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1-13 14:00:5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经典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方案【经典9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二、活动目标

  1、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和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培养他们的“惜粮爱粮”的好品质。

  3、以绘画、语言、唱歌等形式宣传爱粮惜粮。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教学活动:

  1)、社会活动: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2)、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3)、画画唱唱:《古诗:悯农》

  2、主题画:爱粮惜粮

  用图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如节约粮食、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

  3、家园配合:

  借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节日之机,为培养孩子们惜粮爱粮的好品质,将评选”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家园配合如下:

  1)、请以”幼儿用餐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孩子用餐情况。

  2)、再以书信的形式夸夸孩子在家”惜粮爱粮“和”用餐好习惯“等方面的进步。

  3)、家长志愿者活动:《香甜的.爆米花》

  另,如果孩子在家吃饭方面拖拉、挑食或还需大人喂饭等,家长正好可以借着机会促进一下,反馈表可以继续使用。

  4、“小小爱粮宣传员”,将孩子的作品制作成宣传海报。

  通过开展“世界粮食日”活动,孩子们认识到粮食的重要与宝贵提高了节粮意识,一日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争取不掉一粒米饭不剩一口菜,真正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计方案 篇2

  大班活动:捉蝴蝶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蝴蝶图片,发现蝴蝶的对称特性。

  2.尝试按照左右对称的特性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引导语:春天来了,你们都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欣赏图片)

  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蝴蝶飞出来在花丛中嬉戏起来。

  二、说说蝴蝶的对称特点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蝴蝶有几对翅膀?

  小结:原来蝴蝶有两对、四只美丽的翅膀。

  提问:蝴蝶的两对翅膀都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蝴蝶的两结翅膀是上面的两只大,下面的两只小,并且相同大小的两只翅膀上的花纹、颜色、图案也是一样的。

  三、幼儿尝试操作

  1、过渡语:有很多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班级里,请你们来找一找

  2、幼儿尝试寻找完整的蝴蝶

  操作要求:

  * 仔细观察

  * 把大小、图案对称的`蝴蝶拼在一起。

  四、交流讲评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找到的蝴蝶的

  小结:蝴蝶的翅膀大小和图案都是对称的,它们穿得对称衣,快乐地在暖和的春天里游戏着。

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1、我国人口自199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程度的加重,老龄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

  2、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的老年人保障事业做出贡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关爱老人,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关爱老人,是我们每一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为老人们奉献一份爱心,传递些许温暖,走进他们的世界,携手踏上爱的旅途。

  二、活动目的

  1、为老人送去亲人般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2、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老年人,敬老爱老。

  3、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进一步培养我们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积极人生观。

  4、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关爱老年人,强化对老年人的尊敬意识。

  5、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锻炼我们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四、活动宗旨

  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0日

  六、活动地点

  兰州市七里河区颐瑞康老年公寓

  七、主办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分团委

  八、协办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爱心社

  九、主要负责人

  杨富刚、魏才兴、孙萌

  十、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宣传部画海报两张,贴在南村食堂前的公告栏上;做横幅一条,挂在南村食堂前的树上(横幅内容“关心帮助老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大学生的责任”)。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关爱老年人。

  各部长统计部门周六参加活动的部员人数,并把将员名单在周五晚上9:00之前交给魏才兴。周六早上由组织部统一组织人员签到并前往颐瑞康老年公寓。

  办公室准备活动所需物品:相机两个、签到表五张志愿者证100个、象棋5副、送老的人小礼物。

  2、活动开始

  1)、本周六(10月20号)早上10:50各部长在北村红柳广场集合,组织部员,组织部负责签到。参加活动的`人11:00准时在红柳广场集合。

  负责人:李京儒

  2)、11:20出发,前往颐瑞康老年公寓。

  3)、进入敬老院之后,魏才兴统一组织看望老人,我们主要以义工的形式帮助老人。大家分散开,和老人们聊天、替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我们以“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为宗旨”。

  4)、休息期间,大家可以搞小型的文艺活动。比如唱歌、跳舞、对弈、小品相声等,老人们的开怀一笑就是我们的快乐,我们的成功。

  负责人:魏才兴

  5)、活动期间,宣传部负责照相、记录老人们高兴时的一言一语。

  负责人:王利智

  6)、活动结束之后,魏才兴统一组织大家有序回到学校。

  3、后期活动

  1)、宣传部整理照片、写活动宣传稿及活动心得。

  2)、我社将长期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力所能及的温暖。

  十一、注意事项

  1、部员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务必打电话说明情况。

  2、由于是校外活动,参加活动的成员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3、活动期间,请注意自身形象,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4、与敬老院的负责人协商好各项活动开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比如老人们平时爱好、习惯、性格等。

  5、在敬老院和老人们交流时尽量去去倾听他们,大家面带微笑,不要让老人们感觉我们是在走形式。

  6、如因天气原因,活动时间推迟。

  7、对于突发事件(如老人昏倒、感觉不舒服)等,大家要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十二、活动总结

  1、每一位志愿者对本次活动写心得体会。

  2、将活动的照片及宣传稿发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等,宣传活动影响力,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关爱老年人。

  3、大家记录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作出相应的调整,作为以后举办相应活动的经验。

  十三、经费预算

  物品单价/元数量/个总计/元象棋255125公交费150100礼物100总计325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儿歌读准读通顺。

  2、 通过学习牢记安全常识。

  3、 认识基本笔画竖折折勾;认识八个生字并试着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借助拼音把儿歌读准,读通顺。

  2、 认识本课生字,记住基本笔画竖折折勾。

  教学过程

  一、 图画导入,揭示课题。(音效汽车声)

  1、师:丁丁来接我们了,他带大家来到了哪里了?

  生:马路上

  师板书课题马路上

  师:上字是翘舌音大家要注意读准。有谁知道马字该怎样写?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一遍。

  生:边书空边读笔画名称竖折折勾。

  2、师:这个马字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一个笔画竖折折勾大家和老师再写一遍。(田格黑板)

  3、师:马路上都有什么东西?谁来说说看?

  生:马路上有红绿灯。

  生:有树。

  师:请说完整。

  生:马路上有树。

  生:马路上有人。

  生:马路上有小轿车、出租车。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连车的种类都能说得出来。

  课前已布置学生观察马路上有什么事物,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本环节可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同时学生在听同学回答的过程中也能丰富自己的积累。

  二、 学习课文

 1、师:马路上最多的是什么?

  生:汽车!

  师:马路上最多的就是车了,车来车往很危险。同学们可要注意安全呀!为了提醒同学们,丁丁做了一首小诗,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试着借助拼音把小诗读准。如果遇到不会拼读的字用笔做上记号。(师巡视)

  本环节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不会读的字用笔做上记号便于下一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师巡视能对学生目前的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

  2、谁愿意试着拼读?(一两人读,先请中等生)其他同学仔细听,看谁能听出他们是否把所有的字都读准了。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一学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本环节的要求就是针对与此进行训练的。在辨识别人是否正确的同时也是自我检验的过程。

  3、师:谁来说一说他们读的怎样。可以从字音、声音响亮等方面说。

  生:他读得很响亮。

  生:他的翘舌音有读准。

  学生刚开始学习评价还不知从何表达,教师提出了评价的方向给了学生表达的拐棍,降低了评价的难度。

  4、师:这些同学都很不错,能将拼音读准了,其他还不会读的同学也不要急,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次拼读。遇到你做记号的字要特别留心。

  教师注意关注了学习较为弱势的群体,通过带读使学生得到再次学习的机会,遇到做记号的字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记忆更深刻。

  5、师:刚才老师带读了一遍,现在你们自己再试拼读一次。

  生读略

  6、师:怎么样你是否觉得比第一次更有进步了?这首小诗我们读过这么多遍了你能直接将课文读出来了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如果有同学不会读的大家要想办法帮助他。最后请组长组织拼读考核,如果整组的同学都会读了就上台将你们组的号码摘下。朗读要求在大屏幕上。(师巡视)

  朗读要求:

  1、 读准音。(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平舌音、翘舌音)

  2、 有自信,声音响亮。

  本环节是教学的一个亮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互助就使教师有了更多的帮手,学习更有时效。上台摘号码的设计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更及时更直观的了解。朗读要求中有自信,声音响亮。的提法源于新课标第一学段口语交际要求中有表达的'自信心。

  7、师:先摘完号码的小组同学可以试着将小诗背下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优生进一步提出要求,使他们能吃的饱,而不浪费有限的宝贵学习时间。 8、师:哪个小组愿意将儿歌读给大家听。

  本环节是为了反馈小组学习的效果

  师:谁愿意说说他们读得怎样。可以根据我们的朗读要求来评价。(请同学评价)

  生读略

  9、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他们比赛读,要记住我们的朗读要求。

  生读略

  10、师:这一小组读的比刚才小组更好但是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读就更好了,全班同学发挥想象自己先试试看。

  生读略

  新课标提出出阅读教学中要在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环节就是针对与此设计的。

  11、师:刚才老师注意到有几位同学动作特别好。让我们全班一起试着带动作表演读。

  对朗读的要求层层提高,开始要求读准,接着要求有自信,最后成为自己的体验外化为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读。

  12、师:读完儿歌,你知道丁丁提醒我们在马路上要注意些什么?

  生:红灯停,绿灯行。

  生:走路要走人行道。

  师:课文中千万别抢行。抢行是什么意思?

  生:车就要来了还要赶在车前过马路。

  师:这太危险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千万又是什么意思?有哪个词的意思和他一样?

  生:一定。

  本环节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1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字娃娃可高兴了,他要和同学们玩游戏,你看有些字娃娃躲进了课文的图画里去了,同学们快把他找出来。

  师:这是谁?是红灯。灯字可以怎样记?

  生:左边是火,右边是丁丁的丁。

  师:这是谁?

  生:这是行,行行行。

  师:我们走路要走人行道。

  时刻提醒同学注意交通规则。

  师:行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谁来说说看?

  生:左边是两个人,右边的横横竖勾像是人行道。

  师:这是谁这是走。这是谁?这是停。让我们作出这两个动作来吧。走走停停。

  生在口令中做动作

  师:这是谁?是马路。还记得马字怎样写?我们一起再书空一遍。

  及时复习识对抗遗忘的好方法。

  师:这是谁?

  生:是千万。

  师:谁会用千万说个句子?什么时候,谁千万别做什么?

  生:上课时我们千万不能做小动作。

  师:你是爱学习的孩子,你很认真听讲。

  生:我们上学千万别迟到。

  师:你是守时的孩子。

  生:我们千万别让妈妈生气。

  师:你很孝顺妈妈。

  师:这是谁?是安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安全这两个字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一、天天练:用 a、o、e 四声组词。

  二、新授:看图说话。

  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干

  什么?

  2、教儿歌。

  三、指导ī、u、ü 的发音。

  1、 儿歌: 牙齿对齐 ī ī ī ,

  嘴巴鼓鼓u u u ,

  小嘴吹笛ü ü ü 。

  2、 学习步骤:看、模、练。

  四、巩固。

小朋友 ,做端正,

  听儿歌 ,记得清。

  一支蜡烛 ī ī ī,

  一个茶杯u u u,

  杯上加豆 ü ü ü。

  五、指导书写。

  1、 ī、u占上中格,ü占中格。

  2、 学习笔顺。/article/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后评讲,齐读。

设计方案 篇6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在钻研教材时,我发现采用以下几种结课方式,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品位生活,拓展思维方面;加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方面;立志建设祖国的美好理想方面大有益处。这三种方式分别是:

  一、总领文章中心,命名结束。

  师:京张铁路是以铁路线的两个地点命名的。学了这一课后,你还能给它命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吗?

  生:天佑路、回击路、赞叹路、团结之路、胜利之路、中国路、智慧路、争气路、奋斗路、人字形路、杰出路、爱国路、志气路等。

  这样结尾,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到思想已融汇贯通。

  二、声、像结束。

  师: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詹天佑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再一次领略他留下的`伟大工程吧。(放录像)

  生:有兴趣地观看。

  师:(感叹地说)同学们,你们看完录象之后,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生:各自发言

  师:我最想唱一首歌。

  生:《国歌》。(反应真快)

  师:让我们齐唱国歌,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吧。(起立,放录象,师生同唱)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教育设备,立足创新,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三、拓展延伸结束。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作为中国人有何感受?

  生:举手回答。

  师:如果你站到詹天佑的铜像前,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对解放军说)这就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对少先队员说)我们要向詹天佑学习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和为国争光的美好品质。(对外宾自豪地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这种结课方式,重视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地创新能力。

设计方案 篇7

  适用范围:

  本游戏适用于每课的巩固及单元、阶段性复习时使用。适用的内容以从读为主,可以是拼音字母、音节、音节词、偏旁、生字、词语等等,本游戏的道具简单,情境化的设置和竞赛化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效果明显。

  游戏准备:

  游戏场地可安排在教室前、后的走道上。准备两根长绳和一些废旧的纸板小箱。两根长绳用以设置游戏情境,长绳一拉即代表小河两岸。废旧的纸板小箱用来作石头,上面粘上生字或词语卡片。当然,在实际中这样操作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最简单价道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石头可以用纸张来代替,一张纸代表一块石头,准备10张,上面事先打印好需要朗读的内容。

  操作过程:

  导语:小朋友,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四人小组一起合作去渡过学习上的难关吧,比比哪个组能够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生齐:“嘿嘿嘿,加加油,大家一起来过河。”

  1.给全班分为若干个四人小组,选出组长,并由小朋友自行设计命名,如:飞毛腿小队、可乐小队等等,便以增加小组间合作竞赛的`氛围。

  2.先选派一个四人小组进行游戏,其余小组分别站在绳索两端观赛。

  3.四人小组的四个小伙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过河”。一人游戏时,其余三位小伙伴站在起始线外等待。

  4.游戏时,一位小朋友只要能大声读准前面“石头”上的内容,便可以踩到相应的“石块”上。

  5.若读准确,全班小朋友:“对对对,(再跟读一遍)”。(拍手)

  6.若读得不够认真准确,全班小朋友:“错错错!好好想,我来帮!”(个别举手发言)

  7.每人每次过桥都会遇到10个困难,若小组内四位同学都能顺利过桥,则奖励人手一张奖券。

  8.若小组内个别学生遇到了困难,致使自己不能正常过河的,则扣除小组相应奖券数。

  9.“小石子”上的认读内容需要经常调换。最后根据得票高低,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设计方案 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陶冶心灵,享受春光的无限美好。

  2、通过接触古诗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之情,积累更多的诗句,形成文化积淀。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介绍春天景色的歌曲和轻音乐。

  2、学生准备各种赞美春天的活动,如写作、朗诵等。

  3、学生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及诗文等。

  活动过程

  合:各位老师下午好。

  甲:春天,是一个梦,梦的名字叫成长。

  乙:春天,是一首诗,诗的主题叫希望。

  甲: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返回知远这个充满活力和诗意的知识殿堂。

  乙: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二年四班全体师生共同埋下了充满诗意的种子,等待它们生根发芽,散发出迷人的书香气。

  合:宣布二年四班《诗意春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个读书的好季节,听,二年四班的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配乐读课文《找春天》)

  乙:原来他们在寻找春天啊,那你们找到了吗?

  第一小队: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第二小队: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第三小队: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第四小队: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甲:是啊,春天来啦,你们看到了她,你们听到了她,你们闻到了她,你们触到了她。多么优美的语句啊,这些美丽的句子就来自我们的课文当中,只要你们善于积累,春天有多美,语言就有多美。

  乙:是啊,这使我不得不想起我们班的读书口号(齐)“在书中积累,到书中探索。”

  甲: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

  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歌。漫步校本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乙:你们看,我们的小诗人吟着春天的诗,唱着春天的歌,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请欣赏诗歌联唱(1)《村居》(2)《咏柳》(3)《春夜喜雨》

  甲:原来古诗还可以这样唱。多么优美的诗句,多么动听的歌声啊。

  甲: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缺少了些自信,爸爸妈妈鼓励我,我大胆的在画纸上画着属于我的春天。使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因为春天来了。请听诗朗诵《春天来了》(2首)

  (1人)《春天来了》

  我最爱画画,但我画的不好,

  爸爸说:“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我开始画画,但我不知道画什么好,

  妈妈说:“画你想画的,你就会成功”!

  我开始画画,我用绿蜡笔在白纸上画上了田野和小草。

  一阵春风吹来,碧绿的小草动了起来,

  小草的嫩芽在春雨中成长。

  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

  她们围着迎春花姐姐载歌载舞!

  太阳公公笑了,我也笑了,

  爸爸妈妈都笑了,

  因为,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1人)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像个美丽的小姑娘,她张大嘴巴吹呀吹呀

  吹开了粉红的桃花,吹开了白白的犁花,吹开了遍山的野花

  啊,是美丽的小姑娘,让我们的家园春意盎然

  (1人)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像个美丽的绿衣姑娘,她张大嘴巴吹呀吹呀

  吹绿了小草,吹绿了柳条,吹得池塘里的水格格地笑。

  啊!美丽的绿衣姑娘,打扮得家园更加妖娆。

  (1人)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美丽的春姑娘,牵着孩子们的小手,

  在田野里跑跑, 在草地上跳跳,

  一会儿捉捉蝴蝶,一会儿放放风筝。

  春姑娘的小手, 挠得孩子们咯咯地笑。

  (合)孩子们高喊着:

  春姑娘——

  我们爱你,

  是你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春天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朱自清的散文《春》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旁。

  《春》

  (1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1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1人)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乙:诗人们说:春天是诗,春天是画,春天是生命。我们喜爱春天,赞美春天,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们班的同学把他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融入到了他们的写作作品中,你们看我们的小作家来了。

  写作作品展示:(4人)

  甲:看来同学们都长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仔细观察善于积累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同学们尽情的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吧。我提议让我们来一个咏春诗句擂台赛,看哪组古诗积累的最好。

  三、比赛步骤

  (一) 第一轮:猜一猜——体会春意

  (屏幕响起《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开头两句,屏幕随后显示字幕:猜一猜——体会春意)

  主持人甲: 比赛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第一轮,主题就是:猜一猜——体会春意。

  主持人乙:请看屏幕上有8个数字,每个数字打开后都是一幅描写春天的画。每队任挑1个数字,说说用哪首诗可以描绘出画面上的内容及春意并把具体的诗句背出来。对一题加5分。

设计方案 篇9

  目标:

  训练孩子拇指与食指捏拾细小物品这一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

  准备:

  每位幼儿自带干净的瓶子2—3只,各类豆豆(请家长帮忙带)

  方法:

  教师准备一些干净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用手去拾,并放入瓶子内,家长加以引导和必要的帮助。

  注意:

  孩子捡豆豆时,妈妈或家人应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将豆吞入口中。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经典】09-19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精选)设计方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