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1-12 11:56:54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设计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设计方案3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把这幅名画写得具体、细致,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幅画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呢?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己试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2、讨论、交流

  ⑴、这幅画画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桥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了汴河两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⑵、这幅画的特点: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无论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读重点段落,想象大意

  1、从描述图画内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选喜欢的一段,读熟读懂。

  2、讨论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

  3、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描述时尽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互相交流、练说。

  4、师:谁愿意扮演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喜欢的那个场景?

  指名交流。

  师引导评议:介绍时是否展开了想象,是否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了图画上的场面。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读最后一段,想想读了以后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及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六、自由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欣赏名画

  七、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画面内容。

  板书设计:

  市郊景象 农民繁忙

  清明上河图 汴河两岸 欣欣向荣 极其珍贵

  整座街市 繁荣昌盛

  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的教学以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总体感受是:有一得,有一失。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这堂课的最大收获。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在以往的多数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我都没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总是不放心这不放心那,结果几乎是将其等同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了。在设计《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时,我首先确定了一个目标:要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这幅世界名画,“看一看”这幅世界名画。所谓“看一看”,自然不是指真的去目睹一下,而是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去想,去看。于是,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这个目标,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等环节,一步步地为读文“看”图做好了铺垫。在“精读重点段落,想象欣赏”环节,学生的解说让我这个“游人”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汴城市郊的宁静与繁忙、汴河两岸的欣欣向荣和街市的繁荣昌盛。

  没能充分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这堂课的最大缺撼。这篇课文虽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适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虑时间的问题,指导得不够充分。现在想来,如果在学生自选重点段落,练习读熟练以后,即讨论交流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不仅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指导感情朗读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文想象,想象“看”图。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背景:

  “太阳是绿色的。”不对,太阳是红色的!”“太阳是彩色的……”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表达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问题,我不禁被孩子的话语感动了。对于太阳,每个孩子都知道,而说起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回答却异口同声“圆的”。这是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太阳的形态。是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心中的太阳就是五颜六色的。于是,在这些想法的督促下,我设计了《美丽的太阳》这一教育绘画活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太阳、画太阳。艺术活动是需要创造的,创造基于敢想、敢说,我希望孩子们绘出属于自己的一个太阳形象,而不是千篇一律。从活动中帮助幼儿感受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积极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

  2。学会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它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评析:此环节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导入,然而幼儿也喜欢听故事。因此,两者结合图文并茂的为幼儿讲解,直观的让幼儿感受熟悉太阳的形象,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中以拟人化的口吻来问幼儿,小兔子说:“他明白了,那你们明白了么?”此问题的设置,既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倾听,更能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讨论: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师:提问,小白兔明白了,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那你们想一想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嗯!你们可真聪明。(哎呀,原来太阳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啊!)那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没有太阳会怎么样呢?

  幼:没有太阳,花、草、树木,它们会都死掉。没有太阳我们也会生病。

  小结:嗯,你们说的真好!如果没有太阳,不仅小花、小草、树木都会死,而且我们的身体也容易生病。原来太阳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太阳啊?

设计方案 篇3

  主题目标:

  1、用集体活动和图片、视频欣赏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冬季取暖方式,让幼儿们了解动物过冬取暖的自然常识。

  2、通过交流调查、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快乐的活动中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3、模仿动物狂欢会的场景,幼儿戴上头饰后模仿小动物的肢体动作以及叫声,让幼儿们在快乐的狂欢中体验扮演小动物的欢快情绪,更增进亲近动物,与动物做朋友的愿望。

  4、给幼儿充分自主思考、探索的机会,通过自我思考,从中获得学习方法,促进其分析、思考等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们更多的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冬季取暖方式。

  2、通过搜集材料分享交流,让幼儿们更清楚得了解动物的一些自然常识。 3、善于和周围

  的`小朋友分享经验,培养他们进一步探索动物生存方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2、视频和音乐播放设备。

  3、事先搜集各种小动物取暖方式的图片。

  4、相关动物取暖情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出活动。

  1、 结合季节说说人们的取暖方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教师:冬天很冷,人们是用哪些方式让自己暖和的?

  2、 让幼儿自由发言,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理解词汇:取暖。

  3、 概括幼儿发言的内容。

  教师:我们可以穿上厚衣服让自己变得暖和起来,还可以使用一些取暖设备或者做运动 来取暖。

  二、 了解动物取暖过冬的不同方式。

  1、 与幼儿探讨动物在冬季过冬的方式。 教师:你们知道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取暖的吗?

  2、 请幼儿结合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为大家介绍常见动物的冬季取暖方式。 (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这种动物是怎样取暖过冬的。 教师:你收集的是哪种动物的图片? 教师:你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依次展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3、 观看视频,了解动物的几种取暖的方法,并进一步分享经验。 (1)兔子:碰撞取暖。(观看视频1:寒冷时节,野兔往往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横着身子互相碰撞。)

  教师:小兔子在干什么?它们是在打架吗?

  教师小结:兔子取暖时,只要身体互相碰一碰,撞一撞,这样身体很快就暖和起来了。 (2)老鼠:滚地取暖。(观看视频2:老鼠,在天冷时会将身体蜷成一团,反复从山顶上滚下来) 教师:白鼠为什么不停地从山坡上滚下去?

  教师小结:小老鼠在寒冷的冬天,把身体团成一个圆球,然后不停地爬上去、滚下来,这样身上就会暖和了。

  (3)老虎:奔跑取暖。(观看视频3:老虎在雪地里不停地奔跑,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 教师:老虎为什么头低着,尾巴拖着跑?它看见小兔子都不去追赶呢?

  教师小结:老虎靠奔跑取暖,一直跑到身体感到暖烘烘时才停止。这时候的老虎对猎物往往是视而不见的。

  (4)猫咪:晒太阳取暖。(观看视频4:冬天,小猫蹲在太阳底下,趴在窗台上眯着眼睛睡觉)

  教师:小猫为什么不去窝里,而要找窗台睡觉呢? 教师小结:许多动物冬天喜欢晒太阳取暖。

  4、 经验拓展。

  (1)结合挂图,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教师:动物取暖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毛发增厚取暖。狗、猫等动物到了冬天皮毛就会长得非常浓密,用来挡住寒风;在北极,每当海水将要结成冰时,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象便纷纷跑出海面,成千上万地堆成一座座“小山丘”,依靠互相摩擦取暖;澳洲大戈壁滩上的

  犀牛感到寒冷时,便会将全身陷进泥沼中,让稀泥沾满全身,然后离开泥沼在太阳下晒干,再跳入泥沼,如此几次,身上的泥浆足有一寸厚,等于穿上了一件能保暖的衣服;很多动物会靠近炉灶、晒太阳来取暖等等。

  (2)教师提问,请幼儿思考并讨论后回答。

  教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的取暖方式?你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动物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取暖?(取暖是动物获得生存的本能)

  三、 互动游戏加深理解。

  1、 同伴互动游戏“我做,你猜”。

  玩法:请个别幼儿背对集体,自选喜爱的动物卡片,然后来模仿、扮演它取暖的 样子,让其他幼儿猜猜这是哪种小动物,是什么方式取暖。

  2、 在轻快的背景音乐中,师生玩互动游戏“我说,你答”。

  玩法:请幼儿听题目,回答“是”和“不是”。例如,野兔取暖的方式是不停地滚动取暖。(不是)等老师提问完了之后,才可以开始抢答。遇到有疑问的动物,大家互相讨论后确定答案或回去后集中一起查找资料寻求答案。

  四、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动物取暖是为了保护自己,适应季节温度的变化。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活动延伸:

  1、 区域活动

  (1) 科学区:在科学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请幼儿对应匹配动物取暖方式。

  (2) 阅读区:投放动物过冬的图片、图书、相关动物的玩偶(手偶、指偶、头饰等),供幼儿说说、玩玩。

  2、 日常活动

  幼儿园所可以组织幼儿观看相关的科普影片,进一步帮助幼儿积累动物生存方式知识经验,了解“动物取暖”是动物过冬方式之一。

  活动总结:

  1、充分利用创建情景的模式,帮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动物,理解某些动物取暖的方式和行为,促进自我的能力发展。

  2、通过师生之、同伴之间的互动游戏,进一步增进对动物取暖方式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快乐感。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经典)08-21

设计方案(精选)09-14

设计方案【经典】09-19

(经典)设计方案08-30

(精选)设计方案09-04

设计方案(经典)08-14