《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代诗作《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代诗作《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代诗作《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代诗作《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关于春天的古诗6

  边城思

  南北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者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作者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春日京中有怀

  唐代: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赏析

  此诗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京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宦游对作者来说本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独游秦”。“独游秦”三字,将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这平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次句紧承前句的“独游秦”,顺流直下冲决了感情的闸门:“愁思看春不当春”,作者直呼“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却因为乡愁无心赏玩!”长安古都风物形胜,又置冬去春来,节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异乡人感昔怀今触动愁思。这联诗十四个字,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作者自我形象。由于诗中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寓独游秦”,“看春不当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姿。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颔联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看顾。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却以“徒”和“漫”,赋予景物以人性。正应了清人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作者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颈联描绘的是作者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由于其中化用了陈遵的典故,不仅表现了友人英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诗歌具有豪放的气势。“公子南桥”句,虽没直接写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诗写至此,似乎已完题中“有怀”。但作者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诗句。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作者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这首诗与一般“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有怀”的范围。“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

  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留春令·咏梅花

  宋代: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作者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作者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作者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作者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作者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作者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作者以情观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作者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作者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作者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作者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作者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关于春天的古诗7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春城而色动微寒。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东风轻扇春寒。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阳春白日风在香。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关于春天的古诗8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4.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

  5.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的《菩萨蛮》

  6.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

  7.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8.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的《夜直》

  9.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史青的'《应诏赋得除夜》

  10.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

关于春天的古诗9

  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鉴赏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与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与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与“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与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与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与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与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鉴赏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与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与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与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与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与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与“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与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与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与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与盘托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据《唐语林》卷六载,贾公亭建于贞元年间,未五六十年后废。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冬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冬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深刻了解与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它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它们随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它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将其写入了诗中,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与雅致闲情。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与体验。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与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带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无比美妙的春光,有很多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仍然只有几首作品能广为传诵。白居易就是因为有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与“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其他人,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与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关于春天的古诗10

  1、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于谦《咏煤炭》

  2、片时欢笑且相亲。——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4、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

  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6、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9、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0、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12、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1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14、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15、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16、縠皱波纹迎客棹。——宋祁《玉楼春·春景》

  17、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19、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20、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2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边词》

  22、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23、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24、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7、城下烟波春拍岸。——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28、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29、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30、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31、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32、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3、一片春愁待酒浇。——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4、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5、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36、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7、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38、二月春花厌落梅。——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39、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40、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1、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42、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43、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44、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45、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6、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7、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48、搓得蛾儿黄欲就。——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49、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50、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5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3、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54、镜中已觉星星误。——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55、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56、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57、一鞭清晓喜还家。——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58、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59、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程颢《郊行即事》

  60、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1、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62、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63、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64、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65、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66、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67、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8、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6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70、闻说双溪春尚,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71、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7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73、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玉楼春·春景》

  74、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75、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76、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77、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78、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79、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80、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81、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8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8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8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85、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钱惟演《木兰花》

  86、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8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关于春天的古诗11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游曲》(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春运》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春天的古诗12

  【唐】王涯《春游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杜甫《春运》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北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关于春天的古诗13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和:春天的暖气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关于春天的古诗14

  00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002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地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003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004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005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006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枊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局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007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008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009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010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新年紧挨着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一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011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012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013

  风波·三月七日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关于春天的古诗15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关于春天的古诗合集15篇】相关文章:

关于春天的古诗12-27

关于春天思乡的古诗03-23

秦观关于春天的古诗03-25

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08-01

白居易关于春天的古诗03-23

关于王维春天的古诗07-28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09-01

秦观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03-01

关于苏轼描写春天的古诗07-29

关于白居易描写春天的古诗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